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不拘小钱求大富

“一鸟在手,胜过百鸟在林。”巴菲特曾多次引用古希腊《伊索寓言》中的这句谚语阐述他的投资理念。

巴菲特刚走出校门的时候,父亲和他的老师格雷厄姆都劝说他离开股市,找一份安定并且高薪的工作把自己安顿下来,可是巴菲特却不愿意当一个安安分分的中产阶级。他心里一直渴望追随老师的步伐,渴望能够在股市里叱咤风云。其实,以巴菲特的学识和能力,完全可以找到一份高薪并且稳定的工作,这对于巴菲特而言是一只可以随时握在掌心的小鸟。股市则是一个充满成千上万只鸟儿的森林,巴菲特需要在黑暗中来捕捉这些鸟儿。

对于巴菲特而言,赚取钱财是实现自我,证明自己实力的好办法。鸟痴选择“捕鸟之网”,放弃唾手可得的鸟儿,那是因为他想要更多的鸟儿。巴菲特放弃大公司的高薪,因为他知道从格雷厄姆那里得到的纵横股市的能力能让他得到更多的财富。而且,在格雷厄姆手下工作,他是在为自己敬重的人工作。在这种心态下能更好地领会格雷厄姆的精神,更容易成功。

这种“不拘小钱求大富”的想法也可以在巴菲特后来的名言中看出些许痕迹。他对自己有一句很精辟的解说:“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当大多数人都在害怕失去手中的现有利益时,巴菲特却十分贪婪,不愿意被小小的财富牵绊住。他觊觎的是林中的一百只鸟,也就是成为百万富翁的愿望,而这种“不羁小钱求大富”的想法背后却是其高度的自信。

巴菲特在25岁时开始了他的掌门人生涯,成立了合伙人公司。虽然投资不多,但是,有一种信念在支撑他,那就是,他必将获得成功,他一定能够走上商业的最高舞台。在这个信念的支撑下,他积极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并展现自己的杰出才能。

事实上,巴菲特在自己独立从事投资之前就拥有了巨大的信念,而这个信念早在上学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不过直到他成立合伙公司的时候才逐步成熟。

每当巴菲特感到资金非常紧张的时候,由于这个信念的驱动,他总是敢于走出去,不断寻求帮助。他深深感到,信念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一个投资人,很多时候,信念就是精神支柱,推动你克服一个个困难。

最初创业时,巴菲特常常为资金而犯愁。当时,公司的资金非常紧张,而他也非常急于扩张业务。也就是在1956年夏天的一个黄昏,当巴菲特陷入资金不足的困窘中,在房间里一筹莫展的时候,一阵敲门声惊动了他。打开门一看,面前站着的竟然是老师格雷厄姆的朋友、佛蒙特州诺威奇大学的校长、物理学家荷马·道奇教授。

道奇教授没有与他过多地交谈。他只是询问巴菲特:“你公司的暂时困难我是知道的。你肯定自己会获得成功吗?”

“我从来不怀疑自己,我会富有的,教授。”

“那好,我给你12万美元,也跟你成立一个合伙公司。”教授十分爽快地说。

从此,直到道奇教授去世,他们一直在合作。巴菲特不辱使命,把教授的资金变成了数千万美元。

一个精明的投资人遇到一个精明的投资管理人,这就具备了取得双赢的一切条件。巴菲特始终对前途充满信心,对拥有财富始终保持乐观。他的这种对投资的不懈态度感染了很多人,从而也使他很快摆脱了只靠亲友进行投资的局限,向着职业投资管理人的目标发展了。

就在巴菲特的资金出现瓶颈的时候,一位叫戴维斯的外科医生也向他发出了邀请。在戴维斯的家中,巴菲特向夫妇二人详细介绍了自己的投资方略,并对他们作出了保证。仅仅两个小时之后,戴维斯就决定对他投资10万美元。这是需要莫大的勇气和预见力的事情,然而巴菲特对投资的原则,对市场有远见的操纵能力,还有那种拥有财富的信念深深地感染了他们。

可以说,大部分人都有野心,又都不愿意放弃手中的鸟,所以大部分人都是不成功的。如果愿意放弃手中的鸟去捕捉林中的鸟群,并得到了一百只鸟,这是最成功的。而如果我们能够安心地拥有手中的鸟并细心照料它,即使我们不能捕到一百只鸟,但是得到了一只大鸟,这也是成功的。最差的就是那种既不愿意放弃手中的鸟,又没勇气去捕鸟的人。这些人在二者之间摇摆,消耗了大量的精力,手中的鸟儿也日见消瘦:工作没心情,加薪机会几乎为零,升职遥遥无期……

富人舍小利挣大钱,穷人重小利挣小钱。或者这样说,1分钱是否重要,不在于它本身的价值,而在于它对利润的影响程度的大小。放弃1分钱,可能失去百万利润;坚持1分钱,也可能失去百万利润。富人比穷人更看重1分钱,虽然他们经常放弃1分钱。在富人看来,1分钱等于成百上千万的利润。在穷人看来,1分钱就是1分钱,微不足道。

这句话刚好体现了巴菲特成功的三个要点:不要为了芝麻而忘了西瓜;不管拿到芝麻还是西瓜,都比拿着芝麻想西瓜要好;为自己尊重的人工作,即使他不能给你芝麻,但他会给你西瓜籽的。 ndYcAOcdwn0hYr0uoq6Ij01FOKjrxkqB+pm2Fx3H1MWYuG8VPwFMoW2LQlL9+zL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