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句子

(一)什么是句子?

如果问“句子是什么”,这不难回答。我们可以从早期的语法书里找到答案:句子是表达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也可以从近期的一些语法书里找到答案:句子是人们进行交际的基本语言单位。诸如此类的说法都不错,可是它们不能帮助人们辨识句子。如果要回答“什么是句子”,却不那么容易,因为必须把句子的特点说出来。在这方面人们曾经作过许多尝试。

1.从逻辑的角度认识句子

判断由句子表达。判断具有“两项性”,而句子又有主语和谓语,于是产生如下的论说:

凡有起词、语词而辞意已全者曰句。 (《马氏文通》)

一个人说话,开口便要道个“甚么”,这个甚么就是他那句话里边的主体。……表示主体的人或事物的词,就叫做主语。……但是一句话里边既有了一个“甚么”作主体,这个主体又“怎么样”呢?……所以,主语之后,必定跟着一个述语。 (《新著国语文法》)

总之,认为句子的结构与判断的结构相一致。如果语言事实不符合这个规定,就用“倒装”和“省略”来解释。例如“下雨了”是“雨下了”的倒装,“敲钟了”是“某某人敲钟了”的省略,如此等等。

吕叔湘、朱德熙在《语法修辞讲话》中已经指出:一方面,有些句子并不具备主谓两个部分;另一方面,具备主谓两个部分的不一定都是句子。这个说法不但适用于汉语,也适用于其他语言。比如英语里有些句子并不具备主语和谓语:

Good morning! (早上好!)

Thanks! (谢谢!)

Just so. (对啦。)

在英语里,主谓结构充当句子成分也并不罕见:

That he will come here is certain.(他会来这儿是无疑的。)

He pointed out that theory must go hand in hand with practice.(他指出:理论必须联系实际。)

2.从形式上认识句子

正如美国语言学家弗里斯(C.C.Fries)所说,在计算任何一段文字的句子数目的时候,实际上所用的定义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

A sentence is a word or group of words standing between an initial capital letter and a mark of end punctuation or between two marks of end punctuation.(Fries, The Structure of English ,p.9)

汉语不能用句子开头的大写字母来辨别句子,句末的点号是可以作为辨识的依据的,可是这种形式上的识别并不解决实际问题。当我们指出学生文章中句子残缺的问题时,总不能归咎于缺少句号。

真正从形式上说明句子特点的是布龙菲尔德。他在《语言论》中指出:

Each sentence is an independent linguistic form,not included by virtue of any grammatical construction in any larger linguistic form.(L.Bloomfield, Language ,p.170)

朱德熙在《句法结构》一文中曾举例说明句子与其他语法单位的区别:

我们用层次分析法把这段话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片段。如果我们把一个大片段里包含的小片段叫作“成分”,反过来把由小片段合成的大片段叫作“组合”,于是上图中的片段不外以下三类。

a.____是成分,不是组合;

b. 是成分,又是组合;

c. 是组合,不是成分。

a是词,c是句子,b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成的词群。我们把这三类语言片段合起来称为“语法形式”。

显然,他这里讲的句子指的是不被包含在别的语言形式里的独立的单位。这正是布龙菲尔德的观点。然而,什么叫不被包含?还有些费解。一篇文章包含了若干段落,一段文章包含了若干句子,为什么说句子是不被包含的?看来,还有待进一步说明。

3.从交际功能认识句子

词和词组合起来构成主谓关系,并不是句子的必要条件,因为一个词也可以成句。那么,句子之所以成为句子,究竟是什么因素在起决定作用?

前苏联语言学家A.И.斯米尔尼茨基在他的《英语句法学》中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句子之所以成为句子是因为词语对现实的联系。句子的这种特性,可称之为“表述性”。他举例说:London这个词表示一个城市,孤立地写出来有它的意义,可是并不成句。如果作为书的标题或者作为地图上的标记,因为有特定的语言背景,所以获得了“表述性”。如果指着地图上某一处说“This is London”,表述性就更加明显了。

如果仅从词语联系现实来说明表述性,尚嫌不够。句子除了表达现实的情况之外,还传达说话人的主观意图。句子或者表达肯定或否定的判断,或者表达疑问,或者抒发感情,或者发出要求,这些都体现主观的意图。

所以,表述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表”,指的是表达客观事实;二是“述”,指的是陈述主观意图。

(二)句子种种

1.具体的句子和抽象的句子

具体的句子是在交际中实际使用的、能引起听话人(或阅读者)作出反应的句子。这种句子有不同的形式。

第一,有些句子只有指称(reference),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例如:

(售货员交给顾客)钱!

(邮递员对着人家门口)挂号信!

“钱”是指称,用在这里必有所指,即找给顾客的钱。“挂号信”也是如此,指特定的那封信。有所指(referent)正是具体句子的一个特点。

第二,有些句子有陈述(statement),没有显性的指称。理解这类句子,须通过语境(包括上下文)确认它的指称对象。例如:

下雨了!

到站了!

上课了!

人们听到“下雨了”这个句子,不会认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下雨了,必定认定指称的对象是当时当地。“到站了”是指火车到站了,是指汽车到站了,还是指人到站了?总是有所指。“上课了”也是如此。不妨视为具有隐性指称。

第三,有些句子既有指称,又有陈述,但不一定是主谓句。例如:

今天星期一。 (“今天”是指称,“星期一”是陈述)

客人来了。 (“客人”是指称,“来了”是陈述)

好香的茶! (“茶”是指称,“好香”是陈述)

多么可爱的孩子! (“孩子”是指称,“多么可爱”是陈述)

当然,这里的指称也必有所指。

总之,作为句子,有指称不一定有陈述,但是有陈述则必定有指称。陈述的指称或者是显性的,即用词语表示;或者是隐性的,即由语境提示。指称和陈述是从语用的角度说明的,不属句法结构的分析。比如“下雨了”,从语用方面看,有陈述,隐含指称;从句法上看,它是个完整的句子,并没有省略什么成分。

脱离语境的句子是抽象的句子。抽象的句子有它的形式(form),也有它的意义(meaning),但是缺少内容(content):“今天星期一”在一年中可以用上五十几次,每次都有不同的内容。作为抽象的句子,我们不去探求它的具体内容。教师在黑板上写的语法例句,通常属于这一类。然而在进行改错练习时,往往指的是具体的句子。

2.发端句和后续句

在言语交谈中,有些句子是用作开始表达意思的,它的前边没有别的句子作为它的表意的背景,这就是发端句。另一种句子是以前边的句子为背景而存在的,这就是后续句。

发端句有两种:一种是自足的发端句,它不要求出现后续句;一种是不自足的发端句,它要求出现后续句。自足的发端句常见的如:

请坐! (祈使句)

你难道不懂这个道理? (反问句)

我想和你谈谈租房子的事情。 (含有祈使意味的陈述句)

好球! (感叹句)

今天星期几? (一般问句)

句子作为一种刺激,须有一定的反应。祈使句要求的反应是行动,而不是语言。反问句和感叹句预期的反应通常是情绪上的,当然不要求有后续句。至于问句,它要求用语言回答,可是也可能没有语言方面的反应,所以仍属于自足的发端句。

不自足的发端句要求出现后续句,否则听话的人感到语意未尽。常见的如:

(1)下了雨,……

(2)中国人民站了起来,……

(3)他不但会说英语,……

(4)因为事情太多,……

这些语言形式是不自足的,但是得承认它们属于句子的范畴。为了区别于自足的句子,一般称之为分句或小句。细加辨认,上边的小句的情况并不完全相同。(1)、(2)两句之所以站不住,是因为缺少点什么。比如说“下了雨了”、“昨天晚上下了雨”都可以单说。原来的形式缺少表时的词语,意味着表示的是一种条件,下文必须说出在这个条件之下产生的结果。例如:“下了雨,我们就不出去了。”“下了雨,地里的作物不必再浇水了。”(3)、(4)两句之所以站不住,是因为增添了“不但”、“因为”。这些表示偏正关系的连词使句子的独立性减弱,必须有后续小句出现。

后续句也有两种,一种是独立的句子;另一种是小句。独立的后续句中最典型的是对问题的回答。例如:

你什么时候动身? (发端句)

明天。 (后续句)

他是不是明天动身? (发端句)

是。 (后续句)

你们一道走吗? (发端句)

不。 (后续句)

非独立的后续句主要是带有“而且”、“但是”、“所以”等承接性的连词的小句。

总体来看,后续句有下列特点:

第一,常有承前省略的词语。

第二,形式多样,特别是回答问题的句子。

区分发端句与后续句在语法分析中很有必要。把它们混为一谈,在说明规律的时候会出现某些纠缠不清的问题。

3.句子的语用类别

通常所谓句类指的是句子的语用类别,一般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种。陈述句和感叹句是使信息储存的句子,疑问句和祈使句是要求有信息反馈的句子。疑问句要求语言反馈,祈使句要求行为反馈。从逻辑角度考察,陈述句和感叹句表示的是另一种判断,疑问句不表示判断。至于祈使句,形式上不表示判断,但是含有一种表示判断的预设。例如“把门关上!”隐含“门是开着的”这个判断。“禁止吸烟”隐含“有人会在这个地方吸烟”这个判断。

汉语的疑问句,一般分为四种:

特指问 句中有疑问代词(谁、什么、哪儿、怎样等),让人家针对代词所指范围作答。如:

谁去?

你什么时候动身?

选择问 句中有并列的项目,让人家在当中选择答案。如:

小王去还是小李去?

你是北京人还是天津人?

反复问 句中某些词语的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并列,让人家作出正面或反面的回答。如:

是不是小王去?

你去不去?

是非问 把陈述句的语调改为疑问语调,让人家对整个句子加以肯定或否定。如:

小王明天动身?

你今天休息?

反复问既然也是在并列项目之中加以选择,所以不妨看作一种特殊的选择问,只不过并列的是肯定与否定形式而已。朱德熙的《语法讲义》把疑问句分为三类,就是把反复问并入选择问的。其实,各种疑问句之间,既有相通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从一方面看,反复问接近选择问;从另一方面看,却又接近是非问。试比较:

你去不去? (反复问)

你去吗? (是非问,取反复问的肯定形式)

你不去吗? (是非问,取反复问的否定形式)

也可以这么看:反复问是两个是非问相加的结果。所以,有人认为是非问是一种蕴含的反复问,未尝没有道理。

有人认为:是非问的特点是在命题的基础上形成,而别种问句则不然。比如:说“他去吗”的人心目中有“他去”这个命题;说“他不去吗”的人心目中有“他不去”这个命题。这是要求别人证实命题的真实性,才提出问题。其实,特指问也有命题作基础,不过命题中有一个未知数,要求人家用已知的代入罢了。反复问的命题基础可以从下列句式的比较中看出来:

你喜欢看京剧,是不是?

你喜欢看京剧,是吗?

你喜欢看京剧,不是吗?

这种问句叫附加问(tag question)。附加问是在陈述句的基础上形成的;毫无疑问,它有命题的基础。上边的例子说明反复问和是非问都可以采取附加问的形式,看来它们确实有相通之处。 2P2QYc4Bmvrc3WkhWT4mrtx4NLY0O8bI4qOjsB2Jk73MjrWC4wRDhR2duH9SR9I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