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 有限的精力要合理分配

清华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系 李志远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会竭力避免这样一种状态,那就是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提高,结果下了苦功夫,成绩不仅没有提高,自己反而觉得很累。因此,进入初中后,我就给自己定下这样一个规矩:学习一定要有规划性,不能盲目学习。拿初中来说吧,我们要学习的科目是非常多的,尤其是初三,语数外政史地理化。每天除了上课,就是做不完的作业。我觉得让这些学科之间保持平衡,对提高成绩非常重要。所以,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包括这门学科你想达到怎样的程度,你在哪些方面擅长等等。有了这些认识,你才能科学地分配自己的精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经常听到有些学生向我抱怨太累。有一次我问一个抱怨的学生,为什么你会觉得累?

他回答说是学科太多了,无暇分身,在这门学科上多用功,那门学科就会退步。

从表面看起来,他说的似乎没错,但是真实情况真的如此吗?

我不这么认为。

同样是初中三年,七八门学科,同样是高中三年,文理分科,为什么有的学生在这么多学科之间游刃有余,而有的学生摸不着头绪,手忙脚乱,成绩一塌糊涂呢?

区别就在于有的学生懂得适当分配精力,而有的学生不懂得这一点。

就拿我接触过的两个学生来说吧。

菲菲上高中的时候,成绩一般。为了把成绩提高上去,她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学习上,更是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每天每门功课都要做题一个小时,背书半个小时。但是这份计划看起来容易,实行起来却非常难。因为有这么多功课要应对,她每天都忙得手忙脚乱,成绩却一直没有得到提升。

而默默却不是这样的,对于学习她有自己的一套看法。比如说,语文、英语、政治等文科学科,在她看来,只需要背诵就可以学好,而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学科,背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多做题。

按照这一思路,她在学习文科的时候,主要是背诵,在学习理科的时候,主要是做题。

但是她的成绩也并不是特别出色。

你知道她们两个的成绩为什么没有得到提升吗?

很简单,因为她们在分配学习精力这个问题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误区。

菲菲的错误就在于她不懂得根据学科的不同,合理分配精力。

默默的错误就在于她不懂得合理把握学习环节,厚此薄彼,影响了整体成绩的提高。

在投资学上有这样一句名言:不要把所有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分散投资,风险小,回报可能更大。学习也是如此,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能够放在学习上的精力更是有限的,只有把有限的精力合理分配,才能创造出最大的效益。

那么怎样分配精力,从而让学习有条不紊呢?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语数外永远是重中之重,一定要保证三门主科的学习时间,但是对于副科也不能放松

在每个学生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语数外是永远也不能疏忽的话题。的确,对于学习来说,不论处在哪个阶段,语数外都是学科中的重中之重,而几乎所有老师都不会忘了强调这三大主科的重要性。而这也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分配学习精力这个问题上,三门主科占据多少比重。

一个顺利考入清华大学的学生在这个问题上就很有心得。

在初中和高中学习阶段,怎样应对如此繁多的学科,可是一个大问题。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我并没有乱了阵脚。比如,我给自己定下这样一条规矩,不论其他科目任务有多重,语数外一天都不能落下。为此我制定的学习计划上,语数外永远放在第一位。比如每天都要抽出一点儿时间来背诵语文词组,这样可以增加词汇量;每天背诵一个名人事例,这样可以增加作文素材。同样的道理,在学习英语和数学的时候,我也用同样的方法。我相信学习是日积月累、滴水石穿的作用,只要每天不间断地学习,总有一天会收到成效。结果我的付出也收到了回报,高考的时候,我的语数外都得了非常高的分,而这也帮助我在整体成绩上站在了制高点。

对于赛跑大家都不陌生,在比赛的过程中,选手的体力是有限的,因此有经验的选手懂得在哪个时段全力冲刺,在哪个时段适当保持体力。学习犹如赛跑,盲目贪多,什么都想抓,最后的结果可能是什么都抓不到,只有在该用力的地方用力,在该放松的地方放松,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刀刃上,学习才能游刃有余,有条不紊。

当然,要求把语数外放在第一位,并不是说副科不重要,相反,真正懂得学习的学生,不仅能够保证主科的学习时间和进度,更能保证副科的学习不受影响。

比如我教过的一个学生,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问题上,他就非常有头脑。

每周的早自习主要是英语和语文,因此他每天提早到教室十分钟,利用这十分钟背诵政史地。早自习结束后,上午第一节课中间也有二十分钟的背书时间,他也会利用这段时间来背诵政史地。晚自习时,他一定抽出一节课的时间来复习政史地,尤其是在考试复习那段时间,他会合理安排各个科目的学习时间,语数外肯定是重点,但是政史地的复习时间也有保证。

因为学习很有规划性,这个学生的成绩始终都是名列前茅。

无论是理科还是文科,所要学习的科目都不会少。五六门科目,对一个学生来说,称得上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安排好这个工程,它就能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不能安排好整个进程,那么最终受到影响的还是你自己。

(2)保持住优势,在弱势科目上多下功夫,偏科永远是大忌

在分配学习精力这个问题上,有一点是永远不能忽视的,那就是你的弱势学科。据一项调查研究,将近80%的中学生存在偏科问题,只是有的偏科比较严重,有的则没有那么严重。

但是无论如何,偏科确实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就发现,偏科对学生的成绩影响是非常大的。

比如,有的学生其他成绩很好,显露出非常大的天赋,但是因为偏科,他没有考上重点大学,最终失去了深造的机会,也白白浪费了自己的天赋。

有的学生因为偏科,觉得自己在某些方面资质很差,从而对自己丧失信心,学习也一直止步不前。

而有的学生因为某科成绩不好,导致自己厌恶这一科目,甚至不喜欢教这一科目的老师,结果不仅影响了师生关系,还给他的中学生涯留下了不好的回忆。

偏科带来的伤害由此可见一斑。作为老师,我自然不愿意学生受到偏科的影响,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我始终不忘向他们强调这一点:如果想保证学习走在正轨上,就一定要远离偏科,而要想不偏科,必须在弱势科目上多下功夫。

我教过的一个学生就是因为做到了这一点,才把自己的成绩提高了上去。

这个学生的语文成绩不是很好,尤其是在阅读分析方面,存在很大的漏洞。所以每次考语文的时候,阅读分析往往会成为拉分的地方。

怎样提高自己的阅读分析能力呢?

这个学生在自己的学习计划上做了调整。比如,在自己头脑最活跃的时候,做语文阅读理解,同时参照答案分析自己的理解点到底跟答案有哪些出入,另外课外时间整理自己做过的所有阅读理解,找出做阅读分析的规律……

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个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语文成绩上去了,而其他科目也没有受到影响。

学习有主次强弱之分,强的部分保持住,弱的部分提高上去,那么学习不就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了吗?

弱势学科就相当于短板,不把短板补齐,是很难取得好成绩的,因此在制定学习计划的时候,一定不能忽视在弱势学科上多下功夫,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弱势学科上,不让它们拖后腿。

(3)学习中的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学习的时候注重系统性,不能厚此薄彼

在教学的过程中,有这样一部分学生让老师哭笑不得。比如我就认识这样一个学生,上课的时候,他很少听讲。例如数学课,他基本不听老师分析,自己看课本,做例题,甚至在课堂上,他也埋头做题,因为在他看来,数学就是一个熟能生巧,需要反复练习的过程。只要题做得多,到了考场上总能遇到做过的或者类似的题,这样一来,得分当然也就高了。

而在语文或者英语课上,他也很少听老师分析语法、句法,而是埋头默诵,在他看来,文科类的知识只要记得牢,成绩当然就会好。

这个学生的成绩能进入顶尖行列吗?

当然不能,即使一时看来他的成绩不错,随着学习的深入,他的短处最终也会暴露出来。

这样的学生并不是偶然现象,在教学中,我就发现,很多学生并没有一套完整全面的学习方法,他们往往喜欢把成绩寄托在某一点上。比如想提高文科成绩,他们就把希望放在背诵上,而忽略思考、分析、推理等部分;对于理科,他们又过分重视课后练习。

其实这些方法都是不对的,我经常对学生讲,学习就像登山,只有力气是不行的。首先在登山之前,你要做好准备工作,行囊、补给等都是要考虑的问题,这个过程就相当于学习中的预习。然后在登山的过程中,需要选择好路线,克服种种困难,并且在遭受阻挠的时候,给自己打气,这个过程就是学习中的思考、推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树立学习信心等。最后一个环节就是登顶,也就是学习的冲刺复习环节。

把每一步走好,才能攀登上高峰,而把每一个步骤都实施下去,学习才能有所收获。倘若你注重其中一个环节,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这一个环节上,那么很快,你就会发现其他环节的不足会拉低你的整体水平。

所以,在和学生交流的时候,我经常给他们提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学习的时候,不能忽略任何一个环节,从预习到听课、做题、总结、复习,任何一个步骤都不能省。

第二,对弱点进行重点照顾。如果分析推理能力不强,那么上课的时候就多用心,集中精力学习老师的推理过程。如果记忆力不够好,那么课后就多背,多读。

成绩是需要一步一步提高的,一口永远不能吃成一个大胖子,同样道理,把希望都寄托在一点上,永远不可能在学习上有重大突破。而注重每一个环节,注重系统性,你迈出的每一步都会留下一个清晰的脚印,你付出的每一分汗水都会有所回报。 SljS5ZbvJlLwDhJ5590rPlOlOk5Hl8auq1IuPe73Jx4vYkpP0O3tkPEmbGgmx02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