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研究背景

(1)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央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我国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在激发国有企业(以下简称国企)和中央企业(以下简称央企)市场活力、优化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市场化运行机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以下简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相关文件中指出,混合所有制是实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途径之一,强调国企应进一步强化和加速改革的进程,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在确保国有资本保值的基础上实现国有资本增值的目标,最终达到放大国有资本功能的目的。

近年来,央企改革成效显著。截至2017年底,98家央企集团公司包括各级子公司,基本实现了公司制改制,2/3以上的央企引入了多种所有制资本,实现了混合所有制经营。其中,2017年央企新增混合所有制公司超过700家,引入的各种社会资本高达3386亿元 [1] ,有效激发了央企的发展活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国有资本的放大功能。但部分央企仍然存在改革不到位、经营机制僵化、国有资产流失、混改意愿不足等问题,制约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在推进深化国企改革进程的基础上,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有效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目标。

可见,混合所有制改革既是央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央企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2)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实现央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重要保障

央企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处于支柱地位,占据了大量的社会经济资源,代表着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但从现阶段的发展来看,我国央企整体效益较差,发展状况与所拥有的资源不匹配,央企改革的许多重点、难点仍未获得实质性突破,如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国有资本适度退出、隐性利益集团阻挠、运营机制落后、经营活力欠缺等。随着央企改革的全面推进,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改革的重要实施路径,下一发展阶段将致力于扩大央企改革试点范围,如竞争性行业、垄断行业等,积极实现股权的多元化发展,提高央企内部治理效率,充分发挥各类所有制资本的比较优势,提高资本管理效率。

同时,我国将建立健全配套的制度体系,使混合所有制改革走向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促进央企保持内生动力和市场动力具有积极影响,对国有资本价值创造和价值增值意义重大,是实现央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重要保障。

(3)资本管理是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应有之义

在央企以往的改革进程中,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核心主要集中于资产的占用情况、价值形态等“管资产”的层面,鲜少涉及国有资本运行效率、资本配置效率等“管资本”的层面,国有资产监管错位、不到位等问题较为突出,国有资产流失严重,政企不分、政资不分、出资人权利分散等现象时有发生。

为更好地管理国有资产,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进一步强调了国企应加快转变国有资产改革方向,以“资本管理”为核心加强对国企的监管,使国企更多触及资本领域,在不断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的同时,促进国有资产的监管所有权和经营权相互分离、相互制约,提高国有资本管理效率。

资本管理是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关键,更加注重各种所有制资本的投入产出效率,为资本价值最大化提供了重要支撑,也是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应有之义。

综上所述,我国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面临着新的问题和困惑。在“管资本”时期,有必要对混合所有制企业和资本管理的内涵进行清晰界定,分析央企以“管资本”为主导的新一轮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因和目的,提出资本管理视角下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效应研究的逻辑分析框架,并以此为基础展开深入研究。 ALu7fx8j70Id2OWm8EWbH+u+rC56nAzUoQjCeFKiASRdoiFVRbVyEnxrvQUiuTU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