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关于思政课程获得感的几点思考

柏青

摘 要: 思政课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觉悟、转变学生思维方式是思政课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学生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基本环节。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为全国重点马院培育单位以来,在思政课的学科支撑、学术团队建设、课程教学改革、育人渠道拓展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学生对于思政课的体验与获得感显著提升。本文从思政课整体出发,以思政课教师、学生、教材三要素为锚点,分享对于思政课的一些感悟和收获。

关键词: 思政课;教材;教学方法

高校思政课的实质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个环节,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在帮助大学生解答人生困惑、加深世情国情党情认识、坚定崇高信仰、确定人生选择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进步也有力地支撑了学校思政课的发展,在云南大学思政课的学习过程中,笔者也获得了一些感悟和体会。

一、教师是关键

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这就要求思政教育者必须拥有崇高的品行和高超的育人能力。思政教师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领路人,他们的育人能力、育人意识是课程效用有效发挥的关键。这就要求思政教师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必须足够深刻,才能有效传递给学生。因此,思政教育者必须注重提升自身的执教能力,促进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大学期间的思政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大思政”教学体系,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思政教育体系。具体来说,首先高校的思政教师可以建立线上微信群组,共同交流思政课教学的心得体会。在群组中,思政教师们可以分享课程教案、课程设计、教学心得等内容,和其他教师交流意见,相互解答疑惑,共同为思政课教学出谋划策。其次,各类思政教师可以定期组织线下交流会,分享各自在与学生互动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增加专业课与思政教育的连接点,寻找思政教育更合适的切入点,通过加深对学生的了解,扩大思政教育教学边界,提高教学成效。总之,思政教师要不断将学科资源、学术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实现思政体系、知识体系、思维体系的有机统一,发挥各思政要素的联动效应,实现整体育人。

二、学生是主体

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信息化成长起来的一代,对于新鲜事物表现出极高的参与性,对话语权要求逐渐提高。思政课教学活动要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现主导性与主体性的有机统一。主体性一般指的是作为实践和认识主体的学生所具有的独立性、创造性、自律性、责任担当等。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积极主动地学习、逻辑清晰地思考、勇敢无畏地担当、自觉自愿地践行等。高校思政课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大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其认知特点,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认识道德品质对个人成长的作用。所以,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上的选取、教学方式方法上的改进,要选择合适的案例、素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找到合适的教育切入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要采取平等互助的原则进行教学活动,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增加师生的信任度,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三、教材与课程设计是基础

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是实现“立德树人”,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培养和塑造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念、爱国情怀、思想道德等,它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与使命。在思政课堂中,教师、学生和教材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三要素,也是保证课程质量重要的三个方面,教材则是教师和学生的媒介和载体。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教材的应用和课程的教学设计是思政课堂进行的基础。思政课教材是老师执教、学生学习的依据和根基,脱离教材,教学质量就无法保证,教学内容就容易缺乏内涵和方向。思政课教材由于其学科的特殊性,需要教师将教材中的学术逻辑、学术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教学逻辑;需要教师认真研读教材后提取教育重点,并将时事热点融入思政课教学。教师在课程设计中,必须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的方式方法等内容,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促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四、教学方法是手段

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在思政课的教学体系中,合适的教学方法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一,学情是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首要前提。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所思所想,是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首要依据。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并将其融入思政课教学中,才能增加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力,增强思政课堂的吸引力,培养大学生的大国国民素质和爱国情怀。第二,联系热点,融入思政元素。高校思政课堂将社会热点作为切入点往往能够极大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表演中,许多细节就蕴含有丰富的思政课教学元素,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掉队的小鸽子”被拉回队伍这一幕,所有的鸽子都看向东南方,等着掉队的鸽子回来,从中不难看出其中的隐喻——“一个都不能少”。这个情节在冬奥会的开幕式结束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可以将其作为思政课爱国情怀教育的重要切入点。除此之外,还可以对冬奥会的各种细节加以分析,挖掘其中有益的教学元素,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和学生的学习获得感。第三,用活教学素材。思政课的教学离开了案例,课堂就失去了灵魂。根据教学重点、难点选择适当的案例予以分析说明,能让学生习得批判性思维,悟得正确的价值观念。第四,实践育人,以实践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在2021年的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云大马院组织了多项思政实践活动,例如“重走长征路,寻访英雄志”的实践教学活动,通过重走长征的云南路线,带领学生切实感受长征的艰辛,领悟“长征精神”的伟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们通过重温入党誓词、吃红军饭、和当地老人交谈等方式追寻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在真情实景中回顾党的历史,更加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也更加激发了大家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所以,合适的教学方法能够开阔思政教学的视野、活跃思政课堂氛围、融合思政学科要素,进而实现整体育人。

参考文献

[1]姜迎春,张朔.思政课专题教学应突出学生主体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44-46.

[2]邓婵娟.高校思政课获得感与学生主体性深度融合路径研究[J].教育观察,2020:86-88.

[3]李铁英,李梦玥.思政课中大学生主体性提升路径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22:19-29.

[4]陆道坤.论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2020:16-22.

[5]向云发,杜仕菊.实践育人:大思政课的现实探索[EB/OL].[2021-08-01].http://mp.weixin.qq.con/s/d800NHVw6REXSRP45EWS2ZA?.

[6]姚成玉.提升高校思政课案例教学实效性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94-95.

[7]叶开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优化策略[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102-104. g35rEk2fNV9VLyul9XKC/oW9Fam4n9paYOPYtMQ+p49pMM7gBT4C4Y6m0L7EyJU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