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引言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40多个年头。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扭转了国民经济发展的航向,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并提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1980年的农村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为农业发展注入活力。1984年的城市改革,为工业发展提供动力。在此期间,世界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中国利用产业跨国转移的机遇,积极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加快经济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进程,使“中国制造”的工业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2001年中国加入WTO,改革开放迈上了新的台阶。2005年党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加大科技投入力度,R&D(研究与开发)投入迅速增长,专利申请量、科技论文发表数量大幅增长,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4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成为中国发展的第一要务。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在此期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呈现“三上三下”的大幅度波动态势(见图1)。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从1981年的较低水平一路走高,到1984年达到了最高增长点15.20%,然后小幅下降,1986年降到8.90%。1987年、1988年两年又回升到11%以上。1990年经济增长率下跌到38年中的最低点3.90%。两年后的1992年增长速度上升到第二个最高峰14.20%,然后缓慢下降到1996年的9.90%,其间连续四年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1996年以后继续小幅下滑至1999年的7.70%,2000年后又出现了第三次上升,此次经济增长延续到2007年,达到21世纪的最高点14.20%,并在2003年后进入了21世纪第一个增速超过10%的新一轮高增长期,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使得经济增速连续两年下滑,但4万亿元的投资暂时拉动了中国经济增长,2010年达到了10.60%,随着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到来,中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时期,2016年和2017年经济增长率分别是6.70%和6.80%。

2009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公布了新的国民经济核算标准(SNA2008),在SNA1993的基础上将“无形固定资产”更名为“知识产权产品”,R&D被列入知识产权产品的子目录中,并放在固定资本形成类别下。这表明在国民经济核算中,R&D投入将作为投资来对待,而不是中间消耗。为了与国际接轨,更准确地核算GDP,《中国统计年鉴》(2017)中也将研发支出作为固定资本形成处理,并修订了GDP的历史数据。本文根据调整过的数据,重新分析了近40年来的中国经济增长源泉。

img

图1 1978-2017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情况 NrXLac8VfqWj1q4Q4XRDK2GN23U0Mf6bZMs4PRQMNvMtO54bEC1bD1/xjl6Fgl9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