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现代幸福服务业发展的动因

(一)现代幸福服务业发展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服务业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工业化发展在为可持续发展带来极大环境压力的同时,也为人类创造了极大的物质财富。服务业在工业化发展阶段作为工业的组成部分伴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渐从工业中分离并形成独立的部门。21世纪以来,全球进入以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为主体的知识经济时代,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以人为中心的现代幸福服务业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知识、人力资源成为推动该产业发展的直接动力,服务意识、环境意识、低碳意识构成服务业发展的意识基础。现代幸福服务业提供产品时所依赖的生产资源不仅有助于保护自然环境,还有利于克服由于工业生产过程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如废旧工厂被开发为研学旅游项目等。因而,现代幸福服务业的发展无论是生产过程还是最终的效益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完全吻合的。现代幸福服务业是关系民生的重要社会化产业,也是能与农业、工业进行渗透,关联其他产业部门,带动经济高速增长的绿色、低碳产业。

(二)现代幸福服务业发展可保障城市发展和能级提升

服务业的繁荣,有利于增强城市的服务功能,提升其集聚水平和辐射能力,是提高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推动力量。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产业的集聚,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发展和能级提升的关系日益密切。城市能级是一个城市的现代化程度以及对周边地域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从服务业发展的情况来看,由于城市人口的聚集,大多数的服务业最初出现在城市,这意味着城市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市场,同时服务业的发展又成为带动城市经济发展和升级的主要动力。城市发展的主要表现是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文化素质等的全面改变和提升,城市发展与能级提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服务业不断发展的过程,香港、纽约、东京、上海等城市均是现代服务业占比较高的城市。金融、保险、教育、文化、旅游等服务业一方面聚集了人才,另一方面为产业的扩张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现代服务业是城市能级提升的重要动力,随着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的提升,其对城市的能级提升作用将日趋明显,高度发达的城市更加需要专业化和高品质的服务与之配套,市场服务体系必然在城市中更加完善。现代幸福服务业也将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和闲暇放松及健康需求的激发进一步在城市得到十足发展,追求更加丰富的精神享受必然会促进文化、教育、体育、健康、养老和旅游度假等现代幸福服务业的发展。

(三)现代幸福服务业发展是扩大开放和融入全球发展的趋势

据世界贸易组织预测,到2040年,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将增长至50%,超过货物贸易,成为全球贸易发展主引擎。目前,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正不断提升,现阶段国际贸易规则重构的焦点集中于服务业领域。TISA(国际服务贸易协定)、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及其他双边、多边和目前正在谈判的区域贸易协定中,各国博弈争论的焦点基本都集中在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当前我国在服务业领域的开放水平与其他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在国际市场上,我国服务业整体也处于价值链中低端。2019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GNI)上升至10410美元,突破1万美元大关。根据相关数据,2021年我国国民总收入为1133518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46380元/人,比上年提高8.7%。这表明我国居民消费能力的显著提升,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主要表现形式是消费形态正在由实物消费加快向服务消费转变,旅游、文化、娱乐等服务消费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同时,我国生活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逐渐显现,扩大服务业开放,加快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现代幸福服务业开放发展,丰富高品质生活服务业供给可以更好地满足国内人民消费升级的需要。此外,依托服务业开放发展,有利于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还可利用中国在跨境电商、移动支付等前沿数字服务领域的发展优势,以国内规则为基础推动现代幸福服务业国际规则的建立。“十四五”时期,需通过服务业扩大开放促进我国服务业规模扩张和结构调整优化,为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新优势奠定基础。

(四)现代幸福服务业发展是深化改革和调整产业结构的方向

产业升级的过程必然伴随着结构的调整,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及其占比上升,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占主导地位的产业结构正在发生显著变化,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也在发生重大调整,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会持续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能。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水平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促进服务业国际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提升是时代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中国已经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战略举措,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发展方向,增加有效供给,优化发展结构,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和就业人员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开始呈现“质量更好,结构更优”的特点。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产业结构在动态变化调整中不断迈向中高端,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的生活性服务业。现代幸福服务业在扩大就业、改善民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 jGsIdSnNILUO0azjNJhsalsDoas7oBECSbOBuYdx441XutXuYS4scETyRcS7JrA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