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甘肃省景泰县

景泰县在行政上隶属于甘肃省白银市,位于甘肃省中部黄土高原和腾格里沙漠的过渡地带,东与靖远县、平川区相望,南与白银区、皋兰县及永登县交界,西与天祝藏族自治县及古浪县毗邻,北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接壤;地理位置在东经103°33′~104°43′、北纬36°43′~37°38′;全县总面积5483平方千米 。据白银市统计局数据,2007年,景泰县的常住人口为23.08万人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景泰县常住人口为198965人(约19.9万人) ,有小幅下降。

由于濒临腾格里沙漠,县域地面有流动沙域和新月形沙丘链,大部分为高1.5~2米的固定、半固定沙丘。 县北边为腾格里沙漠,属于典型的温带干旱性大陆气候、昼夜温差大。县内干旱少雨、蒸发量大、风大沙多、日照时数长。 地表水资源极度贫乏,年平均降雨量仅有185毫米,平均蒸发量高达3038毫米。 地表径流仅有山洪水,地下水也因补给来源不充沛,水量极少。虽然有黄河过境,但由于地高水低,仅能灌溉沿河滩地,不能得黄河之利,因此景泰成为甘肃中部最干旱的县份之一。

根据景泰县人民政府官方网站的介绍 ,景泰县历史文化悠久,1933年始称“景泰县”,县名寓“景象繁荣、国泰民安”之意。景泰县境内有被誉为“中华之最”的景电一、二期高扬程提灌工程,是全省产粮大县、畜禽养殖大县。景泰旅游资源独特,境内有被誉为“中华自然奇观”的国家地质公园黄河石林AAAA级景区、寿鹿山国家森林公园AAA级景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永泰古城等自然、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神话》《大敦煌》《天下粮仓》等百余部影视剧皆取景于此。

7月22日 抵达景泰

7月22日下午,完成了中卫的调研任务后,为了节约行程,我们又快马加鞭,坐车赶往景泰。一路奔波,等赶到景泰的时候,已经到了晚上。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家景泰大酒店,结果办理入住手续后才知道,酒店没有晚餐供应。我们的肚子早已咕咕乱叫,必须吃点东西安抚。匆匆将行李放到房间,就立即来到街面上,想找点吃的。本来还想多转转,看看能不能了解并尝一尝本地比较有特色的美食。但是,一则实在是太累了,真是有些走不动了;二则早已饥饿难耐。所以就近找了一家看上去还算干净的小店,随便点了一点儿东西,将就了晚饭。然后,就立即回到了酒店,想早点休息,恢复好体力,明天继续战斗!

7月23日 植树效果好的只有三五家

7月23日上午,我们早早起来,吃过早饭后,先到景泰县水务局,G领导等6人跟我们进行了交流。6名受访者基本信息如下:多种经营办公室主任M,1957年生,大学毕业;工作人员H,男,1957年生,高中毕业;防汛办主任X,男,1960年生,大专毕业;水政资源办公室工作人员T,男,1962年生;水土保持站站长A,男,1963年生,大专毕业;G领导,男,1973年生,大学毕业。可见,除G领导是“70后”外,其余各位年龄偏大。由于是集体访谈,对于一些问题,大家会有共同认可的答案;此外,也有一些问题,每个人会从自己所了解的侧重点多谈,尤其以X主任和A站长提供的内容较为丰富。

对于景泰沙化,大家认为主要原因是干旱少雨,对于具体原因,却有不一样的观点。

X主任: 景电灌区属于三北防护林,天牛害虫比较严重。(虫灾)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现在100%毁坏了,新栽的树还没有长起来。灾害发生了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砍伐,一般杨树最容易(受灾),新疆杨树刚开始没有,后来也有了,后来包括榆树、柳树(也受灾)。风景树包括国槐树等没有,(因为)树汁液太苦、太硬的(害虫)不吃。再加上我们属于腾格里沙漠南缘,自然环境本身比较恶劣,地下水产量不大,降雨量稀少。

A站长: (这里)风蚀比较严重,西北风是从巴丹吉林和腾格里沙漠来的,这是从自然条件说的。再就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因为)人为的过度开荒非常严重,过度破坏植被,降雨量又少。过度开荒表现在:像二期灌区不宜种植的都开荒,主要(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21世纪仍然非常严重,“三禁”政策我们这边没有实行。

在两位受访者看来,灾害、自然条件、过度开荒是三个最主要的影响因素。针对这种现状,对于沙漠化和沙尘暴如何才能被更好地治理和解决:

X主任: 还是植树造林,在边远地区搞防护林,种一些适应本地干旱特点的沙枣、红柳等树种。

A站长: 还是要加大投入,增加治沙的科技含量,现在治沙水平还比较低。我接触过有关治沙的人,水平还是比较低。再就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要提高全民对水土治沙重要性的认识,仅仅靠某一部分人的力量不行,只有全民统一认识才行。

看来,不管原因如何,植树造林都是没错的。但是,如何提升治沙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这就需要了解学者、专家和技术员等参与景泰治沙的现状。

集体: 我们局副高的有3个,中级职称有二十几个,助理有四十几个。我们也没有下设或者派出机构。(另外,)水利专家,像景电管理局和各个乡镇都有。其他方面的专家个别的有,但是不多。钱正英来过,专门搞水利的来得也多,国家水利部的都来过。各个大学的来得比较少,水利厅、水保局来了一些人,报告了一些项目。

这些专家的专业有水文、地质、治沙、农田水利。(来的)时间都不长,三四天最长,一般可能一两天,或者半天,了解一些资料之后就走了。

看来,这几位觉得专家学者首先是本部门的,其次是政府其他部门的,而非政府的专家比较少。

X主任: 我所在科室共8人,中级工程师1个,助理工程师1个,管理干部2个,其他的是4个工人。我们原来是事业单位,现在是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管理。实际上是纯行政性质的。

A站长: 应该参与进去了,作用发挥怎么样,没有深入调查。我所在站副高有1个,中级的1个,助理有3个,一共二十几人。

看来A站长对于提供信息很谨慎,所谓“应该”,指的是按照常理;所谓“没有深入调查”,指的是他手里没有关于这方面的具体资料和数据。

对于专家的来源:

X主任: 有些时候国家搞项目,从外面请一些专家,新西兰、韩国的都有。本省的专家可能就比较多了,对策经常出。

A站长: 我们只是自己的人,没有外面来的专家,我没有接触过。

对于专家的主要工作及优势:

X主任: 主要搞项目、引进项目、指导工作,再就是搞学术研讨。他们的优势是知识渊博。这个作用怎么说,如果资金到位,体制配套,他们的指导作用就大了,但是现在就不好说了。也有一定作用,虽然不是很大。这些年景泰治沙也想了不少办法。20世纪50年代,当时技术比较落后,(大家)都在探索摸索,最终90年代到现在(专家)比较重要。

A站长: 从水土保持角度来说,他们能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指导。但不论在项目安排还是实施上,尤其是在项目安排上,受行政的影响太大。这些技术人员对水土保持、防风治沙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整体作用发挥不好说。

除了专家学者,几位受访者还详细介绍了农民在治沙中的重要性。

集体: 农民很重要,(治沙)他们自己在实践中摸索出来。靠沙漠边缘农民知道得比较多,翻土压沙、农田防护林网等,草方格、草垫子,不然农田受影响。

X主任: 国家搞退耕还林,(这里)有些私人也植树,也起了一些作用。景泰私人的有十几家,效果比较好的有3~5家,但一大半不行。效果比较好的是降雨量相对多的地方,(效果不好的)人为因素有,但最重要的是浇水问题。水源远、降雨量少的地方不行。植树好的有芦阳、喜泉、红水、中泉、寺滩等地。水源好的有喜泉,降雨良好的有红水,寺滩相对好一些,多年平均降水量180(毫米)左右,寺滩、红水有200~250(毫米),2005-2006年只有平均降水量的一半。

A站长: (治沙)主要就是农民,这里城区的风和民勤一样,风非常大,尤其是春天到了三四月,土地一种,土特别大。

从知识的拥有程度来看,专家学者、农民、政府人员三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其间如何沟通和互动也是本次访谈的重要内容。

集体: 技术人员指导农民也多,每年种草、种树都有。

X主任 :和农民之间的互动这个说不清楚,我们主要是听他们说的,我们根本不接触。和政府之间的互动一般都是通过政府联系的,主要是政府行为。

A站长: 和农民的互动说不清,和政府联系很少,我原先是搞计划和项目等综合的,对专业不太了解。

认识到位,但觉悟不到位

时至下午1点,我们来到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景泰试验站,对两位护林员进行了访谈。两位护林员均为男性,H1出生于1981年;H2年龄稍大,出生于1970年。

对于景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

H1: 我觉得景泰风沙是从古浪刮过来的,有钱就能治理,栽种花棒、木条这些沙漠植物比较好。

H2: 景泰治沙历史悠久,已经几十年了,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建站是从1992年开始。(沙漠化的原因)主要是气候干燥,还有治理跟不上。跟不上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治沙的技术含量不高,二是资金不足。(本地)治理沙漠采取比较原始的手段,一是种草、种树,但是成活率不高(由于气候干燥);二是设置草障。

对于景泰沙漠化的主要问题:

H2: 一个就是群众的意识不够,这边的人破坏性比较高,自觉意识差,放羊、放牲口,这些人都是农民不是牧民。这边种草有梭梭、毛条、沙拐枣,每年都雇用农民种植。(治沙的)钱是上面拨款的,从国家(拨款)来的,补助的只有重点防护区。其他的(拨款)有(县)林业局和省上的有些项目资金。雇佣工每天15元,按天数算钱,不是按照种了多少树算。我们是一个示范单位,需要科技性的沙产业。通过我们示范,大家都来学,就可以更好(地)治理,扩大治理的深度。(现在的)执法力度要(更)大些,防止偷放牧、偷开荒。

H1: 我觉得也是农民自觉意识差。

集体 :问题是长期的,不是一两个项目能解决的,要靠广大的群众,每一个人都去维护家园、治理环境。

看来,这里存在着一边治理一边破坏的情形。如果治沙就像给地球治皮肤病一样,那么景泰这种情形就是一边吃药打针,一边继续感染;或者像一些人那样一边吃着保健品,一边继续熬夜透支,进入亚健康状态。

专家、学者、技术员参与治理的方式:

集体: 治沙站现在正式工有7个,没有工程师,也没有助理工程师。我们还有一些借调的人,其中1个是甘农大(甘肃农业大学毕业)的,专业是荒漠化治理,但是被借调到林业局办公室。林业局工程技术人员 全部参与治沙,根据他们的设计,我们领上人干。

H1: 外国的专家也来过、转过,大概是好几个国家。非洲(国家的)也有,日本(的)也有,主要是看看,考察,实际治沙没有参与过。也有甘农大来的学生,省和武威治沙研究所的人也来。(他们)来这个地方搞研究,前些年就是取土样,测水分。县上来的至多(待)5~6天,就是栽树的那些天,平常也就是检查的时候来,一年有个8~9次,这个、那个都算上。省治沙研究所前3年基本上1个月来1次,最近几年月月有人(来),但是(来的)人少了,有些时候就是1~2人。前些年(来的)人多,每次都有6~7个,不少于5个。

专家、学者、技术员的优势及作用:

H1: 人家知道栽植过程中先栽什么,什么地方栽种,按照他们的方法,成活率比较高。

H2: 技术人员对他们的本职工作比较热爱,工作还是比较踏实的,技术也过硬。但整体上作用不怎么大,治沙研究所治得好是因为他们有钱。有钱就能办好,有钱谁都能办好。治沙首先把沙漠围住,然后有钱,栽上毛条、花棒等,雨水好,植被就好了。控制住羊,就好了。但是现在还控制不好,总体上还可以,乡上也抓。以前每户20~30只放,现在7~8只,总体有所改善。现在民众虽然认识到位,但是觉悟不到位。话会说,但是羊照样放。

受访者提及的“虽然认识到位,但是觉悟不到位”可谓金句。这意味着道理都懂,就是行为跟不上!但至少这样的情形,要比认识、觉悟都不到位稍好一点。随后,两人也强调了民众在治沙中的积极作用:

在沙漠里面的群众,他们知识都是好的,专家的项目都是投入资金的,但老百姓都是低成本的。专家一走,天上不下雨,老百姓照样得生存。对于百姓用土方法,专家认为可以。以前这里沙上墙、驴上房,现在好些了。

随着访谈的不断深入,我们才了解到,两位护林员只是临时工,待遇很低。

我们的工作一个就是育苗,有葡萄园地,还有是对全县两个护区的 管护。也有一点试验性试点风景树,例如,樟子松、圆柏、侧柏、国槐,但是现在没有资金,成活率不高。本站的土地没有办法流转,一个人(分配)给5亩地,其他是给林场的。

治沙要把真正有水平、会管理、有技术的能人放到治沙站上来。资金方面多投入,没有钱办不了事情。改善我们临时工的待遇,我们一个月600元。我们自己看护一次一天就得20元,还得自己掏。但是待遇好就没有我们了,(这项工作)没有其他补助,车也是我们自己的,也就是摩托车。5亩地是今年(2007年)给的,要我们在管理的同时种一点(作物)。但是沙漠化严重,种植庄稼不行,长草还可以,也就只能收益200元。听起来,工程好像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好处,但是最后什么都没有。我们也就发发牢骚。

治沙不能仅靠工程技术人员

下午4点多,我们终于来到了景泰县林业局。还算幸运,一位领导X接待了我们。X领导是一位女性,大学本科毕业,40岁出头,言谈间很谨慎,提供的信息很“正式”。

问:造成沙漠化和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 (景泰县)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境内有两个工程,(20世纪)70年代一期(工程)36万亩;80年代二期(工程)包括武威古浪,灌溉面积大概80万亩。二期(工程)上水以后,就开始植树造林,1990年开始成立治沙站,风沙基本上扼住了,由“沙进人退”变成了“沙退人进”。现在的主要问题是资金投资,有了项目就可以进一步治理。要通过国家政策倾斜和全社会的参与,以及社会性、经济性和生态性的推动。景泰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治沙,但那个时候正是民勤大规模开发破坏环境的时候。

整体来看,X强调了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以下简称“景电工程”)的重要作用,将沙化的原因归结为地理位置和资金投入。

问:专家、学者和技术员如何参与到治理沙漠化和沙尘暴的活动中?

答: 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很多,还有日本的科技项目。(我们)和武威防沙研究所合作,他们是我们的科技支持。(我们)和甘农大合作课 题比较多,是去年(2006年)和前年(2005年)搞的。相对而言,本省专家来得多一些,外省的比较少。国外的(专家),除了日本,还没有其他国家。中德合作有一个援助项目,但不是治沙。

日本来的(专家)协助搞试验,还有一些不是治沙的。例如,中国林业协会有个教授,我接待了,但是忘记名字了,他搞天牛。(甘)农大的教授搞防盐碱,用生物方法基本治理了一个非常严重的乡。

问:防沙治沙中什么样的知识和具有什么样知识的人最重要?

答: 林业知识和防沙治沙的知识都很重要,也不能忽视全社会群众的力量。有了技术要靠人来实施,这样才能有好的效果。仅仅靠工程技术人员,不能把防沙治沙工作做好。社会治理的知识也是很重要的。政府的重视、技术力量的参与和社会力量的支持,才能有更好的效果,单靠哪一个部门也不行。一些农民,一些土专家,(他们)自己在防沙治沙,自己有经验。有些农民自己摸索出来的经验,比我们强多了。我们从理论上指导,他们有实践经验。

问:整体上你怎么评价这些非专家学者在不同年代的作用?

答: 知识在治沙中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草方格就是一个例子,没有知识就没有办法治理沙丘。我小的时候,就是栽种沙枣树,也起一定作用。现在采用模拟飞播、草方格,技术更加先进,技术的力量更加强了。我们欢迎大中专毕业的学生加入到我们队伍中来。现在治沙的关键就是资金的问题,否则没有办法做事。

问:请谈谈治沙站的历史及作用。

答: 为了配合景电二期工程,有第一次和第二次绿色屏障。当时的防护管理和封育管理治理的效果不行。后期造了林带,尤其是二期林带从天祝、会宁到二期,农田林网也起来了,农民有了效益。这些都分布在二期,靠近(阿拉善)左旗部分。县城的属于一期,覆盖有山区、沙丘,也有提灌区,尤其是离县城40千米的寺滩乡还有天然林。

虽然在X领导处得到的信息不多,但是从景泰县林业局的办公楼布置还是能看出一些信息。例如,墙上有张巨幅彩喷的介绍退耕还林工程的“流程图”,署名为“景泰县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办公室”。这种图兼具说明和装饰两种作用:图中的主要内容是对工程内容、检查验收程序、粮款兑现程序、林权颁证程序等进行简明扼要的介绍;但这种图又相当于宣传性海报,表明该部门很重视该项工作。想来,这种宣传说明图的读者必然不是景泰县林业局的工作人员,因为相应的工作他们有更详细的材料。那么,合理的猜想有二:一是前来办事的群众,二是前来视察的领导。对于群众,这种宣传性质的“流程图”可以起到介绍引导的作用;对于领导,这种“流程图”可以表明该项工作是该部门的中心工作。

参观景电工程

辞别X领导,我们立即驱车前往景电工程,这里距离治沙站有70多千米。该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省首次兴建的大型高扬程电力提灌工程,位于河西走廊东端,距甘肃省会兰州180千米。工程横跨黄河、石羊河流域,地域上覆盖甘、蒙两省区的景泰、古浪、民勤、阿拉善左旗四县(旗),对区域灌溉和防沙治沙具有重要影响。一期工程于1969年开始兴建,5年后建成,便利了景泰及周边的水利灌溉;二期工程于1984年开始建设,10年后基本建成。该工程除了惠及当地,也延伸向民勤调水,缓解了周边地区水资源日益减少的趋势。

到达二期工程所在地后,我们本以为能够碰到一两位愿意接受访谈的工作人员,但由于时间已经比较晚了,已过了下午6点,显然工作人员已经下班回家,所以我们并没有找到合适的人员进行访谈。不过,虽然未能找到人员访谈,所幸也没人阻拦,正好进行了参观。记得我们重点参观了第一泵站(见图1-5),门口上有李子奇题写的“第一泵站”四个红字。门口矗立着造型为双手捧一高一低两颗水滴的雕像,底座整体是红色的,上面有1993年9月宋平题写的黑底灰线条的“建设景电为民造福”八个字。里面自然是各种宏伟壮观的机械工程设施,也不消多记。记得墙上有一幅宣传图,下面写着“景电灌区绿洲新貌”,配图则是一片片紧密相连的、绿色盎然的耕地。还有一幅宣传展板,内容分为两部分。左侧部分的内容为“景电管理区‘十一五’发展改革基本思路”。基本思路又分为八大块,分别是:“一、指导思想;二、工作定位;三、两大目标;四、转变三大观念;五、十项工作重点;六、确保三大安全;七、处理好三个关系;八、加强六大建设。”这里,尤令我感兴趣的是要处理好的三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好工程发展和灌区发展的双赢关系;二是正确处理好单位、职工和灌区群众的和谐关系;三是正确处理好公共财政支持和自筹资金的发展关系。”这三大关系可以说点出了景电工程发展的关键,也恰恰是我此次参观重点想要了解的问题。只可惜,由于没有提前找到合适的人联系沟通安排,到达工程地点后时间也比较晚了,所以不能找到合适的相关人员进行深入的了解。右侧部分内容的上部分为“景电精神”,写着“依靠科技敢为人先艰苦创业造福于民”十六个字;下部分为“景电二期工程总干一泵站简介”。

图1-5 景电第一泵站

资料来源:笔者摄于2007年。

另外,泵站旁边还有一座两层的寺庙样的彩色古建筑,上面挂的牌子上赫然写着“大雄宝殿”四个大字。整座建筑虽然看上去孤零零的,但雕梁画栋,飞檐斗拱,色彩斑斓,甚是精致。再过来又看到了一个北魏到清时建的名为“沿寺石窟”的石窟,前面的石碑写着“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落款单位是景泰县人民政府和景泰县文化馆,立碑的时间为1980年8月2日。总之,看到“沿寺石窟”这块石碑之后,我才明白,大概前面看到的“大雄宝殿”也是这里所说的“沿寺”的一部分了,只不过寺庙其他部分不知道什么原因已经被毁,现在就只剩下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些东西了。

我们查看工程的周边,发现工程周围的绿化还是很不错的,有树有草,尤其还有个人工湖,湖面虽然看上去不是很大,但在西北这样的干旱地区,也是很难得了,甚至可以说是碧波荡漾。向湖的另一头远眺,是一道道略带点绿色但近乎光秃的山脉,形成了颇为鲜明的对照。总体的景色虽然说不上有多么美,但是从这里我们确实可以看到人民战天斗地那种刚毅不屈的精神,也看到了景电人那种“艰苦创业造福于民”的奉献精神,这至今令我难以忘怀!

我们参观完景电工程,天色还没有完全暗下来,唐从国由于有其他安排,随即坐车赶往兰州,而我则独自坐车继续赶往景泰县城入住酒店。一路上晚霞布满天边,落日的余晖照得一切都别有一番景致。如不是必须加紧赶路,我一定会下车找个地方坐下来,或者就一直站着,把这些景色看个够;当然,也可能不断地追逐着一个个令人着迷的美景,一路走去,直到夜幕降临、四周一片漆黑为止。

栽树治沙与砍树卖钱

回到酒店,已经晚上9点了。虽然想早点休息,但是为了明天的调研尽可能地收集一些背景信息,看到酒店的两名服务员不忙,我就趁机对她们进行了访谈。其中一名服务员祖籍民勤薛百乡,在新疆博乐出生,对于防沙治沙特别感兴趣,也特别健谈。

对于本地防沙治沙面临的主要问题,她说:

(当年)人不多的时候,栽种的树多。但是(现在)人多了,树被砍了卖钱。以前为了治沙栽树,后来经济改革为了卖钱,对栽树不再重视。现在栽树成活率低,管的人(也)不严。以前我父母栽树,我妈在林业队待过,按照正常班专门看护、浇水、松土等,(同时还)管理羊群。现在听说年年栽树,但是成活率低。现在好像林业队也少了。以前条山农场树很多,现在以经济为主,都被伐光了。现在腐败的太多, (树)栽上了,还没有长大,就被砍伐卖钱了。我以前在条山住过,原来三角地带栽树,后来为了金钱利益,都盖房子,树就少了。为了让人盖房子,为了收地皮费,我觉得这也是腐败。

对于本地沙化的主要原因,她说:

我从1987年到这个地方,(当时)成天都是黄沙暴,特别是一过完春节的3月、4月和5月。1988年到1998年之间最凶,建筑少、农业少、灌溉少。那个时候,景泰县城最早是芦阳镇,住地窝,挖地下坑,盖住上面。我们(以前)在新疆(20世纪)60年代时也住地窝,但是那个地方没有风沙。(地窝如果)盖不好,风就会吹掉。(后来)盖了一排房子,开始开垦荒地,然后有了黄河提灌,搞引水渠,这就是景泰原来的四大工程处(一、二、三、四处),然后有农业。当时来这里的都是外面的人,江苏、山东、安徽的,各省的都有。我的妯娌就在五佛一泵。

对于本地防沙治沙的主要成就,她说:

以我的想象和感觉,这些年治沙的作用不是很大,但多少还是有些作用的。我在景泰新闻上看到过,在上沙窝(走武威的路)用麦秆压成方格子。景泰新闻我爱看,多少在治,治理的作用不大,但是多少有些。但究竟什么原因,是经济有困难,还是技术、专家有问题,我就不清楚了。我在景泰20年,但是对景泰还不怎么了解。我的一些朋友认为这个地方是个鸟不生蛋的地方。

我觉得还是老一辈的人,以前(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经历过开荒耕地的人经验比较丰富。林业局的很多老同志比现在的管理人员经验多,有些老经验,虽然不是很科学。要科学+老经验来治理。我以前刚调来,人少,树很多,虽然到了2-4月风沙大,但到了6月,地一浇水,风沙就小了。这几年提倡的退耕还林还是好的,主要在山里面搞。山里以前有很多靠天吃饭的耕地,现在退耕还林,国家给钱,把那些亩数退耕还林。(当年)人不多的时候,栽种的树多。但是(后来)人多了,树被砍了卖钱。以前为了治沙栽树,后来经济改革为了卖钱(砍树)。

总之,在这名服务员眼里,整体上景泰的治沙效果一般。但无论如何,在入住的当天晚上,就乘机访问了两名酒店服务员,了解了一些有关景泰沙化或荒漠化等治理的信息,也算是意外的收获了。

7月24日 红跃村的巧合和遗憾

调研中的意外也会有凑巧。7月24日早晨,为了在景泰进一步搜集一些信息,简单吃了早餐,在酒店退了房、拉了行李出来之后,我就想随便到县城周边看看,碰碰运气,看能否有一些额外的调研收获。谁知,走着走着,我就来到了一个村子,看到一个村民委员会,门口左边的白板上写着“草窝滩镇红跃村民委员会”11个黑字,右边的白板上写着“中国共产党红跃村支部委员会”13个红字,就想进去看看。一进大门,我就发现院子里摆得整整齐齐的长方形的筛子里晒满了枸杞。等到进了开着的房门后,我才发现,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的一些研究工作者正在这里开调研座谈会,他们和农民混坐在一起,一共有14人,研究者有五六位,其他都是当地的农民。他们的驻地在武威,我们千辛万苦跑到这里调研,却与他们的调研不期而遇,真是凑巧!更加凑巧的是,其中一位研究人员还是我舅舅家的一位堂哥,这可真是应了那句古话,“无巧不成书”啊!当然,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坐下来,参与了一段他们的调研(见图1-6)。

图1-6 红跃村的集体访谈

资料来源:笔者摄于2007年。

会议室两头的墙上一边用红红的大字写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大字下面是以“深入开展‘五联两促’活动,努力构建和谐新农村”为题的大宣传板;另一边同样用红红的大字写着“勤政高效清正廉洁”,大字下面则是以“草窝滩红跃村党务村务公开栏”为题的展板。门口正对着的一堵长墙的正中间最上面按照半圆形形状写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9个红字,再下面是党旗;左边的最上面是“实践‘三个代表’”6个大红字,下面则是一个以“高举旗帜奋发进取依法治村构建和谐”为题的大展板;右边的最上面是“推进小康进程”6个大红字,下面是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题的大展板。

参加当时的座谈会,我本来在一个本子上做了很多文字记录,但后来在美国搬家的过程中,不知怎的把那本记录本弄丢了,实在是遗憾!所以,现在只能把经过简单记录一下了,也算“聊胜于无”吧。

参观完红跃村之后,由于我还要继续赶往临泽县进行调研,所以,不得不辞别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的老师们,匆匆忙忙地赶往公共汽车站。

总结起来,我们在景泰的行程虽短,但走访了景泰县林业局、景泰县水务局两个政府机构和一个治沙站,访谈得到的有效信息更是丰富,尤其是酒店服务员提供了很多信息。红跃村和景电二期工程的参观考察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景泰防沙治沙的不懈努力,也算是对访谈人数不足的一个小小补充吧! dCzWYIsFEo29WzAUVSz3sGFxOds7O06krMsItkHrGb8Y6QFP1CtWds6S95HWeHQ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