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的根本要求。商品期货市场具有规避风险、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等功能,可防范化解实体经济和金融机构的市场风险,有助于提升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效率,从而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内涵上来看,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是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为目标,以创新为发展动力,市场结构合理,以高效率和高效益的方式持续稳定地为经济社会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它包括市场运行高效、市场品种创新、市场功能完善、市场主体活跃、市场国际化水平较高等五个方面。
具体来说,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第一,体现在市场规模体量较大、市场交易活跃,而且投资者结构合理,期货市场高效定价特征得到充分体现;第二,期货市场根据经济社会以及消费结构的变化,及时推出相应的创新交易品种;第三,期货市场要根据企业不断增加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丰富风险管理产品和服务,充分发挥市场各项功能;第四,期货经营机构要不断发展壮大,通过高效的运营管理承担市场发展和创新的主体责任;第五,高质量发展还应该包括多元开放条件下期货市场的国际化水平较高,在不断吸引国际投资者参与的过程中提升国际大宗商品定价的话语权。
中国商品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指数包括5个一级指标,分别为商品期货市场的运行效率、品种创新、功能提升、机构发展、对外开放等。
在二级指标中,用成交量、成交额、机构客户数量3个指标评价运行效率情况;用商品期货期权品种数量1个指标评价品种创新情况;用仓单服务规模、场外衍生品业务成交名义本金规模、基差贸易现货购销额3个指标评价功能提升情况;用期货公司净资本、期货公司营业收入2个指标评价机构发展情况;用国际化品种数量1个指标评价对外开放情况,见表2.1。
表2.1 中国商品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指数指标体系
资料来源:中国期货业协会、《中国证券期货统计年鉴》等。
2018年是中国商品期货市场国际化“元年”。2018年3月26日,我国首个国际化期货品种——原油期货挂牌交易,迈出了商品期货市场里程碑式的一步。期货市场国际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不仅是引入国际投资者,更重要的是提升国内市场在大宗商品定价权上的影响力。“中国商品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指数”也选择以2018年为基年,评价近五年中国商品期货市场发展质量和水平,见表2.2。
表2.2 中国商品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指数原始数据
资料来源:中国期货业协会、《中国证券期货统计年鉴》等。
首先,对各个二级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每个二级指标均以2018年为基期(=100),按照倍数关系将各个二级指标标准化。例如,2019年商品期货市场成交量为38.96亿手,是2018年的1.2978倍,那么2019年成交量标准化值就是129.78。
其次,赋予各个二级指标相应权重。在本报告中,对各个二级指标平均赋权,即每个二级指标的权重均为10%。
再次,计算各个二级指标的指数得分。将二级指标的标准化值与该二级指标的权重相乘,得到该二级指标的指数得分。例如,2019年商品期货市场成交量标准化值为129.78,该二级指标的权重为10%,所以2019年商品期货市场成交量的指数得分为12.978分。
最后,将全部二级指标的指数得分加总,得到中国商品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指数综合指数。上述指标评价的结果显示,2021年中国商品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指数(综合指数)为214分,比2018年(100分)翻了一番。
此外,还可以按照特定领域分类加总,得到中国商品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指数分项指数。如运行效率领域,2022年中国商品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指数“运行效率”分项指数为65.082分,比2018年(30分)增加了116.94%。
基于上述评价方法的结果,以2018年为基期100计算,2022年中国商品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达到了230.64,相对2018年增长率130.64%。从具体构成来看,运行效率指数增长了116.94%,品种创新指数增长了72.22%,功能提升指数增长了102.49%,机构发展指数增长了54.62%,对外开放指数增长了466.67%,见表2.3。
表2.3 2018—2022年中国商品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指数
近年来,中国商品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指数呈持续上升态势,2018—2022年5年综合指数分别为100.00、126.45、166.37、214.32、230.64。见图2.1。运行效率、品种创新、功能提升、机构发展、对外开放5个评价维度均对中国商品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产生了重要支撑作用,其中对外开放指数增速最快,达到466.67%,而机构发展、品种创新指数增速相对较慢,分别为54.62%、72.22%。见表2.3。
图2.1 2018—2022年中国商品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指数
从2018年到2022年,运行效率指数从30增长到65.08,累计约增长了117%。其中,2021年达到最高值68.16,2022年略有下降,见图2.2。
图2.2 2018—2022年中国商品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运行效率指数
具体来看,从2018年到2022年,成交量从30.02亿手上升到66.16亿手,增长了120.41%;成交额从184.70万亿元上升到401.88万亿元,增长了117.59%。随着中国期货市场的品种增多和体量增大,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越来越多的产业客户和机构投资者利用期货市场管理风险、配置资产,投资者机构化趋势越发明显,这有利于引导投资者理性、长期投资,从而使期货市场定价功能得到更好发挥。从2018年到2022年,期货市场机构客户(包括产业类客户和机构投资者客户)从3.9万家上升到8.3万家,翻了一番多。
从2018年到2022年,品种创新指数从10增长到17.22,累计增长72.22%,见图2.3。
图2.3 2018—2022年中国商品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品种创新指数
具体来看,从2018年底到2022年底,商品期货期权品种数从54个增加到93个,四年累计增加39个,平均每年新上市10个品种;特别是商品期权从3个快速增加到28个,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商品期货市场产品体系。我国商品期货市场已经形成有色产业、钢铁产业、农业养殖产业、能源化工产业等多条产业链品种体系,基本涵盖了国民经济发展主要领域。
从2018年到2022年,功能提升指数从30增长到60.75,累计增长102.5%,见图2.4。
图2.4 2018—2022年中国商品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功能提升指数
具体来看,从2018年到2022年,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仓单服务业务规模从136.36亿元增长到327.89亿元,约增长了140%;场外衍生品业务成交名义本金规模从9717.51亿元增长到15838.28亿元,约增长了63%;基差贸易现货购销额从2366.13亿元增长到4827.55亿元,约增长了104%。中国商品期货市场发展正加快从场内辐射至场外,更好满足实体经济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从2018年到2022年,机构发展指数从20增长到30.92,约累计增长54.6%,见图2.5。
图2.5 2018—2022年中国商品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机构发展指数
具体来看,从2018年到2022年,期货公司净资本从749.25亿元增长到1167.43亿元,约增长了56%;营业收入从261.75亿元增长到401.58亿元,约增长了53%。依托实体经济的发展,期货业从初期的经纪业务扩展到了风险管理、资产管理、投资咨询等创新业务领域,期货公司业务模式不断扩展,逐步实现了从通道业务提供者向综合衍生品服务商转型。
从2018年到2022年,对外开放指数从10增长到56.67,累计增长467%,见图2.6。
图2.6 2018—2022年中国商品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对外开放指数
具体来看,从2018年底到2022年底,我国商品期货期权国际化品种数量从3个增加到17个,约增长了4.67倍。继2018年3月原油期货作为首个对外开放品种成功上市后,连续四年分别新增1个、3个、2个、8个对外开放品种,市场开放速度不断加快,相关品种境外客户参与度不断提升,相应品种的国际定价能力也得到有效增强,越来越多的品种成为境内外客户进行商品交易的定价依据和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