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5 消费金融冲击波

消费金融是指向各阶层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现代金融服务方式,这一金融服务方式在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均已得到广泛使用。对客户来说,消费金融兼具支付与融资两项主要功能。在发达国家,消费金融公司主要面向有稳定收入的中低端个人客户,由于具有单笔授信额度小、审批速度快、无须抵押担保、服务方式灵活、贷款期限短等独特优势,广受消费群体欢迎。银行信用卡一直是我国消费金融的主力产品,但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市场格局悄然发生变化。手机银行是否会取代信用卡和ATM机等话题,也引起了各界热议。2010年以后,非银行互联网消费金融业态开始兴起,除了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外,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上还形成了几种代表性模式(霍亮,2019)。一种是依托电商平台发展起来的消费金融,以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为代表;另一种是主打分期购物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如乐信旗下分期乐等;还有一种是P2P网络借贷平台,以拍拍贷(无担保的纯线上模式)、红岭创投(有担保的线上线下模式)、宜信(线下交易债券转让模式)等为代表。

世界上第1家P2P网络借贷平台是英国佐帕公司,于2005年3月在英国伦敦成立。2006年国内首家P2P网络借贷平台拍拍贷在上海成立,2007年正式上线,此后网络借贷平台蓬勃发展、百花齐放,迅速形成了一定规模。我有一名同事后来就进入了P2P行业,在一次聚会中,他给我们介绍其商业模式,聚焦在汽车金融这一领域,车贷也是银行消费金融中比较热门的产品。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高峰时期,甚至也有银行参与P2P行业,比如平安的陆金所,可见这一市场在当时的火热程度。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2020年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上的演讲中曾表示:“过去14年里先后有1万多家P2P上线,高峰时同时有5000多家运营,年交易规模约3万亿元,坏账损失率很高。”可见再好的商业模式,也不能脱离金融的本质,需要专业地经营和管理风险。令人惋惜的是,中国P2P风险与案件频发,给广大投资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遂2017年底P2P网贷机构整顿拉开大幕。截至2021年底,P2P存量业务尚未清零的停业网贷机构数量由1466家压降至1169家,比年初减少297家;未兑付余额由8207亿元压降至4974亿元,比年初减少3233亿元。头部P2P平台也纷纷转型成助贷公司、消费金融公司以及互联网券商。

我在风险管理部工作时,参与过多起消费金融业务风险事件的处理,主要是信用卡项目,而信用卡也算是中国消费金融产品的鼻祖。1985年,中国银行推出了中国第一张信用卡,代表中国信用消费市场正式拉开帷幕。但在如今的消费金融领域,信用卡的风险是比较大的。大家只知道银行发卡的任务很重,其实在后端催收不良贷款或核销损失工作也很烦琐。我们从上市银行2020年年报的信息可以看出,不少银行信用卡不良风险高发,个别银行的信用卡不良率甚至超过6%,远超国际标准5%的警戒线。信用卡不良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持卡人缺乏理性消费意识,超出自身经济条件申办大额度信用卡,使用中又过度消费或通过将信用卡额度套现,用于理财、证券投资或其他领域,一旦发生资金周转困难,就拖欠信用卡透支款项。有的持卡人在申请信用卡时,通过信用卡中介公司提供虚假的财务状况、收入、职务等资信证明材料,骗领大额信用卡,进行超出其还款能力的消费。部分透支逾期未偿的持卡人并非还款能力不足,而是缺乏基本的诚信意识,直接赖账。此外,还有一些小微企业主,将办理的大额信用卡当作解决企业流动资金需求的一个重要工具,把本应便利消费的信用卡授信投入生产流通领域,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企业资金链条中断,无力偿还信用卡欠款。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冲击明显。2013年,余额宝出现,不仅转走了银行数千亿元的活期存款,也对银行的消费金融业务形成了潜在的竞争。“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的出现使之与商业银行信用卡的一部分业务相竞争,而人们对移动端使用的急速攀升使得大多数人为了便利而选取互联网金融业务。互联网公司为了在短时间内占领市场,选择降低服务费用,有的甚至选择免费,以此吸引消费者尝试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比如蚂蚁花呗,与银行信用卡相比,申请门槛低,只要在支付宝上的信用记录良好几乎都能开通蚂蚁花呗。在使用范围,只要支付宝能支付的,基本上都可以使用花呗,且范围还在不断扩大。对比信用卡的情况,蚂蚁花呗使用的地方更多,适应面更广,但是在跨境和高档消费区、特殊消费环境,银行信用卡依然是中坚力量。所以,花呗等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主要在中低端客群对银行信用卡造成冲击。但由于信用卡的发售方是银行,所以更加具有信誉度和安全性,这些优势是花呗和借呗等产品无法比拟的。

消费金融最大的变局还在于移动App与信用卡服务间的博弈。有了手机银行,还需要带信用卡吗?早在2011年,前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在预测移动互联网对于传统银行业务带来的冲击时,就提出手机银行的移动应用速度发展令人侧目,它极有可能会吃掉信用卡长达70余年历史积累的市场,而这一业务的突飞猛进对于银行,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今随着手机支付平台的兴起,传统的银联、信用卡的支付方式似乎在逐渐退出市场,但现实中则是两种服务模式都有各自的市场增长空间。手机快捷支付的方式虽然简单便捷,但还无法全面碾压信用卡支付的客户基础。信用卡与信用证一样,属于历史悠久的信用类支付产品,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粉丝,已经打造了许多特色生态圈。

国内银行信用卡依然坐拥庞大的客群,在消费金融领域信用卡仍有比较优势。一是信用卡额度上限更高,部分银行的黑卡可以高达500万元,对高端人群有吸引力。二是信用卡支付福利更多,主要有积分和特权,很多卡友家的电器都是通过刷卡攒积分兑换的,除了参加优惠活动外,不同等级的信用卡还同时享有不同等级的特权服务,比如机场贵宾厅。一些联名信用卡在指定消费场所也有着非常多的折扣。三是信用卡的利息相对也低,加上免息期,在融资成本上有一定的优势。四是可以养征信,良好的信用卡消费和还款行为可以有效提高居民的征信记录,而至今仍有互联网借贷平台未计入央行征信管理。

梁夏(2021)认为,互联网消费金融的融通效应对居民消费升级产生的积极影响有利于国家经济增长。在传统的消费信贷中,居民的信贷用途一般为购房、购车、购买大宗消费品、住房装修、教育深造等方面,当消费者的收入间接下降时,互联网消费金融作为一种信贷补充,使得一线城市居民即使在高房贷压力下,也可以保证自己的基本生存,同时获得额外的资金融通,增加对高层次商品的消费。通常来说消费金融公司的批贷率约为20%,分期业务贷款的批贷率相对于其他贷款更高,如3C产品可达到70%,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信贷资金流向政府和平台所鼓励的消费领域,从而实现消费结构优化。电商平台和互联网信贷公司通过设置不同的借贷成本,来引导居民的消费,可以促成引导型消费热点的产生,推动消费结构升级。

互联网贷款新规有助于促进消费金融市场健康发展。2020年7月17日,《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施行。《办法》对互联网贷款进行了具体规范,并明确“除第六条个人贷款期限要求外,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参照本办法执行”。《办法》所称的互联网贷款,对应的是用于消费、日常生产经营周转等的个人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同时强调“小额、短期”,基本等同于互联网零售贷款,对消费金融机构合规展业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办法》包括总则、附则在内共7章70条,涵盖了互联网贷款业务的定义和范畴、风险管理体系、风险数据和风险模型管理、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贷款合作管理、监督管理等多个方面,对互联网贷款业务生态和管理流程进行了详细的政策规定。

互联网贷款新规也为银行与互联网机构的良性合作指明了方向。《办法》还明确了在互联网贷款业务中与商业银行合作的机构范围。根据《办法》第四条,这些机构包括但不限于银行业金融机构、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电子商务公司、非银行支付机构、信息科技公司等非金融机构。在政策支持下,银行也在建立自己的消费金融公司,从而发挥互联网贷款普惠金融的特性。在政策利好下,以乐信等为代表的优质金融科技公司发挥了自身的场景、技术优势,发展符合新规要求的贷款合作模式。需要注意的是,《办法》强调,核心风控环节应当由银行独立有效开展,同时也明确了银行可与第三方公司合作的具体内容,包括营销获客、联合贷款、风险分担(联合贷款方和分担方须为持牌机构)、信息科技、逾期催收等。

在互联网贷款管理新规颁布之后,市场上联合贷款和助贷业务开始兴起。两种业务的区别在于,联合贷款双方都具备放贷资质(如消费金融公司、网络小贷公司),双方按约定比例出资,风险各担。助贷模式主要是不具备放贷资质的互联网平台,为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在获客、风控等环节提供支持,双方根据风险承担情况约定利润分成。国内以助贷、联合贷款为主要经营模式的市场规模估计有5万亿元,蚂蚁金服、陆金所、微众银行、京东数科等“巨无霸”占有90%的市场,其中蚂蚁金服独占半壁江山,规模达2.5万亿元。表面上看,助贷、联合贷模式下,银行与助贷机构实现了“双赢”,特别是中小城商银行,在发展零售业务时缺乏线上获客能力,数据风控能力有限。而在互联网平台或金融科技机构的帮助下,银行可延伸金融服务半径,触达长尾客户,做大客户基础。银行与助贷合作,是解决信息不足、有效贷款需求不足的可行办法。助贷机构的存在,满足了部分传统银行难以覆盖、服务的客群,填补了很多下沉客群对金融服务需求的空白。在银行小微贷客户下沉遇到瓶颈时,助贷的获客能力以及风控技术作用更加明显。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为消费金融市场注入新的动能。2009年国内推出了《消费金融试点管理办法》,明确由银监会担任审批责任,在四个城市开展消费金融试点,2010年在四个试点城市分别成立四家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到2015年试点范围推广至全国。2015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放开市场准入,鼓励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国内外银行业机构和互联网企业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以互联网金融为切入点,加上市场各方因素对消费金融场景拓展和消费金融产品创新的推动,有效扩大了金融对新消费领域的支持。

2021年,国内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业务扩张迅猛,量效齐升。其中,招联消费金融遥遥领先,总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继续位列首位。兴业消费金融在总资产、净利润两项指标上排名第二。从行业整体情况来看,消费金融公司在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净利润方面均表现为增长,尤其是净利润指标高歌猛进,这与2020年的低迷行情和基数有关,多家消费金融公司净利润增速超过100%,大多数增速都在50%以上(见表3)。此外,消费金融公司数量也在持续增加。截至2022年底,国内共有30家消费金融公司已开业,其中,注册资本超过50亿元的消费金融公司就有5家(边万莉,2022)。

表3 2021年国内主要消费金融公司财务情况

数据来源:作者整理

消费金融公司的融资渠道也在朝多元化方向转型,产品创新力度正在加大。《券商中国》严子游报道,2021年底,陕西长银消费金融宣布发行首期5.57亿元银登中心信贷资产流转产品,成为消费金融行业首单“破冰”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业务。自此,开展信贷资产流转正成为越来越多消费金融公司的融资新选择。2022年初以来,马上消费金融、中原消费金融、蚂蚁消费金融、长银消费金融均已试水信贷资产转让业务,其中,蚂蚁消费金融转让规模已超过500亿元。银团贷款方面,2022年上半年,平安消费金融、锦程消费金融、苏银凯基消费金融先后宣布完成首单银团贷款,分别募集资金6.75亿元、6.3亿元、3亿元,小米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和海尔消费金融也分别成功募集6.8亿元、6.8亿元和5.1亿元银团贷款(严子游,2022)。2022年底,银保监会宣布不良贷款批量转让试点“扩围”,消费金融公司被纳入其中。可以预见,未来消费金融公司的融资渠道将进一步走向多元化。

银行逆势加码消费金融赛道,助力国家稳定经济预期。2022年上半年,在经历了疫情反复、市场震荡、行业利率压降等外部因素刺激,国内消费金融市场的利润空间一度“被迫”紧缩,坏账率的增加、消费者新增需求的萎缩又雪上加霜,放大了问题,对消费金融主流人群的冲击效应充分显现。由于疫情影响而导致的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意愿下降,也大大影响着消费金融的业务规模。针对这些不利形势,中国银行旗下中银消费金融公司重点布局数字化转型,推动线上消费贷款业务发展,稳步推进产品优化和开放获客,通过业务转型加大信贷投放规模,持续提升风控能力,提高获客质量,形成逆势上涨的良好局面。2022年6月末,中银消费贷款余额533亿元,同比增幅近40%,线上贷款余额占比已达到42%,比上年底提升7%。其间中银消费金融还对受疫情影响的近3万名客户推出息费减免、延期还款、征信保护等纾困解难服务(樊融杰,2022)。

跨境消费金融是新冠疫情之后出现的业务爆发点。我在业务一线工作时,向企业客户高管推销国际信用卡是重要营销手段之一,因为我所在的银行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中资银行,信用卡在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通用,应用场景也非常丰富,特别是在出国留学、旅游方面。在第三方支付加入竞争之前,跨境支付市场一直是银联与银行的天下。中国银联在2004年开始迈出其国际化步伐,2012年银联国际在上海正式开业,作为中国银联子公司,负责专营中国银联国际业务。银联沿着港澳—亚太—欧美市场的路径,跟随中国游客“走出去”,成绩斐然。截至2016年10月,银联卡受理网络已经覆盖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的3600万家线下商家,有200万台ATM机可以使用银联卡取现。中国消费者可以在欧洲近220万家商家刷卡消费,占据欧洲主要旅行目的地商户的七成左右。美国几乎所有的ATM机都可以用银联卡取现,80%以上的商家可以刷银联信用卡消费。2016年中国出境旅游者规模就已经达到1.22亿人次,旅游花费高达1098亿美元(曾令俊,2017)。

受疫情影响,近年跨境旅游、消费基本暂停,但也积压了庞大的市场需求。在跨境场景中,信用卡业务同样受到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冲击。我在交易银行部分管网上银行业务时,曾服务国内最大的跨境第三方支付机构公司,该司提供的服务就是将国内电商平台客户用微信、支付宝等支付工具付费的资金汇给境外出口商或代理商。从这块业务的增长规模来看,互联网公司在跨境消费上对银行信用卡和银联的业务冲击都很大。就线下扫码支付市场而言,第三方支付在国内市场上领先优势明显,与银联已经不属于同一维度的竞争。对微信支付和支付宝而言,用户习惯已经养成,用户渗透率也没有太多的空间可挖(薛洪言,2017)。跨境支付已经成为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新战场,至2019年底微信、支付宝已经登陆50多个国家和地区。支付工具作为账户基础,对跨境客群的渗透可以为后续消费信贷、理财等金融业务的国际化奠定基础,最终实现金融集团的整体跨境服务战略。

中国银行运用科技赋能跨境消费金融场景,以小切口促进大流量。2022年初,历经两年打造的“中银跨境GO”App正式推广,通过与异业合作整合相关场景,共同为客户打造全流程、一站式的极致服务体验,注册用户突破230万人(李岚,2023)。其中,江苏省分行以“中银跨境GO”App为核心,结合“中银留学GO”小程序、“中银指南针”非居民小程序,融合结售汇交易返立减金、App裂变获立减金、跨境汇款全免费等线上主打活动开展全员营销,并通过省行官微、商业大屏、地铁、纸媒、电台等传统渠道及微信朋友圈、今日头条、喜马拉雅等新媒体渠道,拓展个人客户、结售汇业务成效显著。截至9月末,当年App绑卡用户数超30万户,服务跨境个人客户近50万户,纯新客户近8万户。此外,中行推出的线上不占额度汇款业务,覆盖境外500余所高校。“中银安心留学”产品中的落地“英国留学签证上门签”服务,也受到了出国留学生的欢迎。

后疫情时代居民消费偏好的变化也会影响银行消费金融的展业策略。虽然国内居民总体金融资产在上升,但贫富的差距问题依然突出。2018年中国基尼系数已达0.474,目前更接近0.5,所以我国推动共同富裕不仅有必要性,也有紧迫性。叠加就业、创业压力,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悲观,消费支出会更加谨慎,更倾向于安全、性价比和趣价比。一是居民会更加注重消费服务过程中的安全性需求,选择更有质量和信誉保障的商品和服务场景。二是居民会多维度地“货比三家”,提高商品识别水平,选择其中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比如二手商品交易市场,随着我国生产能力的提升,二手商品同样拥有较好的质量保障,能够满足居民日常需求,并且对于追求性价比的消费人群有一定的吸引力。银行可以与二手电商平台或交易市场合作开发适配型金融产品,便利二手市场交易。三是居民会追求更好的精神生活体验,服务类消费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份额更有可能超过实物类消费。随着《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等政策的发布,银行支持“服务消费”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与政府、龙头企业、科技公司的合作,搭建数字化基础设施和“元宇宙”等新型消费场景,深化与养老、医疗、教育、体育等服务产业的联动,不断完善服务消费金融生态圈。

2022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扩大内需和消费,将有望为消费金融市场带来新的机遇。对银行来说,需要围绕“后房贷”时代,加强研究非房消费场景和新产品,联动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完善“民生消费金融”“居家消费金融”“出行消费金融”“健康消费金融”等服务体系,打造银行消费金融的品牌优势和生态圈,扩大业务规模,进一步提升消费金融的利润贡献度。 E5o8t3QKIGTts7m53TYRKa/IZ0L6EWPwom1DDj2/7Lzoujl7GE3JJRGP9+yp32l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