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2
基于丝绸之路申遗的西部文化生态变迁的多维视角

丝绸之路申遗段跨越我国关中中原地区、河西走廊和新疆地区,本课题着重研究西部文化生态的变迁。在西部地区,长距离的陆地交通展开的贸易、宗教传播和民族文化,影响着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习俗和民间信仰,形成文化生态的不同关系,包括古代文化遗址与现代环境的关系、民间艺术文化的历史变迁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关系、民间习俗宗教信仰变迁与旅游融合发展中的关系。

2.2.1 西部丝绸之路古代文化遗址与周边环境发展的关系

在丝绸之路申遗名录中,除河南的4处遗址外,还有陕西、甘肃、新疆共计有18处遗址。从这些遗址的存续现状来看,通过丝绸之路申遗过程中的环境整治和规范管理,遗址本体及其周边环境整体保存较好,由专门的文物管理机构管理。除了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目前是开放的绿地公园,可以免费参观,其他遗址都设有围墙,收取门票。这些遗址依托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程度各不相同(见表2-1)。

表2-1 西部丝绸之路文化遗址周边发展情况

遗址所在区位和周边自然环境状况直接影响该地区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可以据此将西部地区文物遗产与文化旅游的关系分为以下三类:

(1)城市区文化遗产旅游产业化程度较高

这个类型以西安城市区的文化遗产最为典型,开发比较成熟的旅游景区都是依托文化遗产,形成旅游基础设施完善、商业街区及地产等业态集聚的旅游广场、旅游景区、旅游综合体及景观地产。通过营造文化主题和文化概念突出文化空间,以文化、休闲、体验等商业要素和业态组合丰富产业布局,引入剧院、美术馆、影院、会展、博物馆、创意街区等非购物的休闲业态和时尚产业,打造集文化性、艺术性、休闲性于一体的体验空间,促进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文化产业的融合。这种将文化遗产旅游衍生为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跳出了单纯依靠文物景点的门票经济,通过开发娱乐演艺项目、夜游项目、节庆赛事、会展等活动,聚集人气和人流量,形成火爆的市场氛围和消费能量。

西安城市区形成了以古代文化遗址为核心辐射的六大旅游圈:以大雁塔为核心的大雁塔景区、大唐芙蓉园景区、大雁塔广场以及曲江南湖景区;以小雁塔为核心的小雁塔景区和西安博物院;以明城墙为核心的城墙景区、环城公园、书院门、顺城巷和碑林博物馆;以钟楼、鼓楼为核心的回民街区、北院门;以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为核心的大明宫旅游商圈;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和华清池景区为核心的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这六大旅游圈聚合六个巨大的向心力,吸引国内外客流聚集消费,形成了集特色饮食、购物、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完善的商业旅游街区,旅游产业链完备,旅游消费水平较高,带动了周边社区的繁荣发展。

天水市依托麦积山石窟景区开发了天水金龙山文化旅游园、华昌欢乐城、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甘泉民俗风情小镇以及佳水岸小镇等综合商业地产,通过文化旅游项目拉动休闲、娱乐、商业、地产等区域产业链的完善和提升。

(2)城郊区文化遗产作为传统观光旅游产品

这个类型普遍存在于西部地区。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由于位于旅游城市边缘,散落在农村,交通的通达性较差,单点遗址与周边其他文化遗产以及自然旅游资源并没有形成互补,仅仅作为观光旅游线路上短暂逗留的参观点,除了门票基本没有其他旅游消费,游客对餐饮、购物、住宿等的需求都必须返回中心旅游城市才能满足。城郊区的文化遗产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大,但也是中心旅游城市观光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和补充。

甘肃省永靖县的炳灵寺石窟、炳灵石林、刘家峡水库、黄河三峡炳灵峡口和炳灵寺码头,是永靖县开发的沿黄河水上旅游观光线路,游客在每一个旅游点的停留时间最多不超过1小时,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使游客体验较差,消费水平偏低。旅游者以兰州为中心旅游城市,1小时车程参加黄河水上观光旅游,晚上返回兰州进行用餐、娱乐、购物、过夜等旅游消费,对炳灵寺石窟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的经济拉动作用不大。

陕西省城固县张骞墓与其他文物遗址(如五门堰、李固墓、萧何墓、樊哙墓、文庙、城隍庙等)构成了汉中市丰富的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但是由于地处县城或者农村腹地,各自单点分布,交通不便,大多数游客仅选择世界文化遗产地张骞墓作为参观游览点。汉中市近年来打造的天汉文化旅游产业园、《出师表》演艺项目、廊桥水城、诸葛古镇、大汉山景区、尤曼吉游乐水世界和西乡茶园等系列文化旅游项目形成了独特的陕南汉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城固县文化遗产旅游,但是这些串珠连线的文化遗址仅为中心旅游城市的观光旅游线路的单品项目,并没有在当地形成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产业。

(3)其他区域文化遗产基本为保护性展示

其他区域指的是游牧区、人类活动少或无人区,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变迁,这些区域曾经的文明埋没在浩瀚历史尘烟中,留存下来的遗址完全被废弃,周边荒芜或者附近有村庄,现今只有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对其进行维持保护性展示,完全没有发展旅游的条件或者没有基本的旅游服务设施。

新疆的遗址都可以归到这个类型,历史古城和宗教遗址、交通烽燧等都完全被废弃,目前设有文管所进行日常保护管理。甘肃敦煌周边的遗址,包括莫高窟、悬泉置、玉门关、阳关、瓜州古城等都远离中心城市敦煌,自然环境恶劣,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文物遗址十分脆弱,只有确保有力的保护措施才能避免更多的外界干扰和破坏。

2.2.2 不同地域环境形成的民间习俗、宗教信仰的变迁与旅游融合发展

(1)关中中原地区汉族民俗节庆、宗教传播和文化旅游形式

关中中原地区在历史上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北方富庶的农耕文化区。长期以来,该地区以汉族为主体,具有多民族、多宗教文化相融合的特点,逐渐形成了民族节庆文化、社火庙会文化、饮食服饰文化等传统民俗文化。民间有送“百家衣”吃“百家饭”,以及婚丧嫁娶、祭祀和岁时节日等习俗,民间信仰诸神,如灶神、门神、财神等。

在西安市长安区斗门镇,每月农历初一、十五和每年正月十七、七月七,拜祭牛郎织女石刻的香客多达上万人。斗门镇的牛郎织女石刻是汉武帝穿凿昆明池训练水军、调洪蓄洪时,取民间传说中牛郎织女隔天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之意,按照天上银河左牵牛右织女的布局,在昆明池两岸设置了牛郎和织女石刻像,这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汉代石刻。牛郎和织女石刻1956年被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长安区的“牛郎织女传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经过2000多年的历史变迁,昆明池早已经变成了良田,但是斗门镇常家庄村北的牛郎石刻和镇东棉纺厂内的织女石刻却准确地标明了昆明池东西两岸位置。长期以来,牛郎和织女被当地百姓传为神人,尊称两个石刻为“石爷神”和“石婆神”。唐代中期修庙设案供奉,千百年来香火不断。除了口头传说故事,当地还有歌谣、快板、皮影戏、秦腔、剪纸等民间艺术形式以及一些民间习俗。至今当地还保留着每年正月十七和七月七两次大型庙会活动,以及每月初一和十五到庙里祭拜的惯例。庙会活动持续3~5天,高峰时每日多达数万人。

关中中原地区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结合二十四节气和时令,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春节、元宵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七夕节(乞巧节)等岁时节气习俗。传统民俗节日不仅与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社会文化有关,还表达了人们祭拜祖先、祈求平安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这些节庆习俗向各地区、各民族流传辐射,流传到韩国、日本、越南及东南亚地区。

依托博物馆开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展示和研究,开发博物馆旅游,带动研学旅游和民俗旅游是一种将传统旅游与现代旅游相结合的新形式。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是一个明清园林风格的民营博物馆和国家4A级文化旅游景区,被评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景区有迁移复建明清古民居、戏楼、画廊、工艺作坊等主题展览,还开展了古民居、礼仪、风俗、农耕文明、社火、楹联等系列专题研究。作为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景区针对在校青少年开办“华裔青少年汉唐之旅”“探访关中民俗、感受三秦文化”“走进关中文化、释放乡土情怀”“汉唐远行、古道新风”等主题教育活动和研学旅游活动(见图2-1)。2015年端午节期间,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举办了端午民俗文化艺术节,适值儿童节期间,招募了少年儿童参加挂香包、系红绳、赠粽子等习俗活动,开展了秦汉战鼓、舞龙狮、旱船、跑驴、老腔等表演活动,并教观众操作皮影、剪纸、泥塑、草编等。西安市长安区的五台古镇依托五台森林公园和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开展仿古特色民俗文化旅游,但是目前产业带动不足,特色吸引力不够,五台古镇门可罗雀,旅游发展缓慢。

图2-1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

一些在城市中的博物馆、戏剧院、茶肆或者广场开展的文化主题活动、文化艺术节,结合传统的春节、中秋节、七夕节、端午节等节日,将传统流传于农村的秦腔自乐班、关中东府、西府曲子戏社在市井中重新上演,秧歌、老腔、皮影等民间艺术文化成为茶楼戏院定期演出的节目。这些地方特色文化以节庆旅游、民俗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等新形式包装,植入民间习俗的传统文化,与新时期现代文化融合发展,成为一种新时代的习俗文化。

依托传统节日开展民俗节庆旅游,推动假日旅游经济发展,带动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的发展,近年来也已经成为各地的风尚。2018年春节期间,陕西省各地开展的灯会、庙会、冰雪、温泉、民俗等节庆活动体现了浓浓的陕西味。商洛市推出“年货会、非遗展演、祈福庙会、棣花演艺、花车巡游、激情冰雪节”主题活动,韩城市的灯会庙会、兴平市马嵬驿、礼泉县袁家村的年俗活动,关中耍社火、蒸花馍,陕北转九曲、贴窗花,陕南的桄桄戏、舞龙狮等形成了浓浓的过年气氛,旅游过年成了新年俗。

关中地区是中原文化乃至中华民族文化的生发之地,也是丝绸之路宗教文化传播的汇聚地,佛教、道教、伊斯兰教、景教等宗教都在此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中国佛教九大宗派中七大宗派的祖庭都在此被完好地保留下来,并不断向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国家传播,长安地区成为东亚和东南亚佛教文化的发源地。西安“七寺十三坊”回民巷的伊斯兰风俗自唐宋时期保留至今,是丝绸之路文化交融的见证。西安广仁寺是我国唯一绿度母主道场、陕西地区唯一的藏传格鲁派寺庙,自清代以来,是西北和康藏、青海等地喇嘛和班禅入京朝贡道经陕西的行宫。每年正月初八,广仁寺举办燃灯节,点燃万盏酥油灯祈求平安吉祥。关中地区有太白山、终南山、少华山、华山等道教名山,宫观庙宇星罗棋布,保留下来的大量宗教建筑和宗教习俗,融入周边群众的日常生活,也成为关中地区独特的民间习俗和文化特色。民间道教城隍神信仰从关中中原地区向西传至河西地区,向东传播远至港澳台地区和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每座县市都有城隍庙,城隍祭祀曾经在明代晋升为国家祭祀的组成部分。大型城隍庙会活动会形成集祭祀、道观法会、商贸集会、戏曲杂技表演于一体的商业区和娱乐中心。如西安都城隍庙有600多年的历史,在城隍戏楼里听长安鼓乐、秦腔,看杂技,品美食,拜谒神灵,祈福求财保平安,给人们的都市繁忙生活带来休闲放松和精神寄托。

(2)河西地区多民族文化习俗共融、地域化宗教习俗的形成和时代变迁

河西地区自古以来是多民族聚居地,便捷的交通促进了多民族文化信息的传播、交融和发展,在文化传承上是关中中原华夏文化和西域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碰撞并重新组合的中间过渡文化带。河西文化自成体系,是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也是具有过渡性、融合性和地域性的民间文化习俗。

佛教节日燃灯节在河西地区流行的过程中,逐渐与中原地区元宵节的观灯、猜灯谜、舞龙灯、踩高跷、扭秧歌等活动相融合,正月十五夜晚举行酥油花灯会,人们观赏花灯,观看木偶戏表演。酥油花和正月十五酥油花灯会传到甘、青、藏地区,青海塔尔寺的酥油花艺术最为著名。2018年春节期间,甘肃各地举办了灯会,首届敦煌文博冰雪节引进自贡灯展,成为融入现代时尚文化元素的旅游节庆。

河西地区的民间习俗,如庆节祈年、贺喜禳灾、祭祖吊丧等礼俗活动在沿袭中原传统的同时,形成了独具韵味的仪式歌,也引入了西方奇技异术。比如,在民间祈雨祭祀中人们穿上彩衣,舞起数丈长的各色火龙,社火中还出现了由西域传入的“带竿百戏”,即“铁芯子”。古城瓜州曾经盛行的“击器而歌,拊掌而舞”的社火,是由印度传入西域,又与中原艺术相结合,具有浓郁宗教色彩的地方民间艺术。节庆习俗和民间信仰上,人们以尚武崇勇、驱魔辟邪题材为主,崇尚威武勇猛彪悍的信物形象。各民族的生活方式、礼仪节俗相互影响改变,胡床、高腿桌等生活用具被汉族居民广泛使用,改变了汉族人席地而坐的习俗。

除了佛教和道教在河西地区流行,沿丝绸之路又传入景教、拜火教、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宗教活动对河西群众生活影响很大,有9种庙会与佛教信仰和佛教节日有关,26种庙会与道教信仰和道教节日有关,还有一些节日与伊斯兰教有关。民族之间文化的相互影响不断减弱,而地域化的宗教信仰基本定型并固化,在河西地区形成了不同地域的5个民族宗教文化传播区:草原文化和藏传佛教传播区(甘南青藏地区)、农耕文化和汉传佛教石窟艺术区(兰州以西平原地区)、农耕与商业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传播区(宁夏和甘肃临夏地区)、山地农耕文化和原始宗教文化传播区(陇南山地汉藏地区)、周秦文化和道教文化传播区(庆阳、平凉、天水一带)。

藏族宗教节日有拉卜楞寺大法会、浪山节、香浪节等,天水伏羲文化节是大型的祭祀伏羲的汉族传统民俗节庆典礼。现代旅游节庆活动有张掖马蹄寺观光旅游节、香巴拉旅游艺术节、敦煌葡萄节、环县道情皮影艺术节等。传统宗教庆典与现代旅游节庆活动相结合,以地方特色民族文化为依托,融入了祭祀礼仪、商贸往来、文化交流和旅游观光等元素。

(3)天山南北以伊斯兰教为普遍信仰的多民族文化节庆和旅游节庆

新疆地域广阔、多样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及多民族聚居,形成了较为独特的地理文化单元。天山南麓的绿洲农耕文化与天山北麓的大草原游牧文化的接触、冲突、交流和融合,促进了异质文化的生成,使其从游牧文化逐渐走向定居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源自印度的佛教经由天山南麓和吐鲁番盆地向中原地区传播,中原地区盛行的春节和佛教节日,也成为这一地区的汉族、蒙古族、锡伯族、满族、达斡尔族等民族一年中盛大的节日。各民族依然保留着本民族传统的节日庆祝活动,麦德尔节是蒙古族藏传佛教最盛大的庙会,西迁节是锡伯族纪念祖先西迁的传统节日。有的民族节日随着时代的变迁,庆祝形式和内容也逐渐发生变化。那达慕大会过去是由喇嘛们焚香点灯、祈祷神灵的大规模的祭祀活动,现在则成了蒙古族一年一度的大型竞技类的娱乐活动,既有传统的摔跤、射箭、叼羊等比赛项目,也有田径、拔河等体育项目。

新疆大量民族特色浓郁的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也成为极具地域特色的旅游活动,尤其是丝绸之路吐鲁番葡萄节、博州那达慕草原节、和田玉石文化节、乌鲁木齐丝绸之路冰雪风情节等成为十分经典的旅游节日,每年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慕名而至。2016年11月,在新疆乌鲁木齐举办的中国西部冰雪旅游节暨第十一届中国新疆冬季旅游产业交易博览会上,从48个旅游节庆中评选出新疆十大最受欢迎的旅游节庆,分别是丝绸之路冰雪风情节、福海县乌伦古湖冬捕节、吐鲁番葡萄节、玛纳斯碧玉文化旅游节、霍城县金秋旅游季薰衣草节、伊犁天马国际旅游节、塔城裕民县山花节、巴楚县丝路之驿胡杨文化旅游节、环赛里木湖公路自行车旅游节、乌苏啤酒节。

2.2.3 西部丝绸之路民间艺术文化的历史变迁与旅游融合发展趋势

西部丝绸之路民间艺术文化在长期的历史环境变迁过程中,不断与外来文化和中原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以宗教和民间艺术为主体的地域文化。在现代旅游发展过程中,地域民族文化与旅游活动融合发展,衍生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项目。从地域文化的延展规律与旅游融合来看,包括以下三个发展趋势:

(1)关中汉族传统民间说唱艺术在西部的地域化及与现代旅游结合的形式

关中黄河流域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历史悠久,影响力较大。作为丝绸之路的东起点,东西方文化在这里共存和交融,在长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积淀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出文化的多元性、传承性和地域性特点。

秦腔、曲子戏、皮影戏是这一地区主要的民间戏剧形式,在各个地方又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戏和地方文化。例如,流传于陕西关中乾县、礼泉、永寿、兴平、彬县、武功等地的弦板腔,就是在西路皮影戏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中道情也是皮影戏的一种,在黄河两岸形成了东路调,在陕北和内蒙古形成了西路调,又在秦岭南北分成了关中道情、商洛道情和安康道情等。这些民间艺术是当地老百姓在长期的生产劳作或者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演变的民间娱乐形式。道情就是出家人求施舍化缘时诵唱的“道中情理”,由关中道教的诵经唱词逐渐演变成一定的唱腔和唱词,最后发展成为一种地方戏剧形式。曲子戏在西北5省(区)发展较为广泛,形成了眉户曲子戏、敦煌曲子戏、华亭曲子戏、新疆曲子戏、宁夏曲子戏等地方小戏,取材于当地的生活、劳作、爱情、婚丧嫁娶等地方民俗,包含了文学、音乐、舞蹈、曲艺、特技等艺术成分。

敦煌曲子戏作为敦煌十分受欢迎的一种民间文化,其唱腔吸收了陕西秦腔、眉户和甘肃各地曲子戏的曲调,被当地群众和民间自乐班广泛传唱,融入了中原的文学、音乐、舞蹈、曲艺和特技等。在莫高窟、月牙泉等旅游景点及周边农家园、宾馆等地为中外游客演奏曲子戏和民间小调,已经成为敦煌旅游必不可少的观赏项目。

起源于唐代宫廷燕乐大曲的西安鼓乐,也称长安古乐,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和“中国古代的交响乐”,是在“安史之乱”期间由流亡于民间的宫廷乐师所传,千百年来流传于西安及周边地区的寺庙、道场和农村,至今还使用唐宋时期“工尺谱”的记谱方式。每年夏、秋之际,在农闲时的迎神、祭年、庆丰收等民俗性活动仪式以及庙会、乡会上,一些村镇组织的鼓乐社和大寺院、大庙宇的鼓乐乐队都会前来参与表演。在西安都城隍庙、大唐芙蓉园景区内,传统鼓乐社的演奏乐曲结构庞大、风格典雅大气,十分吸引游客(见图2-2)。

图2-2 西安鼓乐表演

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民间艺术文化濒临失传,也面临着如何在新时代创新发展的问题。华阴老腔与摇滚乐结合,使歌手谭维维的演出火爆《中国之星》和2016年央视春晚,华阴老腔也受到了广大年轻音乐爱好者的关注和喜爱。将这种古老的地方传统艺术融入现代摇滚,让更多的年轻人懂得欣赏和传承,也是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方式。渭南皮影戏起源于汉代,传唱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自元明时期沿着海陆两条丝路传播到世界各地,是中国最早走向世界的民族艺术瑰宝。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文化之夜”的开场演出中,陕西渭南皮影戏伴着古朴豪迈的碗碗腔,惊艳了全世界。

依托文化遗产旅游景区开展节庆活动,传统文化艺术通过当地群众参与表演、游客参与体验方式,可以焕发新的活力。日本在各地举办的大型传统仪式,如京都祇园祭和葵祭、大阪天神祭、东京神田祭等,大多数在每年固定的时期举办,也有的数十年才举办一次。这些节庆活动都由所在社区以町为单位组织,重现传统的习俗和庆典仪式,具有地方性、传承性、仪式性和体验性。

(2)河西走廊多民族融合的民间艺术文化西传东渐及实景演出旅游项目

河西地区地域狭长,位于内地与边陲的中间节点,南北连接关中中原地区和西域地区,东西与蒙古高原、青藏高原承接,在历史上河西走廊一度是距离都城长安最近、最大的外贸交易中心,便利的交通使其艺术风格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和区域性并存的特征。

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佛教西传东渐双向传播的重要驿站。佛寺石窟展现了丝绸之路宗教交流下形成的石窟艺术,并与中原文化结合得到进一步发展,更有许多民间艺术文化取材于宗教文化。因此,河西地区呈现出中原文化与游牧民族文化交融的多元性、过渡性和融合性的趋势,是东西方文化传播的过渡区,文化内容丰富而意蕴深厚。这里一方面传承了中国北方的儒学文化,如甘肃武威文庙是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的全国第三大孔庙建筑群,还有武威海藏寺、嘉峪关关城、张掖大佛寺、兰州城隍庙等古建筑群受儒教文化影响修建;另一方面,河西走廊是佛教文化传入中原地区的重要通道,留存大量的石窟群,遗存珍贵的宗教文化,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艺术。

西域乃至欧洲、中亚、南亚的音乐《婆罗门曲》、舞蹈《狮子舞》《胡腾舞》等艺术,流传经河西地区形成《西凉子》《甘州子》《八声甘州》等高雅乐舞,传入长安融合了中原的《秦汉伎》,逐渐发展成为唐代宫廷燕乐,与民间舞伎《西凉伎》融合,形成了河西地方戏西秦腔。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秦汉时期刺绣艺术传入河西地区。中原文化的龙凤、仙鹤、麒麟、牡丹等装饰元素,与少数民族的生活用品相结合,如张掖平山湖乡的蒙古族妇女在蒙古包和帐篷边沿及地毯上刺绣出云头纹、鸟兽等花样,显示出高原民族粗犷豪放的风格,酒泉阿克塞哈萨克族的刺绣则具有十分浓郁的民族特色。汉晋时期,剪纸艺术随着屯垦戍边和中原移民的迁入传入中原,河西的剪纸艺术融合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艺术精华,形成了色彩鲜艳、形式多样、形象夸张等特色,张掖、酒泉、庆阳的剪纸最具特色。一些地方也形成了独特的民间工艺,如酒泉夜光杯、天水漆器工艺、敦煌民间彩塑、阿克塞哈萨克毛毡房等。受到中原文化影响的木雕、砖雕、彩绘、草编等技艺,结合当地多民族文化特点,取材更丰富,艺术成就更高。

甘肃裕固族的民间文学格萨(斯)尔集中了西北多民族宗教信仰、民族情感、说唱艺术,是唐卡、藏戏、弹唱等传统民间艺术创作的源泉,逐渐发展为河西地区民歌和地方小曲小调。普遍流传于甘南、青海黄南和四川甘孜的藏戏,由藏族民间舞蹈、民歌和僧歌演变而来,是受汉族传统戏曲影响更大的地方化戏曲。被称为“活着的敦煌变文”的河西宝卷,是受中原民间的话本、小说、弹词、戏曲等影响而形成的一种讲唱艺术,将世俗化的佛教经义融入了地方风俗语言、风土民情,广泛流行于河西各地,成为交通闭塞的偏远山区的主要文化表达形式。

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西北地区的汉族、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等民族群众,在长期的农事劳动和山野运货等劳作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花儿”山歌,唱词浩繁,形成不同流派和艺术风格。每年西北5省(区)都会举办花儿演唱会,青海老爷山花儿会和甘肃康乐县莲花山花儿会规模较大,影响范围较广。甘肃和政县国家级森林公园松鸣岩举办的花儿会,是河州花儿的发源地,被称为“中国花儿传承基地”,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花儿会期间,周边十里八乡的群众自发参与、创作、对歌、赛歌集会,数十万群众朝山赴会,歌海如潮,形成了良好的民间文化生态。

以河西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歌舞剧《丝路花雨》,经过1979年和2008年的改编,2016年在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开幕式上演出,再次引起全世界的瞩目,随之而来的甘肃旅游热和敦煌旅游热,把河西文化丝绸之路旅游推向新的高潮。在敦煌温泉沙漠小镇的大型造景沉浸式演艺《极乐敦煌》,取材于敦煌壁画,夜间灯光实景演出和多维影院技术、数字成像技术等高科技演艺手段,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融合,极大地提升了文化旅游的体验性。一些地方特色经典剧目,如《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在重点景区、宾馆、主题公园形成常态化驻场演出项目。

《凤舞丝路》是夜游银川的大型城市主题创意项目,是银川“一带一路”主题的重要文旅项目。宁夏一些印象元素(如花儿、伊斯兰宗教、塞上江南、“中阿之轴”等古今题材)有机组合,以古老的金凤传说引出一座城市悠久的历史变迁,通过生动的演绎,融入阅海湾的美景中,构筑西北城市旅游的概念和文化品牌。运用高科技艺术特效和灯光、水幕、舞台、大型装置、周边景观联控等,打造集文化、科技、艺术和创意演出于一体的视觉演艺秀(见图2-3)。此外,新疆大剧院《千回西域》、西安《中华千古情》等大型演艺节目,也是体验型演艺和商业业态的结合,是深入发掘当地文化与旅游文化相融合的现代演艺新形式。

图2-3 银川大型城市主题创意项目《凤舞丝路》

(3)新疆传统民族文化独特性积淀及民族文化旅游演艺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核心区,是多种宗教文化混杂交融和文化沉淀的地区,形成了具有历史特色、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独特、多样的文化。在这里产生和传播的西域佛教文化、维吾尔族文化、伊斯兰教文化、丝绸之路文化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红色文化等不同时代的活文化,是新疆多民族文化融合地域性的集中表现。

新疆曲子戏融合多种民族文化,广泛吸收西北地区甚至内地民间曲调的唱腔、曲调和曲牌,传入新疆后又融合了新疆各民族艺术,并逐步形成用汉语演唱的地方戏种,具有独特的地方艺术风格。新疆曲子戏吸收了陕西眉户戏、兰州鼓子、青海平弦、西宁俗曲、河州小调、苏北民歌、东北秧歌和二人转、回族花儿、撒拉调、锡伯族太平歌,并糅合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民族的民间曲调。由于新疆曲子戏的道白使用陕西口音的新疆地方土语、方言,诙谐幽默、亲切易懂,受到当地汉族、回族、锡伯族以及维吾尔族群众的广泛喜爱。哈密地区的曲子戏吸引了不少维吾尔族群众,甚至还有维吾尔族演员登台用汉语表演。在哈密地区发展起来的新疆曲子戏,广泛流传于乌鲁木齐、昌吉、米泉、伊犁等北疆各地。一些汉民族聚集的城乡地区,特别是陕、甘、宁、青群众居住的地方,都普遍有新疆曲子戏的演唱活动。

以新疆维吾尔族舞蹈为主体的赛乃姆舞起源于中亚,历史悠久,吸收了许多古代龟兹乐舞的成分,流行于天山南北,逐渐形成了不同地区的赛乃姆。新疆有10多种赛乃姆舞,富有西域特色,多姿多彩,是新疆舞的典型代表。维吾尔族地区还有一种古老的传统杂技“达瓦孜”高空走大绳表演,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域,在西汉时期传入中原,甚至西出国门,许多“达瓦孜”家族世代相传,艺人们沿丝绸之路,到印度、红海之滨、埃及等地卖艺。

由于地域广袤且有沙漠高山的阻隔,新疆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民族文化。在叶尔羌河两岸,广袤的草地荒原和繁盛的原始胡杨林里,繁衍生息着一个由土著维吾尔族与外来蒙古族游牧民相互融合形成的“刀郎人”族群,他们创造了以“刀郎木卡姆”“刀郎麦西来普”和“刀郎农民画”等为代表的刀郎文化。《永恒的刀郎》是新疆喀什地区麦盖提县精心打造的大型民族歌舞剧,85%的演员是当地各乡镇和社区的业余演员,结合新疆独有的弹拨尔、手鼓、达卜、扎木聂等乐器,融合了歌舞、棉花、慕萨莱思(一种葡萄饮品,有3000多年历史,被誉为葡萄酒中的“活化石”)等地域文化特征,将民俗、服饰、特产、节日等多彩的文化元素融入歌舞表演,全方位展示刀郎文化。麦盖提县也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在昌吉新疆大剧院表演的大型室内实景民族歌舞秀《千回西域》,既是以新疆多元民族文化、丝路民风民俗和民族团结繁荣为内容的文化旅游节目,受到游客的追捧,也是新疆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打造新疆歌舞的世界级品牌,带动了以新疆大剧院文化演出为核心的“乌昌一日游”精品旅游线路的发展(见图2-4)。此外,还有哈萨克民族歌舞音乐剧《喀纳斯盛典》和维吾尔民族歌舞风情表演《吐鲁番盛典》。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舞蹈是新疆文化旅游的特色。

图2-4 昌吉新疆大剧院表演《千回西域》 uLEJLxG89e99BR0nGyTlH+d5oRwP5VxZT65fnGkP5KDHhXDJrYP1KjZRVCzLwvt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