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名词解释

“没骨”“双勾”“勾花点叶”

“没骨”是不用线条勾勒轮廓,直接用各种颜色涂成物体形象的一种画法。因为没有墨线骨干,所以叫作“没骨法”。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六记徐崇嗣 的《没骨图》说:“……画芍药五本……皆无笔墨,惟用五彩布成。”徐崇嗣是在他祖父徐熙 善于染色的“写生”画法基础上,又发展了一步,完成“没骨”画派的,所以追溯这一派的渊源,又常上推到徐熙。后世更有将梁代张僧繇 画“凹凸花”事算作没骨法的起源,未免接近附会。古代还有一派只用彩色描绘不用墨笔线条的山水画,也被称作“没骨”派。

[清]恽寿平《摹古图·牡丹》“拟北宋徐崇嗣设色”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南宋]赵孟坚《墨兰图》 现藏故宫博物院

[明]周之冕《四时花鸟图》(局部) 现藏旅顺博物馆

[隋]展子虔《游春图》 现藏故宫博物院

“双勾”用单线条描出物体形象的轮廓,术语叫作“勾”或“勾勒”。由于在进行描画时,基本上是用左右或上下两笔勾成物形,如用两条近似平行的线勾出一枝树干或用两条弧线勾出一片树叶,所以又称为“双勾”。在技法上,这是对涂色、渲染各项用笔而言的;在风格、形式上是对“没骨”画法而言的。如五代黄筌 一派的花卉,画面所有物形,基本上都用线条勾出,再填染彩色。又如宋赵孟坚 画水仙花,元张逊画竹,都只用墨笔单线勾出。这全属于“双勾”法。后一派——赵、张的画法因为不染任何颜色,所以又叫作“白描”。

“勾花点叶”是明代以来花卉画风的一种。因为一般花瓣比较单弱,颜色也多半娇嫩,所以用线条勾出;叶子比较厚,颜色也比较浓,所以用一两笔即全面抹、点而成。这一派,普遍称它为“勾花点叶”。明代周之冕 等是这一类画法的大量使用而有成就的人。

“青绿山水”“浅绛山水”

“青绿山水”画面彩色大量用浓重的“石青”“石绿”颜料,以表现山石的厚重和苍翠,增加画面爽朗、富丽的效果。还有在青绿山石的轮廓上加勾金色来增加画面的光彩和装饰趣味的,叫作“金碧山水”。这种青绿颜料的运用,古代已有,到了隋代的展子虔、唐代的李思训又更加发展,达到成熟的地步。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展子虔《游春图》、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南宋赵伯驹的《江山秋色图》等,都是不同风格的古代“青绿山水”杰作。

“浅绛山水”之“浅绛”是一种运用色彩的方法。为了破除画面上只用墨笔的单调,为了使得某些部分的形象突出,或增加画面上某种气氛,只用淡赭色渲染人面、树皮以及部分山石。用“浅绛画法”的山水画叫作“浅绛山水”,后世有把一些彩色较多但赭色占主要部分的山水画也混称作“浅绛山水”。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 现藏故宫博物院 PHWik4D9OS5J0LYCP7PCBQMDwFBx2mQc2czy2NnzWwUq6t3bmvKUO/x6UKDgzW+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