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点深信细节的力量,并一再强调必须熟知每一个细节,从背诵一些小事,如擦亮扣环到M16的构造和使用。
美国法学家奥利费·温德尔·霍姆斯(OliverWendellHolmes)曾经写过一篇名为《每一个细节背后的伟大力量》的文章,以此说明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西点也非常注重对学员进行细节化的训练,以便使学生充分了解他们的学习最终会取得什么样的结果。比如,让新生手持上了长刺刀的步枪,放声大喊:
“刺刀的精神是什么?”
“杀敌!”
“青草靠什么成长?”
“鲜血。”
千万不要小看这个细小的环节,看似戏剧化的训练实际上培养了西点人注重细节的品格。
布瑞德利将军(Omar Bradley)曾说:“二次大战期间,我们抵达莱茵河的时候,我并不见得知道怎样建造桥梁,但是我知道相关的事情有哪些。我让筑桥的工兵能有足够的时间和补给,这一点是非常有帮助的。”对于西点人来说,作战是他们的天职,而带兵的人则必须确保士兵的性命不会白白牺牲。对领导人而言,熟知细节是最佳的训练,尤其是面对紧急、影响重大的事情时,这些知识则显得尤其重要。诚如前任西点校长潘莫将军所说的:“细枝末节最伤脑筋。”他的意思是说,即使是最聪明的人设计出来的最伟大的计划,执行的时候还是必须从小处着手,整个计划的成败就取决于这些细节。
此外,细节训练也让学生了解到,追求完美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困难,甚至就如同擦鞋一样易如反掌。只要先学会如何把鞋擦亮,那么即便遇到更重大的事情,同样可以做到尽善尽美。具体来说,西点每天都要检查学生的服装仪容,包括皮鞋、扣环擦亮、上衣正确扎进裤子或裙子、衬衫衣衩和裤缝对直成一条线等等。
有一位西点新生在训练期间,曾经来回向班长报到了12次,才通过服装仪容的检查。每一次他到班长房间,都有通不过的地方,不是头发没有梳好、皮鞋碰脏了,就是衬衫后面的衣摆露出来了、某段新生知识没有背好等等。每次都得回寝室去重新整理。对于这位新生和他的室友来说,细节培养变成了一项挑战,他们决心要帮助他做到尽善尽美,让班长挑不出任何毛病来。当这位新生第12次向班长报到的时候,班长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找到了一个不起眼的毛病——他背上有一根头发,大概是梳理的时候掉下来的。尽管如此,班长仍然没有告诉他不用再回来复检了,而他也不因此而抱怨班长吹毛求疵,相反,他希望用自己的行动,让班长愈来愈费劲才能挑出自己的毛病,在这个过程中,他觉得自己的品格得到了历练,自己逐渐地走向了完美。
西点学生不仅一切要按命令行事,而且每一件事都必须做好。如果做不好,长官会非常严厉地进行批评。例如,长官会说:“皮鞋很亮,但是着装根本不及格。”如果长官认为你不够尽力,就像前面所说的那位新生一样,他会逼着你不断再改进。
新生面对这么多的要求,有时候不太可能每一件事都做到尽善尽美,因此他们开始学会判断各项工作的轻重缓急,在重要与次要的事情之间取得平衡。只要专心于任务的细节,就能够应付内心的压力。
这种训练有益于新生熟悉日后的工作环境。面对着压力沉重、情况危急的环境与战斗,领导人绝对不可能事事都做到完美,但是这样的训练使他们对于追求完美已经习以为常,完美对他们来说不是最巅峰的状态。他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可行的办法,决定轻重缓急,将有限的时间做最好的安排。
西点学生知道,军人即使遇到背部发痒都得忍住。如果一支部队里士兵都在左摇右晃拼命挠痒,还能称得上是训练有素的部队吗?
西点指出,这一切都不是要故意找新生的麻烦,给他们苦头吃;严格地要求服从,绝不是为了羞辱新生。训练他们的服从意识,也不是打击他们的士气。相反,通过所有困难的考验,他们的自信、自尊、自律等品格都会随之增强。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细节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日益提高,企业之间的综合实力相差无几,拼到最后,往往就是细节的较量,谁的服务做得好,做得细致,谁就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同样,身在职场中的人,只有深信细节的力量,才能于无声处响惊雷,让领导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