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 走出误区二:孩子是我生的,我说了算

“现在这么晚了,不准再出去玩了。”一个女声强硬地命令道。

“妈,我们好几个同学一起去,很安全的。”近乎哀求的声音。

“不行,你是我生的,你必须听我的,我说了算!”

“哐当!”沉重的关门声。

一天下班回家,刚进楼道就听到邻居母女之间这样的对话。听到第一句话时,我看了看表,已经晚上7∶ 15了,当时,我也颇为赞同这位母亲的观点:天黑得早了,一个女孩子出去很不安全。但是当听到“你是我生的,你必须听我的,我说了算”时,我又在心里暗暗想:如果用这种方式“压迫”青春期的女孩,她们又怎么会不叛逆、不反抗呢?

据我了解,持有这种观点的家长不在少数,他们知道“尊重孩子”的重要性,但却总以高高在上的父母的姿态约束女孩的行为,让女孩服从自己的“命令”。在女孩小时候,这种方法也许会很奏效,毕竟那时孩子年龄小,不懂得反抗。但进入青春期后,随着女孩自我意识的迅速崛起,如果家长仍然用这种方法“约束”她们,女孩势必会变得叛逆、不可理喻。

事实上,“孩子是我生的,我说了算”这一观点,包含了家长两个重要的思想“漏洞”:

第一,把孩子看作是自己的附属品。孩子的生命是我们赋予的,她们也是在我们的精心呵护下才得以健康成长的。但是,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作为家长的我们就应该意识到:她们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对周围的事和人有着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她们需要被尊重。

对于青春期的女孩更是如此,她们的自尊意识、独立意识等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如果我们仍旧把她们看作是自己的附属品,就会无视她们的自尊和独立的需要。强行要求她们“听话”,对孩子来说,不是爱而是一种伤害。

第二,对孩子不信任。我们之所以要求孩子“听话”,不敢放手,是因为我们不相信孩子的能力,担心她们会犯错。人非圣贤,孰能无错,生活中,我们成人都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错误,更何况孩子呢?

同样身为女孩的母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不仅能够容忍她犯错,有时甚至希望她能犯一些小错误。因为每个人都是在“犯错—改错”中不断成长,思维逐渐成熟,认识慢慢深刻的。容忍孩子那些点滴的小错误吧,给她们一些犯错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让女孩更快地成熟起来。

方法一:绝不和青春期的女孩较劲

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常常有家长这样向我抱怨青春期的孩子:

“我一开口她就烦,摔门就走!”

“放学后也不着急回家,真不知道她在外面都干些什么?”

“女儿房间的门常常锁上,不让我们进,不知道她到底在干吗!”

……

每当有家长这样向我抱怨时,我总会口气坚决地对他们说:“这不是孩子的错!请不要再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了!”

当然,我这样说是有一定的根据的。不管是在先前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在现在的儿童心理咨询工作中,我接触的青春期孩子成千上万,其中有懵懂的小学高年级孩子,也有处在人生关卡处的高三学生。通过与她们的交谈,我发现,多数孩子都对父母存在不满情绪:

“爸妈一开口就想教育我,以过来人的身份‘警告’我,我知道他们经验丰富,可是,我想走自己的路,想自己去尝试,哪怕会失败!”

“父母想让我好好学习,这点我能理解,但他们也不能因此限制我的人身自由吧!”

“我不想让父母干预我的隐私!”

……

听到这样的话,也许家长会觉得眼前的孩子非常陌生:昨天还是不谙世事、屁颠屁颠跟着我们的小破孩,今天却要和我们讲平等、尊重、自由……

没错,孩子已经长大了,青春期的孩子已经是大孩子了,她们的思维已经趋于成熟,她们希望能得到周围人的尊重、理解……然而,现状却让她们大失所望。在学校,她们必须遵守诸多的规章制度;在家里,父母又千方百计地想要“控制”她们。于是,青春期的孩子只好通过种种手段“反抗”这种“压迫”。例如,叛逆、乱发脾气等。即使那些外表看似文静,不动声色的女孩也毫不例外。一个成绩很好的女孩曾这样说过:“有心‘反抗’,无力回天,只好化悲愤为动力,好好学习,早日脱离‘苦海’。”

看似柔弱的女孩竟然说出这等话来,让我备感意外,但细细一琢磨:如果没有真实情感体验,她又从何而来的这份感慨呢?

因此,面对青春期的女孩,家长一定要多些理解,多些宽容,只有不与她们较劲,对青春期孩子的教育才不再那样“棘手”。

在这方面,我的一位同行颇有经验:

别的家长都指责、抱怨孩子不听话,他却笑呵呵地对这些家长说:“等过了这一年龄,孩子就会明白我们的苦心。”不仅如此,他还这样对女儿说:“我允许你不听我的话,但夜深人静时,请你再回想一下我说的话。”

别的家长都抱怨孩子行为反常,他却坦然接受女儿的喜怒无常,接受女儿的暴脾气。除此之外,他还常常这样对女儿说:“如果你感觉自己的内心有怒气,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拿枕头出气吧!”

生活中的那些小事上,他从不过多地干预女儿,但在大事上,他却一丝不苟。例如:他很少对女儿的穿着、打扮指指点点;当得知女儿总和一些坏孩子混在一起时,他极其认真地给女儿上了一堂关于交友的课。

不和青春期孩子较劲就是任由她们随心所欲吗?当然不是。如果那样的话,孩子势必会因为疏于管教而走上歪路。例如,由于家长的疏于管教,很多青春期女孩陷入“早恋”的旋涡;由于家长的不以为然,她们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凡事不能走极端,在教育孩子方面更是如此,不较劲不等于孩子的事情事事都参与,但也不等于让孩子随心所欲,而是应该向我那位同行一样,有原则地参与,有原则地管。

我把这位同行不与青春期孩子较劲的经验,总结为以下几点原则:

不要强求青春期的孩子听话,但必须让她们认真考虑我们的话;

允许孩子通过合理的方式宣泄内心的负面情绪;

小事上放手,但大事上不得有半点马虎。

方法二:小时候可以严,但长大后必须宽

当身边的家长向我寻求教育孩子的“秘诀”时,我总会告诉他们这样一项原则:小时候可以严,但长大后必须宽。

看到家长们迷惑不解的样子,我继续说道:“小时候,孩子辨别是非能力差,模仿能力强,一不小心就会走上歪路,家长管得严点,看得紧点,能够在关键的时候拉她一把,把她引到光明大道上来。但长大后,家长必须放手,锻炼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唯有这样,将来孩子才能自食其力,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脱颖而出。”

是的,这就如同教孩子学习走路一样。开始的时候,家长可以架着孩子的胳膊,让她学习迈步,可以全程看护,避免她摔倒。但是一段时间之后,家长必须把手放下来,即使她走得磕磕绊绊,哪怕她会摔跤,也要放手,让她自己去练习。否则,孩子永远也学不会走路。

那“小时候”与“长大后”的分界线是什么呢?

在我看来,青春期是个分水岭。在青春期之前,也就是10岁左右(这要视孩子的实际情况而定,有的孩子早一两年,有的孩子晚一两年,不能整齐划一),家长可以严一点,但进入青春期之后,家长必须宽。

人们常说,3岁看大,7岁看老。确实,小时候是孩子性格和习惯的养成期,由于孩子辨别是非能力差,自制能力也差,家长对她们要求严格一点,有助于她们形成良好的性格和习惯。

当然,这里所说的严格并不是对孩子非打即骂,棍棒相加,而是说不能忽视孩子表现出来的点滴坏习惯。例如,孩子当着客人的面拆开了礼物,事后,家长应该耐心地告诉她,在中国当着客人的面拆礼物是很不礼貌的行为。这样,孩子才能分清什么行为是礼貌的,什么行为是不礼貌的。

进入青春期后,孩子们渐渐会有自己的主见,这个时候的孩子最难管,而且叛逆心也比较重,家长对她们的教育就要适当放宽一点,否则,再使用硬碰硬的教育方式很容易引起孩子对家长的不满。

我就曾接触过这样几个女孩:

赵婷婷,初二学生,因为父母总是批评她,她觉得这是父母看自己不顺眼的表现,于是故意在外惹是生非,给父母添麻烦。

王志虹,13岁女孩,因为不满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放学后经常在外面游荡,不想回家,结果结识了一些社会上的“朋友”。

……

那么家长如何教育女孩才算是做到“宽”呢?

我总结出了这样几点原则:

那些无伤大雅的小事让她自己做主,如穿什么风格的衣服、留什么风格的发型等;

容忍偶尔她表现出来的坏脾气;

不要只盯着她的成绩看;

不要在她心情不好的时候提她的缺点和错误。 B6nqI9LIH3RHU5IVvZEuxZXeXOOfjhL61OxC1uJY6CvCQbiLdnuQZkxVLy8IjwW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