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大师们的精神状态有个与众不同之处,那就是他们可以彻底摆脱情绪的控制。不管市场中发生了什么,他们的情绪都不会受到影响。当然,他们或许会快乐或悲伤,或恼怒或激动,但他们有能力迅速将这些情绪抛在一边,让大脑清醒起来。
如果你被个人情绪左右了,那么你在风险面前就是极为脆弱的。被情绪征服的投资者常常畏首畏尾,无休止地苦思应该怎么做。为了缓解压力,他们往往不顾赔本而以撤退收场。
巴菲特凭借他的投资方法实现了必要的情绪分离。他关注的是企业质量,唯一担心的是他的那些投资是否一直符合他的标准。如果是,他会高兴,而不管市场如何评价它们。如果他持有的一只股票不再符合他的标准,他会把它卖掉,不管市价如何。巴菲特根本不关心市场动向,难怪他经常说就算股市关闭十年他也不在乎。
历史多次表明,投资者的情绪容易被市场走势所鼓舞或冲击。当本能的从众心理使投资者被市场所控制时,即使最坚定的投资者也会突然改变,做出非理性的选择。此时理性让位于情绪,头脑让位于本能,坚定让位于易变。这种被情绪绑架的投资,会让投资者蒙受巨大的损失。
毫无疑问,市场对投资者的情绪具有强大的感染能力,情绪越强烈,波动越剧烈。据此,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中写道:“一名真正的投资者,就要注意规避风险,要坚决规避情绪波动对投资的影响。”巴菲特也许深知这一点,因此待在远离金融中心的小城市,以免受到尘世的困扰。因此,对一个聪明的投资者来说,不要时时关注市场的一举一动,不要被市场群体性的盲思所困扰,而要跳出圈外,冷静地看待群体的迷惘。
孟山度公司前CEO亨德里克·维费利说:“促使很多人成功的最大推动因素就是惧怕失败,它不是对结果的惧怕,只是对失败的惧怕。失败是每个人都不想要的,这种惧怕让我摆脱困境。”是的,人们都“惧怕失败”,尽管我们常常以为成功的人都是为了“成功的荣耀”而奋斗,但更真实、更本能的因素却是“惧怕失败”。
同样,我们也不想被非理性牢牢控制。未来的不确定性使我们恐惧,使我们产生非理性的情绪。当我们处理不确定性问题时,很有用的一点是对自己知道什么和不知道什么做一个完整的评估,这个习惯可以减少你高估或者低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的可能性。它还可以指导你的学习。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缺少什么,那你也不会知道什么样的信息可以改善你的知识结构。而且,了解自己知道什么和不知道什么,合理地尊重不确定性并关注可能性,坦然面对自己的非理性情绪而不是被非理性情绪所左右,会使我们不断地继续寻找更多的信息,质疑常规的思考模式,从而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判断力。
作为一个聪明的投资者,应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被市场情绪所误导,让非理性情绪锐化我们的每一次思考和行动,坚持用理性思维分析各种机会和风险,理性投资,以获取自己所能理解和把握的收益。
巴菲特认为,投资切忌受市场情绪的干扰,从而导致错误决策。要想在长期的投资中取得成功,智商并不是最重要的,比智商更重要的是情商。智商高不如情商高,这一点已经越来越受人重视。巴菲特说,他周围的许多人智商都比他高,工作时间更长、更努力,但他的特长是更理性,善于掌控情绪。他说,你必须能够控制住自己,不让情绪左右你的理智。保持理性,才能战胜不理性的市场。我们没有必要和别人比聪明,但却有必要和别人比自制力。
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认为,对待股票价格波动的正确态度是所有成功的股票投资的试金石。从经验来看,成功的股票投资者,往往都是那些个性稳定的人。如果你具有数学、财务、会计方面的高超能力,却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你就很难从股票投资中获益。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许多人读书很聪明,可是走向社会后却混得不好,往往就证明了这一点。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股票投资当然也不例外。
从这一观点出发,巴菲特认为,决定股票投资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投资者的性格而不是他的能力。他说,他个人认为,目前的证券分析和50年前没什么不同,他也根本没有再去学习股票投资的基本原则。投资者需要的是一种正确的思维模式,其中大部分内容都可以从格雷厄姆所写的《聪明的投资人》一书中学到。现在的关键是,在学了这些东西后,要用心去思考真正下工夫就能充分了解的股票,再加上合适的性格,股票投资就会做得更好。
1970年初,面对美国股市踉踉跄跄下跌的趋势,巴菲特的内心十分平静。而当华尔街的著名股票随之而来一个接一个猛跌,股市一片混乱之际,巴菲特天生的猎人本性反而再次复苏了。
经过认真调查和筛选,巴菲特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报刊业。他果断出击,从1973年中期开始悄悄买入华盛顿邮报的股票,因为经过计算,他发现当时的股票买入价格还不到该企业内在价值的1/4,这注定是一笔获利丰厚的买卖。而这时候的其他投资者,却可能因为受到情绪波动,早就忘记了这一点。
后来,他收购的股票越来越多,使得华盛顿邮报总裁凯瑟琳·格雷厄姆坐立不安,因为她实在不知道是哪路神仙在大量收购她的股票。
1974年,当她终于得知那个神秘人物是巴菲特时,恳请巴菲特手下留情,不要再买她的股票了,因为这是她父亲传下的基业。巴菲特答应了她的要求,但交换条件是要在华盛顿邮报董事会里有一个位子。
就这样,巴菲特和她成了很好的合作伙伴。由于他的介入,使得华盛顿邮报利润大增,年平均利润增长率高达30%。
后来,除了1985年根据持股比例在股票回购中卖给公司的股份以外,伯克希尔公司一直持有当初购入的这些股票,投资收益为22亿美元,足足上涨了220倍。
在这个案例中,巴菲特收购华盛顿邮报与其说是他目光敏锐,找到了这样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倒不如说是他善于掌控自己的情绪,从股市狂跌中镇定自若,这才发现了一只潜力股。
如果他也像其他投资者那样不敢进入股市,总是一再地等等看,就很难以较低的价位取得10年内20倍的投资回报。
巴菲特的合作伙伴芒格,有一次在斯坦福法学院演讲时透露,很早以前,他和巴菲特在明白了拥有某种性格能够使自己取得更大的成功时,就努力去强化这种性格。由此可见,不断学习并强化训练,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不被市场情绪左右,是投资制胜的法宝。
当沃伦·巴菲特还是一个孩童的时候,就已经对数字颇为着迷。我们已经知道他年纪轻轻就已开始进行普通股投资,但其与数字的关系之深之广,且大大超出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范围却是鲜为人知的。当他在没有思考股市时,年轻的巴菲特总是在着手解决数学难题。
而今的巴菲特被数字包围了,而且包围他的不仅仅是股市数字。伯克希尔的保险业务是所有业务中最具数学挑战的业务,也是统计学和概率论中必讲的一课。当巴菲特没有想他的保险和证券业务时,他在思考他的最大业余爱好——桥牌。巴菲特自大学时代起就热衷于打桥牌,现在仍每周打几个小时。如果他不能与人面对面地打牌,他就会在网上与全国各地的桥牌爱好者切磋牌艺。
巴菲特认为,桥牌游戏与股市投资有许多共同点。他解释说:“它们都是有百万种推论的游戏。你有许多赖以推论的依据——已打出的和未打出的牌。所有这些推论都会告诉你概率发生的可能性,它是对智力最好的锻炼。每隔10分钟,局势都会发生变化。桥牌是关于盈亏权重的比率问题。”巴菲特说:“你每时每刻都在进行计算。”
每一个与巴菲特打过交道的人都会告诉你巴菲特具有超凡的快速计算能力。伯克希尔公司长期的股民,纽约券商克里斯·斯塔夫罗回忆起他第一次与巴菲特约见的情景时说:“我问他是否使用过计算器。”巴菲特回答说:“我从来没有用过计算器,也不知道怎样使用它。”
斯塔夫罗紧追不舍地问:“那么你如何进行繁杂的计算呢?难道你有天赋吗?”
巴菲特说:“没有,没有,我只是与数字打交道的时间太长了,我有些数字感觉而已。”
“你能否为我示范一下?比如99×99得多少?”
巴菲特立刻回答:“9801。”
斯塔夫罗问巴菲特是如何知道的,巴菲特回答说他阅读了费因曼的自传。
理查德·费因曼是诺贝尔物理学奖项的得主,也是美国原子弹研究项目的成员。在他的名为《费因曼先生,你不是在开玩笑吧!》这部自传体中,他介绍了如何在脑中计算复杂数字的方法。由此我们得出结论:沃伦·巴菲特要么记录了他阅读的所有资料;要么他能在脑中做神速计算。
斯塔夫罗又追问了另一个问题:“如果一幅油画的价格在100年内从250美元涨到5000万美元,年收益率是多少?”几乎又是在同一时间,巴菲特回答道:“13%。”斯塔夫罗惊讶地问道:“你又是怎么做的呢?”
巴菲特回答说:“任何复利表都会显示出答案,而且,”他接着说,“还有另一个计算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通过它加倍的次数来计算。”在他看来,这很简单。
如果我们说证券市场是一个无定律的世界,那么此话就过于简单了。股票的价格有很多因素在左右,所有这些价格都在不停地运动,每只股票都可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但又没有一只股票可以被肯定地预测。投资者的职责就是缩小范围,找出并排除那些最不了解的股票,将注意力集中在最知情的股票上。这就是对概率论的应用。
当我们对某一局面不太肯定但仍想表达看法时,我们经常在我们的言语里用上“可能是”,或者“可能”或者“不太可能”。当我们再往前走一步并试图用数字来表达综合观点时,我们就在与概率论打交道了。
比如说,一只鸟的概率有多大?零。明天太阳升起的概率有多大?由于这个事件几乎是肯定发生的,概率为1。任何事件其发生率既非肯定又非不可能时的概率为1.0到0之间。
不管投资者自己是否意识到,几乎所有的投资决策都是概率的应用。为了成功地应用概率原理,关键的一步是要将历史数据与最近可得的数据相结合,这就是行动中的贝叶斯分析法。将数学和概率计算应用于投资决策和融入股票市场的现实当中去,其基本的思路是相同的。
毫无疑问,巴菲特的成功与其数学能力密切相关。查理承认道:“我与巴菲特工作这么多年,他这个人的优点之一是他总是自觉地从决策树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并从数学的排列与组合的角度思考问题。”多数人则不这样做。多数投资者似乎以一种先入为主的心态从多角度考虑问题。他们趋向于从不同的角度作出决策,而忽略概率的计算。
以概率的方式思考问题并非是不可能的,它要求我们以不同的态度来对待问题。况且,如果假设不以统计概率数字来表示投资分析的话,得出的结论就有带感情色彩之嫌。但是,如果能让自己从概率的角度思考问题,就能踏上获利之路,并能从自身的经验中吸取教训。与此同时,还应该继续保持对股市的研究,要相信市场一定会在某一天带来一个压倒一切的,极好的投资成功的机会。巴菲特说:“考虑到成为不可避免、必将发生的事物的代价,我和查理都意识到,我们永远都达不到漂亮的50点,甚至连闪光的20点也达不到。为了应付我们在证券投资中注定要发生的事件,我们只能多增加几分概率。”
查理说:“对这种初级数学,你必须要学以致用而且日积月累地应用在生活中。尽管应用得有些不自然,但如果你不能将这种初级数学中的初级概率应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那么你的一生就会像一个瘸腿的人参加赛跑,永远处于不利的地位。如果拥有这种数学能力,你就会比别人拥有更大的优势。”
数学是一种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做事或增强我们对事物的理解,特别是在投资理财方面。只有灵活运用,才能使我们在投资中处于有利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