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的德国出了一个著名的天才,因为他与父亲同名,后人称他为小卡尔·威特。
他3岁半识字,八九岁时就能自如运用六国语言,即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
他10岁时进入了哥廷根大学,14 岁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
他23岁出版《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
他一生都在德国的著名大学里任教,深得学生的敬仰。
不管是在小卡尔的那个年代还是现代,很多人都认为他是命运的宠儿,天生就具备凡人可望而不可即的高智商。但令无数人大跌眼镜的是,事实却恰恰相反,小卡尔不但是早产儿,而且刚生下来时还显得有些痴呆。
但就这样一个“不被人看好”的孩子,却被他的父亲老卡尔·威特教育成了一个享誉世界的天才。
不得不说,科学而有效的家庭教育是能创造奇迹的。
正是因为小卡尔的成功和辉煌,当时德国乃至全欧洲的人都开始关注老卡尔的教育方法,开始探寻开发孩子潜能最有效的理念和方法。
幸运的是,在小卡尔14岁那年,老卡尔将他的教子心得及独辟蹊径的教育方式写成了书,这就是《卡尔·威特的教育全书》。
读到这里,也许你会问:“这是两百多年前的天才教育法,在今天它还适用吗?”
实际上,时至今日,老卡尔的很多教育理念和方法不但值得我们做家长的借鉴,还足以令我们感动。
在老卡尔·威特的原书稿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小卡尔刚刚出生时,当得知他是个不太令人满意的“低能儿”时,他们全家都陷入了极度的悲伤之中。小卡尔的母亲甚至终日以泪洗面,她一边流泪,一边绝望地抱怨:“我们已经失去一个孩子了,为什么这个孩子又这样令我们失望呢?上帝对我们太不公平了!”
老卡尔得知小卡尔的情况后也非常伤心,但他只允许悲伤持续了很短一段时间,便强迫自己恢复了理智。他对小卡尔的母亲说:“我相信咱们的儿子一定会成为全德国最棒的人才!”
小卡尔的母亲问他为什么这样有信心。他说:“因为我们是他的父母,如果连我们都对他没有信心,那他就只能永远是‘低能儿’了。”
之所以在这里提及这个故事,是因为我已经被老卡尔·威特那淳朴的教育观念深深地感动了。当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没有人知道未来的他是乞丐还是天才,是谁决定着他的命运?
是他的父母!
父母怎样评价他,他未来就会成为怎样的人!
如果连父母都对他没有信心,那可怜的他最后只能沦为庸人,甚至连庸人都不如!
所以,不得不说,终日有意无意抱怨孩子“笨”、“没出息”的父母们,与老卡尔相比,我们是不是有些自惭形秽呢?
当然,老卡尔之所以坚信自己能把小卡尔培养成才,是因为他相信——
父母科学而有效的教育方式,可以弥补孩子在智商方面的不足。
他认为,大多数孩子生来智商和潜能都是差不多的,但最终孩子的潜能能开发出多少,关键在于他后天所接受的教育。即便有的孩子天生智商不太高,父母科学而有效的教育也能让他赶上别的孩子,并超过他们。
小卡尔成功而辉煌的一生,完美地诠释并证明了老卡尔·威特的这一观点。
除此之外,老卡尔·威特的很多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都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例如:
他提倡“早期教育”,在“关键期”开发孩子的潜能,孩子的潜能才能开发得更充分;
他相信“潜能递减”原则,如果错过潜能开发的“关键期”,孩子的潜能就会逐渐消失;
把知识融入游戏之中,既能使孩子学到知识,又能开发他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尊重孩子,孩子才会尊重自己,进而才会尊重他人;
从小就让孩子面对现实,告诉他,远离那些居心不良的坏人;
……
这样的观念和方法,书中还有很多很多。
现在我们把这本书翻译过来,一是为了满足人们了解这本奇书的愿望;二是希望父母们都能像老卡尔一样,用科学的方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
因为德国人的思维和叙述方式跟我们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们对原书稿进行了一定删减和整理,删去了一些与主题无关的枯燥论述,还在原著的基础上分了篇章、加了题目,目的就是为了使本书更加有条理一些,从而更加符合我们的阅读习惯。
希望这本书能给更多的年轻父母提供帮助!也希望老卡尔科学的教育方法能帮您把孩子培养成才!
编译者 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