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书法与追踪古人的书写动作

刘涛

书法先贤的书写动作含有用笔技巧,后人“以古为徒”临摹名迹,“得古人笔意”的用笔,“得古人位置”的结体,实质上是得了古人写出名迹的手势动作。作书,书写的手势动作造就名迹之行,从无形到有形。学书,以书迹之形追寻古人的手势动作,从有形追无形。贴近古人的手势动作,则有助于学习他们的作书之法。

一、临书与摹书

学书,不外用笔与结构,初学的途径有两种——临书和摹书。临书是对字帖仿写,以“眼”取“字”,以“心”驭“手”,以“手”使“笔”的仿写,不受载体材质的限制。临仿之法,大约在“有册有典”的殷商时代就有了。摹书是以纸覆帖影写,或双钩,或描红。此种写法,造纸术发明若干年后才出现。先有复制名迹之摹,始于南朝,后有习字之摹,大约在唐代。宋朝以后,初学书者,往往先摹书后临书,摹书年限短,临书时间长,而且大多轻忽摹书,重视临书。

在考古出土的书法文物中,古人临书的较多,摹书的较少。汉简中,有一些临书的习字简,敦煌石室发现的卷轴古写本,也见到了古人的临书之迹。其中最精致的一件是贞观十五年(641)蒋善进临写的智永《真草千字文》残卷。另有唐人临王羲之草书《十七帖》卷中的一些单帖,以及学童所临王羲之的《兰亭序》。所见古代摹书之迹,只有复制名迹的摹本,而无学书的影写之本。

二、前人对临摹的认识

关于临摹,前人有不少看法。南宋词人姜夔是第一位全面论述“临摹”的书家,后人对这方面的论述大多是对其的继承或补充。总的来说,临摹的要点有四:

1.初学者先摹后临

姜夔在《续书谱·临摹》中说“摹书最易”,“唯初学者不得不摹,亦以节度其手、易于成就”。清末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学续篇二十二》也说:“欲临碑,必先摹仿,摹之数百过,使转行立笔尽肖,而后可临焉。”

2.临书、摹书的利弊

姜夔认为: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清道光年间书家周星莲在《临池管见》转述临摹的功能:“初学不外临摹。临书得其笔意,摹书得其间架。”

3.临书易进、摹书易忘

姜夔还认为:临书易进,摹书易忘,经意与不经意也。简单地说,临书时要反复研写比较,用心较多,摹书是依葫芦画瓢,较少费神,所以,临书容易进步,摹书却容易忘记。

4.临摹贵在详谨

姜夔道:夫临摹之际,毫发失真,则神情顿异,所贵详谨。明李日华《竹懒书论》也道:“即楷札长短,亦须经意,求与原者不差分毫,方易于追步,此无他法,一似欲作伪迹欺人者,则无不肖矣。”

三、尽形得势

南朝庾肩吾在《书品》提示:“若探妙测深,尽形得势,烟花落纸,将动风采”。这个“尽形得势”,可以引清初书家冯斑《钝吟书要》的一段话为注脚:“用笔在使尽笔势,然须收纵有度;结字在得其真态,然须映带匀美。”从上可知,“形”关乎结字,“势”则关乎用笔。

1.“形”与“势”的联系与不同

名迹之“形”蕴含着“势”,即书家的用笔技巧、性情意趣和书法神采。在书法临摹中,首先要理解“形”与“势”的联系与不同。

(1)在书法作品中,“势”通过“形”展现

书写之势,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由形而鉴,通过“形”追求“势”,所谓“有形则有势”。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学续第二十二》中说:“学书必须模仿,不得古人形质,无自得性情也。”

(2)作书与学书,“形”和“势”先后不同

书家作书,意在笔先,“敏思藏于胸中,巧意发于毫铦”,而后凝聚于书迹;学书则是逆向回溯,先求“形似”,但拘于形迹则是死形,须由名迹之“形”遍踪古人用笔之笔意或笔势。

(3)“形”与“势”两者关联的东西不一样

朱和羹在《临池心解》中道出:学得点画结构的“形似”,只须勤学功夫深。能够用笔势,则关乎禀赋。换一句话说就是:结体之功在学力,用笔之妙关性灵。“势”比“形”更难得。

2.古代书家观察书写之“势”的两个角度

书论发轫期的汉晋,书家论书以势为先,且把势看作书写技艺,认为“得势便,则已操胜券”。认为得势之迹,形态自然生动,形神兼备。在观察、描述书之势时,大致有两种角度:

从审美角度上,以字画形态比况势。如东汉蔡邕在《篆势》中所谓“不方不圆,若行若飞”,又如西晋索靖在《草书势》中所谓“逸游盼向,乍正乍斜”。

从用笔技巧上,以书写动作谈势。如西晋成公绥在《隶书体》中所说,“轻拂徐振,缓按急挑,挽横引纵,左牵右绕”,又如南朝庾肩吾在《书品》中所说,“或横牵竖掣,或浓点轻拂,或将放而更流,或因挑而还置”。

四、手势动作

书写之势,源自书家的手势动作。古人用手执笔,以笔为观察点,将书写的手势动作细化为“锋铦来去之则,反复还往之法”,一一将这些动作命名并记录在案,统曰“笔法”。因此,我们可由古人总结的笔法,了解各种书写的手势动作。

1.执笔的“拨镫法”

古人论笔法,首重执笔,要腕竖、指实、掌虚,便于运笔而成墨道形势。腕、指、掌,以安顿手指的指法为要。通于运笔的指法是晚唐陆希声的拨镫法,“擫押钩格抵”五字诀,南唐后主李煜复增“导送”为七字诀。

2.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以楷书“永”字八画对应八种笔法,相应动作如下:

侧法写点,侧不得平其笔,当侧笔就右为之;

勒法写横,勒不得卧其笔,中高两头下,以笔心压之;

努法写竖,努不宜直其笔,直则无力,立笔左偃而下,最须有力;

趯法写挑,趯须得势而出,出则暗收;

策法写提,策须斫笔,背发而仰收,则背斫仰策也,两头高,中以笔心;

掠法写撇,掠者,拂掠需迅,其锋左而欲利;

啄法写短撇,啄者,如禽之啄物也,其笔不罨,须疾为胜;

磔法写捺,磔者不疾不徐,战而去,欲卷复驻而去之。

3.用锋之法

用锥体毛笔写字,因应字画方向而运笔,笔锋因应书写动作起倒,锋势出现变化,自然之理,书家概括为用锋之法,以便后学。用锋之说,初见唐朝徐浩《论书》:“用笔之势,特须藏锋,锋若不藏,字则有病。”宋姜夔《续书谱·用笔》补充:“笔正则锋藏,笔偃则锋出,一起一倒,一晦一明,而神矣。”

4.隐笔法

唐朝张怀瑾《论用笔十法》引《翰林秘论》曰:“凡攻书之门,有十二种隐笔法,即是迟笔、疾笔、逆笔、顺笔、涩笔、倒笔、转笔、过笔、提笔、啄笔、罨笔、赲笔,并用笔生死之法,在于隐幽。”所谓“隐笔法”,实是运笔动作,这些动作不与形态对应,难从形迹察知,故曰“隐笔法”,又因其关乎笔势的承接、形态的生动,故视为“用笔生死之法”。

5.用笔取势之法

宋朝流传一卷托名王羲之的《笔势论十二章并序》,其《观彩章第八》说及用笔取势之法,涉及笔锋起止,运笔速度,笔画长短,体势宽狭,如藏锋者大、侧笔则乏、押笔者入、结笔者撮、悬笔者逼遂、战笔者合、带笔者尽、翻笔者先然、起笔者不下等笔法。

6.节奏之法

宋朝相传的王羲之《书论四篇》曰:“每书欲得十迟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然后是书。若直点急牵急裹,此暂看是书,久味无力。又须用笔着墨不过三分,不得深浸,毫弱无势。”从中可知,书写之势与用墨的深浅润燥和用笔的轻重缓急相关。

奇出焉,常欲笔锋在画中,则左右暂无病。

听课心得

学习书法,不可避免要碰到一个问题,怎样用笔?本讲座给我最大的惊喜就是它的思考方法,没有直接讲解手势动作,因直接讲则太过繁琐或抽象,但通过手势写出来的一笔一画展现给学生看则比较具体,通过具体的笔法来描述抽象的动作概念,新颖别致。这也启发我们,当我们不能直面某个问题时,可以换个角度思考,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苏州大学文学院2016级研究生高长美听课整理) 7AViZVCYcXjdJwPC28IMsugi8lysA2pALtlI0cJ608CZXJMde60X16a7L9+9k8+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