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一

国内外政治环境和经济形势引发的变革导致企业发展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国家税收系统也在不断提升针对课税主体企业的精准管控。以金税系统为代表的税务系统,不断推进“以数治税”的转型,全领域、全环节、全要素推动电子化改革,系统提升税务管控智能化水平。

首先,在征管层面,金税四期不断实现涉税数据的汇聚贯通。通过线上线下数据的有机贯通和智能化管控,金税四期打通并实现了针对法人的“一户式”集成归集,实现了针对自然人的“一人式”综合归集。因此,企业应根据其商业模式,做好经营业务时各个节点产生的税费的准确计算与核算工作。尤其应结合企业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外部的不确定因素,系统设计并落实纳税节点,做好合规化安排。

其次,在筹划层面,国家税收政策给出了针对性的筹划空间,不少国家税收优惠大礼包,包括企业正常运营模式之下的增值税税收留底退税政策,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国家和各个地方税收政策引导的税收洼地的税收返还政策等,针对性和指导性都很强,时效性和协同性也很强。符合要求的筹划,需要有不少原则性条件和规范性要求。因此,企业的税务筹划的逻辑,不仅仅就直接缴纳的税费进行设计,也不仅仅就财务业务规则进行设计,而是需要结合企业的股权架构、股东结构、商业模式、经营模式等,基于企业发展规划的战略层面做好顶层设计。

基于企业税务管理的税收征管与税务筹划两个层面的工作,做好了,小则可以实现企业税务管理对财务管理效率和效果的赋能,包括企业获得发票以及无票业务的合规与筹划,固定资产一次性扣除类业务的设计与规划,财政性补助业务的合规与筹划,企业各级员工的个税筹划,甚至包括企业年薪制员工日常薪酬与年终绩效,法定税率调整之下的纳税合规筹划;大则可以正向影响企业的商业模式设计和企业整个运营模式的优化,包括小型微利企业的设立与业务合作,增值税混合销售业务的分拆与不同税率筹划,关联企业之间的资金拆借及筹划,股权转让业务的设计与筹划,甚至是在新兴交易商业模式之下,类似灵活用工平台类的业务设计及票据合规类设计与筹划。因此,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推动要以确保企业业务真实和保持税务底线思维为前提,在满足金税系统监管要求的四流(发票流、业务流、资金流、合同流)一致的管控过程中,既要敢于迈大步,还要做到不停步。从企业业务流程的各个涉税节点出发,合理设计筹划方案,集约化地针对涉税节点筹划做好税收风险的有效防控,实现企业综合税负最低、税收优惠落地的可持续性最优。

因此,基于上述逻辑,企业的管理者,尤其民营企业的老板们,按照“创业维艰”和“创业难,守业更难”的根本模式,需要做好资源的集中管控和节税降费。民营企业老板们在尽可能压缩财务涉税业务综合成本的过程中,必须思考如何在做好税务筹划专业化落地的同时,做好降本增效。企业经营业务不停,涉税税务问题不止,专业化和节税降费处理不好就是矛盾体,民营企业的此类问题如果解决不好还是要由民营企业老板买单。因此,从企业做好涉税业务的专业化处理来说,借助系统的税务管理工具,形成模块化思维,解决涉税各个关键节点的制度化、流程化、标准化,形成税务管理的工具思维,是民营企业解决和实现企业节税降费、准确纳税、多维筹划的生存技能之一。谁先掌握,谁就占据了收获企业有效税务管理,形成企业内部核心优势的先机。

为此,张能鲲先生和沈佳坤女士共同编著了本书,系统地将税务管理按模块化分解为十大工具。他们编著的税务管理工具,基于税务管理的顶层设计、企业整合、资金管理、运营管理、合同管理、发票管理、劳动用工、并购重组、资本市场、应急管理十个涉税关键节点,非常接地气,值得企业老板和管理层与致力于税务管理类企业财税人士一读。

本书结合企业的商业和运作模式进行设计,从老板视角出发,具有落地的实操性,也有理论归纳的高度。本书特色在于作者基于长期从事财税工作的高层管理角度,兼具针对民营企业的普适性和特殊性,可以系统解决民营企业在依法纳税和有效筹划的两分法模式之下的有效筹划。得益于作者长期税务筹划和业财税一体化推动的一线实践,本书在税务管理端的工具融合应用,有不少关于转型升级后的创新应用的建议和探索,尤其是税务的系统化落地整合建议,也是基于企业财税子战略规划目标的融合高度得出,值得企业股东和董事会董事们一读。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科技系主任、数量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导

2023年1月31日 ej10ZE9k4bIaa6RusRfqDNNGVQZL02QGFircQpen1NRaJ6tTMYYRWcDKVQOaKVQ0



序二

民营企业税务管理是非常热门的话题。税务管理有效性体现在企业可持续的节税降费,既需要科技赋能的互联网,也需要结合税务系统的金税系统的改革而同步推动转型。结合国家税务系统的税务政策引导,企业针对税务管理做好数字化的变革是大势所趋,与此同时,企业税务管理的转型实现路径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企业税务管理按照工具模式,进行系统拆分,结合企业智能税务引擎实现有效的节税,系统通过多种模式实现直接、间接的降费,都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逻辑。

在企业税收管理过程中,企业老板和财务一把手需紧密结合企业发展的要求,针对业务经营模式和逻辑做好战略设计,采取妥善的税务应对方案。就企业做好税务管理的本质而言,如何快速有效地在时效范围之内做好准确的纳税以及有效的税务筹划非常关键。这个过程无法一蹴而就,推动企业税务管理工具化的实现以及税务管理落地的战略设计和实现,要求企业老板们不仅要有足够的格局、丰富的从业经验,还要能够持续学习,理解企业顶层设计逻辑下的精益化管理思维。

税务模块化分拆,形成系统的工具,采取共享工具模式,可以解决税务纳税和税务筹划的重复性复用问题,解决税务管理的智能化实现问题,甚至解决企业财务子战略的落地问题。税务成本的高低可以通过税务的系统化管理实现优化,通过系统解决企业商业模式的涉税优化与区域落地问题,甚至包括针对企业综合运营效果最优问题,通过税务工具的有效融合和应用,这些税务管理功能实现的过程,也是企业总体运营效率不断提升、企业生存状态不断改善的过程,借助科技赋能手段和国家税收政策引导等外部机遇,企业利用有效的税务管理工具,精准结合企业本身和各个区域的落地对策,实施适宜的税务管理策略,优化企业商业模式,全局性和系统性地解决企业综合筹划的税收成本最低问题,规避税务的纳税风险,实现企业税务融依法纳税、合理筹划、合规落地、管理支持、决策支持为一体并持续支持企业可持续财富最大化的功能。

通过对时代引领的税务工具的打磨,形成企业针对税务管理的重点领域协同,网状落地的协同税务管理模式,发挥企业税务作为节税降费的核心环节的标杆作用,助力企业税务合规转型和税务共享模式的实现。因此,本人认为,张能鲲先生和沈佳坤女士完成的有关税务管理十大工具的这本新书,融合支持智能税务引擎,推动税务数字化,是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民营企业针对国家税务新政做好企业税务有效应对和企业税务管理转型的需要。

张能鲲先生和他带领的团队,在涉税领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在税务共享、税务模块打造、税务转型实施方面的数字经济下的企业端税务管理领域,服务了不少龙头企业,并借助基于战略格局的智能税务管理工具的模块化设计与优化迭代,成功设计了当下符合民营企业发展要求的税务管理十大工具,从根本上说,这为企业针对涉税领域的风控与合规,做好税务支持服务,实现企业智能税务管理系统的突破,解决企业税务智能化转型,形成了很好的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企业税务管理和税务管理数字化转型服务体系。

沈佳坤女士带领她的学生们,结合张能鲲先生的实践团队的实践成果进行归纳,针对性地对企业税务管理做了系统的研究,按照企业实践层面的要求做了大量思考,也形成了丰富的税务类科研成果。

张能鲲先生和沈佳坤女士协同完成的十大税务工具的模块化设计,实现了税务管理工具协同作业,系统融合了企业税务管理工具和税务智能化转型的理论归纳和课程实践,形成了系统、综合、立体、多维的企业层面的税务管理实践和教学融合的新模式,这对民营类企业税务管理实践领域的应用迭代转型,实现企业全税种、行业全领域、主体多元化、设立个性化等企业税务服务体系的建设,规避重复性的无效税务投入,提升税务设计的效果,具有前瞻性的引领作用。

企业老板是企业责任的最终兜底者,民营企业的私有化属性决定了老板本身需要成为“全能型选手”的引领者。税务的底线思维往往是企业管理的底线,因此,民营企业老板一旦充分掌握税务管理十大工具的应用,在基础风控与合规模式之下,往往可以借助税务的专业化操作和有效的协同融合工具的应用,结合数字化赋能互联网,科技赋能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可以改变甚至规避民营企业过往可能风险巨大的企业税务管理漏洞。

民营企业实现智能税务管理的转型布局,站在企业商业模式和运营优化高度,用好十大税务管理工具,搭建基于风控合规的税务管理体系,结合企业业务生态的建设,有助于系统实现企业持续性节税降费,根据十大税务管理工具按图索骥、娴熟运作,有助于企业达到节税降费、风控合规的新高度。

北京物资学院会计学院院长、教授

2023年1月31日 ej10ZE9k4bIaa6RusRfqDNNGVQZL02QGFircQpen1NRaJ6tTMYYRWcDKVQOaKVQ0



前言

国家税收本质是基于国家的强制力,企业税收本质是企业通过经营业务产生。国家税务部门依据税收法律、暂行条例、财税文件、国税公告等税收制度实施税务征收管理。因此,税务征收管理牵涉到税务系统的税务端和企业系统的企业端两个端口。税务端口的管理包括税务征管的风险管理、税务稽查、经济分析、纳税服务。企业经营业务是基于企业商业模式的系统设计和实施,包括企业收入和利润等环节。税收内生于企业的战略、预算、成本、投融资活动和信息化建设各部分,渗透在企业内部和上下游以及股东的方方面面。因此,企业端口的管理体现在基于顶层设计的税收设计方案。通过顶层设计,实现针对企业商业模式落地的税务管理。

企业税收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环节,也是企业财务管理战略按照企业总体战略推动的重要领域。企业税收需要以企业总体经营目标为前提,利用有用的涉税信息,持续提高税收成本效益和降低税收成本。企业税收管理行为包括税务策划、税务控制、税务效益度量和税务业绩评价四个环节,而且涉及企业的战略管理、运营控制、日常管理和信息管理四个层次。因此,在多环节多领域的融合管控上,企业税收管理面临专业化落地的协同。

在严峻经济形势下,国家财税部门大力推动财税支持政策和结构性改革政策,并不断就实体产业提供大量减税降费的税收引导和财政激励方案。企业税务管理的战略层次目标是满足企业总体经营目标,运营控制层次目标是持续地提高税务成本效益,日常管理层次目标是持续地降低税务成本,信息管理层次目标是及时提供税务管理信息。作为企业管理者,如何系统地在商业模式设计和企业管理运营环节,结合基本的税收因素做好事前设计阶段的有效筹划,这就需要一揽子基于企业管理端的税收管理工具的应用。

更进一步说,针对股权架构、股东结构、商业模式、经营模式进行系统设计,融合各个节点的税收筹划的综合测算,落实可能和潜在的直接和间接的节税方案、财政返还方案,实现税收洼地的区域协同的税收管理的顶层设计,是实现企业价值创造目标的重要路径。具体来说,了解企业业务流程的各个涉税节点,合理设计涉税节点的筹划方案,针对涉税节点筹划做好税收风险的有效防控,可以实现企业更加快速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在应对经营不确定性之下,履行纳税义务的同时用好财政工具,做好节税降费工作,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企业需要做好税务管理工作并规避税务处罚,实现税收优惠的应享尽享。企业也需要针对国家税收政策引导,做好针对税务优惠措施设计可行性落地方案,实现针对税收优惠方案的落地,有助于企业提升抗风险能力。因此,企业的税务管理是贯穿国有和民营企业财务治理的重要职能。税务管理这项相对独立的财务管理职能有助于企业合法合规地实现降本增效。

因此,企业针对业务的涉税节点,做好涉税层面的税收筹划,针对业务的涉税风险,合理应对税收风险进行系统防控,针对国家和地方的涉税优惠,做好税收洼地的选择,做好税收方案的模型,落实综合税收的优惠,实现智能税务管理,实现业财税一体化融合,是实现企业价值创造目标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

企业层面,如何实现企业综合税赋最低,税收优惠落地的可持续性最优,需要解决企业税务管理“三端落地”的问题,也就是从整个企业的股东到企业分子公司的税收管理纵向端、整个企业的供产销人财物的税收筹划横向端、国家财政税收新政颁布和企业快速适用及时应对的税收设计动态端的协同和有机融合。企业需要掌握税务管理的系统工具,并深刻认识到新时期新工具的不断转型迭代的重要性。

从企业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说,企业需要心怀敬畏,落实税务的底线思维,将国家税收法规视为企业管理的内部要求,不能逾越税法规定的红线,以合理、合法、合规的税务管理思维,守好企业的合规底线,绝不突破税收红线。

同时,从企业节税降费减轻税负的角度来说,企业需要有合适的税务管理工具,借助税务管理的专业力量,既实现与税务系统的有效、和谐沟通与税款征缴,也实现借助税收洼地和用人模式的丰富多样的工具,助力企业降低流转税、所得税等各种税费,系统地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让依法纳税的观念和意识融合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中,另一方面借助税收优惠政策的设计和融合应用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系统形成企业对税务管理工具的娴熟应用,并成为融合企业发展的自驱、持续自我迭代和快速适用国家财税新政的生存基因。

因此,在企业为新时期转型做好税务管理的要求之下,企业需要选择合适的税务管理工具,一方面依法纳税,一方面税收筹划。企业这两方面的工作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任何涉税环节的疏漏,都会由于税务方面的处罚等给企业带来不可逆的损失。企业税务管理需要做好全面性覆盖,重点领域的设计,系统性的风控与预警。为此,税务管理可以按实现的要素分解为十大工具,具体包括:顶层设计、企业整合、资金管理、运营管理、合同管理、发票管理、劳动用工、并购重组、资本市场、应急管理。在科技赋能之下,十大税务管理工具按两分法和十个模块管理工具的逻辑,重新定义税务管理与分析的方法,系统为企业在涉税领域保驾护航。

十大税务管理工具的两大方向:首先,从企业长治久安的角度来看,企业主要通过顶层设计、资金管理、发票管理、并购重组、资本市场、应急管理这六个细分税务管理模块,重点解决企业的传统内生式税务管理,实现企业发票流、合同流、货物流、资金流的四流一致管理和预警,借助风险防控打通企业迈向资本市场的系统路径,实现企业税收的应缴尽缴,规避税收风险。其次,从企业节税降费的角度来看,企业主要通过顶层设计、企业整合、运营管理、合同管理、劳动用工、应急管理这六个细分税务管理模块,重点解决企业的新生外延式税务管理问题,立足于企业商业模式的迭代转型,助推企业创新设计,应享尽享税收优惠。

因此,税务管理的十大工具,重点在于助力企业树立依法纳税理念,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培养合理筹划意识,通过系统加强企业内部税收管理,解决并规范企业税收行为,通过合理的税收筹划形成企业立体式的节税,并规避和堵塞税务风险漏洞,从而促使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中雪投资(北京)有限公司全体员工以及中和财智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全体员工、北京物资学院会计学院部分师生的大力支持。詹满亮先生及其团队也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大量的幕后支持,还有一些业内专家学者对本书的编写和审阅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修改建议。本书参考的大量文献也给本书的写作提供了多种素材。

最后,本书的出版得到了中国经济出版社的支持,向本书的编辑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向为出版本书提供帮助的所有同人表示由衷的感谢! ej10ZE9k4bIaa6RusRfqDNNGVQZL02QGFircQpen1NRaJ6tTMYYRWcDKVQOaKVQ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