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八、复句分析

(一)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

分析复句主要是指明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

章文熊曾把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概括为三种:

逻辑关系 如因果关系、假设条件关系等。

事理关系 如并列关系、承接关系等。

心理关系 如递进关系、转折关系等。

这三种关系是复句分类的基本依据,但并不是分类的标准。试比较下列复句:

(1)孩子着了凉,生病了。

(2)孩子着了凉,所以生病了。

(3)孩子着了凉,于是生病了。

(4)她是南方人,她的丈夫是北方人。

(5)她是南方人,她的丈夫却是北方人。

例(1)的两个分句之间既有承接关系(或称之为连贯关系),又有因果关系。不妨说,它表达的是一种模糊关系。语言这个工具,为了适应交际的需要,不但具有明确性,而且也具有模糊性。当然,这里讲的模糊,不同于通常所说的含混不清。含混意味着令人费解,而模糊语言却能满足人们的交际需要。正因为如此辨识(1)句是承接复句还是因果复句是不必要的。或者说,称之为承接复句或因果复句都有一定的依据,前者是从事理方面说的,后者是从逻辑方面说的。(2)句呢,因为用了“所以”,可归于因果句。(3)句用了“于是”,可归于承接句。复句的类别是以关联词语为标准的,“所以”和“于是”都属关联词语。把(2)句归于因果句,把(3)句归于承接句,这是根据显性关系加以归类的结果。指明复句的显性关系,并未否定它们的隐性关系。比如(2)句的显性关系是因果关系,承接关系则是它的隐性关系。(3)句的情况恰好相反,承接关系是显性关系,因果关系是隐性关系。(4)句属并列关系,它的显性标志通常是不用关联词语,或者称之为零标志。(5)句在(4)句的基础上添了“却”,表示转折关系。这并不是说(4)句隐含转折的意思,通过“却”让隐性关系变成显性。(5)句有一个预设:南方人的丈夫是南方人。有这个预设,(5)句中的转折关系才存在。(4)句并没有这个预设,所以它不隐含转折关系。

双重标准不可取,双重依据却是经常采用的。例如下列图形正说明四种复句(因果句、假设条件句、转折句、让步句)采取的是双重依据。

依据是双重的,标准是什么呢?是关联词语。下列句子没有关联词语,必须通过一定的关联词语去理解,而这特定的关联词语是由语境提供的。

有了他的帮助,事情就好办了。

这个句子提供的依据是,分句之间的关系是相承的。语境须提供另一种依据。或者说明事情已经实现,那么当归入因果句,即通过“因为……所以”去理解。或者说明事情尚未实现,那么当归入假设条件句,即通过“如果”去理解。

有些复句有双重依据,归类时也可以侧重一个方面。先看下边的图例。

通常不把上列句式归为四类。或者依据逻辑关系,把(Ⅰ)和(Ⅲ)归为一类,(Ⅱ)和(Ⅳ)归为一类。或者依据事理关系,把(Ⅰ)和(Ⅱ)归为一类,(Ⅲ)和(Ⅳ)归为一类。

从上边的说明可以知道:

第一,用“即使……也”的句子,有双重依据,可以单独列为一类。也可以依据单一的特点,或者归入“如果……就”一类,或者归入“虽然……但是”一类。

第二,用“如果……就”的句子,表示充分条件,所以可以与“只要……就”归入同一类。用“如果不……就不”的句子,表示必要条件,所以可以与“只有……才”归入同一类。若是采取另一种依据,不妨把用“如果……就”的句子与用“如果不……就不”的句子归入同一类,而把用“只要……就”与“只有……才”的句子归入同一类。

(二)关联词语

人们大都认为关联词语虽然不是与名词、动词等并列的词类,但是至少该属于词法范畴的。其实,关联词语与词类的性质很不相同。词类是独立于句子结构之外的,而关联词语却依存于句子结构。离开了句子,无所谓关联词语。这样看来,关联词语与句子成分倒比较接近,可以称之为关联成分。可是关联词语又不能与句子成分并列,因为有些关联词语在句子中本来就充当状语。当然,大多数关联词语并不充当句子成分,它们属于超层次的语言单位,是挂在句子上边的一些零碎。

人们总是把关联词语与复句联系在一起的。当然,有些语法书也注意到复句形式充当单句成分的情况,如“不但内容好而且韵律美的歌曲是大家喜爱的”。可是关联词语还有更广泛的运用范围。例如:

(1) 只有 人民 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2) 只要 努力 能争取胜利。

(3) 无论 得遵守纪律。

(4) 不管 什么时候 要提高警惕。

(5) 即使 困难也 完成任务。

这些单句使用了关联词语,都隐含着条件关系,当作条件复句(包括假设条件)的紧缩形式也未尝不可。

(三)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

联合短语和偏正短语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前者原则上可以多分,后者只能二分。比如“中国美国”是两项组合,当然只能二分。但是增加了项目,如“中国美国日本”,就可以多分了。偏正短语则不然,增加了项目,仍旧只能二分。例如“中国上海”延长为“中国上海浦东”,仍旧只能二分。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的差别有些类似。例如:

(1)前边是山,后边是水。

(2)棉花纺成纱,纱织成布。

(3)或者你去,或者我去。

(4)因为风太大,所以比赛改期了。

(5)如果再烧一会儿,水就会开的。

上边的句子各增加一个分句:

(6)前边是山,后边是水,中间是一片肥沃的土地。

(7)棉花纺成纱,纱织成布,布做成衣服。

(8)或者你去,或者我去,或者我们一块儿去。

(9)因为风太大,所以比赛改期了,我在家休息。

(10)如果再烧一会儿,水就会开的,汽也马上会冒出来。

(6)、(7)、(8)三句延长了关系,可以多分,是联合复句。(9)、(10)两句增加了分句,没有延长关系,只能二分,属偏正复句。用“不但……而且”的句子,关系可以延长,所以归入联合复句。例如:

(11)他不但学习好,而且工作好,尤其是思想好。

(12)不但事情多,而且时间少,更何况要求高呢?

按照这个标准,用“与其……不如”的句子,用“与其……宁可”的句子,“宁可……决不”的句子,只能二分,宜归入偏正复句。

偏句和正句是怎样划分的?表达逻辑关系的复句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的:表原因的分句是偏,表结果的分句是正;表条件的分句是偏,表结果的分句是正,如此等等。所以,说话的重点不一定在正句,也可以在偏句。例如:

问:屋子里为什么这么热?

答:因为生了炉子。(偏句,说话的重点)

表达心理关系的复句是以主观判断为依据的。试比较下列句子,客观事实一样,由于说话人的态度不同,偏正关系恰好相反。

(1)我们虽然取得了成绩,但是还有不少缺点。

(2)我们虽然有不少缺点,但是取得了成绩。

(1)句的重点在“还有缺点”,(2)句的重点在“取得成绩”。

(四)多重复句的切分

多重复句的切分采取由大到小,层层剖析的方法。有时会有一些争论。下边举《松树的风格》中的一个句子为例,这个句子曾引起争议。

①你看它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间也好,②不管是在贫瘠的土地上也好,③只要有一粒种子——④这粒种子也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⑤还是随意丢落的,⑥也不管是风吹来的,⑦还是从飞鸟的嘴里跌落的,⑧总之,只要是有一粒种子,⑨它就不择地势,(10)不畏严寒酷热,(11)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

这个复句包含了十一个分句,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概括为:

不管A,只要B,就C。

这种句式也可以变换为:

只要B,就C,不管A。只要B,不管A,就C。

举例如下:

(1)不管是白猫还是黑猫,只要能捉老鼠,就是好猫。

(2)只要能捉老鼠,就是好猫,不管是白猫还是黑猫。

(3)只要能捉老鼠,不管是白猫还是黑猫,就是好猫。

对这些复句进行切分,第一次该切在何处?如(1)句,正确的切法是切在“只要”的前边。就是说,第一分句和后边的分句组成第一层,它们之间的关系属“无条件”。第二分句和第三分句组成第二层,它们之间的关系属“充分条件”。要特别指出的是,所谓“无条件”并非排斥任何条件,只不过说明某些事实不成为条件。充分条件的特点是有了这个条件,必定得出某种结果。至于其他条件,可能与结论有关,也可能与结论无关。加上“不管”、“无论”之类的分句,目的在指出无关的条件,即通常所说的“无条件”。

如果改变以上的切分方法,对(1)句先切在第二和第三分句之间,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因为第一,这样切分无法解释第一分句和第二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第二,按照这种切分,把直接成分加以变换,如“就是好猫,不管是白猫还是黑猫,只要能捉老鼠”,不成话。

按照(1)句的切分原则切分(2)句,宜切在“不管”的前边。就是说,第一第二分句和第三分句构成“无条件”的关系。至于(3)句,逻辑关系和(1)句(2)句完全一样,只不过原来的直接成分(用“只要”和“就”连接的分句)被另外的成分隔开,这就是所谓“非连续性成分”(discontinuous constituents)。句子中出现非连续性成分,是由于语用的(pragmatic)需要。从语法分析的要求看,直接成分的切分(即层次分析),是以连续成分为对象的。因此,切分(3)句,须还原为(1)句或(2)句。如果不经过还原,把(3)句切分成下列两种形式中的任何一种,情况将是怎样呢?

*(4)只要能捉老鼠,/不管是白猫还是黑猫,就是好猫。

*(5)只要能捉老鼠,不管是白猫还是黑猫,/就是好猫。

层次分析的基本要求是:切分下来的语言单位必须是形式和意义相结合、合乎语言规范的单位。如(4)句,“不管……就”构成一个直接成分;如(5)句,“只要……不管”构成一个直接成分,都不合规范,由此可以证明(3)句是无法直接进行切分的。

类似(3)句的变化,还可以更复杂一些。例如下列(6)句可以变换成(7)句。

(6)不管是白猫还是黑猫,也不管是家猫还是野猫,只要能捉老鼠,就是好猫。

(7)不管是白猫还是黑猫,只要能捉老鼠,也不管是家猫还是野猫,就是好猫。

对照以上的分析,我们再来看看文章开头抄录的句子,不难懂得:

第一,这个句子属于“不管A,只要B,就C”这种格式,所以,第一次切分应该切在“不管”的前边。

第二,这个句子的表面顺序是:

显然,这里安排了语用变化,一是改变了语序,出现非连续性成分。具体地说,就是把用“不管”引进的内容分析作两处叙述。二是用“只要”引进的内容重复出现。要进行层次分析,必须把非连续性成分改成连续性成分,同时让重复的语句加以合并:

这就纳入了上述“不管A,只要B,就C”的格式,第一次切在“只要”之前,第二次切在“就”之前,然后再进行下位切分。

也许有人要问:这样岂不是用逻辑分析代替语法分析吗?毋庸讳言,情况正是如此。通常所讲的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有的是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条件关系),有的是事理关系(如并列关系、连贯关系),有的是心理关系(如递进关系、转折关系)。用“不管”连接的分句表示“无条件”,用“只要……就”连接的分句表示充分条件,都属于逻辑关系。那么,平常人们常说“不能用逻辑分析代替语法分析”,这又该如何理解呢?须要知道,这句话是针对民族语言的表达形式而说的。各民族的语言都有自己的表达形式,不能因为他们的逻辑思维相同,就认为表达形式也一样。比如,思维中的判断都包括主项和谓项,不能因此认为句子必定有主语和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朱德熙:“汉语”,见《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128页。

吕叔湘、王海棻:《马氏文通读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王力:《汉语语法纲要》,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

朱德熙:《语法丛稿》,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夏允贻:《语素分析问题》,《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期。

朱德熙:《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公布“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的联合通知》,1988年。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朱德熙:《句法结构》,《中国语文》1962年第8、9期合刊。

А.И.斯米尔尼茨基:《句子、句子的主要成分》,叶军译,《语言学译丛》1960年第2期。

张斌、胡裕树:《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陆志韦:《汉语的构词法》,科学出版社1964年版。

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使用说明》(重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范开泰:《关联词语》,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Frank Palmer, Grammar ,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s,1971.

C.C.Fries, The Structure of English ,New York:Harcourt Brace and Co.,1952. zmHbrTDTerGjkTncVBMx9ztVNQO+GSyuuyne4ViNMZQBwrLD0Ktx2n95PD4/ZNH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