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7岁前,塑造女孩一生的关键

在生活中,常常有女孩的家长这样对我说:“与那些调皮的男孩比起来,女孩好养多了,我们往往不用费太大的力气,就能把女孩教育好。”

的确,与男孩相比,女孩有很多优点,例如乖巧听话、干净整洁、善解人意等。而且,在女孩很小的时候,她们的这些优点就已经显现出来。但是,在生活中,我们还常常会听到女孩的家长这样评价女孩:

她们非常敏感,即使是别人不经意间所说的一句话,都会让她们伤心半天;

她们很脆弱,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哭大闹;

她们总是依赖别人,无论做什么事,她们都渴望父母能够帮助她们;

……

是的,由于体内荷尔蒙激素的不同,在很小的时候,男孩和女孩就已经表现出了很大的不同。就拿上面这些家长的评价来说,男孩的家长一般都不会抱怨自己的儿子敏感、脆弱,也不会轻易评价儿子胆小、依赖父母。只有在女孩身上,这些特点才会表现得很明显。事实上,我们不可否认:敏感多疑、感情脆弱、依赖性强……这些都是女性天生的一些弱点。

一般来说,在7岁之前,女孩这些弱点就已经很明显地表露出来了。一位5岁女孩的家长曾给我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

一次,我和丈夫正在讨论家庭开支问题,看女儿走过来,我们就停止了讨论,而且换了一个比较轻松的话题,因为我们不想让女儿过早地感觉到成人的压力。

但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发现女儿的表情和行为都非常奇怪,她总是坐立不安,而且警惕性很强,总像是在打探什么情报。后来,在我的耐心引导下,女儿才说出了她的心里话。她心事重重地这样问我:“妈妈,那天你和爸爸是不是在说我的坏话?”

是的,在女孩很小的时候,她们这种敏感的特点就已经很明显地表露出来了。可是,她们为什么会如此敏感呢?心理学家给出的解释是,女孩从开始接触她自身之外的世界时,就把外部世界看做是一个充满“关系”的世界。她用“关系”来衡量一切,来衡量父母对她的爱,来衡量谁有可能成为她的朋友……在上述事例中,因为女儿的出现,父母忽然停止了谈话,女孩就以为她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父母不再爱她了,所以她才敏感地以为父母在说她的坏话。

其实,从深层次的角度来分析,女孩的脆弱、依赖性强等弱点,与她们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关。正是因为她们注重关系,所以一旦她们觉得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破裂时,就会表现得非常脆弱;正是因为她们渴望与父母建立更加牢固的关系,所以她们才会那么强烈地依赖父母……

基于此,很多心理学家表示,那些认为“女孩好养”的观点都是错误的。的确,由于我们的女儿很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为了赢得我们的欢心,她往往很顺从、很听话、很愿意与我们合作。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女孩之中,健康、懂事的女孩很多,但杰出、优秀的女孩子却屈指可数。在这种情况下,女孩的家长们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 养女孩容易,培养出优秀女孩却并非易事!

那如何才能让女孩更加优秀呢?

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从出生到7岁,女孩身上已经表现出了很多女性的天性。这其中,包括女性很多天生的优点,例如干净整洁、善解人意等,也包括女性很多天生的弱点,如敏感、依赖性很强等。在这一阶段,如果家长能够了解女孩的这一特点,并帮助她们强化自己的优点同时克服自身的缺点,女孩就能更加优秀。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从出生到7岁,是塑造女孩一生的关键期!

这也就是说,因为7岁之前,女孩的习惯、性格尚处在萌芽期,如果家长能够在这一阶段把女孩身上的弱点“一举歼灭”,那女孩就能被塑造得更加完美。

具体来讲,在7岁之前,女孩身上天生的一些弱点会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胆小脆弱,不坚强。

人们常说,女孩是水做的。也许因为与水有关,女孩的性格中有很多温顺、柔和的因素。但是,如果女孩性格中的这种温顺的因素过多,人们便常常用另一些词汇来形容她,诸如胆小、脆弱、不坚强等。例如:

她们怕黑;

她们不敢一个人睡在房间里;

她们害怕各种各样的虫子;

……

所以,在大多数家长的心目中,女孩与男孩是完全不同的,她们就是“弱者”的代名词。

正是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大多数的家长对女孩疼爱有加,他们不仅在衣、食、住、用、行等各个方面,对女孩进行最细心的照顾和帮助,而且还试图在任何方面都避免女孩受到伤害。例如,当女孩做错事情时,他们会毫无怨言地为女孩承担所有的责任;当女孩面临选择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为女孩做出最佳选择……

正是因为家长这种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帮助,女孩才有了不坚强的理由,也才有了凡事都依靠家长的借口。在这种情况下,女孩脆弱的天性才会最大程度地被激发出来:手臂擦破了一点皮,会哭个昏天黑地;内心受到一点点冲击,便觉得全世界都抛弃了她……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家长的这种教育方式恰恰是造成女孩脆弱的原凶。

2.敏感,容易受伤。

研究表明,从出生到7岁,女孩之所以表现得比男孩敏感,是因为她们对人、对事物的敏感度都要强于男孩。

特别是在3~7岁这一阶段,小女孩能够通过各种感官来获得微妙的、细节性的信息,她们总是捕捉他人语言和行为中隐含的信息,尤其是一些她们自认为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在这些不利信息的暗示下,她们常常觉得别人的语言和行为伤害了自己,所以才表现得那样敏感。

一天晚上,4岁的丽丽与爸爸一起看电视。丽丽拿着遥控器,一直想找一个自己喜欢的节目,但足足找了10分钟,她都没有找到。

这时候,爸爸早已被不断变换的电视画面搞得心烦意乱了,于是不耐烦地对丽丽说:“你到底想看什么?”

没想到,因为爸爸的这一句话,丽丽哭了半天,还一边哭一边对妈妈说:“爸爸不喜欢我,爸爸讨厌我。”

人们都说小女孩容易小心眼儿,其实,这反映的就是女孩敏感这一特点。对于这些年龄尚小的女孩来说,她们的感觉就是这样奇怪,在与他人相处时,她们总会捕捉他人语言和行为中对自己不利的因素,来证明他人伤害了自己。再加上女孩很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更加重了女孩感觉的敏感度。

也许大多数的女孩父母们都接受了“女孩就是小心眼儿”的观点,所以,在更多的时候,他们常常不把女孩的这种敏感放在心上。但心理学家却表示,如果女孩长期处在这种“努力证明自己受到了伤害”的状态中,这对女孩的心理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当然,面对女孩敏感的表现,很多家长也常常给女孩灌输这样的思想: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放在心上,不要为那些没有必要的事情伤心……

但事实上,对于7岁之前的女孩来说,家长们所讲的这些道理都是没有作用的。虽然女孩的大脑比男孩的要发育得快,但在7岁之前,女孩还没有理性思维的能力。所以,家长的这些道理对她们根本不起作用。

那家长们应该如何引导女孩走出这种敏感的状态呢?

对此,我为您提出这样一个建议: 家长即使批评女孩,也要让她感受到你对她的爱!

就拿上述事例来说,当爸爸了解到女儿这种敏感的感受时,就应该主动去安慰女儿。例如,爸爸可以把女儿搂在怀中,抚摸着她的头说:“你是不是觉得爸爸不爱你了?其实爸爸一直都爱你。”当女孩敏感的心灵得到抚慰之后,她们那种受伤的感觉就会消失。当然,当女孩恢复平静之后,爸爸还应该引导她看到自己的错误。这样,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女孩才有可能从自己的行为方面找原因。

3.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性。

每个孩子都很依赖父母,但女孩们的这种依赖似乎要更加强烈。即使她们已经会走路了,她们也渴望母亲或者父亲能够抱着自己。即使到了五六岁,她们不再要求父母抱,但她们也希望父母能够一直陪在自己身边。

为什么女孩们会表现出那样强的依赖性呢?

事实上,在0~7岁,女孩依赖父母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因为研究证明,在母体中,婴儿处于一种被羊水包围的环境中,她们会感觉很温暖、很舒服,也会产生很强烈的安全感。但出生之后,由于脱离母体,她们对这个未知的世界充满了疑惑和恐惧,她们希望通过依赖父母来破解自己的疑惑和恐惧感。所以,她们对家长们的爱和关注便有一种强烈的渴望。

也许有家长会说,对于0~3岁的女孩来说,这一理由是成立的,但当女孩到了7岁时,难道她们还没有适应母体之外的环境吗?

的确,对于3~7岁的女孩来说,她们已经适应了母体之外的环境,但在这一阶段,女孩的安全感不但没有加强,反而在下降。因为在这个年龄段,大多数的家长都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抱着她们。由于缺少这种肌肤的接触,女孩常常会产生这样的疑虑:是不是父母不爱我了?所以,在这一阶段,家长要增加一些与女孩肌肤接触的机会。例如,在女儿睡之前,给她一个拥抱;在与女儿交流时,拉着她的手,等等。

并且有研究表明,女孩在婴幼儿期对父母之爱产生的那种信赖感一直会持续到青春期,这对她们顺利地度过青春期也有很大的帮助。

在0~7岁,女孩身上除了会表现出这些女性的弱点之外,还会表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1.女孩会过早地感觉到压力。

由于天生就注重关系,大多数的小女孩很早就学会了关心他人,因为这一点,人们常常用懂事和善解人意来形容女孩。但在很多时候,正是由于女孩注重关系和善解人意这一特点,她们常常会感觉到在她们这个年龄不应该有的压力。

一位单亲母亲曾讲述过这样一件事情:

与丈夫离婚后,女儿一直与丈夫一起生活。两年之后,当我与女儿待在一起时,我觉得我的女儿像变了一个人,她就像变成了丈夫的小妻子。她向我讲述丈夫的工作、他与女朋友之间的矛盾,以及他在经济上遇到的困难……

是的,大多数的女孩都是懂事和善解人意的,但如果家长不帮助她们分清自己责任的范围,她们很有可能过早地感受到成人的压力。就像上述事例中所讲的一样,一个6岁的小女孩本处在自由玩耍的童年期,但父母的离异却让她过早地感受到了成人的压力,她会为父亲的工作以及经济状况担忧……如果她的父母再允许她继续思考这些问题,这些压力很容易使这个小女孩的心理出现问题,或者把她压垮。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做,才能保证女孩健康成长呢?

事实上,如果家长在女孩小时候不帮她们分清自己的责任界限,女孩不仅会过早地感受到成人的压力,而且将来还可能在“委屈”和“受伤”中度过一生。因此,家长有责任让女孩从小就明白自己责任的范围。

2.太多的道理对女孩根本不起作用。

生活中,每当女孩犯了错误,大多数的家长会通过讲道理、做解释等方法来教育她们。但其实,家长的这一教育方式,对规范女孩的行为、引导女孩合作是毫无用处的。当然,这一结论是心理学家通过多次试验而得出的:

在一所幼儿园内,心理学家把一个班的女孩分成两组,让她们玩橡皮泥。每当这个游戏结束时,工作人员就告诉第一组的女孩们:“游戏结束后,要把所有的橡皮泥收起来,不然橡皮泥会风干,以后就无法继续玩了。”

对于第二组的女孩,每当她们玩橡皮泥的游戏结束时,工作人员不是对她们讲道理,而是不声不响地把橡皮泥装到盒子里收好。

这个试验持续了一周,一周之后,虽然第一组的女孩们听了那么多的大道理,玩完橡皮泥后,她们仍然不知道把橡皮泥收好;而第二组的女孩则不同,玩完橡皮泥后,她们会主动把橡皮泥装到盒子里。

由这个试验我们可以看出,对于这些年龄尚小的女孩来说,道理和解释对她们根本不起作用。对此,心理学家们给出的解释是,在7岁之前,女孩根本还没有理性思维的能力,她们的理性思维要到10岁左右才出现,在此之前,她们的思维仅仅是象征性的思维。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如果在女孩7岁之前,家长总是试图通过讲道理、做解释来教育她们,这对女孩思维的发展将会起到拔苗助长的作用。

我们知道,大多数的女孩都是非常注重关系的,尤其在小的时候,她们强烈地渴望与父母建立稳固的关系,所以,她们常常通过一些合作行为来赢得父母的欢心。例如,即使父母讲的道理她们并不懂,她们也会强迫自己去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家长的这种教育就等于在强迫她们去理解事物,这会对女孩的思维发展造成负担。

那么,在女孩0~7岁这一阶段,家长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教育女孩呢?

其实,心理学家所做的那个试验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那就是 ——用自己的行为去引导女孩,给女孩做出榜样。 从出生到7岁,女孩正处在模仿他人的阶段,也许她们听不懂道理,但她们可以模仿他人的行为。就像上述试验中所说的那样,要想让女孩玩完橡皮泥后把橡皮泥收好,家长没有必要给她们讲道理,只要用正确的行为给她们做出示范就可以了。

因此,在女孩的理性思维能力没有出现之前,家长对女孩的教育应该是这样的:

※如果想要女孩养成干净整洁的好习惯,那家长就应该及时把房间、厨房都打扫干净;

※如果想要女孩养成讲礼貌的好习惯,每当遇到邻居时,家长就应该热情地打招呼;

……

3.对性别会产生一定的好奇感。

3岁之前的女孩,她们对性别的认识是模糊的,也许她们根本分不清,或者根本不在乎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但3岁之后,女孩就有了一定的性别意识,她们知道自己是女孩,也能通过服饰、造型等找出与自己同性别的人。她们还知道,爸爸和叔叔是与自己完全不同的一种人。

当然,当女孩有了一定的性别意识之后,很多家长也开始为女孩的一些行为而担心。一位母亲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

女儿在4岁左右时,总会有意无意地摸自己的下体,我和丈夫对此都感到很尴尬。后来,听医生说这是正常的现象,但我还是感觉不自在。

是的,对于这些小女孩来说,就像玩游戏会快乐一样,触摸自己的生殖器官也会产生一定的快感。虽然就像上述那位母亲所说的那样,很多家长会对此感到不自在,但事实上,对于这些刚刚有了性别意识的小女孩来说,这是很正常的一种现象,这是她们对“性”探索的一种表现。

遇到这种情况,大多数的家长都会阻止女孩,并对她说:“别摸,丢死人了!”其实,家长的这种做法根本不会阻止她们对那种快感的探索,女孩还会继续这种行为,但与以前不同,此后她会因为自己的这种行为产生罪恶感。

针对这种情况,家长最明智的做法是:告诉她们这种行为是允许的,但必须在没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下才可以。这样女孩才不会因为自己的行为而产生罪恶感,也不会沉迷于这种行为而不能自拔。

那么,从出生到7岁这一阶段,为了塑造更为完美的女孩,家长还要做些什么呢? bS5s5MvbGger0QtOFeGtK/fIZaUiKJBe7WUDmKeUzvlegHwKA9RG7hOY7RFx4Dj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