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

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前提和支撑。物质环境人性化应成为教育思想的载体、教育思想的传媒、教育思想的标识,要使学校文化管理达到既实用又与时俱进的目的,就应多思、多想、多实践。要让学校里的各种建筑物、各项设施都显示出有个性的、有寓意的文化气息,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文化管理的队伍中,全方位营造充满文化气息、健康和谐的育人氛围。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精神文化包括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校风学风、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内容,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可以深刻熏陶、影响和教育师生。

办一所好学校就要既注重物质文化建设,还要重视精神文化的建设,这样的学校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与时俱进地蓬勃发展。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学校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校园文化既是社会文化的子系统,又是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子系统构成的母系统。良好的校园文化以鲜明正确的导向引导、鼓舞师生,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师生,以独特的氛围影响、规范师生,它对于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实现和谐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校园文化的母系统内,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是一对关系极为密切的范畴,理顺这一对范畴的关系,是我们有效地、长期地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

校园物质文化主要指人们创造使用的、能够体现创造者自身某种价值、信仰并且能为人们的感官直接感受到的客观存在物,它既是校园内具体文化活动的物质性载体,也是构建校园文化的物质基础。校园物质文化主要包括校园内的建筑物、教学科研设备、图书资料、校园道路、花草树木、雕塑壁画等。

作为一种能为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存在物,校园物质文化包含了其设计者与使用者的价值观念、审美观念及其他社会寓意,这种沉淀了一定文化观念的物质存在物,不仅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而且具有持久抗蚀的特点。一座寓意深刻、与四周环境相得益彰的雕塑,一幢别具艺术风格的建筑物,一座布局合理、优雅别致的花坛,不仅可以起到美化环境、装饰校容的作用,而且能以其独具特色的物质文化形态影响学生,从而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由此可见,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对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具有基石的作用。

校园物质文化对校园精神文化的深刻影响可从以下两个方面体现出来:

一是基础性的作用。一所学校的精神风貌,必须也只有通过物化的形态体现出来。学校师生在一定的校园环境中生活、学习和工作,这种环境必然对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心理产生影响,即所谓人创造了环境,环境也创造了人。在任何一所学校的校园里,规范整洁的草坪操场,错落有致的建筑,排列齐全的书籍,都会使学生产生庄严肃穆的感觉,能抑制他们浮躁、轻慢的心态。那些挺拔苍翠的松柏、亭亭玉立的杨柳、新颖别致的花坛、洁净无屑的甬道,会使学生们产生一种崇高纯洁的感觉,抑制他们悲观、颓废的念头。至于校园中各种富于象征意义的雕塑、名人肖像、警言格句,都具有启迪学生智慧、激发学生进取的客观作用。学生们崇高、正直、向上等人格品质的养成,正是校园精神形成的具体体现,没有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校园物质文化形态,校园精神又从何谈起。

二是水乳交融的作用。校园物质文化有时和精神文化交融在一起,很难将它们明确区分开来。例如一枚佩戴在胸前的校徽,它虽没有什么实用的价值,但却是一个学校形象的浓缩,它同样能起到规范学生行为的作用。又如统一着装的校服,除其实用价值、审美价值之外,对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意识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细小的东西,既以物化的形态存在,又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文化内涵影响着学校的校风与学风,既是物质文化的标志,又是精神文化的体现,二者水乳交融,密不可分。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精神文化的物质基础与物质外显,没有这种物质基础与物质外显,精神文化也就无法成形、无从显露,那种把校园文化的内容局限于精神领域,把校园环境、建筑、图书、设备等对学生精神风貌有影响的物质文化要件排斥在外的观点,无疑会使校园文化不可避免地陷入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残缺文化的泥潭。

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固然重要,但它仅仅是校园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校园精神的养成、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校园价值观念的形成。而一所学校的精神状态、文化氛围、价值观念正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校园精神文化的良性建设也能促进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例如,内化成具有文化意味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就成了学校师生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在这种行为准则的指引下,每一个师生都会自觉地维护学校的形象,为学校的各项建设添砖加瓦,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又如,爱护学校的一针一线、一草一木,自觉维护学校的公共财产,这些行为对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也大有促进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精辟论述说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从这个方面来说,同样要纠正一种错误观点:把校园文化等同于校园物质文化设施,一提校园文化建设,想到的就是花草树木、亭台楼榭、雕塑假山、文化长廊等,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更深层次,亦即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谐宽松的文化氛围、积极进取的价值观念,都以为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从而忽略不计。这种认识误区必须予以澄清,否则,因物质文化建设的终极目的不明确,气派华贵的亭台楼榭就有可能成为某些教育管理者邀功请赏、炫耀于世的资本。

总之,校园物质文化与校园精神文化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依存、水乳交融、客观联系的关系。物质文化建设是精神文化建设的根本,精神文化建设是物质文化建设的目的,物质文化必然体现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必然深化、丰富物质文化。只有把握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我们才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更合理地分配人力、物力、财力,优化教书育人的环境,提高校园文化品位,为学校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cqrhDQBWmlQg2s5iegfaaGCrI0map5FfDUJaoJ1/QqBGBTpF4een64VIJ0Zgj8c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