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文化转型才是最根本的转型

作为机床工业领域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和优秀技术专家,宓仲业先生是我的业界同行和老朋友,更是我所敬重的一位兄长。他的职业生涯都是在江苏金方圆数控机床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方圆”)和其前身企业度过的,并长期担任该企业的主要经营者。我所了解的情况是,在金方圆于2013年完成向全球板材加工设备制造巨头——德国通快集团(TRUMPF)的股权转让后,作者由于身体原因于次年离开了企业工作岗位(仅保留董事职务),专事休养治病。2020年9月下旬,我接到作者打来的电话,告诉我他在近几年的养病期间完成了一部书稿,是关于制造业文化的,希望我能看一看并提出意见与建议。我当然欣然从命,于是,他很快就寄来了书稿。

当我收到厚厚的书稿并简单浏览后,不由得再次对作者产生了钦佩之情。首先,我们都知道,国内关于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制造业文化的专著、论文和报告并不少,研究也足够全面和深入,但是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由专家学者或专业作家完成的,真正出自企业家之手,以长期亲身实践为背景支撑的著作则罕见,因此这本身就体现了本书价值的特殊性。此外,作者作为一位从事企业技术和管理实务40多年的企业家,在退下来之后以70多岁的年龄,写出这样一本专著实属不易。从书稿目录所显示出的内容范围中,从书后所附长长的参考文献列表里,以及从书稿的厚度上,都不难感受到他为这本书付出的努力和心血!作者不仅一直关注着自己投入了一生精力的事业发展,实际上还在继续他所热爱的工作,只不过是换了一种形式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而已。很显然,其新的工作站位更高,视野更宽,观察更全面,认识也更加系统深入,从而也更具普遍性的意义和价值。根据我个人的理解,尽管书中几乎没有谈到作者本人,谈及其所在企业的篇幅也很小,但是这本书却是他对其一生企业技术和管理实践的系统思考、全面总结和理论升华。

本书紧密围绕先进制造业文化这一主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论述,其研究范围几乎涉及了与该主题有关的所有方面,其中不乏独具特色的观点和令人击节的精彩论述。尤其是本书书名所揭示的核心观点,即在企业竞争力诸要素中,文化竞争力是最基础、最根本的决定性要素,文化转型也是最难跨过的一道坎,但却是中国制造业必须跨过的一道坎。这一观点不仅对于我国机床制造业,而且对于更大范围内的中国制造业而言具有广泛的针对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一观点也与我本人的长期实践体会具有强烈的共鸣,因此我完全赞同这一观点。

在2010年的夏秋之际,我在天津参加过一个规模不小的制造业论坛。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论坛组织者精心设计了一个沙龙形式的论坛单元,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这个沙龙单元的讨论题目为:“中国制造业究竟差在哪里?”讨论参与者可以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不拘形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给出各自的答案,并将答案直接写在会场前面的大白板上。记得当时会场气氛十分活跃,大家从不同的视角给出了问题的一系列答案。答案的覆盖范围非常广泛,既包括产品、质量、服务、价格、研发、资金、营销、设备、配套……也包括品牌、管理、创新、人才、战略、文化……还包括体制、机制、政策、环境……林林总总,无所不包,写满了那块不小的白板。虽然论坛场面热烈,但是身处其中的本人却明显有种“隔靴搔痒”及“被科普”的感觉,并自然联想起了“盲人摸象”的寓言故事。很明显,人们在针锋相对的争论过程中不自觉地陷入了认识论上的误区,即孤立、静止、片面地观察和分析事物,由于这种误区的限制,多数与会者不仅忘记了这些答案本身的运动变化特征,更忽视了这些答案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层次关系。

实事求是地讲,对于中国制造业而言,上述诸答案所对应的差距都是客观存在的,区别仅在于程度有所不同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讲,上述所有答案都是正确的。因此问题集中在了哪些答案所对应的差距是主要的,哪些又是次要的。事实上,与会者争论的正是这个问题。但是他们普遍忽视了这样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即主要差距是因企而异、因时而异的,不同(或不同类)的企业的主要差距不一定相同,即便是同一(或同一类)企业,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也一定面对不同的主要差距,因此,脱离具体时空背景的研究和争论是缺乏实际意义的。

更不应该被忽视的是答案(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层次关系。对于上述诸多答案,除了企业自身无力把控的外部政策环境因素外,我们至少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层次,分属两个层次的答案具有完全不同的属性,特别是两个层次的答案之间还存在着源和流、本和标、纲和目的关系,由流、标和目开始,一定会追溯到源、本和纲,反过来,从源、本和纲入手,也一定能够牵出流、标和目。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定要牢牢抓住源、本和纲,这样才会收到纲举目张的功效。那么,在上述诸多答案中,有哪些答案属于源、本和纲,又有哪些答案属于流、标和目呢?我的观点是:企业的内部文化及相应的制度安排属于前者,除此以外的所有其他答案(当然也包括近年来不少人特别强调的“人才”问题)都只能属于后者。在那次论坛上,我所表达的正是上述观点,这也正是作者在本书中表达的核心观点。

金属加工机床主要包括两大类型,一类为金属切削机床,另一类为金属成形机床,两类机床间存在着很大区别。我所从事的具体类型属于前者,而作者从事的则为后者,因此,我和作者虽然相互认识较早,但彼此了解还只是近10年的事情。2011年,我在工作调研过程中第一次拜访了作者所在的企业——金方圆。那次拜访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不仅因为企业的井然秩序使人耳目一新,还因为员工的精神面貌和文明素质令人刮目相看。其间的一个画面至今我记忆犹新。午休时间,作者带我们穿过装配车间去食堂吃饭,因为工人们都去食堂吃饭了,当时车间里人很少,我看到车间内整齐地摆放着几排崭新的机床底座,看起来都十分干净整洁,有两三名年轻的工人在用抹布仔细地擦拭着底座表面,很显然他们是在清理底座表面局部的轻微污渍。从这个画面里,我马上意识到这家企业的与众不同。不用说在10年前的当时,即便是在经历了多年转型升级之后的当下,产品装配过程中某些部件表面的局部轻微污渍仍被不少企业的不少人视为“微不足道”,因而他们往往对其视而不见。而金方圆则不然,他们连这些“微不足道”的细小瑕疵也不放过,足见其管理之细、标准之高、规矩之严和员工素质之过硬!见微知著,这几名员工身上表现出的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和工作态度,不仅反映出来自其外部的管理之力,更体现出源于其自身的行动自觉,而这种行动自觉一定来自企业的文化之力。毫不夸张地说,我在金方圆真正看到了什么叫作“固化于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说实话,这样的场面一般只有在西方发达工业国家尤其是在日本的同业企业中才会看到,在当时,做到如此境界的国内企业实在是太少见了,在那之前,我还不曾在国内的行业企业中见到过这种情况。那么,金方圆是如何做到的?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作者本人谈起。

作者早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70年入职江苏省邗江通用机械厂。这家企业当时位于扬州市邗江县(今邗江区)瓜洲镇,是一家县属国有企业,主要从事农业机械和普通冲床生产。不难想象,这是一家各方面条件都很落后因此在行业中默默无闻的小企业。作者先是在企业做了10多年的技术工作,1983年开始担任该厂厂长,至2014年离开企业董事长职位时,他为这家企业整整服务了44年,其中连续30年担任该企业的主要经营者(厂长、总经理、董事长)。在他的主导下,该企业先后经历了联合重组、合资合作、搬迁改造和拆分切割,至1997年脱胎出现在的金方圆。而金方圆又经历了十几年的全方位改造,至2013年向德国通快集团转让大部分股权时,已经成长为国内同业中的一流企业。为此作者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说他一手重塑和成就了金方圆并不为过。由于作者的长期努力和出色业绩,他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经营管理者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还曾当选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纵观作者担任金方圆主要经营者的30年,可以大致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1983—1997年为第一阶段,在此阶段,他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企业的产品技术升级。先是与济南铸锻所建立科研生产联合体,后又引进瑞士RASKI公司产品技术并进一步与德国Beyler公司建立合资子公司,加之企业的易地搬迁和改造升级,金方圆在业内率先完成了主导产品的升级换代,奠定了企业后续发展的产品技术基础。1998—2013年为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作者在完成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开始致力于企业的全方位变革转型。企业分三个阶段连续实施了管理升级行动,为此克服了巨大困难,经历了多次反复。正是通过上述管理升级行动的实施,企业发生了脱胎换骨般的转型变化,不仅建立起全新的企业运行制度和规范,更通过制度和规范改变了全体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也正是在此过程中,先进的企业文化才得以逐步形成并落地生根。

后来我从作者那里了解到,金方圆是从2002年开始实施以作业指导书为先导的管理升级行动的,现在回过头来看,金方圆也正是从那时开始逐步拉开与国内同业企业的距离,在行业中脱颖而出的。

本书全面论述了企业文化竞争力与其他竞争力要素之间的关系,其中包括文化与创新、文化与人才、文化与管理等,还特别着重论述了文化与企业家的关系。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至为关键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家的价值观念和性格特质决定了其企业的文化特征。就金方圆而言,其文化特征和管理特色与作者本人密不可分,或者说,是作者本人的价值观念和性格特质塑造了金方圆的企业文化。我所认识的作者,是一位典型的具有儒商气质的企业家,与其初接触,你会感觉到他文质彬彬的举止和温文尔雅的谈吐,但真正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具有外柔内刚、外圆内方的性格特质,他忠诚敬业、目标坚定、做事执着、严谨理性、崇尚规则、追求至善,简言之,现代职业精神的主要特征在他的身上都得到了比较充分的体现。在10年前的那次拜访中,我曾当面问过作者:“你们公司为什么取名金方圆?”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看来,这不正是对金方圆文化特色的生动诠释吗?

40多年前开始的对外开放,使得中国制造业与工业发达国家间的巨大差距开始显现,然而我们对这一差距的真正认识则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和反复的过程。从最初的设备硬件不如人,到技术软件不如人,进一步到管理手段不如人。因此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也相应地先后经历了从发达工业国家购买先进装备、引进产品技术直至引进管理理论和方法的过程。我们不仅购买了大量的先进设备,引进了很多产品技术,而且也引进了最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似乎该学的我们都学了,该做的我们也都做了,可是为什么我们的多数产品还是二流的甚至是三流的呢?这曾经是中国制造业的长期困惑,也是前面提到的天津论坛以及大量类似论坛的举办背景。在困惑中,我们进一步找出了新的差距,即观念文化不如人,于是又开始研究和学习工业发达国家制造业的企业文化,并在业界迅速掀起了一股企业文化热。记得在金融危机前一段时期,有时甚至到了言必谈企业文化的程度。金融危机之后,特别是2012年之后,企业文化热迅速降温,转型升级成为全新的主题。那么,如何实现转型升级呢?很快地,创新成为业界最广泛的共识和最热门的话题,于是到处都在讲创新。近一年来我们还注意到,在创新效果并不明显的情况下,机床制造业又将其归咎于人才不足,于是开始大谈人才问题。我们承认,创新和人才都是我们的突出短板,也是转型升级的应有之义,如果创新和人才问题真正解决了,转型升级也就实现了,因此强调创新和人才无疑都是正确的,但是我们要提出的问题是:如果说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是人才,那么人才的基础和前提又是什么呢?换言之,要从根本上解决创新和人才问题,我们又要依靠什么呢?在多年的转型升级实践中,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就转型的内容而言,企业的文化转型才是最基础、最根本、最具决定意义的转型,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转型,其他方面的转型和升级都不会彻底,更不会持久。要从根本上解决创新和人才问题,同样绕不开企业文化转型这道坎。这是因为文化在企业中发挥着环境生态的作用,是“日用而不知”的土壤、阳光、空气和水;倘若环境生态不好,再好的种子也生长不出好的苗木,更不可能结出丰硕的果实,正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因此不能就创新而创新,就人才而人才,必须致力于企业内部的文化转型,从而为创新和人才提供适宜生发和成长的生态环境,这才是转型升级的根本之道。

作者在本书中坦言:“在管理升级过程中,我们首先体会到的是文化冲突。”回顾其在企业内部推行制造过程作业指导书时的屡战屡败经历,他将其深层原因归结为落后制造文化和先进制造文化之间的冲突。按照我个人的理解,作者所说的落后制造文化主要指过去长期存在的某些“差不多主义”变通哲学以及马虎陃习,而先进制造文化则主要指与现代制造业相适应的规则意识、契约精神以及执行力文化和细节文化等。不难看出,两者的对抗性是十分明显的。因此说,先进制造业文化绝不可能绘制在一张白纸上,它的建立必然是在与落后制造文化的冲突与博弈中,不断改造和战胜后者的过程,如果没有企业家的非凡勇气和顽强毅力是不可能实现的。华为早年在引进美国公司管理技术时甚至提出了“削足适履”这种在国人看来有悖常理的口号;中车公司在引进国外高铁列车技术时也曾做出“三化(僵化、固化、优化)”这样被视为不合时宜的硬性规定。这些实例都表明了企业文化转型的极端艰巨性。

也许人们并没有注意到,金方圆的转型实践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在企业实施技术和管理升级的过程中,并没有把着眼点局限于技术和管理本身,而是着眼于通过技术和管理升级,建立企业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培育全新的企业文化,并依靠企业文化的力量,逐步改变员工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重塑员工的制造价值观,从而不断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力。以上特点也许正是金方圆转型经验的精髓所在。从本质上讲,华为的“削足适履”和中车公司的“三化(僵化、固化和优化)”与金方圆的上述转型特点是异曲同工的。

文化转型的基础性、根本性和决定性属性还决定了其必然是难度最大的转型。近些年来,众多企业正、反两个方面的转型经验充分表明,决定文化转型成败的关键并不在于理论方法,也不在于方案策划,真正的关键在于实施落地,正是由于没有真正解决好落地问题,不少企业的转型之路止步于文化转型。如今我们还经常能看到企业文化建设的“三化(形式化、空泛化和雷同化)”现象,在相当一部分企业中,企业文化还仅仅是贴在墙上、挂在嘴边的空泛口号和时尚辞藻,与其实际的经营原则和行为习惯其实是完全不相干的两码事。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两层皮”和“夹生饭”现象。因此,仅仅认识到文化转型的根本性意义是不够的。从先进制造业文化的角度看,中国制造业的转型任务还十分艰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于如何少走弯路、如何找到一条正确的制造业强国之路,业界正在积极探索。我想这可能就是作者写作本书的初衷吧。

有幸成为本书最早的读者,本人受益匪浅。这篇文字是我阅读本书后的主要感受和体会,权且充作本书的序言吧。同时本人也期望作者的这本新书,尤其是金方圆的转型实践会为业界的积极转型探索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陈惠仁
2021年7月于大连 +y4SXjOFEzdk8BFOvJHPZR8MBR667fsSRlmHSDuLMwQwOInixk1uvVEYYIVxaWC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