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农业美学的理论基础

农业属于自然科学,美学属于人文科学,农业美学属自然与人文的交叉。研究农业美学,需同时借鉴农业和美学两大学科门类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唯其如此,方有可能进行系统的学理性研究。

作为哲学的分支学科,美学自有繁复而深刻的理论体系,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艺术家们可谓各执一词。朱光潜先生说:“柏拉图说的是一套,亚里士多德说的又是一套;康德说的是一套,黑格尔说的又是一套。从马克思主义立场来看,他们都可一分为二,各有对和不对的两方面。”可以说,美学史上所有研究者所提出的不同学说共同形成了美学。“美学就是美学史。”在此仅对历史发展概况及主要的几个问题进行简括性梳理。

一、21世纪前西方美学发展简况

(一)西方古典美学研究的三大主题

“美是难的”,人人都可以明确判断出某个东西是否美的,可它就像“时间”“幸福”等一样,仿佛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关于美的研究,是古老的。尽管学界公认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Baumgarten)在出版的 Asthetik 中提出:“美学作为自由艺术的理论、低级认识论、美的思维的艺术和与理性类似的思维的艺术,是感性认识的科学。”这是美学诞生的标志,但是学界同样公认,关于美的探究要比美学学科的成立早得多。

1.对“美的本质”的追问

西方美学史需追溯至古希腊时期。古希腊第一个真正的美学观点是,毕达哥拉斯认为“美是数的和谐”。而柏拉图在他的西方第一篇系统讨论美的著作《大希庇阿斯》中,借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之口提出了“美是什么”这一问题,开始了西方2000多年对美的本质的追问历史。他认为美的理念,有“美本身”所存在,“美本身把它的特质传给一件东西,才使那件东西成其为美”。

从美的概念出发去寻找美的规律,进行美的客观性研究,以古希腊罗马美学为代表,并一直影响到近代。不同哲学家对美的本质有自己的看法,至中世纪则把一切归为神,“事物之所以美,是由于神住在它们里面”。

2.关于“审美”的研究

文艺复兴后,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两大哲学思潮在所有的哲学领域交锋,美学同样如此。英国经验派美学代表人物夏夫兹伯里和哈奇生提出美取决于人自身的内在感官,柏克则认为美来自物体中某些能引起爱的物质,而休谟明确提出美不是事物的属性,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而大陆理性主义美学以莱布尼茨、沃尔夫、狄德罗等为代表继续对美的概念和本质进行探寻,可以看出,当时美学家们探讨的主题已经逐渐由对美的本质过渡到了对审美的主体——人。正是这时,鲍姆加登在莱布尼茨派基础上进行了突破,在美学史上第一次把美学命名为“Asthetik”,即关于感性认识的科学,使其与逻辑学和伦理学区分开来。不过他并未完全突破大陆派理性美学的窠臼,只是把感性学看作一种低级的认识论。真正对美学进行了哥白尼式革命研究、被称为近代美学实际创始人的是哲学家康德。

18世纪末,德国古典美学兴起,康德吸收并批判了经验派和理性派美学,他著有3部巨著:《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其中,《判断力批判》一书中专门有一部分为“审美判断力批判”。他辩证地提出了“鉴赏力”的4个契机:无利害而生愉快、非概念而又有普遍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共通感。即:鉴赏活动摆脱了利益、道德的考量,是不受拘束、无利害关系的自由的愉快;这种愉快具有人类的普遍性,不是通过抽象概念的普遍性达到而是通过共同的情感体验而形成的;审美愉快没有一个具体的目的;它建立在人类情感本身的社会共同性基础之上,通过这种共通感,达到了人类的一致。

康德美学的突出之处在于他“第一次在哲学历史中严格地、系统地为‘审美’划出一独自的领域”,美学到康德那里,才终于不再从属于认识论或伦理学,而是取得和真与善相媲美的地位。同时,他把之前所有哲学家所认为的美学应先回答“美是什么”进行了颠覆,把对美的鉴赏判断放在了第一位。“第一次试图通过解决人的问题来解决美的问题。”

3.对于“艺术哲学”的研究

西方古典美学最后一位大师是黑格尔,他把美的本质定义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直接将自然美摒弃,认为“Asthetik”仅限于人类艺术的美,所以他的美学实为艺术哲学。将美学等同于艺术哲学的观点影响深远,因为在20世纪后,关于艺术定义的争论占据了美学的大部分内容。

关于美的本质的研究、审美的研究、艺术哲学的研究是西方古典美学研究的三大主题,其实也是整个西方美学的三大主题。

(二)西方现代美学的诸多派别

黑格尔之后,西方哲学和美学向两个方向转化:以马克思为代表的唯物主义和以叔本华为代表的唯意志论和直觉论。19世纪后期以来,西方美学的总体特点是多元发展、流派众多、思潮迭起、方法多样。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末,是西方现代美学的产生时期,叔本华的非理性主义美学、费肖尔的移情论美学、费希纳的实验美学逐步成熟,同时涌现出实用主义美学、形式主义美学、自然主义美学、精神分析美学等多个流派。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是西方现代美学的展开时期,以分析美学、格式塔心理学美学、新托马斯主义美学、存在主义美学等为代表。20世纪60年代后,又涌现出解释学美学、接受美学、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美学等流派和思潮。

总的来说,西方现代美学经历了3个转向:20世纪初的心理学转向、20世纪中期的语言学转向、20世纪中期开始一直延续至20世纪后期的文化学转向。其主要成果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审美心理的深入研究;另一方面,则是延续黑格尔将美学等同于艺术哲学以来的传统,对艺术进行美的研究。其中有一些学说,尤其是审美心理学的学说,具有较大的影响,在我国被以朱光潜为代表的美学家进行了翻译并产生了广泛影响。

1.“直觉”说

由意大利的克罗齐提出,他认为“直觉是离理智作用而独立自主的”,直觉和表现的关系是:表现有文字的,有线条、颜色、声音等非文字的,“直觉必须以某一种形式的表现出现”;而美与表现的关系则是:“美就是成功的表现”或者把美等同于表现,因为“不成功的表现就不是表现”,美学就是表现的科学。所以其逻辑是:直觉=表现=美=艺术。克罗齐是表现主义美学的创始人,表现主义美学是20世纪初形成的重要西方现代美学流派之一,它对其后的西方美学和艺术领域有巨大影响。

2.“移情”说

德国的立普斯是移情理论的最主要代表,他认为“我们总是按照在我们自己身上发生的事件的类比,即按照我们切身经验的类比,去看待在我们身外发生的事件”。而“一切审美的喜悦——都是一种令人愉快的同情感(移情作用)”。由此,“审美的欣赏并非对于一个对象的欣赏,而是对于一个自我的欣赏”。总之,他认为审美的对象是受到主体灌注生命的有力量、能活动的形象,审美的主体是在对象里生活着的自我,主体和对象不是对立的,主体就生活在对象里。朱光潜用比较深入浅出的语言解释何谓移情作用:“它是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感情、意志和活动,同时,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的这种错觉的影响,多少和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

3.“心理距离”说

以布洛为典型代表,他在1912年《作为艺术要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中提出,美产生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适当的心理距离。他以“海上的大雾”为例解释何谓“心理距离”,可以给人以烦闷、焦虑、恐惧、紧急的感觉,也可以成为浓郁的趣味和快乐的源泉。朱光潜曾进一步解释:乘船的人们遇到海上有大雾,这是因为你与海雾的距离太近了,不能以处之泰然的态度去欣赏他;若是把海雾摆在与实际生活有一定距离之处去看,反会觉得这是天海一色的绝美景致。

4.“形式”说

在2000多年美学发展史上,学者一直注重“形式”说,且其一直处于显著地位,形式论可追溯至古希腊毕达哥拉斯“美是数的和谐”这一论点。他认为数的形式美是万物之所以美的重要原因,并最早发现了黄金分割律。在古希腊的建筑及雕塑中,时时可以看出对于线条、比例等形式美的注重。柏拉图也记录了苏格拉底的话:“我说的形式美……是直线和圆以及用尺、规和矩绘制所形成的平面形和立体形。”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美在于形式中,即事物体现出来的秩序匀称和准确。

1753年,荷加斯出版了西方美学史上第一部形式美学专著《美的分析》,结合自然和艺术,他提出了形式美学的六项原则:“适应”“多样”“统一”“单纯”“复杂”“尺寸”。“适应”即每个东西局部与总的意图的适应,也就是部分应适应整体;“多样”即要求美是有设计的变动;“统一”即合乎目的的整齐、统一或对称;“单纯”指单纯赋予多样以美;“复杂”指有组织的复杂形式的美,比如随风摇摆的长发;“尺寸”指巨大的形体如高大的树林、庞大的建筑物能引起人们的赞美,令人产生崇高感。他对线条、构图、色彩、色调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交叉的蛇形线”是最美的。他的这些观点有不少在现在看来依然有一定道理。

至西方现代美学,以克莱夫·贝尔和罗杰·弗莱为代表的形式主义美学则把对形式的注重提升到极为重要的地位。贝尔最有名的便是“有意味的形式”说,他认为艺术作品之所以能产生美,就在于作品本身具有这种“有意味的形式”。尽管对形式有片面夸大的嫌疑,并且针对的是艺术,但无疑强调了形式的第一重要性。

(三)研究西方美学对于农业美学的意义

美学的基础性研究,对于农业美学的研究方向是有着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的,譬如,美学界已经普遍认同美与审美是截然分不开的,这就提醒我们,一定要对农业美学中审美主体进行深入的研究:农业的审美主体主要是谁?他们有着怎样的审美思维?在乡村振兴大发展的过程中,如何牢牢把握住他们的审美追求?进而又涉及相辅相成的一个问题,如何在尊重审美客体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使其更符合审美主体的需求,进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以上述几种理论为例,“直觉”说提醒我们,农业的美应如何做到让人眼前一亮,怦然心动?“移情”说提醒我们,农业的审美主体想在对农业的审美中移入“自我”,这种“自我”的需求应如何发掘?以何种途径实现?“心理距离”说提醒我们,有许多农业之美,是每天身处其中的人们并未察觉到的,而这些美,有可能恰恰是农业美审美主体的大多数所乐意欣赏的,如何发现这些点并对其进行放大?“形式”说则从技术层面提醒我们,在农业美的塑造中,线条、色彩、造型等客观形态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事实上,目前有许多案例的发展已经在对以上问题进行答案的探寻,只是我们以前并未从农业美学的角度进行学理性的研究和思考,而这种思考,必定是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的。

二、21世纪前中国美学发展简况

(一)中国美学的发展过程

在美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有“美”而无“学”,这是因为,作为一门学科,“美学”始于西方,直到新文化运动把这门学科引入后,我国才开始有了对于美学学科的意识和研究,所以对于美学学科的研究在我国只有100多年历史。然而,尽管中国古代没有一篇专论美的论著,但关于美的思想,对于美的研究,一直是融于我国上下五千年文化之中的,在哲学、文艺、艺术的论著中经常可以发现。比如:“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论语》)、“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国语·楚语上》)、“充实之谓美。”(《孟子·尽心下》)、“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外篇·知北游》)、“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外篇·天道》)、“生而美者,人与之鉴,不告则不知其美于人也。”《(庄子·杂篇·则阳)》……

在20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鲁迅等大家把美学、美育的普及扩散当作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梁启超强调“情感教育”;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有史以来第一次把美育提高到国家教育方针的地位。中国近代美学开山第一人王国维则使美学获得独立价值,他所著《人间词话》,对“境界”说进行了充分阐述,可谓中国近代美学从自发状态走向自觉状态的重要标志。20世纪20年代起,吕澂、陈望道、范寿康等出版了一批著作,从美学学科本身进行了思辨和阐释,由此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一批美学原理专著。

20世纪30年代后,中国美学史上出现了两位极为重要的美学大师:朱光潜和宗白华。他们都兼有西方留学背景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并将现代西方美学理论与中国传统诗性文化进行了碰撞与融合。相对而言,朱光潜更注重西方美学理论的系统性介绍,他翻译了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黑格尔的《美学》、克罗齐的《美学原理》、莱辛的《拉奥孔》等西方经典名著,著有《西方美学史》《悲剧心理学》《诗论》等重要著作,其《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美书简》等广为传播,《朱光潜全集》多达20卷。他早期受到“直觉”说、“审美距离”说、“移情”说等西方理论影响较大,对审美经验进行了中西合璧的研究。而宗白华尽管曾留学德国,深受德国古典美学的影响,但他最重要的成就是在此种思想基础上,对中国哲学、中国艺术、中国美学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挖掘。他没有特别系统的美学专著,所有的作品合集仅为4卷,但他的论文集《美学散步》成为中国美学史上的一颗明珠。他对中国古代绘画、诗歌、音乐、书法、戏剧、园林建筑等艺术进行了独到的分析,对诗画的空间意识、空灵与充实、气韵风骨等概念做了深入挖掘,对中国传统美学中意境、和谐、节奏等进行了具体诠释,推动了中国传统美学向现代美学的转化。这在美学思想、研究思路上对后来的学者进行中国古代审美思想和艺术精神研究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启发性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美学界发生了3次美学大讨论。第一次发生在1956年至1962年,分为“四派”: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派”,以蔡仪为代表的“客观派”,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统一派”(后发展为“实践”说),以吕荧、高尔泰为代表的“主观派”。前期主要围绕美的本质问题进行讨论,1958年后则主要探讨了美学研究与社会实践结合的问题。第二次美学大讨论发生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围绕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展开,探讨了“人化的自然”、美的规律、异化劳动与美的生成等问题。在这场论争中,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美学逐渐成了主流,他参与了20世纪50年代的那场美学大讨论,并一举成名;其80年代出版的《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等,引发了实践美学热。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社会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出现,美学关注的焦点转向更富现实关怀的文化层面,后实践美学(生命美学、超越美学、存在主义美学等)迅速崛起,与实践美学又发生了大争论。

(二)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性

中西美学思想极为不同,中国传统美学不对美的概念、本质等做深入的追问,更重美的体悟、美的境界感受,它与中国文化、哲学、艺术相辅相成,尤其受传统的儒家、道家和禅宗的思想影响颇深。中国传统美学讲究生、天、道、意、境、象、阴、阳、形、神、虚、实、动、静。朱良志说传统与现代审美观念的差异在于:传统的观念偏向于一个“藏”字,现代观念偏向于一个“露”字。中华民族看重言外的意味,象外之象、味外之味,是非常有道理的。

“意象”是中国美学的独有范畴,由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最早提出:“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意”指审美观照和创作构思时的感受、情志、意趣,“象”指出现于想象中的外物形象。所谓“观物取象,立象尽意”。意象与意境紧密相连,“通过由实入虚,由技入道,由明确的个体对象进入弥漫的氤氲气氛,我们就进入了意境的领域”。“意境”这一名称由唐代王昌龄首创:“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刘禹锡、严羽、郑板桥等对此多有评述。至王国维则对古代意境理论进行了总结:“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而至宗白华,则真正赋予了意境作为中国美学核心范畴的地位。宗白华结合唐代画家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提出“意境是造化和心源的凝合,成了一个有生命的结晶体,鸢飞鱼跃,剔透玲珑”,即“客观的自然景象和主观的生命情调的交融渗化”。他认为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品。

(三)研究中国美学对于农业美学的意义

研究中国古典美学及现代美学对于农业美学的意义就在于,它可以从多方面起到借鉴作用。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正是从传统农耕社会中发展起来的,农业的发展自然已是今非昔比,然而农业总归是有着共性的,比如它的时间性——天地有大美,节气轮换,四时不同作物不同;它的空间性——与大自然有着天然紧密亲和的联系,地域不同,南北风物各自相异。结合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深入探索与挖掘农业之美,打造或诗意,或质淳,具有独特风格的农业之美,是否能从农业美的同质化中突围?在乡村振兴发展的过程中,应如何处理农业农村的功能性与审美性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21世纪后中西美学的转向

正如有学者分析的那样,“分析美学”尽管在20世纪后半叶迅猛发展,却有着巨大的理论盲区,那就是仅仅以艺术作为唯一的哲学研究对象,以至于让美学直接等同于“艺术哲学”。20世纪末,传统美学在审美对象、审美经验、审美方式等各个层面,显得与时代脱节,产生了阐释危机,美学研究逐渐突破了以艺术为中心的态势。以2001年召开的世界美学大会为例,比较美学、环境美学、文化美学、美学的再定义、美与宇宙、美与自然的四种因素、建筑和建筑艺术、美学与人生、人体美、艺术与科技、全球化与审美经验等都成为研讨的主题,可以明显看出,随着时代变化的影响以及美学自身的发展,美学所关注的主题与传统的西方美学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学正在向社会各个领域广泛渗透,走向一个“与实践结合,与多元文化的世界状况结合,与新艺术和文化潮流结合的道路”。当代美学家更为关注的是“美学的理论品格与现实功效间的关系”,在我国,则是除了实践美学,还出现了生活美学、环境美学、生态美学、身体美学、生命美学、文艺美学等多种研究方向。

(一)生活美学

从2003年开始,学者陶东风发表了一篇名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的文章,展开了争论,他提出:“在今天,审美活动已经超出所谓纯艺术/文学的范围,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占据大众文化生活中心的已经不是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绘画、雕塑等经典的艺术门类,而是一些新兴的泛审美/艺术门类或审美、艺术活动,如广告、流行歌曲、时装、电视连续剧乃至环境设计、城市规划、居室装修等。”国内文艺界随后围绕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命题展开了长达两三年的论争。2005年,中国社科院刘悦笛出版《生活美学——现代性批判与重构审美精神》,他提出当代审美泛化包括两个逆向的运动过程:日常生活审美化,即生活艺术化,指我们衣食住行用的日渐审美化进程,以及审美日常生活化,即艺术生活化。西方美学界在2005年之后也发表了多部关于生活美学的研究著作。加强美学与生活的联系,日常生活审美化,已经成为当代中西美学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二)环境美学

西方的传统美学极少重视自然美,而环境美学的产生正是基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然环境并反观人类赖以生存的周遭世界。环境美学在西方兴起于20世纪中期;在我国从20世纪末开始研究,主要研究人与生存环境的审美关系和环境美的创造等。其开创者是英国学者赫伯恩,他在20世纪60年代发表了《对自然的审美欣赏》等论文,提出对于自然美的忽视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分析了自然美的研究意义和价值。之后,美国的阿诺德·柏林特、加拿大的艾伦·卡尔松、芬兰的约·瑟帕玛等在环境美学的本体论、方法论、价值论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在我国,环境美学研究的开拓者是武汉大学的陈望衡教授。

四、中西方美学理论述评

各种美学分支学科的涌现,尽管被许多学者审慎地对待,甚至有学者认为这种审美泛化让美学失去了本真的面目,但毋庸置疑的是,回顾中西美学发展的历史会发现,美学虽诞生于哲学,但它早已走出“象牙塔”,向实用主义回归,事实已经证明美学确实已经超出所谓艺术哲学的范围,甚至早已从神坛走到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同时它与各个学科互渗的程度越来越强。中西方学者对美学的阐述(依时间顺序整理)见表2-1。

表2-1 中西方学者对美学的阐述(依时间顺序整理)

续表

梳理中西方学者的美学观点发现,美与审美是不能分开的,当代美学被认为是以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美、美感、艺术的基本规律的一门人文学科,是人类在对审美生活的理性探索中发展起来的一门学问。从学科性质上说,美学与哲学、心理学、文艺学和伦理学一样,都是研究人类社会生活的某一个侧面,具有属人的性质;审美活动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自觉的精神活动。研究审美现象的美学离不开对人的研究,美学与人生价值问题紧密相连,它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美学主要通过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范畴、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

而对美学的研究、审视和评价,离不开当下的历史境遇和时代要求。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三农”作为“压舱石”,被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乡村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而同时,“三农”的面貌和具体任务与以往相比有很大不同。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乡村新型服务业、现代农产品加工业,乡村创新创业等乡村振兴的现实实践中,对于“美”元素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农业中如何体现美、如何用好美、如何对审美主体一方进行更系统的研究等需求越来越强烈,在这种背景下,农业美学的呼之欲出成为必然。

五、农业美学相关研究综述

关于“美”字,一般认为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说文解字》中的说法,“美,甘也。从羊从大”,所谓“羊大为美”;另一种是“羊人为美”,即“大人”头上顶着一只羊头表演为美。无论何种解释,从中都能看出,“美”字与农业社会有着天然的联系。农业美学目前并未上升至学科的研究角度,但实际上,农民播种、耕作、收获,在村庄中生活,并不以美为目的,但却在客观上从自然景观的层面和社会文化层面都达到了美的效果,这正是康德所提出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即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以及“汗滴禾下土”的农事劳动也早已被赋予审美意义。随着对于中国传统美学回归的呼吁,对环境美学、生活美学研究的深入,不少研究者对农业与美学二者之间的勾连进行了学术观照。

(一)美学史角度的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刘成纪对中国美学与农耕文明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农业对于我国古典美学具有根本性的意义:“中国古典美学是一种奠基于农业,并从农业出发的美学”“中国美学重质轻文或先质后文的传统,对人性素朴之美的肯定,及哲学上的实用理性,断无法忽视农耕文明的塑造”。

(二)基于环境美学的研究

武汉大学陈望衡将农业美学置于环境美学的范围之内,认为环境的本质是“家”,环境美的本质是“家园感”,人类从自然走向农村,又走向城市,因此自然、农村和城市是环境美学的三大视界。因为人类最初的“家”是农业的产物,所以他把农业在环境美学中的地位定位为“农业是环境美学之母”。他认为农业美学作为环境美学的分支学科正式出台的标志是2001年在芬兰召开的国际环境美学第五届会议,会议的主题为“农业美学”。他将农业的美总称为农业景观,并分为3种表现形式:农业产品的美、农业劳作的美、农业生活情调的美。他研究了中国古代的农业美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指出古人通过艺术建构出的农业景观的特点是:突出农业风光的精神纯净性、自然生态性、亲人宜和性、恬淡朴素性,对抗世俗社会人性的异化,表现自然生命的有机联系、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农村人际关系的和谐。他从环境美学意义上提出了对于新农村建设的审美愿景:需保持农村农业景观特色,突出人与自然的亲和性,凸显农业劳动、农家生活等农村特点,保持村庄特色,并注意与传统文化的美的和谐。

(三)从农业出发的研究

早在1998年,北京农学院冯荭就撰文分析了美学与农业天然而原始的联系:农业是中华美学的摇篮,农业中的对称、整齐与和谐,是美学形式法则产生的根源。作者还提出了农业美学具有现实意义的观点。

广东省徐闻县农业局罗凯自2000年起就对农业美学进行了持续性研究与倡导,他认为“农业美学是农业必然的、客观的一种发展方向,必将会引发一场全新的农业革命”。在其出版的《农业美学初探》一书中,他提出对农业美学的研究是应用美学新领域的拓展,并为农业美学下了定义:农业美学就是研究人对农业的审美关系,以及通过农业动植物及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地、田园、水域和环境,乃至整个农村地区(包括农村地区的道路、城镇、集市、村庄、厂矿和自然环境等)等载体,进行农业劳动对象革命、农业劳动工具革命、农业劳动技能革命、农业劳动过程革命、农业劳动产品革命、农业劳动观念革命,建设美学农业,既生产农业物质产品,又生产农业审美产品,特别是通过田园景观化、村庄民俗化、自然生态化的实现,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科学。他提出农业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农业与农村;提出农业美学的研究内容为农业美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农业美、农业审美产品、农业美的创造、广义农业美、美学农业建设、农业美的欣赏。在农业审美主体分析方面,他认为农业鉴赏即对农业审美产品的欣赏,包括四个层面:对农业审美产品表现的欣赏、科技的欣赏、文化的欣赏、哲理的欣赏。农业鉴赏有农业性、田园性、季节性、地区性、实物性的特征。他从农业中实际应用的角度对农业审美产品设计与营销、农业旅游、田园景观、农业园区建设等进行了研究。他还提倡建立农业美学学科体系,即由农业美学、农业新论、美学农业规划学、农业设计、农业工具设计、农业技能美学、美学农业技术学、美学农业经济学、农业音乐学、民俗文化学、乡村生活方式、农业审美学、农业旅游学和农业美学史构成。

扬州大学农学院陈清硕也较早对农业美学的研究意义以及农业美学的特性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农业美学的特性可概括为农业的形式美、农业的结构功能美、农业的高产美、农业的优质美、农业的高效美、农业的田园景观美、农业的高科技美。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刘荣章、臧春荣从打造休闲农业的角度,分析农业的美主要表现在农产品的美、农业劳作的美、乡村生活情调的美。作者还认为农业美首先是动态美,包括动植物的生命力、荣枯兴衰繁殖延续、季节性变化、耕种游戏的组织运作等;其次是静态美,包括动物、植物、人工景观及区域美,即我国东西南北方的各具特色。

(四)农业美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看出,随着美学学科本身的发展——美学逐渐走下艺术与哲学的神殿,进入日常生活之中,整个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使得社会民众文化素质以及审美水平的整体性提高。在我国农业农村快速的发展进程中,诸多学者从历史、美学、农业等多角度对农业美学进行了关注。美学学者主要从哲学、文化与环境美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农业景观的价值、特点等,而农业学者则是基于农业现实发展中的需求与趋势,看到了农业美学对于打造休闲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农产品电商等的重要现实意义,而对农业美学进行了关于理论上的分析。从总体看,目前关于农业美学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3个问题:

第一,农业美学的基础性研究还不够,研究者较少。目前只是普遍地对农业美学的重要意义开始重视,但缺乏对于农业美学的概念、范畴、特征等广泛深入的探讨,以及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探讨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不同发展背景中农业美自身发展的问题。

第二,缺乏结合美学的基础性研究对于农业美学相关问题学理性的分析,比如对农业审美心理、农业美学中的形式美、中国农业美学独特性等问题的深入分析。

第三,缺乏对于农业美学实际应用方面,尤其是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农业美学对于休闲农业、农产品电商等具体作用,以及农民作为与农业美学紧密相连的主体二者之间关系等内容的系统性梳理与研究。

基于以上,农业美学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厘清农业美学的研究范畴和研究边界,农业美学与美学基础性研究的关系。

第二,结合我国农业5000年发展历史,分析农业发展现状,探求农业美学之“象”,领悟农业美学之“意”,追寻中国农业美学的“魂”与“根”。

第三,研究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审美主体的特征与审美追求。

第四,农业美学的实用性研究,即如何充分挖掘农业美学的潜力,开拓创新,打造特色,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所带来的农业价值延伸,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从而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六、农业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从学术科研角度,美学作为一级学科哲学之下的二级学科,具有较稳定的学科体系。李泽厚在《美学三书》中,将美学学科内容按类型和形态进行了划分,包括哲学美学、历史美学、科学美学(见图2-2)。其中,哲学美学主要研究形而上的问题,研究美的本质、内容以及形式美的一般规律。历史美学侧重流变、美学历史以及对比研究等。最多类别的是科学美学,这是与实践结合比较密切的部分,产生了大量的交叉学科,是美学最具有生命力且成果较为丰富的部分。科学美学又包括基础美学和应用美学。应用美学包括文艺美学、建筑美学、社会美学等。其中,文艺美学又包括音乐美学、书法美学、舞蹈美学、戏剧美学、造型美学等。参照其他美学分类,农业美学应该属于美学中的应用美学领域。

综合已有的农业美学相关研究,可将农业美学定义为研究农业美哲学、农业审美、农业美规则和农业美历史的一般规律的综合性人文学科,综合考虑学科的定位与性质,以及对美学知识的理解,本书构建了农业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见图2-3)。

图2-2 美学学科内容框架

图2-3 农业美学的研究内容框架

(一)农业美哲学

农业美哲学是农业美的思辨部分,主要包括农业美的本源、本质与特征3个方面,即农业美的本体论,回答农业美是什么的问题。对于农业美学而言,农业美本质的确定,能把握美学研究存在的意义与发展方向,是农业美学区别其他学科的所在。

(二)农业审美

农业审美是农业美学的主体内容。最基本的问题是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及审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而相互关系主要以审美判断来体现。审美基本问题的界定是进行其他审美研究的前提,同时也是摸索、验证农业美规则的方法与手段。农业审美属于认识论范畴,农业审美侧重农业美的感受、农业美感理性的品位与评析。农业审美研究的范围包括农业美感产生、审美价值、审美体验、审美心理等。

(三)农业美规则

农业美规则即农业美实践的一般规律、原则与法则,是农业美学的生命力所在。农业美规则决定于农业美的本质,它的研究需要农业审美提供理论与方法,同时这部分研究直接指导农业农村建设、设计、评价、决策以及美育等活动。

(四)农业美历史

农业美历史包括农业美学史、农业审美范畴史、农业艺术史等。农业美学史一般指农业审美意识的理论形态在古代及近现代发生、发展的历史。相对于美学来说,农业美学理论还未形成历史,农业美学史还很薄弱,主要研究的是农业美学思想史及传统文化中的农业美学思想等。 Gry7O4rWLVK5cAZNO+q8esW7J3xkZM8VV2tHygS12AEFkS60G4njxDU+f4IoeFm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