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立德树人之思政课

余江涛

摘 要: 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思想政治素质如何,不仅关系到自身的成长成才,更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兴衰成败。高校思政课作为高校铸魂育人的主渠道,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思政课对于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形成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从“提升思想道德,促进全面发展”“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树立远大抱负”三个层面深入分析了自己在思政课中的收获与感悟。

关键词: 思政课;立德树人;理想信念;爱国情怀

在大学语文课堂上我曾摘记过这样一句话:“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只是知识技能的获取,而是精神境界和个体人格的完善,是价值尺度和道德标准的树立。”思政课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对于促进大学生个人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学习的过程中,思政课在个人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树立和爱国主义、家国情怀的培养等方面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让我获益良多。

一、提升思想道德,促进全面发展

(一)思政课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立德是树人之根本,树人是立德之目标。党和国家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思政课教育的中心环节,要全方位培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荣辱观、道德观要求的合格接班人。

(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怎样才能不虚度青春?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怎样处理好理想与现实、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权利与义务、自由与纪律、友谊与爱情、学习与工作等方面的关系,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怎样的生活才有意义,怎样的人生追求才有价值等这一系列的人生课题,都需要大学生去观察、思索、选择、实践。步入人生新阶段,确立新目标,开启新征程,大学生需要对新时代有深入的了解和真切的感悟。

漫漫人生,唯有不断追求进步,方能中流击水,抵达理想的彼岸。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的学习中,我逐渐褪去中学时代的稚气,面对世界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多样的社会现象,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方面的考量,我有了更充足的底气去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与坚定选择;明白了大学生要学会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人民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不懈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三)老师言传身教对个人品格发展的影响

“一支粉笔,写不尽箴言哲语;三尺讲台,道不完蕙质兰心”,这是我心目中对于老师最美好的认知。大学每一位思政课老师都在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深刻影响学生良好品德修养的形成。他们的无数个细节深深打动我,谦和内敛和追求卓越是他们由内而外展现出的良好风范与品行,而这些对我个人的生活和学习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坚定理想信念

(一)系统全面地学习马克思主义

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和影响力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如此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伟力,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上民族复兴之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要立志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需要有宽广的视野、开阔的胸襟和远大的理想,需要关心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需要对宇宙、社会和人生有深刻的思考,为此就需要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无论从个人发展层面还是从国家发展层面,马克思主义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从核心和根本的角度指导我们未来发展方向的选择。

(二)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概括起来是:中国共产党依据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紧密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在改革开放中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统一体。总体来说,大多数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是正确的、坚定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深刻的认识和把握,确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人民的指导思想,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决拥护共产党的领导。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厚植爱国情怀,树立远大抱负

(一)增加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

回望百年岁月,多少风雨飘摇。开天辟地的中国共产党,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初心和使命,在风雨中岿然不动。正如余光中所言:“我的国家依旧是五岳向上,一切江河滚滚向东,民族的意志永远向前。”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让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看到了新的希望,有了新的依靠。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新纪元。

正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百年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求。

课堂上我们紧随时事,关注国家与世界发展。如今中国正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我们的国际话语权逐渐提升,我们切身体会到民族自信心、凝聚力和认同感的不断增强。

(二)在世界大格局中认识人类命运

变化的是时代的台阶,不变的是传统的根脉。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思政课培养了我们的国际视野和远大格局,让我们立足于时代之上展望个人未来之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我国古人留下的智慧之道。作为青年大学生,我们应当自觉肩负起时代的责任,以更严格的要求和更开阔的格局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争当堪当大任的新时代青年。

(三)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

青年是时代的顶梁柱,是“长征路上”的主力军。一路发展,一路革新,祖辈父辈为我们铺平了坎坷路,指引了方向。走你走过的路,看你看过的风景,沿着康庄大道,我们志当向前。任岁月流转,我们都应在自己的时代里,开拓更好的天地。

我就是那个正在追梦的青年,我身上有自己的梦、父母的梦,更有国家的梦,我会一直怀着一颗赤忱之心,走完属于我的路。

参考文献

[1]姚宇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提升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19.

[2]付晓玲.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研究[D].芜湖:安徽工程大学,2017.

[3]蔡娟.当前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问题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7. Aa3R28PXKxYmVUaOe6PnkBFTVBuePcwRXzrdBeIwGcWgtFmBi+yftOZzYfNy12A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