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是以区域中心城市为主体,与外围的中小城市共同组成的城镇体系,中心和外围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使得不同产业类型在不同区域集聚,从而形成显著的经济活动空间差异性。当前,城市群已经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形态,城市群内“服务业向中心城市集中,制造业向外围扩散”的产业分工格局日趋明显,并不断强化。无论是京津冀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等较为发达的城市群,还是成渝、长江中游等新兴城市群,中心城市总产出在城市群内所占比重均持续上升。这种差异性或异质性不仅体现在城市群的中心和外围间,而且体现在以城市群为整体的区域范围内以及城市群的外围区域内部。那么,城市群内产业分工形成的内在机理是什么?城市群内产业分工对区域差异究竟有多大影响?对不同的空间层次,其作用效果是否相同?因此,本书研究城市群内产业分工及其对区域差异的影响,这对于制定合理的区域发展政策、提高资源空间配置效率、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清楚、更全面地把握城市群内产业分工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区域差异的影响机理和效应,本书在对城市群内产业分工形成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借鉴泰尔指数(Theil)对区域差异的分解思路,从总体空间差异、中心和外围间的区域差异、外围城市间的区域差异三个空间层次,探讨产业分工对不同空间层次区域差异的影响机理和效应,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从国内国外两方面对城市群内产业分工形成过程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群内产业分工模式进行分析;第二,通过模型构建和理论分析对城市群内产业分工形成机理进行探讨,并从三个空间层次分析城市群内产业分工对区域差异的影响机理;第三,以东部和中西部主要城市群2003—2018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对城市群内产业分工和区域差异的演变趋势进行测算和分析;第四,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城市群内产业分工的驱动因素和城市群内产业分工对三个不同空间层次区域差异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群内产业分工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对不同空间层次区域差异的影响不同:
(1)理论分析认为相对比较成本、通信和交通技术水平、市场范围、外部性、集聚程度、生产技术的创新以及政府调控均会对城市群内产业分工产生影响力。实证检验显示,对于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不同因素的影响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2)城市群内产业分工的深化能缩小城市群总体空间差异,促进城市群经济发展实现趋同。实证检验显示,除京津冀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以外的城市群都符合这一规律。
(3)城市群内产业分工与中心和外围间的区域差异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初期在中心城市虹吸效应作用下,中心与外围间的区域差异会持续扩大,而当中心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产生扩散效应,带动外围城市的发展,从而缩小两者间的区域差异。实证检验发现,各城市群均符合这一规律,但目前不同中心城市对外围城市的作用力各有不同。
(4)通过对长三角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外围城市间区域差异的对比分析和实证检验,发现由于外围城市间的区域差异受地理衰减规律和产业梯度转移的影响,处于不同发展时期的中心城市对外围城市具有不同的空间外溢效应,同一中心城市对不同区位的外围城市也具有不同的空间外溢效应。
本书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从微观企业出发,构建两地区模型,分析两地区间的相对比较成本以及“冰山成本”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空间选择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不能纳入理论模型的其他驱动因素进行探讨,从而较为全面地厘清城市群内产业分工的形成机理;二是从城市群总体空间差异、中心和外围间的区域差异、外围城市间的区域差异三个空间层次,研究城市群内产业分工对区域差异的影响;三是对长三角和长江中游城市群进行对比分析和实证检验,深入分析城市群内产业分工对外围城市间发展不平衡的影响,认为长三角城市群外围城市间的区域差异决定于相同分工阶段区位差别的影响,提出在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时应更多地向远外围城市倾斜。
本书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城市群产业分工的发展经验,提出深化我国城市群内产业分工、缩小城市群内区域差异的政策建议,具体包括五个方面:优化城市群内产业分工,提升城市群协同发展水平;扩大中心城市的空间外溢效应,发挥城市群内产业分工的正向影响;重视外围城市间的区域差异,细化区域发展政策;加快中西部城市群内产业分工的发展,缩小城市群间的发展差异;推进城市群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一体化,减少要素流动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