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欧美国家的普通消费者来说,每到圣诞折扣季,冲向各大商店进行大采购,是其一年一度的家庭盛事。美国市场每年销售近一亿棵圣诞树,其中81%是人造的,而85%的人造圣诞树需要从中国进口。围绕圣诞节,从圣诞树、圣诞帽、贺卡、彩带、装饰灯,到圣诞树下大大小小的礼物,它们并非来自圣诞老人的“故乡”芬兰的罗瓦涅米,而是来自中国义乌。这些商品被装入一个个四四方方的集装箱,经过1~2个月跨越数千或上万公里,送到全世界的消费者手中,满足了千千万万家庭的需求。
正是集装箱这一项科技发明,促进了全球供应链的蓬勃发展,让全球供应链的运输成本得到指数级下降。今天,全世界约90%的货物运输是通过海运完成的,这在一百年前是无法想象的。
让我们回顾一下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情形,那时海上货物运输成本高昂、速度缓慢且低效。后虽有了先进的发动机和更大的货船,但港口装卸问题一直是难以突破的瓶颈。进口或出口贸易的一半费用都与港口相关,且不包括装卸效率低下导致的时间延迟与货物破损。就在此时,集装箱的发明人马尔科姆·麦克莱恩(Malcom McLean)出现了。马尔科姆·麦克莱恩看到了美国的陆上运输拥堵不堪,海上运输具有极大的潜力。他开始思考把拖车开上船,用大卡车在距离目的地更近的港口将货物直接拉走。后来他有了更好的想法,直接把拖车的轮子卸下来,船的空间利用率会进一步提升。这便是集装箱运输的雏形。为此,麦克莱恩购买了邮轮“ideal-X号”,并对它进行了改造,专门设计了装载集装箱的甲板;马尔科姆·麦克莱恩又购买了两台巨型起重机,并把它们改造成了可以起吊集装箱的设备;他还定做了一组自己设计的33英寸第一代标准集装箱,这些集装箱用钢铁制造,加装了防盗锁及加固的边角,可在不损坏边角的情况下进行堆叠且尺寸一致,能最大化地利用船体空间。这些设计一直沿用至今。此后,他用了两年时间说服了州际商务委员会的官员和海岸警卫队。1956年4月26日,载着58个集装箱的“ideal-X号”从新泽西州启航,前往得克萨斯州(见图1-1)。这次航程结束时,马尔科姆·麦克莱恩计算出每吨货物的装船成本不到16美分,而散货装船的成本为每吨5.83美元,节约成本达97%。装卸成本大幅下降,装车时效明显提升。ideal-X号的首航成功让集装箱运输业蓬勃发展起来,促进了全球供应链的发展。
图1-1 ideal-X号
资料来源:https://www.wired.com/2012/04/april-26-1956-the-container-shipsmaiden-voyage/。
ideal-X号的顺利启航,是全球供应链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开创了全球供应链发展的新纪元。近年来,随着各领域科技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项目正在改变着全球供应链的格局,引领着全球供应链的发展趋势。
集装箱发明后,全球供应链得到了蓬勃发展。在过去的大半个世纪里,科技重塑了全球供应链。2019年,全球通过集装箱运输的货物大约有1.52亿TEU(二十英尺标准箱,1英尺=0.3048米),集装箱运输支撑了全球的贸易与经济发展。但是,稳定是供应链发展的关键,各种“黑天鹅”事件严重冲击着全球供应链的稳定。
全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突然出现,是全球供应链数十年发展过程中遭遇的最大一只“黑天鹅”。随着疫情在世界范围内快速蔓延,全球多个重要港口出现严重堵塞,难以保证货物顺畅流通。2020年11月前后,仅洛杉矶港和长滩港,就有上万个集装箱被滞留,港口货运“接近完全瘫痪”。数据显示,最严重时,全球集装箱船平均在港停留时间达到370个小时,与疫情前相比延长了近9倍。2021年10月18日,全美最大的港口洛杉矶港及长滩港附近等待靠岸和卸货的船只数量达到100艘,创下新的历史纪录;即使拜登政府下令延长工作时间“一周无休、24小时连轴转”,情况仍在持续恶化;9天后的10月27日,仍有153艘船挤在双港,其中有74艘在锚地或漂流区等待。全球港口拥堵,抵消了300多万TEU的运能,相当于全球12.5%的运力,从而导致海运运费的飞涨。
集装箱原本应在全球不断循环流转。例如,一个集装箱从中国运到新加坡、欧洲、中东,再回到中国,完成对不同货物的转运。但是疫情打乱了这个“闭环”,欧美从中国进口的货物,受疫情影响,人力和配套设施短缺,导致集装箱无法正常流转。
基于上述原因,2020—2021年集装箱的海运成本大幅上涨。从中国运送一个40英尺的集装箱到美国西海岸港口的平均价格,从2020年初的1500美元增长到2021年9月的2万多美元(平均价格包括溢价和附加费)。到2021年底,价格开始下降,但仍高达1.5万美元。
举例来说,以前把中国制造的沙发运到美国的运输成本为50美元,在疫情高峰期则超过500美元,货物的落地成本增加到了让人无法接受的程度。高昂的运输成本也推高了很多国家的通胀水平。此外,拥堵和延误使货物到达美国仓库的时间增加了一倍多,全球供应链整体运行效率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2021年3月23日,一艘名为“长赐号”的集装箱重型货船在苏伊士运河新航道搁浅,导致运河堵塞,并使400余艘各类大型船舶滞留运河约一周时间,这是苏伊士运河通航150年来最严重的拥堵事件(见图1-2)。在埃及贯通苏伊士地峡,苏伊士运河连通了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了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最近航线。自从1869年该运河修筑通航后,一直是亚洲与非洲、欧洲货物往来的最主要通道,全球高达13%的海运贸易和大约10%的海上石油运输均取道苏伊士运河。每年有超过2.3万航次的船只通过苏伊士运河,运送的货物总量超过14亿吨。“长赐号”搁浅后,多艘挖掘机、拖船、挖泥船相继投入救援工作,花费了差不多7天的时间,才使“长赐号”起浮并使航道恢复至正常。
该事件直接导致数百艘货船的预定船期严重延迟,且迫使更多的船只选择绕行数千公里之外的好望角。据估计,因运河堵塞损失的贸易额大约为每天90亿美元,此次事件导致全球贸易总量的年增长率下降0.2~0.4个百分点。
图1-2 在苏伊士运河搁浅的“长赐号”
资料来源:搜狐新闻。
2022年2月,俄乌战争正式打响,俄乌冲突使全球供应链雪上加霜,亚洲到中东及欧洲的海陆空交通运输受到严重影响。随着俄乌战争的持续,运输中断的情况时有发生。据船运跟踪机构的统计,敖德萨港口的关闭导致至少22艘油轮堵塞了刻赤海峡。刻赤海峡是连接黑海和亚速海的唯一通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每年通过这一海峡的船只约有9000艘。报道称,希腊经营着全球多达四分之一的油轮船队,该国已经敦促船主将所有船只从靠近俄乌的黑海水域撤出,这一水域是一些关键大宗商品运输的“咽喉”。作为谷物、金属、石油等商品运往世界其他地区的重要通道,从乌克兰港口出发的海运几乎停止。在亚欧之间飞行的货运飞机通常需飞越俄罗斯和乌克兰的领空,为了安全起见只能绕行更长的航线。此外,据航班追踪服务公司Flighttrader24称,迄今已有英国、波兰和保加利亚等国禁止俄罗斯航空公司进入其领空。
冲突对很多行业的供应链产生了难以克服的影响,全球第二大钢铁制造商安赛乐米塔尔公司表示,船运中断影响了当地的钢铁业务,导致该公司的一家巨型工厂既无法补充原材料,也不能出口产品。此外,向钢铁行业出口铁矿石颗粒的大型出口商Ferrexpo PLC称,该公司无法将货物从另一个黑海港口皮夫登尼运出,导致奥地利、日本等国的全球钢铁制造商争相寻找铁矿石,但这并非易事。
汽车行业长期以来依赖全球供应链,是最先受到冲击的行业之一。欧洲最大的电线电缆制造商莱尼(Leoni AG)关闭了其在乌克兰的两家工厂,并将大约7000名员工从乌克兰撤离。随后,大众汽车公司表示,由于无法获得在乌克兰生产的电线系统,因此将不得不暂停德国东部茨维考和德累斯顿工厂的汽车生产。该公司还表示,在恢复生产之前,将不得不让8000多名工人暂时休假。
“乌克兰并不是我们供应链的核心,但我们突然发现,当某一‘零件’缺失的时候,它就成了核心。”大众汽车公司的一位发言人说。据称,乌克兰有22家像莱尼这样来自外国的公司,它们经营着38家为汽车行业制造商品的工厂,包括生产线套、电子产品、汽车座椅和其他产品。
与此同时,俄乌战争冲击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商品”的供应链,如镍、钛、钯等稀有金属,包括半导体、汽车、航空等行业受到巨大冲击。例如,制造飞机和航空发动机需要钛,而钯可用于制造汽车排气系统、电极和电子产品,镍可用于制造不锈钢和电动汽车电池。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钯金的交易价格上涨超过80%,镍和铜等金属的价格也一直飙升。为此,一些受其影响的汽车和飞机制造商开始接触替代供应商。
俄乌战争严重影响了全球农产品供应链。根据德国商业银行(Commerzbank AG)的数据,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的小麦出口量约占全球的三分之一,玉米出口量占全球的19%,而葵花籽油出口量占全球的80%,其中大部分经黑海港口运往世界各地。在芝加哥交易的小麦期货价格已经飞涨到201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粮食价格的飙升引起埃及和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的担忧,并可能产生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据悉,埃及和土耳其70%的小麦进口依赖俄乌两国。
伴随全球供应链的精细化分工与紧密联系,各种“黑天鹅”事件的影响被无限放大并对全球经济与供应链产生难以预见的影响。如何保障供应链的韧性与安全,而不是一味地追求供应链的成本最低,将成为未来很长时间内国家与企业思考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