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9
引导男孩正确交友,防止其变坏

男孩进入青春期后,每个做家长的都担心他们在外面交上坏朋友。例如,经常听到家长忧心忡忡地说:

“要是儿子和那些社会上的不良少年混在了一起,肯定会被他们带坏。”

“如果儿子经常和那些逃课、打架、学习成绩差的孩子一块玩,他的成绩怎么会有所提高呢?”

……

家长的这些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进入青春期之后,男孩正经历着一个“心理断乳期”,他们在心理上趋向拓展自己独立的活动天地,开创自己的交际空间,以此倾诉困惑,解答疑问,展示自己的能耐,于是会有强烈的交友欲望。

但由于这一时期男孩的是非分辨能力并不是很强,或者说,男孩的自我控制能力很差,为了追求所谓的“酷”和“刺激”,男孩常常会加入一些“不良团伙”。

当然,这些仅仅是我们这些成人的看法,但在这些男孩心目中,他绝不会认为,他所加入的那个集体是“不良团伙”。

一个15岁的男孩曾这样说过:

家长总是说我整天与那些“坏孩子”混在一起,其实,我的那些朋友根本不是“坏孩子”。他们对我很好,很讲义气,每次我受到别人欺负,他们总是二话不说就去给我“出气”。

青春期的男孩会整天把“义气”“够哥们儿”等词挂在嘴边,但他们并不懂什么是真正的“义气”。在他们眼中,只要是对方能够为他去打架,这就是“义气”和“够哥们儿”的表现。

作为成人我们知道,这种刻意地讲究“哥们儿义气”的做法,只会越来越快地把男孩拉入错误的深渊。因此,在青春期,家长告诫孩子不要去交坏朋友是十分必要的。

那家长应该如何引导这些青春期的男孩交朋友呢?

方法一:告诉男孩要坚持自我

青春期男孩在交朋友的过程中,很容易迷失自我,例如:朋友的口头禅很快会变成他们的口头禅;朋友玩的游戏也成了他们玩的游戏;朋友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就是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

由于青春期男孩还尚未成熟,他们还察觉不到潜在的危害。但他们不可能永远不成熟,当他们成熟时是否为时已晚了呢?

因此,家长要告诉青春期男孩,在交朋友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自我。

例如,一位家长在得知儿子和一些“坏孩子”来往后,和他进行了如下的谈话:

家长:听说最近你常和同学逃课去网吧打CS?

儿子:我的那帮朋友都去,如果我不去,会被他们嘲笑的。

家长:如果因为你拒绝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他们就嘲笑你,这能算的上是真正的朋友吗?

儿子沉默不语。

家长:每个人都需要朋友,但交朋友并不意味着要把自己变成朋友那样的人,没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这多没劲呀!

儿子:每个人都不同,那朋友在一起有什么意思呢?

家长:有意思的事情多了!就拿你身边的那些同学来说吧,有的富有竞争意识,敢于冒险;有的具有某些特殊才能,如篮球打得很棒,精通电脑等;有的很有想法……这些你都应该向他们“取经”。总之,要把握一个原则:要有自己的个性,把朋友身上有益的东西吸收过来,有害的则排斥掉。

在我看来,这是一次非常有效的沟通。为什么呢?在这次沟通中,这位家长没有粗暴地干预儿子和那些所谓的“坏孩子”来往,而是给了儿子一个切切实实的“交友原则”。如此,男孩就不容易在交友的过程中迷失自我了。

生活中,很多家长在得知自家孩子和“坏孩子”来往时,都会粗暴地干预,甚至把男孩的那些朋友贬得一文不值。青春期男孩的团体归属心理特别强,当家长在他们面前指责他们的朋友时,他们会非常反感,因为在他们心中,自己与朋友是一体的,家长指责朋友,就等于在指责自己。这不仅会造成亲子之间反目,还会把男孩向他的朋友那边推进了一步。与之相比,上述案例中那位家长的做法就要高明得多。

方法二:防微杜渐法

引导青春期男孩正确交朋友,防微杜渐也是个好方法。可是如何才能做到防微杜渐呢?

一位家长苦恼地说:

当我告诉初中二年级的儿子什么样的朋友该交,什么样的朋友不该交时,他总是不耐烦地说:“交什么样的朋友我自有分寸,不用你管。”他越是这样说,我越是担心他会因交友不当而变坏。

这位家长的烦恼颇具代表性,很多青春期的男孩对家长的交友忠告不以为然。当然,这和青春期男孩的自我意识膨胀有关。进入青春期后,由于自我意识迅速崛起,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因此,对父母的忠告也开始充耳不闻。

那么,如何才能防止青春期男孩因交友不当而变坏呢?一位家长分享了自己的教子心得:

当电视剧中出现主人公因交友不慎而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伤害的情节时,我总会向儿子灌输正确交友的重要性;

看到报纸法制栏目那些少年犯罪团伙的案例,我就会和儿子一起探讨朋友之间的相互影响;

听说身边某个孩子和朋友一块去打架,有人被打得头破血流时,我就会和儿子讲“哥们儿义气”的危害;

……

通过这样的教育,儿子有了自己的“底线”,知道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

这位家长的做法很值得称赞,他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案例和现实,自然而恰当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在和孩子讨论的过程中,向他传达了正确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交友方式等,显然比反复叮咛、耳提面命的教育方式更有效果。而孩子身处其境,感受其事,自然很容易接受家长的观点。 GLRrO7xEaOflbVDn2gWc6JSNOJ77oWKtXeixUTtoI1tmpbxUF8uBjKUBANZMNik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