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书法与传统文化习得

陆家衡

书法是我国历史悠久而又最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艺术,它以汉字特有的线条和书写规律,表现出丰富多彩的笔法、章法和笔势,反映人们的气质、情趣和审美理想。书法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美化书写形成,进行艺术创造的成果,在传统文化中具有极为尊崇的地位,也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取代的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

一、汉字与书法的起源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有: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世上虽然有如《格萨尔王》、早期佛教教义等口口相传的传承方式,但最终还是要靠文字延续。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了五千多年而不衰的文明。文化是文明的符号,文字是文化得以传承的关键载体。中华文化经久不衰除了其包容性外,汉字(象形、部首偏旁)表意不同于由字母组成的其他文字,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有生命力的字体。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曰:“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这是“文、字、书”的本义。

从堆石记事→结绳记事→陶文等象形性符号文字→甲骨文→金文→篆文→成熟的隶书,汉字的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丰富了线条的表现力。这就使汉字的书写有了美观、艺术的可能。

甲骨文是三千多年前殷商时期的遗物,被学者认为是现代汉字的鼻祖。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汉字构造规律概括为“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项为造字原理,是“造字法”;转注、假借则为用字规律,是“用字法”。

二、书法艺术与儒释道

(1)书法与儒家思想

汉唐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书法艺术遵循儒家“中庸之道”,在书法史上最能体现中和之美。

儒家崇奉孔子,崇尚“礼乐”、“仁义”,提倡“忠恕”、“中庸”,主张“德治”、“仁政”,重伦理,为中国几千年封建之正统。孔子一生为“仁”。何为“仁”?孔子最初发现桃仁被核这个坚硬的外壳包裹着,敲碎了核里面却是最柔软的“仁”部分。孔子说的“仁”,正是社会最柔软、最具生命力的部分,需要内王外圣的“坚固”的理论体系去保证。

西汉的大一统政策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隶左规右矩,稳重之气通体可见,这与儒家的理智、严谨、中和的生活作风形成了完美统一。

唐代儒家思想经“正义”重新垄断思想阵地,“儒式艺术”成为时代主流,唐楷是儒家艺术代表。“唐人尚法”:自觉地遵从技法,对技法规范的苛求甚至可以说臻于极致,形成了端庄谨慎、密实雄健的书风,尽善尽美。唐楷的代表书法家有欧阳询、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等。

(2)书法与道家思想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道”生万物,以“道”为最高信仰,对书法艺术的影响比起儒家,有过之而无不及。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通观整幅书作,一股涌动的生命情绪携着自然之气喷薄而出,笔法自如,章法精妙,自然天成。

(3)书法与佛家思想

如果说在魏晋时期佛理借助“性空”思想浸染玄理,给同期书法带来一种清淡而并未从根本上影响书法的话,那么随着中唐以后禅宗一套完整的世界观、人生哲学和认知模式的确立,佛理彻底地征服了文人士大夫。代表有智永的《真草千字文》(“永”字八法)、中唐张旭和怀素的狂草。佛家对中国书法的影响深远,佛教自东汉传入,经约六百年的孕育基本成熟。

心得体会

古代传统文化中特有的器物:甲骨、钟鼎、竹简、锦帛、碑、匾额等,以及“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为书法艺术提供硬环境;阴阳五行思想等传统文化为书法艺术提供软环境。这些软硬环境给书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的滋养、提高书者审美情趣和能力,开阔想象空间,以创造新的艺术形象。同时,书法艺术的创造性、个性化、想象力方面的自觉追求,反过来又能够促进软硬环境的改善,因此书法艺术对传统文化的发展有着反哺的作用。

(苏州大学文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邵婉听课整理) nDOGDMNewW6KJPi5hEA5vZkXZJAMYWJxqpioK+I3dECgf13DVEcURGpJwLit9NF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