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高校辅导员深度融入教学,夯实立德树人重要环节

“形势与政策”是一门时效性与针对性都很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素养,激发青年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路上发挥着指导者和引路人的作用,对大学生的人生发展影响巨大。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是学生系统学习党的最新理论和客观了解时事热点的重要窗口,更是辅导员履行工作职责,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平台。因此高校辅导员必须站稳讲台,积极参加“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工作。

一、高校辅导员参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工作的必要性

(一)工作职责要求辅导员必须积极参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辅导员的职责做了明确规定。一方面,通过教授“形势与政策”课,辅导员可以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和分析国内外热点问题,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和不当看法,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授课可以帮助辅导员不断提高学术素养,有助于辅导员树立教师形象,赢得同学们的认同,有利于辅导员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目标要求辅导员必须积极参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

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发展呈现出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辅导员的晋升发展要求辅导员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还要不断地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知识,增强服务学生的本领与能力,同时提升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不断增强自身综合素质。

其一,从辅导员这一职业本身的发展来看,向专职教师或者行政管理岗的转变几乎成为了高校辅导员的两大选择。通过教授“形势与政策”课,辅导员可以积累教学经验,找到科学的授课方法,提升自身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术素质,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二,“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多个领域,包括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等,辅导员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国内外形势,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敏锐度,这对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课任务的压力让辅导员完成行政事务性工作的同时,还要关注党的最新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时政热点,不断学习并立足实践,以生动鲜活的案例、“接学生气”的方式,开展“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工作。高校辅导员通过以教促学的方式,化压力为动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与工作能力。其三,通过“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工作,辅导员可以树立自身形象,他们不仅是管理、服务学生的“大管家”,更是能为学生指明人生方向的“引路人”。辅导员通过教学进一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增强信服感,便于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更好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辅导员上好“形势与政策”课的问题与困境

近年来,各个高校根据教育部下发的文件,如《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等,相继进行“形势与政策”课改革。“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队伍大多由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党政干部、辅导员组成,辅导员队伍对参与教学具有极大热情,其发挥的作用在逐步加强,但整体效果不明显。由于体制机制的制约、现实诸多因素的影响以及辅导员自身能力存在不足,高校辅导员要上好“形势与政策”课,存在诸多困难,面临诸多困境。

(一)对辅导员参与课程教学的重视有待提升

1.辅导员融入课程教学参与度不够

当前,尽管相当一部分高校已经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创新和改革,但涉及师资队伍建设时,往往对辅导员不够重视。不少学校在“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对辅导员参与教学尚未给予充分的支持。高校对于辅导员的考核,以学生管理工作为主要内容,至于辅导员的教学能力水平,高校并无更多要求。各高校根据本校情况设定考核机制理所当然,但这样的考核要求,也从侧面反映出学校对于辅导员兼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重视程度尚待提高。长此以往,辅导员融入课程教学的积极性难以提高。

2.辅导员融入课程教学队伍程度不够

“形势与政策”课一般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部门来组织和实施,而辅导员的工作一般由学生工作管理的相关部门统筹安排。辅导员参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就必然涉及院校两级多个部门的相互协调和调度,虽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均涉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二者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导致在工作中具有较大差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往往重理论,课程稍显枯燥;辅导员教师大多重实践,课程深度不够。两支队伍不容易形成合力,使得“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不如人意。

(二)“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导致上好本门课程的难度较大

1.“形势与政策”课的时效性强

首先,“形势与政策”课强调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学生头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最新指导思想,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指南针,其内容翔实,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等多个方面,对辅导员的学习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辅导员要自己快速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自己的“一桶水”装满才能去填满学生的“一碗水”。新思想从提出到宣讲学习,再到进入课堂是一个很快的过程,这样一个迅速的过程,使得辅导员必须投入更大的精力到新思想的研究学习中,才能尽快装满自己的“一桶水”,而辅导员对最新理论的把握程度决定了教学的基本效果。

其次,“形势与政策”课强调对时事热点的关注与分析,“形势与政策”课要引导学生去关注和分析国内外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和与大学生高度相关的问题,而现下大学生群体可以通过互联网迅速了解时事热点问题,且自我意识普遍觉醒,对各种问题基本都有自己的思考,莫衷一是。这对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自己了解掌握时事热点的同时,还要解答学生疑惑,并引导其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辅导员的备课和讲授面临更大困难。

2.“形势与政策”课内容的广泛性

“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内经济政治形势与世界经济政治形势、当前时事热点问题等,内容丰富,信息量巨大,且其本身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囊括全面从严治党“形势与政策”专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与政策”专题、港澳台工作“形势与政策”专题、国际形势与政策专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军事、外交等多个领域。高校辅导员如何去掌握如此纷繁复杂的信息,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完成教学内容?此外,学生提出的问题来自各个领域,对答疑解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时辅导员难以回答学生的问题,将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影响授课质量。

3.“形势与政策”课定位高、目标远、要求多

《通知》将“形势与政策”课的定位提升到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同样的高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势与政策”课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成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高远的目标让辅导员备感责任重大。辅导员如何体现“形势与政策”课的理论性、专业性、应用性以及教育性,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政治修养,增强政治敏锐度,学会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去分析问题,是辅导员参与教学必须解决的难题。

三、辅导员参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工作能力提升措施

“形势与政策”课作为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如前所述,高校辅导员参与相关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时也面临一些困难,存在一些问题。为充分发挥“形势与政策”课的育人作用,高校需要采取相应措施,积极提升辅导员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一)贯彻“形势与政策”课教育的相关文件精神,落实相关要求

“形势与政策”课所具备的理论实践性是独特的。“形势与政策”课能够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分析时事政治,立足全球视野,其不仅要教会学生分析中国情况,更要教会学生了解世界情况,辨析各种学说、思潮,从而坚定社会主义方向。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以世界的发展情况来分析中国的发展定位,将中国的发展融入世界,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手段,去分析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而这正是“形势与政策”课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国内外社会实践结合所想要达到的目标。

1.为辅导员参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创造有利条件

高校领导层要重视发挥“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作用,认识到辅导员参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必要性,并为辅导员参与教学创造有利条件。高校应建立健全各部门协调工作的运行体制,认真实现各部门协同工作,合理调度安排,让辅导员有精力、有目标地投入“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工作,而非“拉壮丁”式的凑数工作,这也是促进“形势与政策”课正常进行并发挥影响的重要保障。参与主体的不同态度对于课程的最终实现效果会产生巨大影响,辅导员积极主动的态度能更好发挥“形势与政策”课引领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2.建立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

合理的考核与激励机制能够更好地调动辅导员参与教学的积极性,针对辅导员教育背景、理论知识参差不齐的现状,高校应对其教学等级与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划分,安排不同的教育与教学任务。学术素质较高的教师适合讲授偏理论性的课程,或者进行课程的科学研究,探寻发展规律,挖掘教育内容与手段,而学术素质较低的、学科背景不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辅导员,更适合从事一些侧重实践类的教学课程,比如社会热点分析等,从而合理发挥不同背景辅导员的优势与长处,提高教学质量。学校要加强教学管理,要把“形势与政策”课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对参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辅导员进行规范的考核,增强辅导员对于教学工作的严谨认真态度,对无法胜任的辅导员实行退出机制,避免消极怠工现象的出现,同时通过有效的激励制度,诸如优惠、福利、表彰等手段,激励辅导员积极参与“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工作,提高实际效果。

(二)科学管理、规范教学

1.开足课时

学校要将“形势与政策”课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管理体系,统一开课、统一管理,其每学期的学分与学时要符合《意见》的要求:“本科每学期不低于 8 个学时,共计 2 学分;专科每学期不低于 8 个学时,共计 1 学分。”本科与专科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切实将“形势与政策”课课时开足、学分算足,确保“形势与政策”课落到实处,要设置固定的课程时间,按照学期教学计划,科学排课,不随意占课,其课程意义才能得到教师与同学的重视,从而使师生不会认为这是一门可以随意调动、可有可无的课程。各高校还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开设形势与政策类的选修课,满足学生们的多种需要,提供他们感兴趣、爱学习的课程,教育对象的主体选择往往会对教育效果的发挥产生很大影响。

2.设立教研室

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的综合素质与“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需要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学校应该组织设置“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对于课程发展规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进行深入研究,积极借鉴其他学科的优秀理论成果,找到“形势与政策”课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挖掘,丰富课程内涵、提高课程质量,对比分析各类教学手段,结合课程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手段,将理论知识带给学生,并教会学生如何使用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门课程的长远发展,离不开扎实的研究分析工作,只有把研究分析工作做透、做扎实,找出课程发展的内在规律,才能使课程在长远的发展中经久不衰。

3.建立辅导员的培训制度

高校针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相关内容并结合其所从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定期对辅导员进行培训学习,既能提高辅导员的素质能力,上好“形势与政策”课,也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产生巨大帮助。不定期的专题讨论学习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专题讨论学习,既能够让辅导员了解其他专职教师对于问题的分析方法,对于理论的解读角度,又能让其他专职教师了解到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学习情况——不仅有利于提升辅导员素质,而且有利于专职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上课内容与上课方式,更好地实现课程效果。

4.建设利用教学资源

教育部不断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加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的建设,各个高校也应该积极参与到这项建设中来,建设“形势与政策”课的高质量资源库,在共同建设中共享课程建设的成果。平台上的集体备课,课件资源共享,以及与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交流,可以极大拓展辅导员的知识面,帮助辅导员了解各具特色的教学方式与手段,把握课程的重难点,不断增强自身素质。各高校也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当地的政治经济发展情况,立足国情、市情、校情,来编写“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辅助资料和专题研析资料,以此来丰富辅导员参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资料选择来源,更接地气地上好“形势与政策”课。

5.精准把握教学内容

高校要科学管理“形势与政策”课,重点把握教学内容。“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涵盖广泛,且时效性强,变化频率快,高校要依据《意见》要求和《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来组织安排教学工作,每年定期组织骨干教师,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高校辅导员、党政领导干部、特聘专家等开展教学内容制订工作,针对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当前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与大学生关系密切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学懂弄通并不容易,以西南政法大学为例,通过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生讲习所,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辅导员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成为了学习与宣传新思想的第一批学员,他们在这里学习新思想、宣讲新思想,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做实,为自身参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打下了厚实的理论基础。只有精准把握教学内容,回应大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形势与政策”课的实效才能真正得到体现。

(三)辅导员自身的提升与创新

1.坚定政治方向

形势与政策教育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目的是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和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四个自信”,认清和把握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去分析涌现的各种新思想、新思潮,成为一名立场坚定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坚定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投身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这对授课者的思想信念做出了要求,即必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理想信念,政治过硬。辅导员培养的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必须做好接力的第一棒,以自身的理想信念、高尚人格去感染学生,引领学生。辅导员还要具备较强的政治敏锐度以及对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状况的感知力、洞察力,在对国内外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上,要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办法。所以,辅导员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一心跟党走,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增强知识储备

“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具有广泛性,所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阔,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都是它所关注的内容,这要求辅导员必须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掌握更多的信息资料,一方面要学习和领悟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另一方面要通过主流媒体与新闻栏目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国内外的重大热点问题,如《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新闻节目,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环球网等新闻网站。长此以往,辅导员既可以了解到国家大政方针的具体内容,也可以查找到专家学者对于各项方针政策的思考与解读,有利于自身的借鉴消化,还可以观察到当下发生在自己身边或者国内外的具备一定影响力的社会事件,拓展国际视野。互联网的信息传播非常迅速,可以帮助辅导员第一时间获取信息,辅导员也可以在备课中遇到难题的时候,查阅相关资料取证分析,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量,从而在教学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既能提升自身素质,又能保证课程效果。

3.结合实际更新完善教学内容

“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时效性很强的课程,与其他专业类学科有很大区别,它更多是要求教师引领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与方法去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其课程内容的更新速度快,国家每年出台的政策文件丰富,解读的信息量大,国内外社会发生的重大社会事件多,课程每年讲授的内容均有差异,如果辅导员上课只是按照既定课件内容照本宣科,不仅学生会反感,辅导员自己也会缺乏兴趣,教学的效果完全无法实现。“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应该定期组织相关教师进行集体备课,集合众人的力量,一起探讨完善内容,对“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力求其反映的是当下社会热点问题,解读的是当下正在落实和实施的政策方针,分析的案例是最新的建设成果,适时地剔除掉不合时宜的内容。只有将“形势与政策”课的最佳时效性发挥出来,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讨论,学有所得。所以,辅导员教师要积极参与备课,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提高上课质量,避免出现生搬硬套的过时信息。

4.灵活的教学方式

“形势与政策”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必须应用到实践活动之中。辅导员要利用自身的优势,加强与学生的联系,不仅可以通过 40 分钟的课堂教学去教授“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还可以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进行实践教学,如利用每年暑期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在实地调研中与群众接触、交流,倾听来自群众内心的声音,更能使学生在深层次上了解社会,认识国家发展情况。得之于实践活动中的理解与感悟,往往比课堂教学更深刻,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也更大,由此而引发的思考也更难得。“形势与政策”课程正是要教育引导学生去关注国情、市情,关注身边的时事,“三下乡”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去基层听听群众的想法,去了解人们当下的生活情况,现实比书上的一条条数据更能打动人。辅导员要积极探索多样的教学方式,找到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环境,比如将时政热点分析融入班会,在一个更加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去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更有利于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进行讨论学习。辅导员在这样的环境中,引导学生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辨识问题的能力,学生也容易接受。辅导员需要积极地去探索思考,用灵活的方式引领学生的发展,找到适合学生的方式方法,从而顺利开展“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工作。

5.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互联网普及的今天,大学生了解新事物多是通过网络。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的特点。当下,短视频平台异常火爆,成为大学生了解信息的重要渠道,影音图像的受欢迎度远高于单纯的文字内容。辅导员参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工作要结合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而不局限于教师单独输出式的讲授,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节省板书,通过PPT展示和查找播放相关视频,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应大学生的视听接受信息的方式。画面与视频的表达方式将原本固化的教学内容动态化,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地表现出来,更容易为学生理解和接受。“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不仅基于课堂,辅导员通过微信、QQ等社交平台组建学习群,利用互联网传递信息的便捷性,发现的适合学生学习了解的内容都可以分享在群里供大家学习,引导学生撰写思考或者学习心得,利用课堂组织大家讨论学习,更能提高学习效率。

6.多样的教学方法

辅导员在授课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辅导员上好“形势与政策”课不仅需要投入极大的热情,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讲课鞭辟入里,分析入木三分,还需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学方法。科学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帮助教师减轻负担,还可以让学生取得更多的收获,但方法需要灵活使用,不能生搬硬套,否则效果会大打折扣。对于逻辑性较强的理论性成果的学习,辅导员可以采用启发、引导式的教学方法,点出核心点,引导学生去分析这个理论的时代背景、产生原因、理论的内在逻辑、产生的影响等,不仅可以培养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考。对于案例分析类的问题,辅导员可以采用分组学习式的教学方法,将学生进行分组,小组从各个角度出发,去收集资料,讨论分析案例,利用课堂时间进行集中展示,学生可以从各个角度对同一个案例进行思考学习,不断发散自己的思维,拓宽视野,极大地丰富学生掌握的知识量,也能锻炼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这是仅靠教师一个人讲授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对于社会热点类问题,辅导员可以采取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把需要分析的热点问题提前发给学生去收集资料进行学习,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想法与观点,辅导员再从中点评,教会大家分析问题的方法与手段,引导其往正确的方向发展。教学方法是灵活多样的,辅导员在实际开展教学工作时要结合实际情况与学生特点,采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

为了“形势与政策”课实际效果的发挥,从高校辅导员队伍中遴选骨干教师作为“形势与政策”课授课的骨干力量是十分有必要的,不管是从课程的长远发展来看,还是从学生的实际接受效果来看,辅导员凭借其自身独特优势,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中能发挥独特作用。然而就目前来看,高校辅导员参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体制还是有待完善的,辅导员的素质与能力还是有待提高的,高校要积极为辅导员参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工作并成为骨干力量而完善体制,搭建参与平台,让辅导员有机会并且无后顾之忧地参与到“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之中。高校辅导员也要摆正态度,认真对待“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以饱满热情投入教学工作。同时,辅导员也要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积极通过备课平台或专题研讨会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交流学习,查找短板,弥补不足,让“形势与政策”课实际效果为学生所感受,使“形势与政策”成为一门教师爱上、学生爱学且终身受益的课程。 KM3nEVKayw/btTca5cvemdZ5I2T42MITn7hqJpHL/NaoxPfZDi6agr2R50MwjGC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