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5 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

中国的崛起正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国家实力的提升也推动着世界格局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同时也会激化与大国间的争端,我们也亟须做好应对外部挑战的准备。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未来十年,我国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的二十大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为了这一伟大愿景,银行要尽快适应新形势的变化以及满足新时代的要求,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更多的担当和责任。

新形势的变化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金融监管框架会持续优化调整,在某些领域可能会更加严格,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比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数据资产质量等。二是日新月异的新技术会不断涌现,5G、区块链、Web3.0、物联网、智能合约等科技工具的发展,给银行金融服务创新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场景。三是快速转变的客户行为与需求,老年群体增加,新世代、新市民等人群的出现,银行需要开发更多的产品来满足新客户的需求。四是竞争业态会更加多样化,传统竞争者会变得更强,跨界竞争对手会表现得更加进取,高强度的竞争考验银行的韧性与敏捷反应。五是全球市场更加复杂,供应链矛盾问题、新冠肺炎疫情问题、地缘政治问题、气候环境保护问题等,全球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对银行的经营管理及应变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时代的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它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就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同时重视公平、稳定、环保、开放等需求。中国式现代化为建设现代化银行指明了方向,银行可以关注七大重点方向的金融服务创新和三大关键领域的管理方法探索。

七大重点方向的金融服务创新:一是提升人民幸福生活水平,银行通过财富金融服务创新,为大众居民提供便捷、增值的理财服务,降低消费成本,提供养老保障,助力共同富裕。二是支持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银行通过跨境金融服务创新,持续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助力中资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高质量的“走出去”和“引进来”。三是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银行通过科创金融服务创新,聚焦我国技术薄弱环节,孵化培育先进制造业,为民族产业发展争取更多的主动权。四是支持产业链运营的稳定和安全,银行通过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助力双循环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实体经济的生产、运输、销售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五是支持建设更美好的生态环境,银行通过绿色金融服务创新,加大对节能、减排、固碳等领域的资源投入,把握我国已取得的产业优势,用好海洋资源。六是支持政府提升政务服务能力,银行通过政务金融服务创新,配合推动财政深化改革,改善营商环境,打造智慧城市。七是加快数字化转型,把握新政策、新技术、新场景带来的新机遇,提升银行运营水平,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改善客户体验。

三大关键领域的管理方法探索:一是推动组织管理创新,通过架构改革、机制设计、流程优化等措施,使客户拥有更良好的体验,享受一站式、一体化的服务。二是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通过灵活的考核、晋升机制,激发银行中每位员工的活力和潜能。三是推动风险管理创新,通过强化研究能力,增强对市场风险的敏捷反应能力,以更加专业的风控能力辅助业务健康发展。 +TYCRsK7q1FsA0oTdk4CXxM0PGep4IM7SPw7QdPH0YsNGG/nMFwRrt2PY4Qy2j8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