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书法与良渚文化文字

潘振元

良渚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著名的新石器文化,因这期文化最早(1936年)发现于浙江省良渚镇而得名。主要分布于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

良渚文化时期,无论是工艺品的数量、种类还是制作的工艺都已达到全国同时期其他考古望尘莫及的高度。也就是说这一时期,当地的经济、文化已经处在全国的高端,吴地已经进入人类的文明时期。同时从昆山出土的大墓小墓也可以考证,大墓富丽,小墓贫瘠,这就说明当时就已出现了等级、出现了社会的分层,制陶业、纺织业已经从农业里分离出来,尤其是精致的乐器工艺展示了当时高度发展的工艺水平。

一、关于良渚文化文字的四种观点

关于良渚文化与汉字的渊源,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1.良渚文化文字是我国古老的文字说

2.良渚文化文字与甲骨文是同一体系

3.良渚文化文字是独立的体系

4.良渚文化文字不属于文字说

前面三种观点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从出土的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来看,第一种观点是成立的。良渚文化文字具有笔画、结构和表意的功能,甚至不少字反复地出现,即说明这些文字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与大汶口时期的文字比较则更为先进,因此可以称为古老的原始文字。至于第二种观点也是成立的,因为良渚部落的迁徙把良渚先进的纺织、乐器等工艺带到了中原地区。同样,陶器上的刻符文字也传播过去了。良渚先进的文字或多或少地外流,在交流中融合,并影响了中原的文字体系,对文字的演进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第三种观点也部分认同,因为良渚陶器上的刻符文字的解读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难在广度、深度达到一致的认同。至于第四种观点,可能因资料采集的局限,观点较为片面。

二、吴地新发现的良渚文字及其意义

从太湖边新发现的良渚黑陶造型看,大多数的形状像鸟,可见当时对鸟的崇拜很浓,体现了良渚族群的原始宗教崇拜。同时,有一具女神头像的陶塑,应是良渚时期的女神崇拜,其头像正面的颈部刻有形如鱼脊状( )的刻画文字,应释读为“吴”,说明新石器时期渔业资源丰富的太湖流域,已形成“鱼”为图腾的部落或方国,并出现了很多非常成熟的刻画文字。为说明吴地新发现的这些刻画文字的性质及其意义,现分别探讨如下:

1.吴地良渚陶文有与甲骨文相似的文字

例如《甲骨文合集》拓片里的“二”( )、“白”( )、“山”( )、“明”( )和良渚陶文中的“二”()、“白” 、“山”( )、“明”( )形似。甲骨文中出现与这些良渚陶文相同的文字,这正是吴地良渚人迁徙中原将文字传播、融合到汉字体系的结果。正如周晓陆主编的《中国消失的文字》一书,分析了新石器文字在消失、融合中的作用,“主要是由于它们为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一些积极的要素,比如说对字形的肯定,对抽象笔画的肯定,但是一旦汉字吸取了当中最有益的营养,比如良渚文化和山东大汶口文化中吸取了一些营养以后,便迅速走上了自己创字的道路”。事实证明,当时先进的良渚陶器文字传播到中原后,在融合过程中对其汉字的起源与发展确实起了作用,对甲骨文的产生有明显影响。如蔡运章所说“江苏吴县澄湖古井遗址出土良渚文化陶罐腹部刻有‘冓戉五族’四字,陶寺文化的朱书文字明确显示了其与商代甲骨文属于同一体系的文字,因此它无疑应是以商代甲骨文为代表的汉字的直接祖先”。

2.在吴地良渚陶文中能找到与良渚文化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相同的文字

例如崧泽文化陶文和良渚陶文,杭州余杭陶文与吴地陶文里有相同的文字,如除了上述讲到的“吴”字之外,还有吴地良渚陶文中的“丘”()与崧泽文化中出土的丘字相同;吴地陶文中的“盟”( )字与杭州余杭出土的( )相同等等。这些表明当时良渚刻画文字在不同时期、不同部落之间都有不同程度的联系与交流。

3.在《商周图形文字编》中能找到与吴地良渚陶文相同的文字

如《商周图形文字编》里的“天”( )、“日”( )和良渚陶文里的“天”( )、“日”( )等刻画字形相同,说明一种可能:那就是良渚部落在海侵迁徙过程中,有的部落在中原地区扎下了根,建立了徽号与方国,才会要在商周的中原地区出现其徽号。

4.良渚陶文已出现重复使用的汉字

如在女神头像颈下出现的“吴”字,形如鱼脊状,在良渚文字中反复出现。显然与图腾有关。“鱼”在吴地与“吴”是同音,故可释读为“吴”字。过去“吴”字的源头,只能追溯到商代的甲骨文。现在可上推到新石器的良渚时期。它与甲骨文、金文的“吴”字相比,虽基本结构没变,但其意趣与形态上,鱼脊的一些斜画开始趋横,在商代“吴”的字形已基本完成其演变。但“吴”字的原始形态还在一直流传,至少在春秋时期的吴王剑上仍能看到良渚“吴”字的原始结构。如在安徽淮南赵家孤堆出土的“工 )太子姑发聂反”剑与陕西榆林三角坪出土的“工 )王”剑,都将吴王剑铭文中的“句吴”,写成同音异形的“工 )”。其“吴”的同音字“虞”( )字,其音部的“吴”,依然使用了良渚时期的鱼脊形,这既可反证良渚时期的“鱼脊形”刻画文字释读为“吴”字是准确的。同时,也可成为吴地良渚文字对中原文字影响的一个典型例证。

5.在吴地良渚陶文中出现了原始八卦文字

在吴县澄湖良渚黑陶上出现的八角星纹“ ”,盛行于新石器时期的太湖地区。这个字见诸于菘泽文化、凌家滩文化、小河沿文化和马家窑文化。吴地良渚黑陶上出现的“ ”字,也被认为是九宫,表达的是“太阳天齐与日表”的含义。尽管专家对上述八角星纹的说法还意见不一,但我认为应是吴地先民的一种信仰。

6.在吴地良渚陶文中已存在很多原始象形文字

在吴地良渚陶文中,已出现摹仿鱼、鸭、鼠、牛、鸟等象形文字,都能见其形而知其意,由此可知新石器时期已普遍饲养了家畜,反映出吴地初民的生活向往。同时,也倾注了一种带有美感的观察,显示其想要表达的形态与心中意象的追求。其中,已贯彻了抽象的原则,蕴含了一种审美理念,也体现了我国文字肇于自然的特点。

7.在吴地良渚陶文与巫教有密切关系的文字

1997年,苏州昆山赵陵山遗址发现了中国考古史上最早剥离出的良渚祭祀高台,学术界称之为“土筑金字塔”。《中国文字起源》一书认为:“这种情况显示良渚文化‘宗教神权的力量异常活跃和强大’,‘宗教权力与世俗权力相结合’,良渚文化的巫师或祭司为了与神进行交流,以维持其统治权力,他们创造了一个符号系统”。这种以文字为代表的符号系统,随着良渚文化与大汶品文化、龙山文化之间贸易关系不断扩大的需要,必然引发文字的交流、互融与发展。因此,在良渚文字中必然留有巫教文化的痕迹。

8.吴地良渚陶文与古代神话有关的文字

例如商代青铜器上出现的“鸟喙衔着串在一起的两个圆圈”的图腾,与吴地良渚黑陶上的刻文相同,这种将鸟的“卵生”作为一种生殖崇拜的原始信仰,后来成为《山海经》中“羽民国”“卵民国”的神话传说。但可确认其源头出自吴地良渚文化。

9.吴地良渚陶文已出现成组非常成熟的书写性文字

在吴地良渚陶文上出现成组的书写性汉字,并非孤例。如山东龙山文化的“邹山丁公遗址陶文”“南塘文化遗存的刻画文字”“江苏高邮龙虬庄陶文”都有出现。可以说,这些洋溢着书写性的吴地良渚陶文,不仅是最古的文字,而且具备了中国书法表情达意的基本技能,成为我国史前书法艺术的滥觞。

三、吴地良渚文化文字的消亡及保存

公元前二千多年前,吴越地区地理气候转变,发生了历史上严重的第三次海侵,北面的冰河开始融化,海平面大幅度提升。太湖平原的海拔只有2—3米,海侵最高的海水为4米。长江下游太湖平原以及其他沿海地区成为一片汪洋,淹没了几乎所有的良渚聚落。随着迁移、外逃,经过千年发展起来的良渚文化消失了。海侵不同于海啸。海啸是突如其来的,海侵是海水慢慢地渗进提高的。据考古分析,从良渚的第一期就已经有人迁徙了。最后,由于太湖流域平原地带全部淹没了,那么良渚文化也就结束了,它的基础没有了。

海侵阻止了良渚文化的继续发展,使良渚文字成了消亡的文字。但实际上良渚文化并没有消失,而是以两种比较重要的形式保存下来了:

一种是由于海侵的威胁,当地的部落不断地迁移,一条路线是从苏北到山东南面,至山西,最后进了中原。其实从商代的青铜器上可以看出良渚文化的流动:青铜器的造型可以从良渚文化的陶器那里找到源头。

第二种保存形式是在良渚文化的部落里有一些靠近浙江的其他地方,它的海平面达到22—35米,海水只有4米高,也就是说在浙江余杭的周边并未受到海侵的影响,所以余杭那里出土了大量良渚遗存的东西。

因此,虽然海侵阻止了良渚文化的继续发展,使良渚文字成了消亡的文字,但吴地的良渚文化文字最后融合到中原文化中间,在实践中通过书写、美化等不断地得到发展,使良渚的刻画文字成为中国文字的源头之一。

听课心得

我惊讶于脚下这片繁花似锦的土地上,在历史的长河里曾出现过如此先进的良渚文字和绚烂的工艺,曾因海侵的威胁而或逃亡或迁徙,直至几近消亡。

那些已经逝去的岁月里竟有这样一幕幕潮起潮落、惊心动魄的故事,一点一滴都刻在了岁月里,留下痕迹。

如果不是这次讲座,也许永远不会了解书法和良渚文化有如此的渊源关系。

(苏州大学文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黄延萍听课整理) Nt2ZMIdKKSx4VMeBvpEqmM5svAnTTbUzTvwZgyH6mb6pxRDInZe/Z7Ct5mXXW4y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