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基本理论

一、生态经济效益理论

(一)生态经济效益是生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范畴

1.人们发展经济的目的是实现生态经济效益

发展经济获得经济效益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对客观规律缺乏认识,因此在发展经济的目的上曾出现过两个方面的错误。一是单纯追求产品的产量和产值,走粗放型增长的道路;在生产中拼资源、拼消耗,只顾经济数量上的增长,忽视了经济的持续发展。二是在我国长期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直至20世纪80年代,人们不认识以至否定了生态平衡客观自然规律的作用。就是在目前,多数地方的经济发展仍然是只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生态效益。今后发展经济一定要把目标建立在追求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基础上。

2.生态经济学的三个基本理论范畴是有机地联系与统一

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经济平衡和生态经济效益作为生态经济学的三个基本理论范畴,它们之间形成了一种互相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而且这种关系是双向的。从其正向的决定作用来看,生态经济系统是经济活动的载体,其建立决定了生态经济平衡的建立;而生态经济平衡作为生态经济系统运行动力的形成,推动了该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运动,从而产生了最终的生态经济效益。再从其逆向的反作用来看,人们追求生态经济效益的具体情况(有时是片面的追求),必然会影响生态经济平衡的状况;而生态经济平衡的状态如何,无疑也会左右生态经济系统,以至影响它的存亡。三个基本理论范畴的有机联系与统一正向作用,对于取得理想生态经济效益来说,是事前的作用。它将指导人们正确经营管理生态经济系统,保持生态经济平衡,取得最好的生态经济效益。

(二)生态经济效益的概念

经济效益,简单地说,它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所获得的成效与所投入的耗费的比较。人们在一项经济活动中投入一定的耗费,包括活劳动的耗费和物化劳动的耗费,获得的经济成效越高,其经济效益就越好;反之,其经济效益就越差。

生态效益,是指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投入一定的耗费后,在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对人们有用的各种自然效应。它主要以所形成的各种生态系统功能的形式来表现,例如人们作用于森林生态系统,除提供物质产品外,所提供的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和防风固沙等生态系统的效应。在实际生产中,人们对生态系统投入一定的耗费所获得的这种效益越高,其生态效益就越好;反之,其生态效益就越差。一旦人的投入所发生的作用违反了生态系统运行的自然规律,其生态效益会形成负值,对生态系统的功能造成人为的破坏。

生态经济效益,是指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合所形成的复合效益。它既包括人们投入一定的劳动耗费后,所获得的有形产品,也包括同时所获得的各种对人有用的无形效应。在人们对一定的生态系统作了一定的投入后,所获得的这种有形产品和无形效应越多,所获得的生态经济效益就越高,反之就越低。如果人们的投入反而引起生态经济系统的各种破坏,不但没有获得生态经济效益,反而给生态经济系统造成了损失。

(三)用生态经济效益理论指导现实经济的发展

1.经济发展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经济效益问题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20世纪60年代末以后,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生态与经济矛盾加剧,并且有些已经给人们的经济发展造成了生态经济灾难。这些问题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其中有的是单项影响某一个方面的问题,有的是影响一个地区的局部性问题,有的是影响一个国家的全国性问题,也有的是全球生态经济效益受到严重影响的问题,等等。

2.用生态经济效益的理论指导加强生态经济管理

(1)充分认识“生物入侵”的危害

每一个层次的生态经济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客观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协调比例关系,从而维持着系统本身的顺畅运行和平衡稳定,这也是它持续提供生态经济效益的根源。一旦这种平衡关系被打破,就会出现各种严重的生态经济问题。现实中很多生态经济灾难的出现,都是由于人们为一时或局部的经济利益,从系统外引进某种生物,打乱原先的平衡而造成的。这就是人们常讲的“生物入侵”。因此,在如何发展经济问题上,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点,以避免某种生态经济灾难的发生。

(2)要看到生态经济问题影响的远程关联性

当前世界上出现很多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影响全面生态经济效益的问题,而且它们具有远距离的地域渊源。对于这一问题,生态经济学理论认为,生态经济系统具有普遍关联性特点,这种普遍关联性既存在于相邻或相近的生态经济系统之间,也存在于相距千万里的生态经济系统之间。近年来一些科学家已经提出了不少新的论证。

与生态经济效益密切联系的生态经济远程关联性问题向人们提出,发展经济要具有远大的眼光。人们发展经济所形成的生态经济联系,虽然距离不同,但是它们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运动却是客观存在和不断地进行着的。人们发展经济,处理生态经济效益问题时,具有远大的眼光,就可以使自己的经济活动处于宏观稳妥的基础上。

二、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一)生态与经济协调理论是生态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1.生态与经济协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纽带,社会再生产所需的一切物质和能量都来自生态经济系统,因此生态系统是经济系统赖以发展的物质源泉。当经济系统的调节机制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生物资源和环境资源的结构、布局和自我更新能力时,经济系统本身就会陷入恶性循环之中。因此,现代经济的发展受生态环境的制约,人类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促使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就成了客观必然趋势。

2.生态与经济协调理论是经济与生态矛盾运动的产物

生态环境的实质是自然生态系统,其组成要素是各种自然资源,这就决定了发展经济必须依托生态环境来进行。自然生态系统所蕴含的自然资源是十分丰富的,但同时又是有限的。然而,人的发展经济的需求是无限的,人类社会要不断进步,人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要不断提高,因此人向生态环境取用自然资源的要求也是无限扩大的。由此在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活动中,发展经济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无限性与生态系统对自然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之间,就必然会出现越来越尖锐的矛盾,从而就会出现生态与经济日趋严重的不协调。这就必须依靠人发挥正确的主观能动作用,使生态与经济的关系从不协调走向协调。

3.生态与经济协调理论是生态经济学的核心

人类社会从过去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又向今后的生态化社会转变是一个客观过程,也是生态与经济的不协调到协调的过程。新的生态时代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可持续发展,这正是建立在生态与经济协调的理论基础之上。这就决定了生态经济协调理论是指导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理论,并且体现了生态时代的基本特征。

生态经济学有一系列基本理论范畴和基本原理,它们互相联系,相互依存;分别在各自的领域,对生态经济实践起着不尽相同的指导作用,同时对于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的促进作用又是相同的。生态与经济协调这一核心理论对整个生态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起着基础作用,并且也赋予这个体系“生态与经济相协调”的基本理论特色(陈大珂,1995)。

(二)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论是当代中国学者集体的伟大创造

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论,是我国社会科学工作者和自然科学工作者在联合创建生态经济学当中,根据中国经济建设的实践与国外有关远见卓识而创立的;按照历史轨迹来看,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

中国学术界一些学科,如生态学、经济学、环境科学等,分别从各自学科的角度,研究了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辩证关系,论证了社会经济必须同生态协调发展。

1980年8月,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许涤新,发起召开了由经济学家和生态学家参加的首次生态经济座谈会,由此揭开了我国创建生态经济学的序幕。1982年11月,学者们在南昌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生态经济科学讨论会,这是我国学者跨学科联合讨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一次盛会。

2.20世纪80年代中期

生态经济协调理论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1984年2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生态经济科学讨论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成立大会。国务院原副总理万里到会做了重要讲话,强调了用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观点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在这次大会上,各位经济学家、生态学家、环境科学家、林学家、畜牧学家等,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述了社会经济必须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出了以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我国经济建设的共识。在这个时期,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已被作为规律来认识。

1986年11月在上海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生态经济科学讨论会上,提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规律。中国环境科学界于1987年7月召开了中国环境战略研究中心第二届年会,其主题是“如何实现我国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1987年发布了以许涤新为编写委员会主任、马世骏等为副主任,组织30多位专家编写的《中国自然保护纲要》。该纲要贯穿着经济建设与保护自然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原则。

3.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

我国学者提出的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的新原理,已成为当代中国生态经济理论与思潮的主流,并成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最基本的指导思想。

1988年冬,在长沙召开的第三次生态经济科学讨论会上,提出了增强全体干部和全民族的生态经济意识,树立生态经济协调理念的目标。1991年初,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十年生态与环境经济理论回顾与发展研讨会,在会议开幕式上,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理事长刘国光作了“加强生态经济学研究,促进经济、生态、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了生态经济发展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作用。在这次会议上,代表们一致认为,“在我国,生态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刘思华教授在会议总结中指出,当代中国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是我国经济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哲学等多门学科学者共同的、集体的伟大创造。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就在于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了我国学者创立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学说。

回顾这个时期,我国生态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和学术活动及其发表的论著,都集中在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这个核心问题上。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是我国近十年生态经济学科建设的最重要的成就,也是对整个经济学理论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的重大贡献。

(三)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论的理论创新特色

从经济学科来看,发展经济学与生态经济学本来似乎是两门不相关的学科。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及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学科,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复合系统即生态经济系统的矛盾运动发展规律及其机理的学科。然而,作为生态经济学重要部分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论,不仅为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指导思想,从动态上、宏观上增强了生态经济学的应用价值,也为生态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架起了一道桥梁,把发展经济学本身的发展前景推向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建立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论,主要是针对长期以来各门传统经济学中生态与发展相脱离的种种缺陷,如视人类需求是与生态需求相分离的纯粹的经济需求观、视社会生产是与自然生产相分离的纯粹的经济生产观、视人类消费是与生态消费相分离的纯粹的经济消费观、视国民经济平衡是与生态平衡相分离的纯粹的经济平衡观、视经济活动效益是与生态效益相分离的纯粹的经济效益观、视劳动价值是与生态价值相分离的纯粹的经济价值观、视人类利益是与生态利益相分离的纯粹的经济利益观,等等。用这些不完全的需求观、生产观、消费观、补偿观、平衡观、效益观、价值观、利益观等,去指导人们的经济活动与发展行为,必定造成严重的后果(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工业文明发展历史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论一反各门传统经济学的局限,从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思路出发,在需求观、生产观、消费观、补偿观、平衡观、效益观、价值观、利益观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理论创新。

三、生态经济生产力

(一)生态经济生产力的构成

1.生态经济生产力的两个构成要素

生态经济生产力是生态生产力与经济生产力的统一。生态生产力是指生态系统的物质变换能力,即自然物质、自然能量在合成与分解过程中的循环转换能力。经济生产力是指经济系统的劳动变换能力,即指经济物质与经济能量在生产与消费过程中的循环转换能力。而经济系统可表述为物质资料再生产与劳动力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统一体。经济生产力是借助于生产与消费的循环转换机制而实现的劳动者的生产力和物质资料生产力的交换能力。

2.生态经济生产力的两种循环转换

生态经济生产力的循环转换包括生态生产力的循环转换和经济生产力的循环转换。

生态生产力的循环转换是指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生产力与环境生产力之间的循环转换。这种转换是建立在有机物与无机物循环转换的基础上的。它按照生物—环境的循环转换模式和植物—动物—微生物—环境的循环顺序,通过合成与分解的转换机制实现生物生产力与环境生产力的相互转换。正是这种相互循环和互相转化,才使生态生产力能够经久不衰、持续发展。

经济生产力的循环转换是指经济系统中的劳动者生产力与物质资料生产力之间的循环转换。这种循环转换是建立在劳动力的生产和消费的基础上的,它一方面通过对劳动力的生产(包括生产体力和脑力),对物质资料进行消费(包括消费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另一方面又通过对劳动力的消费(包括消费体力和脑力),对物质资料进行生产(包括生产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物质资料生产力与劳动者生产力的运动过程,总是表现为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交替循环转换过程,只有通过这种转换才能不断提高经济生产力的水平,从而持续不断地增加经济产品的生产量。

(二)生态经济生产力的属性

生态经济生产力是生态生产力与经济生产力的有机统一。如前文所述,生态生产力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变换能力,即生态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的转换能力,经济生产力是经济系统的劳动变换能力,即劳动者的生产力与物质资料生产力之间的变换能力。二者相互依存、协同发展,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与经济有机结合的生态经济生产力。

生态经济生产力是生态与经济相结合的复合群体生产力,因而它是具有自然与社会两重属性的生产力。这是生态经济生产力的一个基本特征。生态经济生产力的两重属性,首先表现在生态经济再生产的两个过程中,即自然生产过程和经济生产过程。在生态经济生产过程中,生态生产力与经济生产力这两种属性不同的生产力,总是相互交织、相互渗透、互相依存、互为条件,共同构成生态经济生产力的整体运行过程。这个整体运行过程从同一起点开始,又从同一终点结束。也就是说,生态经济运动一开始,生态生产力与经济生产力的协同作用也就开始,生态经济运动一结束,它们的协同作用也就随之结束。不同的是,前者具有连续性,后者具有间断性,但都要受生态经济规律所制约,二者只能协同运行,不能各行其是。

生态经济生产力的两重属性,还表现为生态经济再生产的两种效果,即劳动的自然生产率和劳动的社会生产率。在生态经济生产过程中,这两种生产率,即自然生产率与社会生产率也总是相互交织、相互渗透、互相依存、互为条件,共同构成生态经济生产力的整体运行效果,即生态经济整体生产率。这一整体生产率是自然生产率与社会生产率相互依存、协同作用的结果。生态经济整体生产率总是大于自然生产率与社会生产率之和,这是由生态经济生产力的整体规律及其特殊转换功能和转换机制决定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三)影响生态经济生产力的外部因素

影响生态经济生产力发展的外部因素有很多,其中,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因素)及科学技术因素是最基本的影响因素。它们制约或促进着生态经济生产力的发展,减弱或强化它们的作用效应,以及影响着生态平衡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下面分述各影响因素的作用与效果。

1.自然环境因素

生态系统的环境要素、太阳能、气候、温度、水、土等因子,有的是生态经济生产力的环境自然力;有的也可构成某种生态经济系统的环境阻力,直接影响自然生产力的作用和大小。环境系统中,各种因子及其变化、分布与组合,都会促使生态经济生产力变化。各种因子中有的是促进因子,有的是限制因子,它们的综合作用非常复杂,对于具体问题应做具体分析。不过就当今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而言,环境的保护、防治已成为发展生态经济生产力的重要条件和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任务。

2.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系统的经济要素、社会环境,对生态经济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自然环境下,生态经济产品的价格、投资方向、管理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等,都影响着生态经济生产力和系统的发展规模、发展方向以及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景。

产品价格是经济系统最敏感的调节杠杆,也间接地调节着生态经济生产力的发展。生态经济要素和产品的市场价格涨落,影响生产经营者的响应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生产力节奏,从而决定着生产力发展规模的增减。

投资对生态经济生产力的影响更是多方面的。投资的大小、方向、决策、项目等,影响着生态经济生产力发展规模、布局、产业结构和环境质量。特别是耗能污染型的投资项目与生态经济协调型的投资项目,对生态经济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将有重要的影响。

3.科学技术因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生态经济生产力发展的强劲动力。现代生态经济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常以科技发展水平来衡量。科技从许多方面对生态经济系统产生影响,推动生态经济生产力不断发展。但指导思想和运用科技不当,也会产生负效应。

科学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工具的创建和发明,常常促进生态经济生产力登上新台阶,步入新阶段。不仅能变更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结合形式,而且可大幅度地提高综合生产力水平,使生态经济效益大为改观。现代新兴产业的崛起,如信息工业、新材料、新能源、航天工业和生物工程等产业,逐渐替代了传统产业的更新和换代,从而提高了生态经济系统的生产能力。如果人们持有正确的生态环境意识,通过对高科技的运用,人与自然的关系,或生态与经济的发展关系,必将会步入一个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出发,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应用与推广,是科技转化生产力必不可少的环节。只要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渠道和机制畅通,科技因素对生态经济生产力的提高与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令人担忧的是,从发达国家和我国现今的经济发展形势来看,人们更偏重高科技在经济方面的作用,而对其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尚未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

(四)生态经济生产力协调发展的途径

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由生态—经济—社会—技术共同组成的大系统,其间存在着各种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矛盾。只有采取化矛盾对立为矛盾统一的发展战略,协同进化,相互支持,才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途径。否则,研究生态经济生产力持久增长和发展的任何措施,都会落空。

1.阻碍生态经济生产力发展的基本矛盾

在生态经济系统众多的矛盾中,具有决定性的基本矛盾是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与自然生态环境的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人类社会的经济、福利增长要求自然资源的无限供给,而自然生态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再生能力是有限的。②经济系统的动态增长机制要求高速发展,而生态系统自组织调节的平稳机制,需维持系统本身相对稳定与平衡。③社会经济系统及其运转,受社会、经济规律支配;而生态系统的运动,则受自然规律支配;二者在性质、时间、空间上均存在差异。④技术手段也与生态环境发生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技术手段不当和越先进、技术规模越大,社会经济效益越高,而对自然生态和环境的影响程度也越大,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也越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也会产生矛盾。经济上的价值观,只重高产出、高利润,而不顾使用价值是否满足社会需求,是否危害人的生命、生活和生产。只有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社会经济效益),才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2.生态经济生产力发展的协调途径

建立生态—经济—社会—技术大系统协调发展战略,是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环境、资源、粮食等严峻问题的基本方向,也是发展生态经济生产力的物质基础。

(1)加强全民生态意识教育,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现代社会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三种态度:一是热爱自然的保护者;二是凌驾自然的征服者;三是自然与社会共生的协调者。前两项各自走向极端,难为现实社会所接受,后者才是自然社会持久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加强生态意识宣传,变“征服”为共生,化“掠夺”为互助,保护自然并利用好自然,才是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根本。

(2)保护自然资源,维持生态平衡,提高生态经济效益

自然资源包括有机的和无机的资源与要素,既是生态系统、自然生产力的构成与基础,更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源泉。自然界中,水、土、气、生物、矿物等都是人类赖以生活和不可或缺的生态物质资源。保护自然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保护自然、改善环境与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增加社会经济实力是密不可分的。充分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意味着在生态平衡或不超过生态阈值条件下,使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能量的利用率提高或减少物质、能量的消耗,同时,又使生态、经济、社会、技术和谐发展,保持生态经济系统动态平衡和持续运转。按照系统科学的观点,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只要自觉运用控制反馈原理,合理调控,就可形成最佳的结构与功能,保持稳定有序的发展。当今的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论,已揭示和证明了这一客观事实,并逐渐应用于实践之中。为使生态经济系统高效和谐发展,利用生态与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原则,如物质循环与重复利用原则、趋利避害原则、共生互利原则,以及开源节流原则等,为获取资源高效利用服务,同样,利用相生相克原则、最适结构与功能原则、可靠性强与风险小原则,使经济、生态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持久地和谐发展。

(3)依靠科学技术,改革传统产业结构,发展新的生态经济产业

追求生态经济高效和谐模式,需依靠科学技术。一方面,探索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方法,并施之于实践;另一方面,要改革传统产业,使之步入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轨道。发展新的生态经济产业既能缓解消除污染、净化和消化废物,改善环境质量,又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进而不断提高生态经济生产力,还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改革和兴建产业结构,不论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都要通过科学技术手段,使其朝着有利于发展高效和谐的生态经济系统的方向迈进。 cNGif2tXL2y6TyvYe3QLspsvMSqSISfox6gtlAwLThZydNNfBlnVv6v49tsNRUl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