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6 敏感期VS孩子的智力发展

孩子似乎天生就是一个积极的观察者,他们通过感官吸收印象,有选择地挑选印象,并根据一种内在冲动、感觉或者兴趣而采取相应的行动。

古语云:“智力中没有一样东西最初不是源于感觉的。”用来形容孩子从外界吸收印象、获取知识的这个过程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的确,孩子似乎天生就是一个积极的观察者,他们通过感官吸收印象,有选择地挑选印象,并根据一种内在冲动、感觉或者兴趣而采取相应的行动。

用一个例子来加以解释,也许能更清楚地阐明这个问题:

一个出生只有4 个星期的孩子,从未被带出过出生的那幢房子。一天,保姆抱着这个孩子时,这个孩子看到了他的父亲和他的叔叔同时在一起。这两个人身高差不多,年龄也相仿。这个孩子大吃一惊,害怕得看着这两个人。如何消除这个孩子的恐惧呢?孩子的家长请来了教育专家,专家在了解到情况之后,给出了这样的建议:只要在孩子的视力范围内,他们就一直分开,一个到右边,一个到左边。

这样做的时候,孩子转过头看着一个,对他凝视了一会儿,然后突然笑起来。但是随后,他突然变得忧虑起来,他迅速地转过头看着另一个人。只隔了一会儿,他对那个人笑了。他重复着把头左右转动了好多次,脸上交替地显示出忧虑和宽慰,直到他终于认识到他的身边实际上有两个人为止。

这两个人是出现在这个孩子视线中的仅有的男人。他们两人曾分别跟他在不同的场合玩过,把他抱在怀中,充满深情地跟他说话,这个孩子终于认识到,有一个人不同于他的母亲、保姆和家里的其他女人。但他从来没有看到两个男人在一起过,所以,他认为家里只有一个男人。当突然遇到两个男人在一起的情况时,他就变得警觉不安起来。

当孩子从他周围混乱的环境中,分离出来一个男人,接着又遇到另一个男人时,他发现了自己的第一个错误。接着他在对自己印象中的男人努力实体化的过程中,感知到了自己的谬误,对自己的观察有了新的认识。

事实上,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意识不到孩子在观察敏感期的这个特点,在无意当中打乱了孩子精神世界中这种内部的组织工作。

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一个6个月大的孩子坐在地板上玩一只枕头。枕头上饰有花和儿童的图案,他一会儿兴致勃勃地闻着图案上的花,一会儿又吻着图案上的儿童。

照管他的女仆认为如果他能闻和吻其他东西,他也会高兴的。于是,她给这个儿童拿来各种东西并说:“闻这个!吻这个!”但结果怎么样呢?

这个孩子大哭起来,对女仆给他的东西并不感兴趣。而且更严重的是,孩子的心灵世界被打乱了。因为他的心灵正处于组织自我的过程中,他正通过识别图像,把它们固定在记忆中,他正在幸福、平静地进行着内部构造的工作。他那试图获得一种内部协调的神秘努力,被一个不了解他心灵世界活动的成人打乱了。

仔细想想:这种情况是不是也经常会发生在你的身边?

当孩子正在专注地观察着某项事物的时候,你走过去拉住他的小手,或吻他,或试图让他去睡觉,而忽视了他专注的神情下正在进行的心理活动;

当孩子兴致勃勃地堆着沙土或者垒着积木时,你走过去将他从沉迷的游戏中拽出来,呵斥他不肯乖乖来吃饭,而忽略了他在垒积木的时候眼神里异样的神采;

……

当孩子兴致勃勃地游戏时,最好不要打断他

或许,我们意识不到,当我们粗暴地打断孩子的思维或企图分他的心时,就可能阻碍孩子内部的组织工作。由于对观察敏感期的无知,成人就可能压抑孩子的基本欲望。

另一方面,孩子头脑中这种清晰的印象是很重要的,只有这些印象日趋完善,并且他对它们进行了区分之后,他才能形成自己的智力。 HBCuv9l/rCjohRQJ0yOPG9IzSUJYxOaI58CzDHocq/DgYxaGkejDRxg+FojzASR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