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历程

截至2022年3月底,中国政府已与140多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合作文件;法国、西班牙、荷兰、比利时等国与中国签署了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备忘录。这些国家的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与中国企业共建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开展了许多建设性的互利合作。

在政策沟通持续推进并富有成果的前提下,中方严格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和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坚持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精诚合作,妥善应对了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中常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麻烦,较好地处理了土地、税收、用工、环保、安全、设备、技术、标准、法律以及传统文化、社会风俗等相关问题。

目前,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承建和承包的大项目已经超过3000个,其中包括许多高速铁路、高等级公路以及现代化的矿山、机场、港口、电站、管道和工业园区。在东非地区,成功运营了蒙内铁路、亚吉铁路和中资企业投资后起死回生的希腊比雷埃夫斯港,而通车在即的中老铁路、印尼雅万高铁等也都已经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标志性项目。始于中国境内、连接巴基斯坦和非洲之角、终至法国,长达1.2万千米的“和平光缆”,更是国际社会叹为观止的合作典范。通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国为全球基础设施建设、连通与治理作出了有目共睹的独特贡献。

“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基础设施建设与互联互通持续推进,自然而然地带动和优化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直接投资。9年来,中国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直接投资累计已达1360亿美元。即使在新冠疫情肆虐的2020年,中国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非金融直接投资也达到了178亿美元,同比增长18.3%,占中国对外总投资的16.2%。

在不断扩大的基建合作和投资合作的拉动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关系得到不断改善和提升。截至2020年年底,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累计达9.2万亿美元。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关系的发展,显著扩大了全球贸易规模,提升了全球贸易治理能力。

在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互联互通的过程中,中国金融机构提供了大约85%份额、多达数万亿美元总额的资金支持。中国联合100多个国家共同成立的亚投行、单独注资建立的丝绸之路基金会以及其他各种区域合作基金,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随着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最根本的民心相通,也有显著收获和成果。在教育领域,中国与许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了学历学位互认,共同开办高等院校,联合培养各类人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华留学人员,目前已经超过外国在华学生的半数。

回首过去9年,可以说共建“一带一路”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新范式,是人类文明不同形态互学互鉴的新路径。据世界银行估计,到2030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有望帮助全球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同时使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一带一路”已成为全人类的“减贫之路”“增长之路”和“共同进步与繁荣之路”。 ajKoVr+FUZHFaAdn0/JBCchg+p5D5tMSGUAD5Wauquxdy5KlfB7ogYK29lRsxmr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