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当前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变化的矛盾,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以及边污染边治理的老思路,着力提高土地、矿产等能源资源的集约利用水平,积极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构建优质高效且多样化的供给体系,促进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产业分工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
拉长长板是提升区域竞争力,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路径。应着眼于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在区位、交通、产业、生态、体制等方面的突出优势,挖掘潜力,从突出产业特色、做大产业规模、创新产业生态等方面着力,构建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
抓住全球信息技术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落实国家“双碳”目标要求,以数字化、智能化为引领,推进低碳发展改革创新、制度重塑,创新区域碳达峰碳中和数字化应用场景,引导和约束各地按照碳承载力谋划经济产业发展,强化碳生产力布局,实现“数智”控碳和绿色低碳发展。
清楚认识产业集聚是生产力空间布局优化,是一种高效的产业组织形式。结合区域资源环境、产业发展、城市发展等基础条件,推动产业集聚发展,重点突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黔中城市群、滇中城市群等极核的集聚、带动、辐射和服务功能。同时,着眼于区域整体竞争力提升,明确四省(市)产业发展特色定位,形成产业互补联动、城乡要素融合的全域协同发展格局。
遵循产业发展和布局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注重政府发展战略规划顶层设计引导与区域协同联动,发挥其在空间开发管制、基础设施布局、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的作用,打破行政壁垒,发挥开放通道平台等优势,营造开放环境,促进资源要素充分流动和高效配置,有效推进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产业布局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