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自然环境状况

1.1.1 地理位置

星云湖流域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境内,地理位置为东经 102°45′~102°48′,北纬 24°17′~24°23′,江川区东临华宁县,西接红塔区,南与通海县接壤,北与晋宁区、澄江市为邻(见图 1-1)。

图 1-1 星云湖地理位置示意图

1.1.2 地形地貌

星云湖流域处于滇东山字形构造体系的前弧与脊柱之间的地盾范围内,由于地壳局部下陷形成星云湖,周围为低山、丘陵地形,为滇中高原陷落型浅水湖泊。流域内山区、半山区面积约占 65%,坝区面积占 21%,水域面积占 14%(见图 1-2)。

图 1-2 星云湖流域地形地貌图

1.1.3 气候气象

星云湖流域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地带,具有气候温和、四季不分明、干湿季明显的亚热带半湿润高原季风气候的特点。根据江川区气象站资料,该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848.7mm,年降雨量为 496.8~1220.6mm;雨季主要集中在 5月至10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83.4%,7月降水量最多,占 16.5%;旱季主要集中在 11月至次年的 4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16.6%,4月降水量最少,占 4.2%。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1988.3mm,3月至 5月约占全年的 37.2%。多年平均日照为 2190.0小时;多年平均气温为 15.9℃,7月平均气温为 20.3℃,1月平均气温为 8.7℃,大于 10℃的活动积温为 8181.8℃。流域内全年风向多为西南风,历年最大风速达 33m/s。

1.1.4 土壤及植被

星云湖流域主要有水稻土、紫色土、棕壤及红壤 4种土壤类型。海拔 1800m以下盆地为水稻土的主要分布区;海拔 1800~2000m的低山、丘陵是红壤、紫色土复合地带;海拔 2000~2400m为红壤、紫色土交错或镶嵌地带。海拔 2400m以上为棕壤分布区(见图 1-3)。

根据江川区林业与草原局提供的森林二次调查资料及现场调查,星云湖流域森林覆盖率为 42.60%,森林植被主要以云南松林、华山松林、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为主,其中云南松林面积为 67.94km 2 ,占流域面积的 18.31%,主要分布在流域北部与东南部;华山松林面积为 5.55km 2 ,占流域面积的 1.50%,主要分布在流域北部、东南部与西南部;半湿润常绿阔叶林面积为 30.49km 2 ,占流域面积的8.22%,主要分布在流域北部分水岭附近。人工植被主要以旱地与水田栽培植被为主,主要分布在流域坝区(见图 1-4)。

图 1-3 星云湖流域土壤分布图

图 1-4 星云湖流域植被分布图

1.1.5 水文水系

星云湖属珠江流域南盘江水系,南北长 9.09km,东西最宽为 4.73km,最大水深为 10.81m,平均水深为 6.01m。

根据《云南省星云湖保护条例》,星云湖最高运行水位为 1723.35m (1985国家高程基准,下同),最低运行水位为 1721.65m。当星云湖湖面高程达1723.5m时,湖面面积为 35.57km 2 ,湖泊蓄水量为 2.0981×10 8 m 3 ,湖岸线长36.28km。历年最高水位为 1723.11m,最低水位为 1720.56m,最大变幅为2.55m,年内变化在 0.73~1.68m。

根据《星云湖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出流改道前,星云湖流域共有大龙潭河、周德营河、学河、东西大河、大街河、大庄河、旧州河、大寨河、渔村河、周官河、小街河、螺蛳铺河共 12条主要入湖河流,河道总长为 132.3km,大多数为季节性河流,坡降较大。此外,流域内还有一定量的流量较小的山箐、土沟、农灌渠等。根据星云湖流域年降雨量分析,径流区干湿季节分明,枯季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 16%左右,汛期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 84%左右。出流改道实施后,隔河成为星云湖新的入湖河流,目前已经贯通运行的出流改道隧洞成为星云湖的出湖口,最大泄流量为 9.2m 3 /s。 S37cfNWsothWudaU1FjRRCXw+lm9g7zrbqIHR/rQ7/TFYvVPmAIm1LX+dn15FJq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