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新媒体背景下关于思政课获得感的思考

花艺绮

摘 要: 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信息繁杂,容易给青年学生造成“认知偏差”。网络这一新兴舆论阵地成为意识形态斗争和较量的主战场,各种思潮在其中交流、交融、交锋。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动思政课入脑、入心,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尤为重要。

关键词: 新媒体;思政课;获得感

一、新媒体背景下对思政课的认识

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而高校作为意识形态主阵地,担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职责,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在网络信息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致力于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在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针对信息网络化,要充分利用思政课对学生进行预防性的引导工作,让学生增强区别虚拟社会和真实社会的能力,提升思政教育的效能。

二、新媒体背景下的思政课获得感

(一)客观获得感

(二)主观获得感

三、结语

参考文献

[1]凡欣.网络舆论场中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84-88.

[2]马友乐.学生获得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导向[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34-38.

[3]龙献忠,陈方芳,周继超,等.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8:33-35.

[4]叶燊.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N].光明日报,2015-08-23.

[5]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6]陶倩,易小兵.增进思政课师生获得感的若干关系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33-32.

[7]杨新莹,李军松,白晓宇.“融媒体”视域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供给侧结构改革[J].现代教育科学,2018:43-49.

[8]龙斌.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如何有效传播正能量[J].红旗文稿,2015:19-22. ltb8TSA0KoP/0CZEpSWIHgzTe/FVcz0h+Ya9LvZqtO4rvgpPp5AUwbcv+OyKOlg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