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引言

《校园森林文化研究》是作者主持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校园森林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013LX200,立项文号:桂教科研〔2013〕7号)和校级研究项目“基于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校园森林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022RWKX02)结题成果。笔者贯彻“三全育人”理念,秉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于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森林文化建设实践探索,经过多年的思考、实践和总结,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终成此书。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第四职能,高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要发挥高校引领社会文化社会发展的作用。

文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新时代高校传承的文化内容。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不仅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校园绿化美化这些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文化、校风、学风等。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学校教育理念、学校教育特色的重要平台。良好的校园文化以鲜明正确的导向引导、鼓舞师生,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师生,以独特的氛围影响、规范师生,它在推进学校素质教育、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现立德树人与和谐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校园森林文化既是校园文化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文化的子系统。校园森林文化由森林物质文化、森林制度文化、森林行为文化、森林精神文化等构成。在校园文化的母系统内,校园森林精神文化与森林物质文化是一对关系极为密切的范畴,理顺这一对范畴的关系,是我们能有效地、长期地进行校园森林文化建设的前提。

本书是结合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大师生在学校校园建设、专业建设、专业教学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工作,探索校园森林文化建设的结晶。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通过调查、收集、整理并编撰的“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植物名录”“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鳞翅目昆虫标本名录”等折射校园森林文化环境,凸显原生态代表性的森林文化内容,梳理展示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森林物质文化的内涵。

二是通过梳理“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十四五’校园文化发展规划”“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三年(2019—2021年)规划”“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实验林场森林制度文化”“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君武森林公园森林制度文化”展示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森林制度文化。

三是以法正林基地二十年建设研究与实践、学校规范标识、学校社团活动等校园森林行为文化的实例展现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森林行为文化。

四是以《产学结合 树木树人——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产学研结合办学特色的形成与发展》《“树木树人 知行合一”办学模式的创建及其原理思考》《“树木树人 知行合一”办学模式的运用研究》等论文为实例突出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特色,凸显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森林精神文化。

五是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创建“绿色大学”“森林校园”“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的经历阐述校园森林文化建设,并提出加强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本文化教育的建议。

本书在建设森林文化研究体系方面,一是通过在学校开展森林文化资源调查,加强相关资料整理,抓好森林文化研究;二是坚持保护优先,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学校独特的森林文化资源和丰厚的地域文化底蕴,借助各种现代技术和手段,突出森林文化特色、功能定位,大力发展与树文化、茶文化、花文化、竹文化等紧密联系的行业,多途径广泛传播森林文化,全面提升森林文化服务教育工作大局的能力和水平,建设森林文化宣传教育体系;三是展示林业成果,充实和丰富君武森林公园的生态文化内涵。本研究为实现学校建设“绿色大学”“森林校园”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使学校生态文明建设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并有助于培养生态文明理念的忠实传播者和实践者,对于保持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研究基础是从生态学角度对校园森林文化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阐释,并运用社会生态学、生态哲学和生态美学等交叉学科理论对校园森林物质文化、校园森林制度文化、校园森林行为文化、校园森林精神文化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解读,提出了对校园森林文化建设的新看法、新观点。小而言之,希望能对同类学校具有示范引领和参考借鉴作用;大而言之,希望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课题组成员刘代汉、何新风、苏杰南、庞正轰、冯立新、刘亲荣、黄仲贵、周振坤、何红娟、廖婉等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同时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工业与艺术设计学院罗炳华老师、教学实验林场甘谷列同志以及学校宣传部、团委、教学实验林场等部门和有关人员为本研究提供了翔实的材料;特别感谢对学校校园树种、昆虫标本进行过收集、整理、研究的安家成教授、隆卫革教授、廖英汉老师、黄志平教授、马英玲教授、刘有莲教授等提供了传承材料。在此,对各位帮助笔者完成本书编写的老师,以及长期以来为校园森林文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学校各届领导、师生员工,表示诚挚的感谢! pLl4UmusNjE/3tOjrqYyPTVRQ1NnLG1b1r/iZ54GB8JlfQMi5V9fFHb+Qr4M4Gs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