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 正确分析自己,了解自己

清华大学 数学系 范孟辰

如果想要进步,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先要认识自己,这对我们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我觉得自己之所以能在紧张刺激的高考考场上气定神闲,正常发挥,就在于我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即,我了解自己的真实水平,也了解自己在班级、学校、全省乃至全国的大概排名。我觉得,就是我对自己的这种正确认识,使得我在高考的战场上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教过各种各样的学生,而其中有些学生的情况是最令人可惜的。

他们之中有头脑灵活的,于是,他们自恃“很有天分”,一心以为凭着自己的“小聪明”就能学好,所以从来不把学习真正放在心上,总是能偷懒就偷懒,最后荒废了学业。

还有一些学生总认为自己“很笨”,“天生不是学习的材料”,他们一贯对自己怀有自卑心理,向来看不到自己的优势,只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总是在自怨自艾中消极度日,最后也没能在学业上取得成功。

看看上面这些学生,你是不是能从他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呢?如果是的话,那么请让我给你讲这样一个故事:

曾经有一个人,因为先天性举止笨拙、幼稚,而且还带有严重的口吃,因而一直找不到工作。后来,他发现自己只有在演戏的时候才不口吃。于是,他走上了演艺的道路。但是,在表演过程中,他那呆笨的动作依然常常受到剧组人员的嘲笑和讽刺。对此,他并不沮丧气馁,反而索性“独创”了自己的一套滑稽风格。

直到后来,他饰演的憨豆先生因为那些天生的滑稽举止而深受观众喜爱,而他本人也在英国迅速走红,进而跻身“成功人士”的名列。

这个小时候被认定为“白痴”“智障”的人,长大后却凭借他那张憨态十足的脸和笨拙而幼稚的举止而一举成名,他就是我们熟知的“憨豆先生”——罗温·艾金森。

艾金森为什么能获得成功呢?就是因为他在四处碰壁、无人理解赏识的情况下,还能正确分析自己,认识自己,直面自己的缺点,把它变成自己的长处,并且把这个长处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每个人的天分或许真的有高有低,但是我们中的绝大部分还是普普通通的人。 那些能够在普普通通的环境和条件下获得成功 的人,就是能正确看待自己,了解自己,并善于利用自己的长处 和优点的人。

这个道理,用在同学们的学习中,也是一样的。

也许你很“聪明”,在一两次的考试中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如果因为暂时的一点点成绩而骄傲自满,看不到自己学习中的弱科或者知识点中的漏洞,只会让自己的薄弱点越来越多,学习越来越吃力,最后失去在中高考中与别人一决高下的资格。

我见过很多这样的学生,总是觉得自己用一条腿走路都比别人用两条腿跑得快,写作业马马虎虎,从不认真完成;做题专做难题、怪题;考试之后眼睛只盯着分数,从来不总结自己的失误,考好了就欢天喜地,考不好就埋怨老师出卷有问题……这样下去,想要保持成绩不退步都很难,更何况是要提高成绩呢?

你也许很“笨”,学习再认真也没办法快速提高成绩。但是在你认清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的同时,也要看到自身在学习中存在的优势和长处,比如:你可以很努力;你可以很爱学习;你可以很虚心求教;你可以仔细认真,一丝不苟……除了傲人的“天分”,这些优秀的品质更能弥补你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是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如果你拥有这些品质,再加上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照样可以学习很出色。

我教高中时,遇到过这样一名学生:

他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强,理科学得特别好,尤其是数学和物理。但同时,他的感性思维就比较“迟钝”,文科学得很不好。尤其是语文,居然还有不及格的时候。

后来,他自己想了个办法,利用自己学数学的强项,也给语文的阅读理解和作文总结了很多“公式”出来。例如,阅读理解的几个题型,分别需要什么样的答题“公式”,他都像学数学公式那样记下来,还给这些“公式”搭配几道练习题,进行巩固。做的题多了,这套“公式”用得越来越熟练,正确率也慢慢地提高了。

由此可见,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同学们如果真的想要一步步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就要正确认识自己,利用优点去弥补缺点,使自己的成绩得到整体提高。

然而在现实中,很多同学往往忽视了自己的长处或者短处,变得自卑或自大,进而逐渐迷失方向,达不到自己理想的目标。

作为老师,我承认一点: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因此,想要真正了解自己,认清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有时是很难的。然而我也相信,同学们都想要提高自己的成绩,取得最后的成功,那就一定要学着分析自己,正确认识自己。 g3fQ8iZOiNspp50iCkWAm14zV2/YK3aDEX8fBNI50w7wXaBrwpXkJPfMKy8qfCFN



3 找出差距,弥补差距
——以那些“准北大清华苗子”为榜样

北京大学 数学科学学院 刘朝晖

想要上北大,你首先要做的就是量一量自己与北大的“距离”。实际上,这只需要向全校稳坐第一名宝座的学生看齐就可以了。我也想考北大,所以,我动用了很多“朋友关系”,来打听全校第一名的情况,认真分析自己与他的差距,然后采取相应的对策,暗中追赶这个“对手”,与这个“对手”比着学。经过高中三年一步步地追赶,我和第一名的差距越来越短,在最后的高考中,我如愿以偿了,既超过了他,又考上了北大。

我执教多年,经历了无数次中高考,也教出了很多中高考状元,但在我的印象中,这些“状元郎”中的绝大多数,并不是高高在上的“神仙”和“天才”,而只是普通的学生。而他们之所以能取得学业上的成绩,也谈不上有什么立竿见影的窍门,他们只不过是比一般的同学更加努力,更加注重学习方法罢了。

这时,也许你要问:是不是所有普通的学生都有可能考入北大清华呢?

作为一名负责任的老师,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只要你足够努力,只要你的学习方法足够正确,你就有可能会成为中高考的最后“赢家”。

当然,要想做中高考的“赢家”,并不是没有捷径可走的。而我要向你推荐的捷径就是——逐步缩短你与那些“准北大清华苗子”之间的距离。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我教过的一名高中女生:

每次考试结束,大多数学生都对班级成绩排名表唯恐避之不及,而这名女生却主动向我索要成绩排名表,包括年级前百名成绩排名表。

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从她的学习状况中看出了“门道”——原来,她在以那些年级“状元”们为参照物,在一点点缩短自己与他们之间的距离。高一结束时,她的成绩从班级中下游进步到了班级中游;高二上学期,她考进了班级中上游;高二下学期,她第一次进了班级前十名;高三第一学期,她被分进了尖子班;而在临近高考的一次模考中,她的名字排进了年级前十名;我最后一次看到她的名字是在高考结束后的光荣榜上,她考上了北大。

后来,我一直把这名学生的经历当作励志故事来告诉我的学生们:第一名不是那些“天才”们的专属,只要你敢于下定决心超越他们,找准了自己与他们的差距,并努力缩短这种差距,终有一天,状元的“宝座”也可以属于你。

那么话说回来,同学们究竟和那些“准北大清华苗子”们有哪些差距呢?有的同学也许会说:“这还不简单?看看人家的分数,再看看自己的分数,就知道差距在哪里了!”这句话说得有道理,但是不全面。分数的差异只能说明差距的大小,却不能看到产生差距的原因。只有找到这些原因,你们才有着手提高自己的契机。

那么,现在让我们共同来探讨一下,与那些“准北大清华的苗子”们相比,我们自身存在哪些问题,使我们和他们之间产生这些差距呢?

第一,你比他们“笨”——这只是你用来逃避学习的借口。

在大部分同学看来,那些能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都是“神”,天生有“慧根”。而自己这么“笨”,肯定是比不上人家的。确实,有极少数同学在学习方面有些天分,但大部分同学还是普普通通的,这其中也不乏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状元的人。如果是觉得自己“笨”而放弃努力,那只是给自己一个不学习的借口罢了。更何况,“笨”就一定学不好吗?

曾国藩是晚清时期重要的文学家、军事家,在历史上曾发挥了重大影响。但是他的头脑可真不怎么聪明。有一天,曾国藩在家中读书,一篇文章背了很长时间,记了无数遍还是没记住,而潜伏在他屋梁上伺机作案的小偷却在偷听的过程中,背了个滚瓜烂熟。最后小偷终于失去了耐性,跳下来给曾国藩背了一遍,然后扬长而去。

连小盗贼都能在短时间背下来的文章,曾国藩却用了很长时间,反复读了不知多少遍,还没能够背下来。从这一点来看,这个小偷应该比曾国藩聪明很多倍吧。

这个小偷虽然很聪明,但他的聪明没有用在刻苦学习上,而是用在了游手好闲上,所以最后才沦为小偷。而曾国藩呢,他虽然没有盗贼那么聪明,但能够刻苦学习,坚持不懈,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进步,最终成为了我国历史上一位非常有名的政治家。

可见,一个人聪明与否,不是由智力决定,而是由态度决定的。

而大部分同学之所以与那些考上北大清华的状元们命运不同,就是由这态度上的差距造成的。

第二,你不如他们努力——那是因为你没有明确的目标。

很多同学都承认,比起那些起早贪黑的“好学生”,自己确实散漫多了。

有的同学是因为觉得自己聪明伶俐、异于常人,认为像自己这种天才,玩着学也没问题了,结果就在贪玩中荒废了学业。

还有的同学学习习惯一向拖沓,学习的时候看看这儿,摸摸那儿,结果“总是等到睡觉前,才想起该念的书还没有念”。

站在老师的角度看待这些现象,我觉得这些现象都是因为同学们缺少明确的目标造成的。

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自然就没有计划;没有计划,行动就如散沙;行动如散沙,就注定学不好。

所以,如果之前你也是一个没有目标,整日浑浑噩噩度日的学生,那从今天起,你的首要任务就是确定一个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在实现这个终极目标的过程中,还要确定一些短期内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小目标,并为之付出努力。等到小目标实现后,然后再对自己提高要求,确定一个新的、更高一点的目标,这样才能一步步接近终极目标。

第三,你的学习方法不如他们科学——那就努力改进自己的方法。

在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同学其实很有理想,也很努力,每天都在不停地学习,但是学习效果却不好,这让他们很苦恼。

曾经有一名学生跟我抱怨:“老师,我和× ×是好朋友,也是竞争对手,我一直想要超过他,但是我发现,虽然我学习的时间比他长,做的题比他多,但到最后成绩就是不如他好!您说这是为什么呢?”

经过对比我发现:这是由于他们的学习方法不同造成的。

他们两个人,一个注重基础,一个忽略基础。这名同学一心想要超越自己的好朋友,就盲目地做一些难题、偏题来提高成绩,而忽略了自己基础知识上的薄弱地方,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所以才很难提高成绩。

除了这名同学之外,我相信那些付出很多努力但是没得到回报的同学,大多都是因为在学习方法上出了问题。所以,要想超越那些学习好的“前几名”,就一定要善于调整战略,纠正学习中存在的错误方法。

那么,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才是科学的呢?

经过多年的教学总结,我认为真正科学的学习方法一定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基础知识为本。 无论学习任何科目,都要注重学习基础知识,以基础知识为本,知识体系的根基才会牢固。

练习、巩固必不可少。 无论任何知识,都需要通过反复的练习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所以在学习的时候,做题、练习、复习、巩固等环节一个都不能少。

扩展课外知识。 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课外知识是否丰富都会对你的成绩产生影响,因此适当地扩展课外知识,开拓视野,也是提高成绩的关键因素。 JOxhMXC4mJUZlnZXXhm/qscJCL1pHqRK/lTJvW8p7a0e5lHA+iLc7Io9/zxXRI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