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非公有制经济从幕后走向台前(1999.03)

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及相关政策的制定经历了从探索到完善的过程。1999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国家根本大法对非公有制经济20年来生存发展及其贡献的充分肯定。从此,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从幕后走向了台前。

一、重要文件

1999年3月5—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以下简称《修正案》)。根据《修正案》,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思想地位、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国家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等写进宪法。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自1999年10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将同时废止。

1999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外经贸部《关于进一步扶持鼓励机电产品出口的意见》的通知。

二、重大事件

1999年3月18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中国环境保护总局以及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清洁生产工作组“清洁生产示范市”项目启动大会在山西省太原市举行。太原市成为我国第一个清洁生产试点城市。

1999年3月18—22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先后在北京成立。

1999年3月26日,全国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决定,全国省级以下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实行垂直管理,机构、编制、经费、干部、业务五统一,以促进执法监督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三、重要论述

《理论广角》(1999年第3期)刊发厉以宁的《要重视经济活动中的道德调节》。文章提出,市场调节是无形的,政府调节是有形的。道德作为第三种调节处于有形与无形之间。“道是无晴却有晴,道是有情却无情”,如果将这里的“道”理解为道义的话,那么它的基础就是道德力量。乡规民约、共同守则也是道德的力量。国家公务员、老师、学生的“自律”,同样也是道德的力量。为什么我们强调诚实经商、建设文明的企业文化,就是强调道德力量的重要性。我们之所以强调第三种调节的重要性,因为市场和政府的调节还有做不到或者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的地方。所以,在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中,道德原则显得十分重要。

四、重要数据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999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9361.9亿元。1999年3月,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96.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95.4。1999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值为2022.83亿元;原煤产量当期值为8319.0万吨,1999年累计值为22611.6万吨。

五、作者观点

【非公有制经济从幕后走向台前】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及相关政策的制定经历了从探索到完善的过程。1949—1952年,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1953—1956年,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地位降低。1957—1978年,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对立物。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进行了重新认识,非公有制经济逐渐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认了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是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1988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的内容。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框架内。1999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国家根本大法对非公有制经济20年来生存发展及其贡献的充分肯定,再次以国家大法的形式对个体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予以确认,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长期稳定的制度环境、政策框架和法律保障。从此,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从幕后走向了台前。

参考文献

[1]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经济发展五十年大事记(1949.10—1999.10)[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540.

[2]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2009)[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5.

[3]黄孟复.中国民营经济史·大事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35.

[4]吴晓灵.中国金融改革大事记[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495.

[5]本刊编辑部.抚脉历程——中国改革开放30年大事记(1998—2002)[J].改革,2008(6):23.

[6]1999年3月份统计数据[EB/OL].国家统计局网,http://data.stats.gov.cn/search.htm?s=1999年3月.

[7]中国共产党大事记80年大事记·1999年(上)[EB/OL].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252/5580/5581/20010621/494049.html.

[8]一九九九年中国十大经济新闻[EB/OL].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item/99huimou/jjzx.html.

[9]迟福林.伟大的历程——中国改革开放40年实录[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8:216,240,278.

[10]李晓西.绿色抉择:中国环保体制改革与绿色发展40年[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7:552.

[11]厉以宁.要重视经济活动中的道德调节[J].理论广角,1999(3):10.

[12]徐平华.政府与市场: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4:107.

[13]杨屹泰.修宪:为非公有制经济保驾——四部宪法与非公有制经济[J].人民公安,1999(6):4-5.

[14]毕天云.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演变及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1999(3):15-17.

[15]王德奎,姜梅,萧好.非公有制企业经营者谈宪法修改[J].中国中小企业,1999(3):10-11.

[16]李佐军.中国改革新思维——改出一个“人本市场经济”[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129-130. +fA06FtP4ra/piRYj+0oE6zukt58OQEJN9XCUNzytwKSIHbdeOqcc/NMpwsgAi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