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讨论并原则通过《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标志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已纳入国家战略,成为东北振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促进东北三省地区与全国沿海地区的协调发展,开拓全国沿海地区共同发展的崭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2009年7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部署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审议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草案)》。
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讨论并原则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2009年7月4日,据新华社报道,以“全球金融危机与世界经济展望”为主题的全球智库峰会在完成各项议程后,在京闭幕。
2009年7月12日,据新华社报道,第七届世界卫生经济大会在北京开幕。大会特设了为期一天的“中国论坛”,集中研讨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2009年7月28日,南水北调中线河南郑州段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中线黄河以南工程建设进入新阶段。
2009年7月23日,据《人民日报》报道,温家宝就全国财政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继续坚定不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落实“一揽子计划”,特别要加大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支持。要狠抓增收节支,坚决控制一般性支出,把有限的财力真正用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09年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研究进行第十五次集体学习。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求,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推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良性互动,确保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确保军队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
2009年7月13日,据财政部公布的统计数据,2009年6月,全国财政收入6867.47亿元,同比增长19.6%。
2009年7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我国2009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数据显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39862亿元,同比增长7.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321亿元,同比增长33.5%,增速比2008年同期加快7.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711亿元,同比增长15.0%;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1%。
2009年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569万人。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 辽宁沿海经济带位于环黄渤海地区北翼,地处东北亚核心区,是整个东北地区的出海口和对外开放的门户。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关系到国家发展全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随着国家沿海开发开放由南向北的梯度推进,辽宁沿海正逐步发展成为新的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地区。2004年,国务院将大连定位为东北亚航运中心,进一步明确了辽宁沿海地区作为我国与周边国家合作先导区的定位。2009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会议指出,包括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等沿海城市在内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地处环渤海地区重要位置和东北亚经济圈关键地带,资源禀赋较好,工业实力较强,交通体系发达。可以说,国务院通过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标志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已纳入国家战略,成为东北振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促进东北三省地区与全国沿海地区的协调发展,开拓全国沿海地区共同发展的崭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1]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18)。
[2]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2009)[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76-677.
[3]中国共产党大事记·2009年[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4/9795428.html.
[4]每月大事盘点[J].秘书工作,2009(8):32-33.
[5]迟福林.伟大的历程——中国改革开放40年实录[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8:356.
[6]闫世忠,常贵晨,丛林.《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解读[J].中国工程咨询,2009(11):42-44.
[7]国务院常务会原则通过《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J].城市规划通讯,2009(13):5.
[8]国务院原则通过《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J].天津经济,2009(7):75-76.
[9]徐泽,肖莹光.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规划(2006—2020)——立足国家定位,实现科学发展[J].城市规划通讯,2009(16):14-16.
[10]李晓蕙,王柏玲.《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风险问题初探[N].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39-43.
[11]齐红明,张利.辽宁沿海经济带区域创新发展规划[N].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593-596.
[12]李佐军.第三次大转型——新一轮改革如何改变中国[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4,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