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产业是根植于乡村,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地域特色鲜明、乡村价值承载、创新创业活跃、利益联结紧密的产业体系。《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国发〔2019〕12号),提出突出优势特色,培育壮大现代种养业、乡土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乡村休闲旅游业、乡村新型服务业、乡村信息产业等六大乡村产业。结合北京首都特色,本书将北京乡村产业类型划分为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乡村休闲旅游业、乡村新型服务业和乡村信息产业五大产业。其中,现代种养业主要包括现代种植业(设施农业、高效节水农业、有机种植等)、现代养殖业和现代种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主要包括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物流业;乡村休闲旅游业主要包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会展农业和特色民宿;乡村新型服务业主要包括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和农村生活性服务业;乡村信息产业主要包括农村信息服务业、农村大数据产业和农村电商。
近年来,北京市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和《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决策部署,先后印发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措施》《北京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政策文件,围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农产品加工业、乡村休闲旅游、农村创新创业等,制定实施一系列涉及财政税收、金融保险、用地用电、科技创新、人才保障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全力推进乡村产业发展。
“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基本确立。改革开放40多年来,北京市一二三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5.1∶71.0∶23.9调整到1984年的5.8∶45.1∶49.1,逐渐由第二产业主导转向第三产业主导。2018年北京市三次产业结构占比为0.4∶18.6∶81.0,第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主要带动作用,如图1-1所示。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呈现“高精尖”发展趋势,以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占60%以上。
图1-1 北京市1978年、1984年和2018年三次产业结构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农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传统农业整体缩减,都市型农业稳步发展。北京市自2014年实施《关于调结构转方式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意见》以来,全市粮食播种面积从290万亩调减到85万亩、规模养殖场从2535家调减到394家、农业年用新水量从7.3亿立方米下降到4.18亿立方米、化肥和农药施用量分别调减了20%与10%以上。2018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6.8亿元,林业产值增长61.7%,农业生态服务价值从9431亿元提高到10769亿元,约提升了14%,设施农业和种业分别实现收入51.7亿元和12.4亿元(见图1-2、图1-3)。
图1-2 北京市1978年、1984年和2018年农业内部结构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1-3 2010—2018年北京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设施农业收入
资料来源:北京市统计局。
农业服务业仍是短板。2018年北京市农业服务业占比仅为3.0%,低于国际发达城市水平(一般为8%以上),也低于上海(6.6%)、天津(3.5%)、广东(4.3%)、福建(3.6%)等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城市,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水平有待提升。
农产品加工业不断向高水平高质量发展,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质量品牌得到明显提升。2017年北京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为4.4∶1,处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位列全国前列(全国平均水平为2.3∶1)。北京市农产品加工业总体呈现出规模化、集聚化、品牌化、科技化和带动性等特征,形成了以北京首农集团为代表的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型企业,以国家级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小城镇为代表的集聚区,以华都肉鸡、顺鑫农业、三元牛奶、燕京啤酒等为代表的品牌,以全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创新机构和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为支撑的科技力量,以及一批原料基地。各类农业龙头企业吸纳12万人就业,惠农带动效应明显。但农产品加工业价值链延伸仍有待提升。目前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远低于上海(15)、天津(9.4)、浙江(5.8)、广东(4.5)等省份。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北京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民意调查报告》显示,从事农产品加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仅有5.47%,产业价值链延伸不足。《京津冀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2018—2020)》提出,未来北京要以科技要素优势重点发展高端化、康养型、精致化农产品精深加工;组织开展公共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和推广,支持应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智慧物流等新手段,大力发展新兴业态。
北京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2018年北京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总收入达到40.3亿元,休闲农业观光园、民俗游分别实现总收入27.3亿元和13亿元,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收入比2010年增长60%,年接待游客由2010年的3328.5万人次增长到4000万人次(见图1-4)。目前,全市有农业观光采摘园区1200多个、农业观光园1172个,民俗旅游接待户8300多个,年接待游客稳定在4000万人次以上。累计有7个区被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其中,有5个村新获得了“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美丽乡村”累计达到25个。通过与农业农村部共建北京农产品绿色优质安全示范区,全市已有9个村镇被认定为第八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结合农业示范乡大力发展农村休闲观光农业——“农家乐”。42个村有组织地盘活闲置农宅1035套,培育了一批精品特色民宿,带动集体和农民年增收2000万元。连续举办了七届北京农业嘉年华活动,举办了世界马铃薯大会、世界月季洲际大会、世界园艺博览会等国际农业会展活动,扩大了农业国际交流。会展农业成为郊区农业文明和农村文化的展示窗口,成为农业和旅游业的结合点。
图1-4 2010—2018年北京休闲农业发展情况
资料来源:北京市统计局。
依托首都巨大的消费市场,积极推动“互联网+经营”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休闲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均走在了全国前列。《北京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2016年应用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经营户(单位)有8370个,应用物联网技术的经营户(单位)有212个。北京市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2017年北京农业电商企业约为3000家,其中,中粮我买网、本来生活网等10家企业位于2017年度中国生鲜类电商排行榜TOP20。全市农业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约为129.7亿元,农产品电商交易总额为116.6亿元,占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34.5%,占全国农产品电商交易总额的5.3%。农民合作社、农业生产企业“触电”比例不断提高,农业电商社会化服务机构迅速发展壮大。目前,全市3900多个村中,涉及农业电商的占比为8%左右;农民合作社(全市6613家,市级示范社216家)涉及农业电商的占比为25%左右。同时,在100余个村委会建立了村级益农信息社,建设放心购产销直供电商平台、京味商城,实现了全国优质产品直供农村,北京地产优质农产品直供城市,北京农村电商已迈入高质量快速发展阶段。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北京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民意调查报告》显示,九成村民对产业发展满意,57.6%的村村内有企业,45.8%的村村内有农民专业合作社,45.8%的村村内有现代休闲农业和新兴产业。整体来看,经营休闲农业和发展特色农产品的农户较多,分别占到51.9%和46.3%。此外,农户还经营民俗观光、发展农产品网络销售、发展特色民宿、发展传统文化传承体验,仅有部分农户从事绿色农业生产(见图1-5)。
图1-5 北京市乡村产业发展情况
资料来源: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民意调查报告》。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大幅增加,农业科技园区不断创新发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加速推进。《北京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2016年末,全市农业经营户为42.4万户,规模农业经营户为3282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为1.2万个,农业经营单位数量与10年前北京市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相比,增长111.8%,主要源于农民合作社数量大幅度增加,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为主的农民合作社数量达4633个,占农业经营单位的40.1%。2017年末,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已经达到39家,全市在工商登记注册的合作社达到7447个,辐射带动农户46万户。北京市已建设了5个国家农业科技支撑服务平台和7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成“星创天地”50家,农业高新技术企业605家,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1500多家,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集成创新平台、成果转化辐射源、双新双创策源地,有效提升了北京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引领带动全国现代农业发展。出台了《北京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从2018年起,全市平均每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万人,其中市级开展骨干示范培育2000人。预计到2020年,全市新增新型职业农民6万人。但是,当前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绝对差距处于历史最高位,解决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关键在于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带动农民创业创新。60.5%的被访村民希望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55.6%的被访村民希望村内产业发展能给村民提供更多工作岗位。课题组开展的“北京信息进村入户行政村农户信息情况调查”数据显示,有信息服务支付意愿的农户不足1/3,绝大多数的农户信息服务支付金额意愿为“10元以下/月”。
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北京市农、牧、林、渔、服务业的产业结构为38.7∶24.3∶32.1∶2.1∶3,种植业仍占主导地位。2017年北京市农业劳动生产率为24676.23元/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远低于上海、天津、广东、浙江、海南、福建等地(见图1-6)。在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前提下,亟须借助于信息化的力量,加快推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现代种养业,有效解决农业生产效益低下等问题,积极培育乡村振兴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
图1-6 2017年我国主要城市农业劳动生产率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得出。
由于特殊的战略定位,北京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较为缓慢。调研数据显示,从事农产品加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仅有5.47%,且现有加工企业在精深加工和产业价值链延伸方面明显不足,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短板和瓶颈。亟须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开展生产标准化、特征标识化、产地身份化、营销品牌化行动,深入实施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行动,加大生物、信息、工程、环保等技术集成应用力度,开展精深加工技术和信息化、智能化、工程化装备研发和推广应用,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由“初字号”向“深字号”转变,由“粗字号”向“精字号”转变,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产品销售网络化、加工装备自动化、生产制造智能化、企业管理信息化,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重组供应链、构建利益链,衍生出更多的加工体验、中央厨房、农商直供、直供直销、个人定制等新型加工模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当前,互联网已成为北京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休闲农业园区和基地纷纷加强网络建设,提高休闲农业网络化管理、运营和服务水平。但现阶段休闲农庄服务同质性极强,大多局限于提供简单的住宿、餐饮、采摘等服务,对于利用新型信息技术优化导游服务、增强互动体验、提升个性化服务等方面的拓展性增值服务较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总体上仍缺乏完整的服务和监管体系,信息不对称问题较为突出,有效监管、精准服务和个性化推送等各类服务发展滞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的改变,消费者的旅游需求和消费观念逐渐成熟,对旅游休闲的要求不断提升,要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市场不断开发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个性化需要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建立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机制。便捷的网络服务、在线体验、虚拟交互、沟通反馈等需求越来越强烈,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亟须加速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新模式。
北京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2016年末全市100%的村通电话,99.9%的村通宽带互联网,但目前京郊部分地区仍然存在移动4G网络未覆盖、信号不稳定、不完善等问题;部分村所建网站、微信公众号、物联网农事管理等新媒体、新功能虽已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但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时、宣传推广效果欠佳等问题;基层信息服务需求挖掘不充分,适应首都“三农”特点的信息技术、产品、服务和应用不够丰富;农业服务业建设内容的拓展力度不足,目前仍停留在政策、技术、气象等方面的浅层服务,休闲农业客流分析、农产品市场预测、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等深层次数据挖掘与信息服务仍有一定差距。但与此同时,调研数据显示,农户对农业市场信息、农产品营销、农资供应、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农机作业及维修、农产品初加工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涉农生产生活服务具有一定需求,特别是农业市场信息服务,其需求程度达到56.39%(见图1-7)。为加快推进智慧农业和美丽智慧乡村建设,迫切需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推动科技创新与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民生活有效对接,提升农村信息服务效果。
图1-7 北京市农户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情况
资料来源:课题组2018年开展的《北京市农村信息服务情况调查报告》。
2016年北京市全市农业经营户中,规模经营户仅占0.8%,大量农户依然为普通小农户。因此北京乡村振兴,重点在于40万户小农户能否振兴,关键看40万户小农户能否融入现代化。由于京郊位置偏远,远离市区,生活服务配套较差,很难吸引既有专业知识又热爱农业的年轻人就业,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企业或基地在人才建设方面仍然面临巨大困难。为此亟待构建“互联网+”小农生产经营体系,通过农产品电商平台建立、精准信息服务供给、创新创业基地孵化等,帮助小农户实现创业不出村、购物不出村、销售不出村、缴费不出村、金融不出村、物流不出村的“六个不出村”,以有效解决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让小农户能够切实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真正实现农村渠道畅通、农民持续创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