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翡翠价格相关理论综述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综述

1.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从价值形式的历史演变入手,详细分析了从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了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最后演变成货币形式的历史过程,厘清了价格的起源,揭示了价格的本质,即价格表面现象下面隐藏着的“价值”这个本质,深层次地看清了形成价值的人类一般劳动即抽象劳动,解开了价格的千古之谜,为人类进一步认识价格、探索价格理论,在实践中解决价格的种种问题提供了思路,并发现了价值规律“供求关系的改变引起价格上涨或下跌,引起高价或低价。当供过于求时,价格就低于其价值;当求过于供时,价格就高于其价值。但是,价格的这种波动并不是脱离价值的,而是以价值为基础围绕价值而上下波动的。从一个较长时期和全社会来看,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和低于价值的部分会互相抵消。因此,从总的趋势看,商品的总价格和总价值仍然是相等的”

价值价格理论是在继承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的,是对劳动价值理论的创造性发展,是在明确了商品的价值本质后,以价值规律为核心建立起来的价格理论,阐述了商品的价格在不同条件下的决定基础问题。

首先,定义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凡是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其次,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指出商品价值的实体是劳动,因而它的量只能由劳动的量来计算。最后,指出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因素,二者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构成商品。商品、价值都是历史范畴,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劳动产品才成为商品,人类抽象劳动才表现为价值。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在厘清商品的价值是劳动以后,马克思科学地总结出价格和价值的关系“价格是对象化在商品内的劳动的货币名称” 。也就是说,商品的价值的货币表现,便是商品的价格。

在总结出价格和价值的关系后,马克思进一步分析成本价格,指出:商品的价值=成本价格+剩余价值,从而揭露了资本家赚钱的秘密,就是获取剩余价值;在揭露了资本家攫取剩余价值后,马克思又科学地分析出剩余价值是向利润转化的,科学推断出:商品价值=成本价格+利润,并且还引入利润率概念,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使得资本家赚钱的途径更为隐秘。

在阐述清商品的价值是成本价格加利润后,马克思接着论述了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后,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了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成了商品交换的基础,价值规律开始发挥作用,价格围绕生产价格随着价格影响因素的变化而上下波动。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理论体系是开放、不断发展的,是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指导。我们要充分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批判性地运用各种学科的理论,并运用这些科学理论指导我们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

2.生产价格理论

“价格是实现在商品内的劳动的货币名称。” 成本价格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总和,也就是商品价值中必须用来补偿为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部分。资本主义商品的价值包括三个部分,即:

W=c+v+m

其中m是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 c+v是资本家在生产中耗费的资本。

由于(c+v)“商品价值的这个部分,即补偿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格和所使用的劳动力价格部分,只是补偿商品使资本家自身耗费的东西,所以对资本家来说,这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 。成本价格通常用K来表示。在实际生产中,预付总资本作为生产的物质条件,全部进入生产过程发挥作用,所以,资本家在判断投资是否赢利时,不是将剩余价值与所费资本相比,而是与预付总资本相比,即把剩余价值看作预付总资本的产物,从而使得剩余价值停留在了全部预付资本的观念层面,利润因此成为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商品价值从由成本价格与剩余价值相加转化成由成本价格与利润相加。因此,利润成了资本家掩盖无偿占有工人剩余价值的真面目的工具,由于掩盖了利润的真实来源,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就被掩盖了。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和预付总资本的比率。马克思指出:“用总资本来计算的剩余价值的比率,叫做利润率。” 利润率用公式表示:

P'=m /C

其中, P'代表利润率, C代表预付总资本。

不同部门资本有机构成的不同,使利润率高低不同。对利润率的追求引起资本在各部门间的自由转移,即由利润率低的部门流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资本运动的结果使不同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是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预付总资本之比,它是各部门资本家为争夺有利的投资场所而开展竞争的结果。”

商品的价值是成本价格加利润。当利润因竞争等因素而转化为平均利润时,商品价值随之转化为生产价格,即商品价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首先,生产价格的形成是以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为前提的。这是通过部门间的竞争实现的,结果是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其次,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但他们具有不同的特征。再次,生产价格形成后,个别资本家获得的利润与其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相背离;但从全社会总量上看,两者是一致的。最后,价值规律通过生产价格规律发挥作用。生产价格成为商品交换的基础,调节商品价格的变动。”

3.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包括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同时指出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原则。价值规律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积极作用表现在能够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消极作用体现在导致社会资源浪费、收入两极分化、阻碍技术进步。因此,价值规律要求在考察商品的劳动量的时候,既要考察生产单个商品所需要的劳动量,也要在全社会范围内考察生产不同商品种类所需要的劳动量,有计划、有比例地分配劳动量。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支配着商品生产与流通全过程,影响和制约着商品经济的运行,起着最主要、最基本的作用,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商品价格因生产成本和受供给、需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围绕商品市场价值而不断涨落的过程,称为价格波动。首先,价格波动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只有供给与需求达到一致时才能达到平衡,这时的价格称为均衡价格,但因为供给与需求是受诸如收入、消费水平、政策、税收、文化等因素制约的,其中的变量发生变化,就会影响供求关系,从而产生波动,变量的变化是时时刻刻发生的,所以平衡是相对的、偶然的,波动是绝对的、经常的;其次,价格波动是有规律的,简单来说当供给大于需求时,价格下跌,市场将信息传递给生产者,于是生产者减少生产,需求又逐步超过了供给,导致价格开始上升,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价格的波动;再次,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体现,实质上价格由商品价值决定,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要求价格与价值相符,由于商品的供求总是不断变化的,价格与价值经常是不一致的。以上价格波动的规律,归结起来,就是价值规律。

4.稀缺商品与工矿产品的定价理论

马克思以钻石为例,论述珍稀资源型商品的价值和价格。“因为稀有,在寻找、开采、提炼、加工的过程中,要花费更多的劳动,从而使钻石的价值更高,用于交换货币的能力更大,价格就更高。”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同样的产品耗费的劳动少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的价值就降低了,价格也会降低,所以生产力与商品价值量呈反比。因此,马克思对稀缺商品与工矿产品的定价理论是基于稀缺性与生产力的关系决定价值,受供给与需求的影响而产生围绕价值的波动,价格背离价值的程度是确定的。

5.地租理论

(1)资本主义地租

首先,地租存在的前提是所有权。马克思指出,“土地所有权有一个前提,就是:由若干私人独占地体的一部分,排除其他任何人,使他成为专属于自己私意的领域,而将其支配” ,“接着的问题,就是立脚在资本主义生产基础之上,确定这种独占的经济价值。现实的土地耕者,为资本家(即地租农业家)所雇佣,对于他们所利用的土地所有者即地主,必须在一定期间内支付契约所确定的一定的货币额,这些货币额,不管用于建筑地、矿山、渔场、森林等,统称为地租”

从本质上讲,资本主义地租来源于雇佣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这部分剩余价值是农业资本家为取得土地使用权而付出的超出平均利润的部分,它体现了“农业资本家从雇佣劳动者身上榨取剩余价值,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从农业资本家那里瓜分到平均利润以上的超额利润” 这样的阶级关系。

(2)级差地租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地租,分为级差地租与绝对地租。级差地租的产生,是由于土地资本主义经营的垄断而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来的。由于土地的优劣的存在,这种地租是存在级差的,在优质土地上投入等量资本,产出的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平均价格和在中等、劣等土地上投入等量资本生产的产品的生产价格,从而获得更多的超额利润。在工业生产中也存在着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平均生产价格的情况,因而工业生产中也存在着超额利润。

马克思在《资本论》里以拥有瀑布的水力条件的企业和使用蒸汽为动力的企业之间的生产价格的差异为例,说明级差地租的存在。“显然的,这种地租,常是一种级差地租,因为这并不当作一个决定因素,加入商品的一般生产价格里面,而仍是以商品的一般生产价格为前提。它的发生,常是因为对于被独占着的自然力享有支配权的个别资本之个别的生产价格,和投入在该生产领域的一般资本之一般生产价格间,有一种差额。”

(3)绝对地租

绝对地租是指无论何种质量的土地都必须支付的并在概念上与级差地租相区别的地租,它不以土地优劣为转移。绝对地租的产生“是由于土地所有权垄断的存在,在土地所有权存在的前提下,无论土地有多低劣,如果没有地租收入,土地所有者宁愿任其荒芜,也不会无偿让别人耕种,由此造成市场上的农产品的价格必然上涨到由劣等地的生产条件所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以上”。 “这种地租,必须在概念上,和级差地租相区别的,我们把这种地租叫做绝对地租。”

(4)矿山地租

有地租存在的地方,总有级差地租,并且那种地租总是依照农业级差地租的法则来规定。“任何一种自然力,不管它是瀑布,还是丰饶的矿山等等,只要它能够被独占,能够对产业家保证一个剩余利润,那些对地球一部分享有所有权而变为这种物品所有者的人,就会在地租形态上,夺取资本的这种剩余价值。” 因此,矿山地租是指资本家为了取得地下财富的挖掘权,通过租赁的方式向土地所有者缴纳的地租。马克思认为“真正的矿山地租的决定方法,和农业地租是完全一样的” 。因为,矿山也存在贫矿与富矿的区别,也就产生了级差;开采条件的不同,加剧了这种级差的存在;另外经营矿山还要缴纳绝对地租,同时缴纳垄断地租。

(二)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综述

1.均衡价格理论

1890年,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出版了《经济学原理》一书。在该书中,他把供给需求理论、边际效用理论以及边际成本理论等融合在一起,首次形成了均衡价格理论。

供需理论认为,商品价格由商品供给与需求的力量决定,当商品供给与需求相等时形成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在均衡价格点,商品的供给力量等于需求力量,此时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即商品的供需双方都没有改变价格的动力。如果市场受到某种力量的影响,出现了供需失衡现象,如供给过多或不足、需求过多或不足,则商品价格就会产生变化。具体而言,商品价格与供给力量成反比关系、与需求力量成正比关系。

边际效用理论认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消费的效用水平,并且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多,消费者获得的单位效用是递减的,如果某种商品的消费量超过了消费者意愿消费量,此时消费者新获得的效用就成了负值。这种现象也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效用理论

“效用是指消费者从一个给定市场篮子中得到的满足程度” ,效用价格理论由N.巴本、 F.加利亚尼、 H.H.戈森、门格尔、庞巴维克等提出及完善。效用价格理论认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满足自己的欲望,因此,商品价值由商品效用的大小决定,并以稀缺性为条件,商品价值则是买卖双方对商品效用水平的主观评价达到一致时的结果。

3.相对价格理论

相对价格理论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其通过利用边际工具研究以相对价格表示的资源配置问题。相对价格理论以新古典资源配置理论为代表,主张不同生产要素根据其在生产中的贡献获得报酬,而报酬率即价格则是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或减少一单位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出的变动,也就是该要素的边际产品。相对价格理论认为,均衡价格是商品的稀缺性的体现,背后是生产技术关系。要素稀缺程度会反映到相对价格上,拥有不同资源的所有者会按照相对价格索取报酬,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4.投资风险控制理论

投资风险是指投资者预期投资收入和投资回收不确定性的风险,换言之,是一种未来现金流量不稳定的风险,包括投资者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从类型上分,投资风险可以分为实业投资风险和金融投资风险。现代投资风险控制是指投资者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评估和风险决策管理等方式,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损失的过程。1952年哈里·马科维茨在《金融杂志》上发表《资产组合选择——投资的有效分散化》一文,标志着现代投资风险控制理论的诞生,虽然马科维茨研究的重点是二级股票市场,但该理论对其他市场的投资风险控制产生了深远影响。马科维茨认为,投资风险可以通过组建有效的投资组合分散出去,从而实现风险的有效控制。投资风险控制理论认为,在开启风险控制行动之前应确定风险控制目标,风险控制行动不能脱离风险控制目标,风险控制目标由两部分构成:损前目标和损后目标。损前目标是指风险事故对企业可能造成的损失成本最小,并达到最大安全保障的目标,如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提供担保或购买保险;损后目标是指损失发生后的企业至少在一段合理的时间内才能恢复部分生产,这也是风险管理工作的最低目标。

投资风险控制理论认为风险控制应遵循科学的步骤、周全的措施,具体而言,风险控制第一步是风险识别,即对投资者面临的和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对风险性质进行鉴定的过程。第二步是风险估测,即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对大量相关的资料进行评估,估计和预测风险发生概率及可能的损失程度。第三步是风险评价,即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全面评估风险发生概率以及可能损失程度并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即通过对风险的定性定量分析和比较风险处理费用来决定是否处理风险以及处理程度。第四步是选择风险管理技术,即根据风险控制目标和风险评估结果,选择最佳风险处理技术进行处理。这一环节是风险控制最重要的环节,直接决定着风险控制的效果。第五步是评估风险控制效果。在完成控制技术实施后,需要及时地对风险控制流程和效果进行评估,评估对象包括风险识别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风险控制技术选择的对错、风险控制目标的实现程度等。

5.泡沫经济理论

按照《新帕尔格雷夫与金融大辞典》的定义,泡沫是指在一个连续的金融运作中,一种或一系列资产价格的突然上升,并且随着最初的价格上升,人们产生对远期价格继续上升的预期,从而吸引更多新的买者。也有学者认为泡沫经济是一种经济失衡现象,可以定位为某种价格水平相对于经济基础条件决定的均衡价格的非平稳性向上偏移(王子明,2002年)。“其实质是资产价值超越了实体经济,有丧失持续发展能力的宏观经济状态。” 完整的泡沫经济理论包括产生机制、存在性分析、影响以及治理等内容。关于泡沫经济,最具代表性的是明斯基(1972年)通过研究债务对经济行为的影响而提出的“金融不稳定性假说”,他将经济主体分为“抵补型、投机型和旁氏型”三个类型。抵补型经济主体以股权融资为主,能够及时偿还债务;投机型经济主体在短期内无法按时偿还债务,只能依靠债务滚动来维持,但长期内可以按时偿还债务;旁氏型经济主体不能依靠生产经营来按时偿还债务,无论短期还是长期都需要依靠变卖资产或借新还旧来偿还债务。如果一个经济体系中投机型和旁氏型经济主体占比较大,该经济体就容易偏离均衡,出现泡沫。此外,一些学者(SarnoL和Talor, 2003;Coleman M D, Lacour-Little M, Vandell K D, 2008年)则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提出政府过度管制是导致泡沫经济的重要原因。他们认为,如果政府过度控制资源,在维护自身利益的激励下,政府为了增加税收、扩大经济规模、增加就业等往往会使用一些刺激过度的政策,从而催生泡沫。

泡沫经济的产生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泡沫经济增加了投资者作决策的难度,加重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在羊群效应作用下,泡沫越来越大,而一旦破裂则容易造成需求短期内急剧下降,从而引发经济危机,不利于国民经济的长期发展。另一方面,在泡沫经济中,货币贬值加速,这会促使每个人都通过减少货币存量来增加消费,因此从该角度看,泡沫经济是有益的,但过度的泡沫经济无疑是有害的。

治理泡沫经济应根据泡沫经济的产生原因、存在条件等具体情况进行。具体而言,治理泡沫经济的对策可大致分为两类:一是针对投机需求以及羊群效应;二是针对信贷增长过快、高杠杆等问题导致的泡沫。对于前者,应注重采用紧急措施或宣传手段加以“降温”;对于后者,则应采取合理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组合政策,如适当紧缩货币供应、加强资金流动监测、增加信息供给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等。

(三)符号价值理论综述

1.符号价值理论概述

符号价值理论是法国思想家让·鲍德里亚于1972年正式提出的,该理论从符号学的角度重新思考了商品的价值。符号价值理论除了关注生产领域外,更加关注传播领域,而且对马克思关于商品价值的理论进行了批判、发展和补充。

让·鲍德里亚在《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把符号价值作为与商品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不同的、独立的概念提出来,当然他并没有明确符号价值是商品的第三种属性,但其在逻辑上已经蕴含了这种观念,并且得到了一部分人的认可,被翻译为“象征价值”“意义价值”“附加价值”等。其主要观点是:“符号价值是指同类别的产品在使用功能和制造成本上没有区别,但由于符号意义的不同,而具有了价值高低的差异。符号价值代表了商品之间的差异。这种符号上的差异构成某种商品的独特性,使得同类商品之间相互得以区分开来。”

2.符号价值理论综述的批判和应用范畴

首先,让·鲍德里亚的符号价值理论是建立在对马克思商品价值学说误读基础上的,是以偏概全的,不能全面地解释符号价值的内涵,也不能科学地界定符号价值的归属问题,而是进入仿真、非实等虚拟概念的探讨中,离马克思的商品价值论越来越远,所以并没有使马克思的商品价值论过时。

其次,让·鲍德里亚的符号价值理论还具有整体视角缺失的缺陷。由于缺乏整体性研究的视角,让·鲍德里亚认为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只是反映了商品的自然属性。其实马克思并不否认消费领域中存在的人们之间消费层次之间的差别,也就是说并不否认其社会属性,正因为如此,使得让·鲍德里亚对马克思的拜物教理论产生了怀疑。

尽管让·鲍德里亚的符号价值理论有着明显的缺憾,但其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是深刻的,是具有借鉴意义的。让·鲍德里亚的符号价值理论揭示了符号价值消费当代资本主义控制社会的新特点;符号价值还为现代商品价值的考察、衡量和量化提供了新的研究视野和维度。

(四)消费经济学概述和主要内容

消费经济学最早出现于西方,早期由马歇尔、凡勃仑等经济学家提出,后期代表人物有凯恩斯、弗里德曼、安东·莫里格安尼和布鲁贝格等,他们都曾提出过个人的见解。消费经济学主要研究与消费有关的人们的经济活动关系问题,其中生产如何适应市场需求的问题成为研究的主要课题。但由于西方经济学家都站在以资本主义制度为背景的立场下,未能全面考察和科学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过程,还存在为资本主义辩护的非科学内容,因而不可能完全揭示资本主义生产与消费这一矛盾的对抗性,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消费经济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和企业提供了许多建议,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西方主流经济学价格理论研究成果被逐步被引入,它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使中国出现了一些独创的新型价格理论。1983年,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消费经济学的主要创始人和学术带头人尹世杰,在由其主编的《社会主义消费经济学》一书中,对消费需要、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市场、消费方式、消费效果和消费模式等重要概念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国内的消费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见解。总体来说,在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生产和消费的问题成了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战略的实质性的问题,因此中国经济学术界展开了探讨,目前消费经济学已经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理论范畴和理论体系逐步得到完善。我国消费经济学的主要观点,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消费原理,总结出我国社会主义消费的实践经验,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阐明其在社会主义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提高认识,建立起理论基础;二是广泛借鉴各种社会制度下的消费经济学说,针对消费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为国家制定发展方针、政策、计划和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为国家产业合理化发展提供依据。 G4dzxWxlBrvcm7oX+oJPNkq5a8Wtrx5m3JNBZ6nBIzYdwbFQmv3uRFBb7bUx8dA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