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孩子生而相同,不同的只是环境

孩子的天生禀赋与后天教育

历经了满怀希望和担心的等待之后,我们的儿子终于诞生了。那时我已经52岁了,对于年过半百的我来说,儿子的出生真是一种无法言说的快乐。

为了表达我的喜悦之情,我给儿子取了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名字——卡尔·威特。之所以用我本人的名字,是因为我已下定决心,要把他培养成优秀的人才。

然而,很多时候却总是事与愿违。我们的儿子卡尔生来并不是一个让人称心如意的婴儿,他有些痴呆,远没有我和妻子起初想象的那么聪明。

面对这样一个孩子,在伤心的同时,我产生了很大的压力。他能够成才吗?

我的妻子也不愿接受这个事实,不久前刚刚失去了一个孩子,没想到这个孩子还是让她失望了。

在儿子出生的头几天里,我和妻子都陷入莫大的苦恼之中。

但是这种苦恼和忧伤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我一直坚信,孩子的天赋并不是很重要,后天的教育才是促使他成才的决定性因素。

短暂的悲伤之后,我和妻子便开始全心投入到对儿子的培养之中。

在此期间,很多邻居和友人纷纷劝慰我不要太伤心,当然,也有人在劝慰的同时,对我的教育观点提出质疑。

例如,有人说:“卡尔·威特牧师,您说孩子的才能在于后天培养,不在于天生禀赋。现在,您的儿子在天赋上明显不足,你有把握让他成为优秀的人吗?”

每当遇到这样的问题,我总是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有把握,我一定能使卡尔成为优秀的人才。”

虽然当时我也不知道卡尔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但作为父亲,我有决心将我的教育观念,以及我的爱心完全实施在卡尔身上。这一切绝不会白费,对此我深信不疑。

爱尔维修曾经说过:“人刚生下来时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特别是幼小时期所处的环境不同,有的人可能成为天才或英才,有的人则变成了凡夫俗子甚至蠢材。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提倡“后天成才说”,但我并不否认天生禀赋,相反,我承认天生禀赋的作用。孩子的天赋是千差万别的,有的孩子多一点,有的孩子少一点,但天生的“天才”和“笨蛋”很少有,大多数孩子的天赋都是差不多的。

我常常给大家举这样一个例子:

如果我们让天生禀赋为100的聪明孩子与天生禀赋只有10的低能儿接受同样的教育,那结果肯定是:聪明的孩子更易成为优秀的人才。

可是现在的孩子大都受的是非常不完全的教育,所以他们的禀赋连一半也没发挥出来。

因此,作为父母,如果能乘此之机,实施可以发挥孩子禀赋的有效教育,即使生下来禀赋只有50的普通孩子,也会优于生下来禀赋为80的孩子。当然,如果对生下来就具备80 禀赋的孩子施以同样的教育,那么前者肯定是赶不上后者的。不过我们不要悲观,因为生下来就具备高超禀赋的孩子是不多的,大多数孩子,其禀赋约在50左右。

天才的失败来自于父母的极度催逼

如果一个孩子一生下来就具备高超的禀赋,父母再对其施以高效的教育,那这个孩子的未来是不可估量的。但可惜的是,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常常是失败的,因为父母总是对孩子过分挑剔、要求太高,最终引起了孩子的逆反、压抑与怨恨。

因父母施加的压力过大而半途而废的天才不在少数,大多数父母常常会不自觉地给孩子施加压力。

卡尔出生之后的第三天,格拉彼茨牧师来到了我家。在发现小卡尔并不是一个机灵的孩子之后,格拉彼茨牧师为我们担心起来,“威特先生,我真为您担心,担心您无法将这个孩子教育成优秀的孩子。”

“是的,小卡尔的确不太聪明,但我并不认为这是决定性因素。”我回答。

“当然,先天不聪明并不意味着他永远不聪明。不过,这样一来,您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格拉彼茨牧师鼓励我说。

我默默地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他的说法。

“我不妨给你出一个主意,”格拉彼茨牧师继续说道,“既然孩子不太聪明,那您就要比别的父母更加努力。我的意思是从现在起,您和您的妻子,包括您的儿子都要准备做出很大的牺牲。”

“牺牲?”我非常不理解。

“既然您的孩子先天不太聪明,那您就应该让他受到比其他孩子更严格的训练,甚至是残酷的训练。这样虽然会牺牲他享受美好童年的权利,但至少这可以让他成才呀!至于您和您的妻子,更应该为此牺牲了,比如牺牲更多的时间、牺牲两人在一起的温馨浪漫时刻。”格拉彼茨牧师认真地说。

听完格拉彼茨牧师的话,我立即否定了他的观点,“格拉彼茨牧师,这种牺牲是没有意义的,难道还有什么比让孩子幸福生活更重要的吗?”

“难道孩子的前途不重要吗?”格拉彼茨牧师问道。

“孩子的前途当然重要,可是不要忘了,你的这种观点根本不可能使孩子健康成长。相反,它只会使孩子既没有享受到童年的幸福,也学不到他所必需的一切知识。要知道,任何催逼和急功近利的做法只能带来一种结果,那就是毁了孩子。”我肯定地说。

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事实早已证明,父母的急功近利只会扼杀孩子的天赋。

在我周围,同样也有一个叫卡尔的孩子,他的学业天赋极高,但因为父亲不停地催逼他,一心想使他过早地功成名就,他半途而废了。

卡尔的父亲亲自教儿子高等数学,强迫他醒着的每一分钟都得学习。他反对孩子参与一切与学业无关的体育活动、游戏,在他眼中,就连孩子对大自然的探索也无足轻重。

卡尔8岁时父亲就让他学习大学水平的数学课程,9岁时他就在学习微积分并尝试写剧本了。他不断跳级,仅用三年时间就修完大学课程,11岁大学毕业。他主修数学,大学的教授们预言卡尔会成为一名世界级数学家。

然而,突然有一天,这个孩子的辉煌瞬间转为暗淡。卡尔上研究生一年后,突然对数学完全失去兴趣,随即转入法律学院,但很快他又对此失去了兴趣。最后他从事了办事员工作,因为这份工作既不用思考,也不用担责任。

即使是天生禀赋极高的孩子,父母对其实施正确的教育也是极为重要的。如果实施了错误的教育方法,即使孩子的禀赋再高,他也绝不会成为天才。

越早教育,效果越显著

催促强迫孩子、拔苗助长式的教育是一种极端的教育方式。同样,任孩子自然发展,放养的教育方式也是一种极端的教育方式。

我认为培养孩子,父母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更需要有足够的智慧。特别是对于我这个不幸的父亲来说,因为我面对的是一个天赋并不高,甚至还低于正常人的孩子。

我妻子的母亲,一个善良的女人曾这样劝我:“威特,即使小卡尔天生不那么聪明,你也不用太过烦恼。让他顺其自然地发展吧!其实,能不能把孩子教育成一个优秀的人并不重要,只要你们家庭幸福就足够了。”

这位善良的女人苦苦劝我是为我好,我知道。对于她的良苦用心和安慰,我感激不已。

然而,对于小卡尔的教育,我并没有别人想象的那么悲观。虽然小卡尔的智力不那么令人满意,但对他的将来,我始终充满信心。

因为我始终相信,婴幼儿时期的教育足以克服那些所谓的天赋不足,我坚信合理的教育能够改变一切。

一个人的品质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幼年时期所受的教育。

人如同瓷器一样,小时候就形成了他一生的雏形。幼儿时期就好比制造瓷器的黏土,给予不同的教育就会形成不同的雏形。

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必须尽早开始,开始得越早,取得的效果就越显著,孩子越有可能成为接近完美的人。

我坚信,只要能够尽早地教育小卡尔,我一定能够战胜所有的困难,并最终获得教育的成功。

早期教育能造就天才

我的教育理论的核心是:对儿童的教育越早越好。然而,在我周围,大部分人深信不疑的教育思想却是:儿童的教育应当开始于七八岁。对于我的教育观点,很多父母甚至感到十分恐惧,他们认为,早期教育有损于儿童的健康。

但小卡尔后来的表现却证明:我的教育观念不但不会有损孩子的健康,还更充分地开发了孩子的潜能。

然而,面对优秀的小卡尔,很多人又这样反驳:这个孩子天生就聪明,所以他现在才会这样出色。

对此,我几乎是无语了。卡尔出生时是怎样一个婴儿,我在前面已经介绍过一些。现在我还想向诸位描述一下他出生时的某些细节。我想,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家有一个准确的印象,以此来证明他并不是天生的天才。

卡尔是个早产儿,他还未得到母亲子宫足够的孕育便突然来到了这个世界,他早产了足足一个月。

出生时,这个可怜的小家伙被脐带缠住了脖子,差点窒息而死。幸亏医生抢救及时,他才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但在此之后,他仍然四肢抽搐,呼吸困难。

当时,医生说了一句令人伤心的话,但那却是当时的事实,“这个孩子可以活下来,但明显先天不足,他的大脑看起来发育不健全。他未来的生活恐怕会比现在更不幸。”

事实上,就像医生所说的那样,刚出生的那段日子,这个小家伙的情况非常糟糕。他不仅没有显示出任何天赋,而且连本能的反应都极为迟钝。他不能像其他婴儿那样主动地寻找母亲的乳头,只能靠母亲把奶挤出来一点一点地喂他。

为了让他不落后于同龄人,我决定仍然按原计划对他进行早期教育。我想,既然这孩子天生的禀赋不太好,那我就尽全力让他把天赋尽可能多地发挥出来,越多越好。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我对儿子的教育就必须在他智力刚开始发育时就开始。我坚信,早期教育可以造就天才。

那么,为什么早期教育能够造就天才呢?

要明白这个道理,就要从儿童的潜在的能力谈起。根据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人生来就具备一种特殊的能力。但这种能力隐秘地潜藏在人体内,表面是看不出来的,我们称这种能力为潜在能力。

举个通俗易懂的例子来说,有一棵橡树,如果按照理想状态生长的话,可以长到30 米高,那么我们就说这棵树具有能够长到30米高的可能性。同样的道理,一个儿童,如果按照理想状态成长,能够成长为一个具有100 度能力的人,那么我们就说这个儿童具备100度的潜在能力。

这种潜在能力就是天生禀赋。因此,并不是天才才具备天生禀赋,我们每个人身上都隐藏着天生禀赋。

可是,不管是大树还是孩子,要达到理想的成长状态,总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即使大树具备长成30米高的可能性,但要真长到30米高还是很困难的,一般能长到12 ~ 15米。假若环境不好,则只能长到6 ~ 9米。不过,如果给它施肥浇水,好好侍弄,则可以长到18~ 21米,甚至也可以长到24 ~ 27米。

同样的道理,即使是生来具备100 度能力的儿童,如果完全放任不管,充其量也只能变为具备20度或者30度能力的成人。但是,如果教育得好,那么就可能达到具备60度或者70度,乃至80度或者90度能力的成人。

我的教育的理想就是使儿童的潜在能力尽可能多地被挖掘出来。只要充分发挥出这种潜在能力,我们便能做出不平凡的事业。遗憾的是,由于教育不得法,人们的这种潜在能力大都未能得到应有的发挥,这就是天才极少出现的主要原因。

如何造就更多的天才呢?最重要的就是及早挖掘、诱导孩子自由地发挥出这种潜在的能力。

儿童潜能递减法则

需要父母们特别注意的是,儿童虽然具备潜在能力,但这种潜在能力是有着递减法则的。

何谓儿童潜能递减法则?

举个例子来说:一个生来具备100 度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从一出生就对他进行理想的教育,那么他就可能成为一个具备100 度能力的成人。如果从5 岁开始教育,即便是教育得非常出色,那他也只能成为具备80 度能力的成人。而如果从10 岁开始教育的话,教育得再好,他也只能发挥出60度的能力。也就是说,教育开始得越晚,孩子的潜能开发得就越不充分。

具体的原因是这样的:动物的潜在能力都有着各自的发达期,而且这种发达期是固定不变的。不管哪种动物,如果不让它在发达期发展某种能力的话,那么它的这种能力也许就永远不能再发展了。

例如,小鸡天生就有一种“追从母亲的能力”,它们的这种能力的发达期大约是在出生后4 天之内,但如果在这期间不让它发展,那么这种能力就永远不会得到发展了。所以,如果我们把刚生下来的小鸡,在最初4天里不放在母鸡身边,那么它就永远不会跟随母亲了。又如,小鸡“辨别母亲声音的能力”的发达期大致在出生后的8天之内,如果在这段时间里不让小鸡听到母亲的声音,那么这种能力也就枯死了。

我们人的能力也是这样,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英国司各特伯爵的儿子的事情。

司各特伯爵夫妇带着他们刚出生不久的儿子出海旅行,不幸的是,行至非洲海岸时遇到大风暴,船被巨浪打翻,全船的人都遇难了,只有司各特伯爵夫妇幸存下来,他们带着儿子爬上了一个海岛。

那是一个无人的荒岛,岛上布满了热带丛林。没过多久,司各特伯爵夫妇便被各种疾病夺去了生命,只留孤零零的小司各特。幸好一群大猩猩收养了小司各特,当时他只有几个月大,就跟着这些大猩猩一起生活了。

巧合的是,二十多年后,人们在那座岛上发现了小司各特,那时他已经是一位强壮的青年了。可惜的是,除了外貌和人一样,他身上没有一点人类的特征,他不会用两条腿走路,只会像大猩猩那样攀爬跳跃,在树枝间荡来荡去,他也不会说人类的语言。

人们将小司各特带回英国,他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科学家们像教婴儿那样教导他,力求他学会人的各种能力。10 年之后,小司各特终于学会了穿衣服,用双腿行走,但是,他始终也说不出一句连续的话来,要表达什么的时候,他更习惯像大猩猩那样吼叫。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小司各特错过了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人类语言能力的发达期是在幼儿时期,而小司各特被发现时已经二十多岁了,所以,他这一生也不会具备流利说话的能力了。

以上的事例都说明,儿童的潜在能力是遵循着递减法则的。即使一个孩子天生有100 度潜在能力,如果父母放弃对他的教育,那到5岁时就会减少到80度,到10岁时就会减少到60度,到15岁时也许就会只剩下40度了。

所以,我们教育孩子的第一要旨就是——杜绝这种递减,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尽早地发挥其能力。

从儿子出生那天就开始教育

那么,怎样才能杜绝孩子潜在能力的递减呢?当然是尽早教育。这个“尽早”又早到什么时候呢?我的经验是,教育必须从孩子出生那天起就开始进行。

这时,也许有人会问我:“威特先生,您真的从孩子出生起就开始培养他了吗?”

对于这样的问题,我可以肯定地回答:“是的。我的儿子卡尔一出生,我就开始对他进行教育了。”

我的儿子卡尔刚出生的那几天,我们全家人都陷入一种苦恼和不安的氛围之中。这时,就连一直支持着我的妻子也开始动摇了。

有一次,妻子悄悄地对我说:“告诉我,为什么偏偏我们的儿子是个弱智儿?这不公平!”

我说:“虽然我无法改变这个不幸的事实,但我会努力将他现有的潜能发挥到极点。卡尔现在看起来不如别的孩子聪明,但总有一天他会超过其他的孩子。因为即使是天生聪明的孩子,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培养也不可能充分发挥其潜能,他终究也不会成才。我们的小卡尔虽然现在的起点很低,但如果得到了合理的教育,他的潜力一定会充分发挥出来。那时他不但会超过其他的孩子,还会成为全德国最优秀的人才。”

不仅仅是对我的妻子,对其他所有关心小卡尔的人,我都这样告诉他们我的观念,以及我的永不动摇的决心。

我为什么能够如此自信呢?因为我知道后天教育的力量有多巨大。

事实上,对于孩子来说,从出生到3岁之前,是最重要的时期。因为这一时期,孩子的大脑接受事物的方法和以后有很大的不同。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刚出生的婴儿不具备分辨人的面孔的能力,但到三四个月,或五六个月后,他们就能分辨出母亲和别人的面孔了,知道“认生”了。但他的这种“辨认”,并不是像我们成人那样记住了某人的面部特征,而是在反复的观察中,把母亲的整个面孔印象原封不动地做了一个“模式”印进了大脑之中。

婴儿的这种识别能力,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因此,对3 岁以前的婴儿,我们应该进行相当的“模式教育”。因为婴儿对多次重复的事物不会厌烦,所以3岁以前也是“硬灌”时期。

3岁之前的孩子具有在一瞬间掌握整体的模式识别能力,这种能力是成人所不能达到的。此时他的大脑处于一种白纸状态,因此,可以说他具有一种不需要理解或领会的吸收能力。这时候,家长要把正确的模式经常地、生动地反复灌入幼儿的大脑中,否则他会毫无区别地吸收坏的东西。

就像古谚说的那样:“3岁看大,6岁看老。”孩子到3岁时,就已形成了长大之后的一些基本性格的素质。所以,3 岁真有可能决定孩子的一生。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给3岁以前的孩子“硬灌”些什么呢?

大致是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反复灌输语言、音乐、文字和图形等知识,奠定其智力大脑活动的基础;另一方面则是灌输人生的基本准则和态度。

总的来说,生下一个健壮的孩子,这只是父母亲走出的第一步,以后的路更长,事情更琐碎,责任更重大。因为,从孩子出生那天起,父母就必须担起教育者的责任。 zNV3f0cqFt7Ev67bQ3p+HzrwCundXmpVU29F5+zfjfWjqoSjK7PoEcJ2ry1EXyS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