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一词最初来源于拉丁语Personal,开始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所戴的面具,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用来指每个人在人生舞台上各自扮演的角色及其不同于他人的精神面貌。个性也称为性格,在西方又称人格。个性(Personality)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性格、兴趣、爱好等,是在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稳定的特性。
由于个性的复杂性,我国心理学界对个性的概念和定义尚未有一致的看法。我国第一部大型心理学词典——《心理学大词典》中的个性定义反映了多数学者的看法,即:“个性,也可称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是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结合构成的独特整体。这些层次有:第一,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的特征,即能力;第二,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气质;第三,完成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特征,即性格;第四,活动倾向方面的特征,如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这些特征不是孤立存在的,是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对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的。”
引自:朝明安.现代汉语大词典[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14.
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从构成方式上讲,个性其实是一个系统,其由三个子系统组成,如下所述。
个性倾向性指人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积极特征,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它较少受生理、遗传等先天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在后天的培养和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个性倾向性中的各个成分并非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的。其中,需要是个性倾向性乃至整个个性积极性的源泉,只有在需要的推动下,个性才能形成和发展。动机、兴趣和信念等都是需要的表现形式。而世界观处于最高指导地位,它指引和制约着人的思想倾向和整个心理面貌,它是人言行的总动力和总动机。由此可见,个性倾向性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以世界观为指导的动力系统。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人的多种心理特点的一种独特结合,包括性格、气质、能力。性格是指一个人表现在对现实较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是童年期慢慢塑造出来的,家庭中的父母及其他成员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有很重要的影响。如心理学家做过的“情感剥夺实验”结果说明,在婴幼儿时期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对一个人形成良好的性格是很重要的;在婴幼儿时期特别是儿童时期剥夺了母爱往往会使他们的性格扭曲,造成不好的行为和个性表现。
把同时生下的小猴子分成两组,一组放在铁笼子里,用奶喂养,什么也没有;另一组给它们用长毛绒做了个假妈妈,吃完奶它们可以在假妈妈身上玩。实验结果表明,小猴子慢慢长大后,没有假妈妈的这一组胆子比较小,反应暴躁,不合群,与人不好接近;有假妈妈的这一组正好相反,不胆小,合群,与人容易接近。
引自:王斌.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及倾向性等方面综合的心理特征。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孩子刚一出生时,最先表现出来的差异就是气质差异,如有的孩子爱哭好动,有的孩子平稳安静。
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将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巴普洛夫(Pavlov)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解释气质的生理基础,他依据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即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工作能力或耐力的标志)、平衡性(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相对力量)和灵活性(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速度),划分出了四种类型(表 2-1)。
每个人的性格和气质是不同的,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成为某个领域里优秀的人。性格和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智慧的高低和事业的成就,不同性格和气质的人都可以成为某一领域的杰出代表人物。
表2-1 气质类型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对照
1.多血质
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容易变换,灵活性高,易于适应环境变化,善于交际,在工作、学习中精力充沛而且效率高;对什么都感兴趣,但情感兴趣易于变化;有些投机取巧,易骄傲,受不了一成不变的生活。小说代表人物:韦小宝、孙悟空、王熙凤。
2. 胆汁质
直率、热情、精力旺盛,心境变换快,情绪易激动,反应迅速,行动敏捷,暴躁而有力;性急,有一种强烈而迅速燃烧的热情,不能自制;在克服困难上有坚忍不拔的劲头,但不善于考虑能否做到,工作有明显的周期性,能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事业,也准备克服且正在克服通向目标的重重困难和障碍,但当精力消耗殆尽时,便失去信心,情绪顿时转为沮丧而一事无成。小说代表人物:张飞、李逵、晴雯。
3. 黏液质
安静、稳重、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注意力稳定但又难于转移,善于忍耐;反应比较缓慢,坚持而稳健的辛勤工作;动作缓慢而沉着,能克制冲动,严格恪守既定的工作制度和生活秩序;情绪不易激动,也不易流露感情;自制力强,不爱显露自己的才能;固定性有余而灵活性不足。小说代表人物:薛宝钗。
4. 抑郁质
孤僻、行动迟缓、体验深刻,善于觉察别人不易觉察到的细小事物;高度的情绪易感性,主观上把很弱的刺激当作强作用来感受,常为微不足道的原因而动感情,且有力持久;行动表现迟缓,有些孤僻;遇到困难时优柔寡断,面临危险时极度恐惧。小说代表人物:林黛玉。
引自:百度百科.
能力是指个体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是使活动能够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总是和活动联系在一起,离开了具体活动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个体从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任何活动,能力都是一个必要的条件,但不是唯一的条件,因为个体的知识经验、动机情感、健康状况等也是顺利完成活动所必需的。一个人具有某些突出的能力并能将各种能力结合起来,出色地完成任务,就说他有某方面的才能,才能是多种能力的有机结合。在专业术语中,能力反映了个体在某一工作中完成各种任务的可能性,这是对个体能够做什么的一种现时的评估。
自我意识指自己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等方面,如自尊心、自信心等。自我意识是个性系统的自动调节结构,而心理过程是个性产生的基础。
人的个性总是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也受个人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的制约。因此,人的个性既有个体差异性,又有共同性的特点。个性的个体差异性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和行为是各不相同的,由于个性组合结构的多样性,每个人的个性都有自己的特点。个性除了差异性的特征之外,也存在着共同特征。个性的共同性是人们受共同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是指由于受共同的社会文化影响,同一民族、同一地区、同一阶层、同一群体的个体之间具有的共同的典型心理特点。
任何一种个性特征都不是在某一段时期内形成的,它是在社会和家庭的环境影响、教育训练和个人实践活动中逐渐塑造而成的。所以,个性一旦形成,就会比较稳定。如在一个人身上偶然出现的心理方面的特点,则不能算这个人的个性特征。个性的稳定性是指个体的个性特征经常地、一贯地表现在心理和行为之中。个性特征是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受人的生物组织制约的某些个性特征,比较不容易变化,如气质;受社会生活条件所决定的某些个性特征,如性格则比较容易变化,生活中的重大变化,都可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格。
个体受生物特性制约,但对个性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生活条件。人的个性不是遗传特征的成熟过程,神经类型的特点可以使个性中某些特征具有一定的差异,但它不能决定个性的方向。人的个性的多样性是和人的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分不开的。不同的社会风俗习惯、思想道德信念、生活行为方式等,无不在人的个性上打下烙印。个性从其形成和表现形式上看,既受社会历史的制约,又受个人生理特征的影响,如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性格都受社会影响而形成,使个性带有明显的社会性。
个性的完整性,是指构成个性的各种心理成分和特质,如能力、气质、性格、情感、动机、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等,在一个现实的人身上,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功能系统。正常人的行动并不是某一特定成分(如能力或情感)运作的结果,而是各个成分密切联系、协调一致所进行的活动。心理的完整性是心理健康的表征。心理健康的研究表明,个性是能力、气质、性格、情感、动机、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等共同作用的,一旦某一部分出现缺陷,就会造成个性的不完整性,出现个性问题。
个性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具体来说,有如下几种影响因素:①生物遗传因素;②社会文化因素;③家庭环境因素;④早期童年经验;⑤学校教育因素;⑥自然物理因素;⑦自我调控因素。
社会文化对人的个性特征具有塑造功能,这表现在不同文化下的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例如,米德(Mead)等人研究了新几内亚的三个民族的个性特征,这三个民族居住在不同自然环境中,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他们在民族性格上的差异,说明了社会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对人性形成的影响。研究显示,居住在山丘地带的阿拉比修族,崇尚男女平等的生活原则,成员之间互助友爱、团结协作,没有恃强凌弱和争强好胜,人与人之间是一派亲和景象。居住在河川地带的孟都古母族,生活以狩猎为主,男女间有权力和地位之争,对孩子处罚严厉。这个民族的成员表现出攻击性强、冷酷无情、嫉妒心强、妄自尊大、争强好胜等个性特征。居住在湖泊地带的张布里族,男女角色差异明显,女性是这个社会的主体,她们每天劳动,掌握着经济权;而男性则处于从属地位,主要从事艺术、工艺与祭祀活动,并承担孩子的养育责任。这种社会分工使女人表现出刚毅、支配、自主和快活的性格,而男性则有明显的自卑感。
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物理因素都会影响个性的形成和发展。爱斯基摩人以渔猎为生,夏天在船上打鱼,冬天在冰上打猎。这个民族以家庭为单元,男女平等,社会结构比较松散,除了家庭约束外,很少有持久、集中的政治与宗教权威。在这种生存环境下,父母对孩子的教养原则是能够适应成人的独立生存能力。男孩由父亲在外面教打猎,女孩由母亲在家里教家务。儿女教育比较宽松、自由,不受打骂,鼓励孩子自立,使孩子逐渐形成坚定、独立、冒险的人格特征。而特姆尼人生活在灌木丛生的地带,以农业、种田为主。居住环境稳定,社会结构紧固,有比较分化的社会阶层,建立了比较完整的部落规则。在哺乳期内父母对孩子很疼爱,断奶后孩子就要接受严格的管教。这种环境使孩子形成了依赖、服从、保守的人格特点。
另外,气温也会提高人的某些人格特征的出现频率。如热天会使人烦躁不安,对他人采取负面的反应,发生反社会行为。世界上炎热的地方,也是攻击行为较多的地方。自然环境对人格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但在不同的物理环境中,人可以表现出不同特点。
改自: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在体育教学中,每个学生的家庭条件、生活环境、个人生活经历有所不同,因此在个性特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其行为方式的表现不同,在体育学习中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方式和风格。
不同个性的学生所能接受的教学方式也不相同,教师如果不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而盲目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往往会得到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例如铁棒与钥匙的对话:铁棒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撬不开锁,而钥匙却轻轻一转把锁打开了。铁棒问:“钥匙,这是为什么?”钥匙回答说:“很简单,因为我懂锁的心。”可以看出,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全面了解,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特点和运动能力的运动项目,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能够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个性的测量主要采用问卷分析的方法。国内外心理学者在一般教学领域常用的量表有卡塔尔的《16 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来测量 16 种人格因素,即:A.乐群性、B.聪慧性、C.稳定性、E.恃强性、F.兴奋性、G.有恒性、H.敢为性、I.敏感性、L.怀疑性、M.幻想性、N.世故性、O.忧虑性、Q1.实验性、Q2.独立性、Q3.自制性、Q4.紧张性。
艾森克提出了人格的 3 个基本维度——外倾性、神经质、精神质,并编制了《Eyscenk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来测量这 3 个基本特质维度的个体差异。
经过漫长的探索,Norman(1963,1967)等一批人格心理学家逐渐达成了共识,认为人格维度有 5 个:神经质、外倾性、开放性、随和性和意识性。目前,许多人格心理学家倾向于采用科斯塔与麦克雷编制的《NEO人格问卷修订本》来测量这 5 大特质因素。该量表包括 240 个条目,每一条目从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 5 级选项,5 个特质因素各包括 6 个亚因素。
我国心理学家张建新编制了《中国人个性测查表(CPAI)》,用来测量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个性特征。此量表包括 4 个因素:可靠性、人际关系性、领导性和个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