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书法与中国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

葛鸿桢

“书法与中国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这个题目在蒋彝先生写于20世纪30年代并在英国出版的 Chinese Calligraphy (中文名为《八法南针》)一书最后一章有所提及。该书后来译成中文出版,书名为《中国书法》。在西方,视觉艺术主要分成三大块:绘画、雕塑、建筑。在中国,除了这三大块,还有书法。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讨论中国艺术,即书法与绘画、雕刻、建筑三种类型艺术的关系。

一、书法与绘画

1.书画源头相同

中国素来有“书画同源”之说。书法是依附于文字的一种书写艺术,汉字的起源大致有三条途径:结绳记事、符号、图画。汉字的起源主要来自图画,故亦称“象形文字”。之后,逐渐产生了六种造字的原则,称之为“六书”,并在此原则下繁衍出很多文字,这样的文字既表音,又表意,与图画逐步拉开了距离。而中国的绘画,也是从描摹物像发展起来的,现在能看到的早期岩画上的人与动物的形象,与原始文字无多大差距。以后,逐渐趋向对物像的“逼真”描摹,与文字拉开了距离。

2.书画工具材料相同

尽管文字与原始绘画均起始于比较抽象地描摹物像,以后逐步分道扬镳,但构成文字与图画的基本元素是一样的。由于使用的工具毛笔及墨是相同的,文字与图画的基本元素都是由毛笔蘸墨汁画出的“线条”来构成的,这便是中国画与书法的共通之处。

3.书画笔法(线条)相互渗透

中国的文字从雏形的陶文至已经成熟的甲骨文,再逐步演变成金文、籀文(石鼓文)、秦篆、汉隶……一直未断裂过,特别是在汉代,当隶书盛行之时,同时也出现了章草、行书、楷书,到东汉更出现了今草,可以说在汉代各种书体的演变已大体完成。绘画资料是有断层的。已知三代的绘画以春秋战国为主,西周以前的作品相对要少一些,但大多以壁画的形式存在过。现今能够看到先秦时期的绘画仅仅有两幅著名的战国帛画:《人物驭龙图》和《人物龙凤图》。

在汉末,“草圣”张芝开创了“今草”,又称为“一笔书”,主要是因通篇的书法线条有连绵不断的感觉而得名。据记载,在汉朝也出现了“一笔画”,也是因为绘画线条似连绵不断而得名。由于中国画的造型是以线条造型为主的,工具又与书法相同,故绘画的笔法也随着书法笔法的发展而不断丰富。

元代书法大家杨维桢说过:“士大夫工画者必工书,其画法即书法所在。”至清初,大画家石涛曾有诗句云:“画法关通书法津,苍苍茫茫率天真。”郑板桥则以草书笔法融入他画的兰竹里。清末至民国初期,则有吴昌硕把石鼓文笔法融入他的绘画作品中,造成了浓厚的金石气。按照传统,对中国画的欣赏,第一要点就在于“气韵生动”。而要做到气韵生动,所用的点画线条就要“活”,不能“死”。那么,把书法的笔法融入绘画之中,便是使绘画线条“活”的保证,就能做到“气韵生动”。反之,如果绘画线条中出现“死”的用笔,就会引起观画人视觉的不愉快。

二、书法与雕塑

书法与雕塑的相似不像书法与绘画那样显而易见,但是决不意味着它们的相似之处就较少。在蒋彝先生所著的《中国书法》里,蒋先生在谈论雕刻与书法的关系时,首先提到了古文字与陶器制造的相互关系,他列举了七种不同的古体“壶”字,从不同形状的“壶”字,可以联想到那些与古文字造型相似的陶壶。古代的玉器,一般图形简单,但即使其中最简单的也有无可忽视的美学价值。玉器中有许多只刻了自然界的物体。根据用途需要作风格化的处理。有些青铜器、陶器、瓷器、也都有类似的情况。其实,书法与雕塑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非仅仅如上所说的局限于古文字书法的那种近似于绘画的“象形文字”,其他书体的书法也可与雕刻建立密切的关系。特别到近现代甚至当代,许多雕刻品都可与书法建立相当密切的关系。

三、书法与建筑

在中国,宫殿、庙宇、祠堂、亭、台、楼、阁或某些民居、房舍,挂横批(匾额)、对联等等书法作品的情况比比皆是,这似乎也能反映书法与建筑的关系,但这类情况只是简单的叠加而成。在这里讨论书法与建筑的关系,还要触及汉字书法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

1.书法与建筑设计间的关系

建筑无论在东方或西方都不企图模仿自然,因此,人们把建筑视为最抽象的艺术。很明显,人类第一座建筑物并非为了美学的目的而修建的,而只是用石块或树枝堆起来遮风避雨的。建造者在设计出一种满意的式样以前,无疑尝试过多种方案,后来的建造者才有可能把注意力兼顾到艺术方面的考虑。

究竟是古代建筑家是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创造出这些(相对来说)精致的房屋式样,而后书法家模仿它们?还是这些房屋式样是受到古体字形的启发呢?情况可能是这样的:在出现房屋之前显然不可能有表示房屋的字,但有意识的房屋式样出现时,这究竟是建筑家的创造还是书法家的创造呢?对此不可能给以明确的答案。蒋彝先生认为:至少可以说中国建筑中一个最典型的式样——下垂式屋顶——肯定是从书法中来的。在古体字中房屋的屋顶描绘成一个倒写的字母“V”,这是最原始的房屋屋顶的形状。实际上,直到今天,中国有些落后地区农民的茅屋顶还是这个形状。但在后来的书体中把这个倒写的字母“V”写得稍许弯曲些,使它增加一些美感。和这个改变相适应,房屋的屋顶也开始弯曲了。

事实上,书法对建筑的影响通常比以上所述的更为微妙,这在建筑物的总体结构、形状和比例中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的建筑物并不隐藏他们建筑物的支撑框架,房屋的骨架——柱、椽、梁——都显露在外,无论在室内和室外都可以看见。柱子一般是木制的,首先自然是把它竖起来,其次架上横梁和椽子,再用砖砌墙,在屋顶上铺瓦。这样的建筑物必须在房基上保持牢稳的平衡,正如一个字必须在它的基座上保持平衡一样。

书法和建筑之间更有趣的联系是利用字的形态来设计建筑物的平面图。房间、厅堂、庭院的布局有时模仿“中”字和“品”字的字形。

2.建筑物中融入某些书法元素

建筑物细部的图案中也加进了方块字,特别是窗和栅栏表明了这一点。玻璃窗很晚才传入中国,从前的窗户上装上了木格子并糊以薄纸,也有嵌以半透明的云母片,用以采光。窗格子常常精工雕刻成带有吉祥含义的字,如“福”、“寿”、“善”等等。这些也是在建筑物中融入书法元素的常见实例。

总而言之,在中国,任何可以称为艺术品的东西都或多或少与书法有某些联系,有的比较明显,有的比较隐晦。它们的共同点可能体现在设计图形本身,也可能采用了书法的某些特点。因此,书法艺术高居于所有各种艺术之首位。如果没有欣赏书法的知识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中国的美学。

听课心得

之前,总是简单地以为书法只与绘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我国的象形文字起源于对自然物象的描摹,属于早期绘画的一种类型。听了讲座以后才发现,原来书法与绘画、雕塑,以及建筑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书法不仅仅是跳跃在宣纸上的文字,更是融入中国古典艺术之中,当我们徜徉在古典文化之中时,不经意间就会触摸到书法的魅力。

在中国,书法不仅仅是书写的技术,更是审美的艺术,体现着书写者独具匠心的精巧构思与设计。在中国,艺术的世界本无界限,书法的艺术总会受到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并影响着其他艺术形式。

书法艺术源于中国,是其他国家文字书写无法媲美的文化瑰宝。

(苏州大学文学院位2016级研究生吕佳听课整理) /FCh1H5BBef0AKiWqkMQtyzlKS9/1yeS772jhqdWESuwVTZ5AnWdcK4TGzGG2+2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