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我国深化电信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尝试(1994.06)

我国在基础电信网建设初期实行政企合一体制,由政府集中力量建设全国统一的电信网络,邮电部集政府、企业两种职能于一身。但随着电信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随着国家通信主干网的初步建立,原来的垄断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电信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对电信业进行改革、引入竞争就提上了议事日程。1994年6月,中国联通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成立,这是我国深化电信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尝试,对于打破以垄断为目标的电信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重要文件

1994年6月8日,国务院批转国家体改委《1994年经济体制改革实施要点》。《要点》提出:本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一是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积极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途径;二是深化财税、金融、外贸、外汇体制改革,初步确立新型宏观调控体系的基础构架。围绕这两个重点,配套推进价格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和住房制度改革等其他方面的改革。

1994年6月13日,人事部正式颁布实施《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

1994年6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

二、重大事件

1994年6月18日,中国联通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

1994年6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北京首次召开全国科技工作会议。

三、重要论述

《财经研究》(1994年第6期)刊发马洪的《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文章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十多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始终是一个难题。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国有企业改革大致经历了放权让利、政企分开、利税分开和股份制试点等几个阶段。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颁布和实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成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方向。然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事实上并不是同一层次、同一性质的问题。如果把这种现代企业制度作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模式,其前景是令人担忧的。事实上,并不是具备了法人资格或者成为真正的法人实体,企业就能够成为以盈利为目的的市场主体,从而解决国有企业的改革问题。国有企业的优良业绩,国有企业组织制度与管理制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等,并不能直接源于法人制度的自发作用,也不能因其为真正的法人实体,就可自然产生上述效应。因此,把成为真正的法人资格(或实体)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并以此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不可能解决国有企业的改革问题。

《经济研究》(1994年第6期)刊发蔡昉的《比较优势与农业发展政策》。文章提出,我国农业处在由传统农业发展政策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发展政策转变的阶段。如果农业保护倾向发展下去,我国必然会陷入粮食的自给自足的封闭循环。国内农业目前面临的矛盾都是源自不能利用国际市场发挥比较优势。在面临不同的政策选择可能性的关头,我们应坚决避免新的农业政策扭曲,而把农业发展政策的新支点放在通过市场机制的全面作用,发挥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上来。

《铁道经济研究》(1994年第2期)刊发吴敬琏的《建立公司法人制度中的主要问题》。文章提出,国有企业建立公司制面临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怎样评估企业资产;二是怎样将国有净资产转移为由特定机构代表国家掌握的股份财产。国有资产管理局是一个以维持秩序、执行纪律为主要任务的行政机关,而不是以取得最大利润为目标的经营组织,不适合由它充当所有者的代表,但可由它来主持从国有国营到现代公司制的改制。

四、重要数据

1994年6月9日,据《人民日报》报道,北京市拥有信用卡的人数为20万。

1994年6月12日,据《人民日报》报道,1994年1—5月,外贸出口额增长24.1%。

五、作者观点

【我国深化电信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尝试】 我国在国家基础电信网建设初期实行“政企合一”体制,由政府集中力量建设全国统一的电信网络,邮电部集政府、企业两种职能于一身。我国电信业处于独家垄断经营管理的状态,但随着电信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随着国家通信主干网的初步建立,原来的垄断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电信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对电信业进行改革、引入竞争就提上了议事日程。1989年,国家提出了电信业改革“三步走”的设想:第一步,把施工、器材、工业等支撑系统分离出去;第二步,将电信业务管理从政府职能中分离出去,实现政企职责分开;第三步,实现政企分开,进行邮电分营和电信业重组。1992年下半年,电子部、电力部和铁道部联合向国务院正式提出组建联通公司的请示报告,并特别指出:“中国电信市场的供需矛盾十分尖锐,只有引入竞争,通信产业才能更快批复。”1992年12月14日,国务院批复同意电子部、电力部、铁道部共同组建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对铁道、电力专用通讯网进行完善。这是我国深化电信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尝试。随后,1994年6月,中国联通公司正式成立,这是电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是我国基础电信业乃至国内垄断行业破除垄断、引入竞争的首例,标志着电信业体制改革的正式展开。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18)。

[2]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经济发展五十年大事记(1949.10—1999.10)[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79.

[3]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2009)[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82-483.

[4]吴晓灵.中国金融改革大事记[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293-295.

[5]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94年[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4/4416161.html.

[6]迟福林.伟大的历程——中国改革开放40年实录[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8:211-212.

[7]马洪.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J].财经研究,1994(6):15-19.

[8]蔡昉.比较优势与农业发展政策[J].经济研究,1994(6):33-40.

[9]吴敬琏.建立公司法人制度中的主要问题[J].铁道经济研究,1994(2):46.

[10]李忠.我国电信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经济研究参考,2000(43):2-9.

[11]范洪.市场经济与我国电信体制的改革[J].浙江经济,1995(5):41-42.

[12]郭晓岩,王志刚,孔国强.关于中国电信体制改革的思考[J].通信企业管理,1999(7):22-23.

[13]我国电信体制改革历程[J].瞭望新闻周刊,2003(41):25.

[14]李佐军.中国改革新思维——改出一个“人本市场经济”[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94. zRWN3jwKDJQMYtBpoWr7ixbNNRbXIjp3V7s0O/GMT9RFRLZSmTQO6nmxIusI+en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