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海南省深入贯彻党中央“三农”政策和“新三农”政策,不断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首要地位和支柱地位,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科技农业、高效农业,已取得初步成效,全省农业增加值增速明显,产业结构趋于优化,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农业总产量持续增长。但客观上说,海南热带农业发展仍面临着诸多突出且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全省农业产业布局不尽合理,农作物生产缺乏整体性规划,存在种植的盲目性和“一窝蜂”现象。其次,自然资源约束对农业发展影响增大,存在耕地质量下降、农业基础薄弱、灌区基础设施老化、田间灌排工程不配套、粗放式灌溉模式导致水资源消耗量过大等情况;特别地,在自然资源制约下,海南农业面临着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经营上的深层次矛盾。最后,化肥用量基数大,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低,农业投入品废弃物问题不断凸显,致使全省农业面源污染形势趋于严峻。此外,诸如种子种苗创新和种苗培育与供给先天不足、农作物防灾减灾任务艰巨、农产品流通体系(特别是冷链物流环节)“瓶颈”突出、农业信息化水平掣肘严重、农产品深加工短板明显等也影响全省农业生产的整体安全、可控,制约着热带高效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上述问题归根结底在于海南省农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偏低、社会化服务体系滞后,农业生产标准化规范化不够,使得海南省农业呈现“有资源无优势、有特色无规模、有规模无品牌、有品牌无管理”等现象,距离省委省政府要求、期待的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目标仍然有较大差距,更不能适应海南实施乡村全面振兴战略、探索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对发展现代优质高效农业的内在需求。

随着对海南自由贸易港的不断探索和“3+1+1”现代产业体系的不断建设,主要农产品在岛内实现有效、充分的供给保障十分必要。与海南省人口相接近的以色列,在农业资源与环境不佳的外部条件约束下,凭借其发达的农业组织化、产业化体系,不仅实现了农产品自我保障,还能大量出口,成为欧洲等国的果园、菜园,其农业生产技术、农业资源整合能力和产业化发展模式值得海南借鉴。而依托农业合作社和龙头农业企业实现产业化发展模式的印度农业,以大型设施化农业为主流形式的荷兰农业,走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与循环农业道路的日本农业,农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推广和精细化生产并重的中国台湾农业等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也值得借鉴。

本书研究团队广泛调研了海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特别是组织调研团实地考察了以色列和印度两国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农业产业化经验,结合海南当前农业发展水平和条件,从农业技术研发、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等核心环节出发,构造、设计了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组织化三级架构的基本模式框架;试图探寻匹配、适合海南岛的农业组织化运行模式和产业化发展机制。这一努力是值得肯定的。如果海南热带农业能够走出一条产业化发展的成功之路,实现海南热带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一方面有助于带动本岛农民增产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海南这样一个岛屿型经济体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另一方面也可以发挥自由贸易港先行先试作用,为全国农业产业化和绿色发展树立示范样板,并持续地满足国内市场对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甚至驱动海南本土特色热带农产品不断走向国际市场。

本书构造了农业组织化生产经营的三级架构,以农业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以高品质、低成本、品牌化为关键目标,充分发挥绿创院的“发动机”功能,连接研发、种植、管理、流通、销售等农业生产各环节,以带动各类农业要素资源,共同推动海南省热带高效农业的有序、快速和高质量发展。这一运营模式必将有助于在海南岛内打造“种子种苗产业链持续迭代、农业种植区域合理规划、农产品生产全流程管理、农业技术全过程更精准服务、农产品质量全产业链可控可回溯”的高度组织化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作为农业领域的学者,期待着这一创造性的热带农业发展模式能够尽快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中国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早日探索出一条新路。 zJgxhTYcUj3hEmvg3XeTH/hY8CWK9ARpNIQ8DG2dg+NeF89WOBASKVn3+Xa89dl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