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的时候,爸爸妈妈不用催促你,你就会主动自发地去学习,随着你越来越大,思维能力越来越强,思考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你开始变得不配合,开始觉得学习是一项别人强加给你的任务,是一件苦差事……你开始厌倦学习,没有了学习的动力……”
当看到你兴致勃勃地在电脑桌前玩着时下最流行的游戏;当看到你耳朵塞着耳机,百无聊赖地哼唱着玩世不恭的小曲儿;当看到你对着课本神游天外,私会周公;你可知道,父母心里在想些什么吗?
我们在为你担忧,在为你的前程担忧!在为你的未来担忧!
正因为担心你的前途,正因为担心你的未来,所以,在家里,你总能听到父母这样的声音:
快点看会儿书吧,明天要考试了!
你要再这么下去,连个像样儿的高中都考不上!
你怎么就是不能踏踏实实学一会儿呢?像你这么心浮气躁,怎么能学得好!
或许就是因为这种殷切的关怀,让你产生了错觉,让你觉得学习是父母的事,让你觉得学习是一项父母强加给你的任务。
其实,孩子,你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你学与不学,学习好与坏,跟别人没有多大的关系,直接受到影响的人,是你自己。
我所熟识的两位男孩,给大家提供了这样一个真实的对比:
男孩晓峰和晓军在刚刚升入高中的时候,两人的成绩差不多。
晓峰升入高中后,觉得自己自由了,再也不用在爸爸妈妈的约束下用功学习了,开始尽情放纵,每日流连于网吧、KTV等娱乐场所,学习成绩飞流直下。
晓军则清楚,如果自己现在不好好学习的话,很可能就会在高考的时候败下阵来。所以,从迈进高中校门的那一刻起,晓军不仅没有懈怠,反而愈加用心学习了。
结果也就不言而喻,高考过后,晓峰因为平时不用功,考得一塌糊涂,只好参加了工作,但是因为知识技能不够,在工作中总是错误百出,因此,他也就一直不受重用。
而晓军则如愿考上了一所全国重点大学,在大学的几年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大学毕业后,被一家知名的外企招至麾下,前途也是一片光明……
说到这里,这两位男孩今后的发展会如何,大家的心里是不是已经很清楚了呢?
你是选择前者,还是选择后者,心中是不是也有了一定的衡量?
选择前者,固然能让你在一定时期内过得逍遥自在,但是,逍遥自在之后,所要面临的失败打击和郁郁不得志,却不是你脆弱的心灵所能承受得住的。
所以,孩子,从现在开始,你就必须弄清楚一个问题:你在为谁读书?
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10年之后,你会是什么样子?
或许,你是一位事业有成的商界精英;
或许,你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学者;
或许,你是一位地位显赫的政界要人。
的确,这些前景都非常诱人,也非常令人神往。但是,我的孩子,你必须知道这样一点:如果你现在不努力,10 年后的你,绝对不会有这样的成就。
或许,你会认为我是在危言耸听,并且可能还会举出一两个不读书照样也成就斐然的名人例子来反驳我。
你的反驳,我不能说是错的,但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不好好读书就能赢得成功的人,毕竟是少数;不努力就能赢得成就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不思进取,不肯付出汗水和辛劳,若干年后,你就会和别人差出十万八千里。就像我在本章一开始提到的那两个男孩一样,一个在高中阶段放松懈怠,尽情放纵,没有好好地读书学习;一个在高中阶段加倍努力,积极进取,为了美好的未来而不懈努力。
10年之后,这两个男孩的生存状态会出现巨大的差异,你也就不需要觉得奇怪了。
所以,你必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你不是在为别人读书,也不是在替别人完成任务,你读书就是为了自己更好地发展,为了自己理想的生活,为了自己在10年后,不要落于同龄人后面。
生活当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存状态,有的人在自己喜欢的行业里干得激情四射,风生水起;有的人则习惯于应付,含混度日,碌碌无为。
如果我问你:“他们之间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
你可能会这样告诉我:“因为他们对于所做的事情持有的热情程度不同。”
的确,对于做某件事情有没有热情,就决定了这个人的精神状态是积极饱满的,还是消极懈怠的。这其中,就涉及到了一个爱好的问题。
喜欢,则能干得起劲儿;不喜欢,则会兴趣索然。
10年后,你将会是怎样一种状态,现在,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明确自己的理想,从现在就开始不断努力,还是混一日是一日?现在的状态不同,在一定意义上,也就决定了10年后状态的迥然差别。
曾经有位教师朋友这样跟我说:
在上中学的时候,我就这样告诉自己,将来我一定要做一位学识渊博、受人尊敬的老师。在这个理想的激励之下,我孜孜不倦地学习各项专业知识,不断地充实自己。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我今天能够自信地给学生答疑解惑,当我从学生脸上看到了恍然大悟的表情,我真正感到了自己所选择的这项事业是多么的伟大,多么让我自豪!
不错,只有发自内心地去爱一项事业,你才能热情如火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也只有自己真心喜欢做某事,才能经年累月地坚持。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明白些什么了呢?好好学习,不是让你应付父母,应付老师,而是为了你在未来能拥有自己生活的方式,能过得主动和积极,能充满活力和激情。
一位不得志的旧友曾跟我提起过这样一件旧事:
上学的时候,我一直没怎么用心学习,高考后,进了一所不入流的大学,混了三年下来,找了一份自以为还算不错的工作。
去年,老同学们聚会,一些重点大学毕业的同学也纷纷到场。这些同学在各行各业都做得有声有色,个个都是春风得意的样子。听着他们口若悬河地谈着自己这些年的业绩,我忽然觉得自己很渺小,和同学们显赫的成就比起来,我深深地觉得自卑……后来,同学们说了些什么,我都没有特别注意听,只觉得在这些成就斐然的同学中间坐着是一种煎熬……
相信例子中类似的情况,你也曾听家长苦口婆心地讲起过,也曾见识过得志者和失意者之间的反差。这种心理上的差距,很多时候能压得人窒息。
如何才能在将来活得更有尊严,如何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当你和同龄人站在一起时,不会因为比别人差而自觉低人一等?
从现在开始就朝着优秀的方向好好努力,从现在开始就用功读书吧!
你学与不学,学习好与坏,跟别人没有多大的关系,直接受到影响的人,是你自己。
你不是在为别人读书,也不是在替别人完成任务,你读书就是为了自己将来能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