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关于法书墨迹和碑帖

谈起这方面的事,首先碰到书法问题。

中国的汉字,虽然有表形、表声、表意种种不同的构成部分,但总的称为——可以姑且叫作——“方块字”,辨认起来,仍是以这整块形状为主。因此这种形状的语言符号的书写,便随着中国(包括汉族和用汉字的各族人民)的文化发展而日趋美化。所以凡用这种字体的民族,都在使用过程中把写法美化放在一个重要位置。

这个道理并不奇怪,即便是使用拼音符号的字种,也没见有以特别写得不好看为前提的,同时生活习惯不同的民族之间,他们文化传统不同,不能相比,也不必硬比。比方西洋人不用筷子吃饭,而筷子并没失去它在用它的民族中的作用和地位。又如不是手写的字,像木刻版本或铅字印模,尚且有整齐、清晰、美观这些最起码的要求。就像纯粹用声音的口头语言,也还要求字音语调的和谐。我们人类没有一天离得开文字,它是人类文化的标志,是社会生活中一个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服装、建筑、器具等一样,有它辉煌的历史,并且人类对它有美化的迫切要求。

当然,只为了追求字体的美观,以致妨碍书写的速度及文字及时表达思想的效用,是“因噎废食”,是应该反对的。同时所谓书法美的标准,虽在我们今天的观点下,也可能有某些好恶的不齐,但是那些不调和的笔画和使人认不清的字形,总归不会受人欢迎。难道专写过分难辨的字,使读稿或排字的人花费过多的猜度时间,可以算得艺术的高手吗?

有人说汉字正在改革简化,逐渐走上拼音化的道路,人们都习用钢笔,还谈什么书法!其实这是不相悖触的。研究成为文化遗产和历史资料的古人书写遗迹,和文字改革固不相妨,而且将来每字即便简化到一点一画,以及只用机器记录,恐怕在点画之间未尝没有美丑的区别,何况简体或拼音符号还不见得都是一个点儿或一个零落的笔道儿呢?

以前确也有些人把书法说得过分神秘:什么晋法、唐法,什么神品、逸品,以及许多奇怪的比喻(当然如果作为一种专门技术的分析或评判的术语,那另是一回事,只是以此要求或教导一切使用汉字的人,是不必要的);在学习方法上,提倡机械地临摹或唯心的标准;在搜集范本、辨别时代上的烦琐考证,这等等现象使人迷惑,甚至令人厌恶。从前有人称碑帖拓本为“黑老虎”,这个语词的含义,是不难寻味的。但我们不能因此迁怒而无视法书墨迹和碑帖本身的真正价值。相反地,对于如何批判地接受这宗遗产,在书写上怎样美化我们祖国的汉字,在研究上怎样充分利用这些遗物,并给它们以恰当的评价,则是非常重要的。

战国帛书

汉简牍

汉瓦当文字

对于书法这宗遗产的精华,在今天如何汲取的问题,不是简单篇幅所能详论,现在试就墨迹和碑帖谈一下它们的艺术方面、文献方面的价值和功用。

法书墨迹和碑帖的区别何在?法书这个称呼,是前代对于有名的好字迹而言。墨迹是统指直接书写(包括双勾、临、摹等)的笔迹,有些写得并不完全好而由于其他条件被保存的。以上算一类。碑帖是指石刻和它们的拓本。这两种,在我们的文化史上都具有悠久传统和丰富的数量。先从墨迹方面来看:

殷墟出土的甲骨和玉器上就已有朱、墨写的字,殷代既已有文字,保存下来,并不奇怪,可惊的是那些字的笔画圆润而有弹性,墨痕因之也有轻重,分明必须是一种精制的毛笔才能写出的。笔画力量的控制,结构疏密的安排,都显示出写者具有深湛的锻炼和丰富的经验。可见当时书法已经绝不仅仅是记事的简单符号,而是有美化要求的。战国帛书、竹简的字迹,更见到书写技术的发展。至于汉代墨迹,近年出土更多,我们从竹简、陶器以及纸张上看到各种不同用途、不同风格的字迹:精美工整的“名片”(“春君”等简);仓皇中的草写军书;陶制明器上公文律令式的题字;简册上抄写的古书籍(《论语》《急就章》等);等等。笔势和字体都表现不同的精神,使我们很亲切地看到汉代人一部分生活风貌。

汉以后的墨迹,从埋藏中发现得更多。先就地上流传的法书真迹来看:从晋、唐到明、清,各代各家的作品,真是五光十色。书法的美妙,自然是它们的共同条件之一,而通过各件作品,不但可以看到写者以及他所写给的对方的形象,还可以提供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生活多方面的资料。至于因不同的用途而书写成不同的字体,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书风,更可以做考古和文物鉴别上许多有力的证据。

[东晋]王珣《伯远帖》 现藏故宫博物院

举故宫博物院现存的藏品为例:像张伯驹先生捐献的一批古法书里的陆机 《平复帖》,以前人不太细认那些字,几乎视同一件半磨灭的古董,现在看来,他开篇就说:“彦先羸瘵(zhài),恐难平复。”陆机的那位好友贺循的病况消息,仿佛今天刚刚报到我们耳边,而在读过《文赋》的人,更不难联想到这位大文豪兼理论家在当时是怎样起草他那些不朽作品的。王珣《伯远帖》、王献之《中秋帖》,在当时不过是一封普通的信札,简单和程度,仿佛现在所写的一般“便条”,但是写得那样讲究,一个个的字都像是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这种书札写法的传统,直到近代还没有完全失掉。较后的像五代杨凝式《夏热帖》和宋代苏轼、米芾,元代赵孟等名家所写的手札,不但件件精美,即在流传的他们的作品中,都占绝大数量。这种手札历代之所以多被人保存,原因当然很多,其一便是书法的赏玩。

文学作家亲笔写的作品,我们读着分外能多体会到他们的思想感情。从唐杜牧的《张好好诗》,宋范仲淹的《道服赞》,林逋、苏轼、王诜等的自书诗词里可以看到他们是如何严肃而愉快地书写自己的作品。黄庭坚的《诸上座帖》,是一卷禅宗的语录,虽然是狂草所书,但那不同于潦草乱涂,而是纸作氍(qú)毹(shū),笔为舞女,在那里跳着富有旋律、转动照人的舞蹈。南宋陆游自书诗,从自跋里看到他谦辞中隐约的得意心情,字迹的情调也是那么轻松流丽,诵读这卷真迹时,便觉得像是作者亲手从旁指点一样。这又不仅只书法精美一端了。再像张即之 寸大楷字的写经,赵孟写的大字碑文或长篇小楷,动辄成千累万的字,则首尾一致,精神贯注,也看见他们的写字功夫,甚至可以恭维一下他们的劳动态度。

[北宋]黄庭坚《诸上座帖》 现藏故宫博物院

至于双勾临摹,虽不是原来的真迹,但勾摹忠实的仍有很高的价值。像王羲之的《兰亭序》,原本早已不存,而故宫博物院所藏有“神龙”半印的那卷,便是唐人摹本中最好的一个。无论“行气”“笔势”的自然生动,就连墨色都填出浓淡的分别。大家都知道王羲之原稿添了“崇山”二字,涂了“良可”二字,还改了“外、于今、哀、也、作”六字为“因、向之、痛、夫、文”,现在从这个摹本上又见到“每览昔人兴感之由”的“每”字原来是个“一”字,就是“每”字中间的一大横画,这笔用的重墨,而用淡墨加上其他各笔。在文章的语言上,“一览”确是不如“每览”所包括的时间广阔,口气灵活而感情深厚。所以说,明明是复制品,也有它们的价值。同时著名作家的手稿,虽然涂改得狼藉满纸,却能透露他们构思的过程。甚至有人说,越是草稿,书写越不矜持,字迹越富有自然的美。所以纵然涂抹纵横的字纸,也不宜随便轻视,而要有所区别。

怎么说书法上能看出书者的个性呢?即如“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杜牧,笔迹也是那么流动;而能使“西贼闻之惊破胆”的范仲淹,笔迹便是那么端重;佯狂自晦的杨疯子(凝式),从笔迹上也看到他“抑塞磊落”的心情;玩世不恭的米颠(芾),最擅长运用毛笔的机能,自称为“刷字”,笔法变化多端,而且写着写着,高兴起来便画个插图,如《珊瑚帖》的笔架。这把戏他还不止搞过一次,相传他给蔡京写信告帮求助,说自己一家行旅艰难,只有一只小船,随着便画一只小船,还加说明是“如许大”,使得蔡京啼笑皆非。至于林逋字清疏瘦劲;苏轼字的丰腴开朗,而结构上又深深表现出巧妙的机智。这等等例子,真是数不完的。尤其是人民所景仰的伟大人物,他们的片纸只字,即使写得并不精工,也都成了巍峨的纪念塔。像元代农民保存文天祥字的故事,便是一个例证。

[唐]冯承素《摹兰亭序》(神龙本) 现藏故宫博物院

谈到碑帖,碑、帖同是石刻,而有区别。分别并不在石头的横竖形式,而在它们的性质和用途。刻碑(包括墓志等)的目的主要是把文辞内容告诉观者,比如名人的事迹、名胜的沿革,以及政令、禁约等。这上边书法的讲求,是为起美化、装饰甚至引人阅读、保存作用的。帖则是把著名的书迹摹刻流传的一种复制品。凡碑帖石刻里当然并不完全是够好的字,从前“金石家”收藏多是讲求资料,“鉴赏家”收藏多是讲求字迹、拓工。我们现在则应该兼容并包,一齐重视。

先从书法看,古碑中像唐宋以来著名的刻本,多半是名手所写,而唐以前的则署名的较少,但字法的精美多彩,却是“各有千秋”。帖更是为书法而刻的,所以碑帖的价值,字迹的美好,先占一个重要地位。

其次刻法、拓法的精工,也值得注意,看从汉碑到唐碑原石的刀口,是那么精确,看唐拓《温泉铭》几乎可以使人错认为白粉所写的真迹。古代一般的碑志还是直接写在石上,至于把纸上的字移刻到石上去就更难了,从油纸双勾起到拓出、装裱止,要经过至少七道手续,但我们拿唐代僧怀仁集王羲之字的《圣教序》,宋代的《大观帖》 ,明代的《真赏斋帖》 《快雪堂帖》 等,来和某些见到墨迹的字来比较,都是非常忠实的,有的甚至除了墨色浓淡无法传出外,其余几乎没有两样。这是我们文化史、雕刻史、工艺史上成就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不应该忽视的。

碑帖的文献性(或说资料性)是更大的。用“石经”校经,用碑志证史、补史,以及校文、补文的,前代早已有人注意做过,但所做的还远远不够。何况后来继续发现的愈来愈多!例如:唐欧阳询写的《九成宫醴泉铭》的“高阁周建,长廊四起”的“四”字,所传的古拓本都残损了下半,上边还有一个泐(lè)痕,很像“穴字头”(翻造伪本,虽有全字,而不被人相信)。于是有人怀疑也许是“突起”吧?我也觉得有些道理。最近张明善先生捐献国家一册最早拓本,那“四”字完整无缺,回想起来,所猜十分可笑,“长廊”焉能“突起”呢?这和唐摹兰亭的“每”字正有同类的价值(而这本笔画精神的丰满更是说不尽的),古拓本是如何的可贵!

其次像唐李邕写的《麓山寺碑》,到了清代,虽然有剥落,而存字并不太少。清修《全唐文》把它收入,但字数竟自漏了若干。所以一本普通常见的碑,也有校订的用处。又如其他许多文学家像庾信、贺知章、樊宗师等所撰的墓志铭,也都有发现,有的和集本有异文,有的便是集外文,如果把无论名家或非名家的文章一同抄录起来,那么“全各代文”不知要多出多少!还有名家所写的,也有新发现,在书法方面,即非名家所写,也常多有可观的。即使不够好的,也何尝不可做研究书法字体沿革的资料呢!

[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李琪藏本(局部) 现藏故宫博物院

至于从碑志中参究史事的记录,更是非常重要的,也多到不胜列举,姑且提一两个:欧阳修作《五代史》不敢给他立传的“韩瞠眼”(通) ,到了元代修《宋史》才被表彰,列入“周三臣传”,而他们夫妇的墓志近年出土,还完好无缺。这位并不知名的撰文人,真使欧阳公向他负愧。又如“旗亭画壁”的诗人王之涣,到今天诗只剩了六首,事迹也茫无可考,已经不幸了。而旗亭这一次吐气的事,又还被明胡应麟加以否定,现在从他的墓志里得到有关诗人当日诗名和遭遇的丰富材料。

[唐]王之涣墓志(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尉太原王府君墓志铭)

部分释文:惟公孝闻于家,义闻于友,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尝或歌从军,吟出塞,皦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口。

至于帖类里,更是收罗了无数名家、多种风格的字迹。从书法方面看,自是丰富多彩。尤其许多书迹的原本已经不存,只靠帖来留下个影子。再从它的文献性(或说资料性)方面来说,也是足以惊人的。宋代的《钟鼎款识》帖,刻了许多古金文,《甲秀堂帖》缩摹了《石鼓文》,保存了古代的金石文字资料。又如宋《淳熙秘阁续帖》所刻的李白自写的诗,龙蛇飞舞,使我们更得印证了诗人的性格。白居易给刘禹锡的长信,也是集外的重要文章。《凤墅帖》里刻有岳飞的信札,是可信的真笔。其他名人的集外诗文,或不同性质的社会史、艺术史的资料更是丰富,只看我们从什么角度去利用罢了。我常想:假如把历代的墨迹和石刻的书札合拢起来,还不用看书法,即仅仅抄文,加以研究,已经不知有多少珍奇宝贵的矿藏了。

从墨迹上可以看到书写的时代特征,碑帖上的字迹自然也不例外,同时刻法上也有各时代的风气。两方面结合起来看,条件更加充足,这在对文物的时代鉴定上是极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比如试拿敦煌写本看,各朝代都有其特点,即仅以唐代一朝,初、盛、中、晚也不难分别。现在常听到从画风上研究敦煌画的各个时代,这自然重要,其实如果把画上题字的书法特点来结合印证,结论的精确性自必更会增强的。再缩小到每个人的笔迹,如果认清他的个性,不管什么字、什么体,也能辨别。要不,为什么签字在法律上能够生效呢?

总起来说,书法的技艺、法书墨迹、碑帖的原石和拓本这一大宗遗产,是非常丰富而重要的,研究整理的工作在我们的文化事业中关系也很大。我个人不成熟的看法,认为这方面大家应做、可做而且待做的,至少有三点:

(一)书法的考察。分析它的发展源流,影印重要墨迹、碑帖,以供参考。

(二)文字变迁的研究。整理记录各代、各体以至各个字的发展变迁,编成专书。

(三)文献资料的整理。将所有的法书墨迹(包括出土的古文件)、碑帖(包括甲骨、金文)逐步地从编目、录文,达到摄影、出版。

当然这绝非一朝一夕和一人所能做到的事,但是问题不在能不能,而在做不做。现在对于书法有研究的人,是减多增少,而碑帖拓本逃出“花炮作坊”渐向不同的各地图书文物的库房集中,这是非常可喜的。但跟着发生的便是利用上如何方便的问题,当然今天在人民的库房中根本上绝不会“岁久化为尘”,只是能使得向科学进军的小卒们不至于望着有用的资料发生“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感觉,那就更好了!

《兰亭序》摹本从右到左依次为:[宋]赵构《临兰亭序》 [元]赵孟《临兰亭序》 [唐]褚遂良《摹兰亭序》 [唐]虞世南《摹兰亭序》 [唐]冯承素《摹兰亭序》 [明]王铎《临禇摹兰亭》 7Df1L70jxAvS3MEPcnU9yCVKWUcd79juDnTEyqIxqSVzJcLUmK3Y+sswT9ukw2w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